譜寫川渝合作最美讚歌——揭秘歌曲《雙城記》背後的故事

2021-01-07 中工網

1月4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一周年之際,由成渝兩地文藝工作者共同創作原創歌曲《雙城記》對外發布,並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

據介紹,《雙城記》是一首典雅、優美的交響敘事曲,旋律唯美大氣,音樂主題主要取材於川劇戲曲,並結合了不少川渝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具有濃鬱的川渝特色。

該歌曲由重慶市總工會一級巡視員陳剛作詞,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周亞輝作曲,原空政文工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四川籍全國著名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陳小濤傾情演唱。

那麼,這首歌曲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1月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其實,我寫《雙城記》這首歌是出於偶然。」談到創作《雙城記》歌詞的初衷,陳剛表示,在2020年1月3日,中央提出創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概念之時,他就想以此為主題寫一首歌曲,但一直找不到靈感。「直到去年9月,我在廣安參觀鄧小平故裡,晚上吃飯的時候,看到擺放在桌上的夫妻肺片,就想到以夫妻肺片等川渝地區的特色美食為切入點,向人們展現川渝兩地的深厚情誼。」

在這個想法的推動下,陳剛很快寫好了《雙城記》的歌詞。「寫好這首歌后,我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表,而是對歌詞進行了精心打磨。」陳剛說,2020年12月,當他看到重慶日報與四川日報新媒體在網上的互動後,又對歌詞進行了一些修改,通過加入「巴山問道青城山,蜀水浩蕩闖夔門」等歌詞,展現川渝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除了歌詞朗朗上口外,《雙城記》的作曲以川劇為切入點,運用管弦樂等多種樂器進行交響敘事,同樣讓聽眾眼前一亮。「選擇以川劇為切入點,主要因為這是川渝兩地共同的文化符號,能更好凸顯兩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周亞輝說,他把這首歌分成了幾個部分,通過不同的展現方法,讓更多的人了解過去的一年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譜寫川渝合作最美讚歌。(黃琪奧)

相關焦點

  • 譜寫川渝合作最美讚歌 揭秘歌曲《雙城記》背後的故事
    1月4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一周年之際,由成渝兩地文藝工作者共同創作原創歌曲《雙城記》對外發布,並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  據介紹,《雙城記》是一首典雅、優美的交響敘事曲,旋律唯美大氣,音樂主題主要取材於川劇戲曲,並結合了不少川渝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具有濃鬱的川渝特色。
  • ——揭秘歌曲《雙城記》背後的故事
    重慶日報記者 黃琪奧1月4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一周年之際,由成渝兩地文藝工作者共同創作原創歌曲《雙城記》對外發布,並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據介紹,《雙城記》是一首典雅、優美的交響敘事曲,旋律唯美大氣,音樂主題主要取材於川劇戲曲,並結合了不少川渝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具有濃鬱的川渝特色。該歌曲由重慶市總工會一級巡視員陳剛作詞,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周亞輝作曲,原空政文工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四川籍全國著名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陳小濤傾情演唱。
  • 川渝青年藝術策劃人KE(黃克)——用心譜寫川渝文化的魅力故事
    舞臺上再度閃亮,川渝曲藝的金錢板和流行音樂一併響起,四川傳統曲藝金錢板藝人和音樂節歌手收穫了年輕音樂節觀眾同樣的掌聲和歡呼,在這裡,人們感受不到川劇、曲藝、變臉這樣的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之間的界限。把這一切融合得沒什麼「不對勁」,甚至相得益彰、頗為精彩的正是川渝青年藝術策劃人、川渝故事唱作人KE(黃克)。
  • 雙城記|@川渝居民 今年底前身份證換補、駕照核發可以兩地通辦了
    唱好「雙城記」,打造西部增長極。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1月6日,這一周的雙城「朋友圈」又有哪些新鮮事?11月2日,川渝河(湖)長制工作培訓班在成都開班,來自川渝兩地河長制工作一線的100餘名幹部將在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護的協同性、系統性上開展務實交流。11月3日上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聯合川渝兩省市涉農科研院所、農業科技園區、龍頭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等共同發起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聯盟。
  • 血男孩丨Delayed Bloody Valentine川渝雙城記
    理會農音樂帝國小組解散後,血男孩沉寂了一段時間,當他再一次出現在聽眾面前時,血男孩的音樂已經從早期的荒誕、滑稽變成了被人們所定義的「悲傷、頹廢」,他開始在歌曲裡訴說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仿佛每天都在苦惱、掙扎。17年往後,網絡社交媒體發展迅速,不斷有年輕人在網絡上聽到他唱的這些衝擊心靈的歌謠,而血男孩如今的大部分粉絲差不多就來自於這一時期。
  • 歌曲《長城讚歌》賞析,品鑑歌曲背後的故事!
    《長城讚歌》賞析《長城讚歌》由呂偉忠作詞,胡旭東作曲,潘田果演唱。詞作者呂偉忠《長城讚歌》的詞作家呂偉忠先生從小在司馬臺長城腳下長大,熱愛歌詞創作,寫這首《長城讚歌》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長城呂偉忠熟知司馬臺的一草一木,早已對司馬臺產生了血溶於水的感情,在做社會調查的時候又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很多故事和情節,呂先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長城,所以花費了好長時間,創作完成了這首《長城讚歌》。長城是什麼?
  • 續寫「春天的故事」|②部門行動:川渝稅務交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編者按:2020年,川渝兩地攜手創造了許多亮麗的風景:雙方籤署合作協議236份;共同推動27個標誌性引領性項目開工,完成投資354億元;幾乎每一天都有合作項目誕生,包括產業合作在內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額超過5500億元……與40年前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30年前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一樣,春潮湧動的巴蜀大地,正在續寫「春天的故事」。
  • 曉光:和施光南一道唱響改革開放的時代讚歌
    西村紡花,那個東港撒網;北疆喲播種,南國打場」,並未像以往的讚歌那樣側重於描寫各族兒女獻禮和載歌載舞的喜慶場面。第三,「新」在「下情上達」。以往的讚歌大多是「上情下達」,歌曲作者把黨和政府的聲音通過歌曲形式傳播到千家萬戶。而這首歌卻是把億萬農民的迫切願望和美好理想,坦露給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這與當時正在興起的自下而上的中國農村改革完全吻合。
  • 這首抗疫公益歌曲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這首抗疫公益歌曲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0-02-14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秘歌曲背後的故事
    「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緒挑撥,你會怎麼做……」熟悉的歌詞,熟悉的旋律,這首歌曲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它是林俊傑的情歌《可惜沒如果》的高潮部分。但是你們真的知道這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嗎?你們知道《可惜沒如果》這首歌是林俊傑為誰而唱的嗎?好了,話不多說,讓小編來為你揭秘這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可惜沒如果》這首歌曲是林俊傑2014年發行的歌,由著名作詞人林夕林帥作詞,林俊傑作曲,收錄在JJ的專輯《新地球》中,作為該專輯的抒情主打曲。
  • 視頻|這一年 細數川渝合作之變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一年間,川渝兩地以成渝為龍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熱情,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政策協同創新等一系列新變化湧現。一周年之際,我們走進不同點位,以現場探訪方式,感受成渝合作的火熱氛圍,觸摸成渝合作的新變化、新態勢。一周年之際,多位成渝觀察者從不同角度,講述他們印象最深的成渝新故事。
  • 合川:雙城記中和聲響 融城之路步履疾
    合川提高政治站位和戰略站位,樹牢一體化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堅持「雙城記」大框下謀劃發展、推動合作,唱響融城之歌、彈好協作之調、練就發展之功。   唱響成渝「雙城記」的「合川和聲」,高遠而悠揚。   共唱「一家親」的山水歡歌   齊心協力,攜手同行,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續寫川渝一家親的情緣——山水相依、地域相連、人文相親,「巴蜀通衢、成渝要塞」的合川與周邊自古一家親,在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具有獨特區位優勢和堅實合作基礎。
  • 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故事……
    「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遠不會在記憶中褪色。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敘述著跌宕起伏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傳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走入歷史的深處,去尋覓這「三絕」歌曲背後那些美麗而動人的故事……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歌詞?
  • 一曲可歌可泣的青春讚歌 ——電視劇《最美的青春》觀後感
    他們在平均海拔1500米、最低氣溫超過零下43度的環境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裡,戰嚴寒、鬥酷暑、拋青春、灑熱血,營造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築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拱衛京津冀藍天,在荒涼的塞罕壩上,馮程和他的夥伴們同進退,共患難,也收穫了友誼和愛情,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詩篇。
  • 烏蘭圖雅「站在草原望北京」成新時代草原讚歌
    用歌聲講述最美中國故事、傳播草原音樂是蒙古族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在音樂道路上所一直追求和踐行的。  在文藝大繁榮的背景下,草原歌曲可謂層出不窮,然而,我們注意到,只有帶著新時代氣息,能代表草原兒女新風貌、新風採、代表新時代草原兒女心聲的歌曲才會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與傳唱。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一望無際國泰安寧,唱出草原的豪情和美麗,讓這歌聲迴蕩紫禁……"當《站在草原望北京》這首歌詞出現在許多人眼前時,相信很多人都是哼唱出來的。
  • 為你揭秘這首抗疫歌曲背後故事
    3月11日21點多,致敬所有抗疫英雄的歌曲《英雄的名字》在新華社正式上線,短短1個小時就獲得100萬的瀏覽量。最近,這首歌通過兒童翻唱再次走紅,純淨細膩的童聲演繹出別樣的感動。看看新聞Knews記者採訪了《英雄的名字》詞作者、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政工師劉營超,從他的視角,感知這首歌背後的創作故事。「這場疫情突如其來,包括我們上海的1600多名白衣天使奔赴武漢到抗疫一線,也是面臨生和死的考驗,還有一些醫護工作者,特別是武漢最先的救治病人的醫護工作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覺得也挺悲壯的。他們都是英雄,有一種英雄悲壯式的感動。
  • 歌曲《窄口讚歌》人氣爆棚
    歌曲《窄口讚歌》熱情謳歌了靈寶人民戰天鬥地、百折不撓、眾志成城、義無反顧的責任和擔當,堪稱踐行黨的為民宗旨的精彩華章;正是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廣大幹群一條心,實現了「引水上西塬」的夙願;正是靠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譜寫了一曲英雄讚歌。歌詞巧妙地融入窄口精神內涵,歌曲大氣磅礴,採用合唱、獨唱的形式,讓人動情,印象深刻。
  • 黃義達「雙城記」巡演西安站
    來源:搜狐音樂 責編:董文 日期:2017-6-26 黃義達「雙城記」巡演西安站 近日,著名新加坡歌手
  • 顧嘉輝:香港樂壇背後的男人,譜寫了七八十年代無數的經典歌曲
    談起香港粵語歌鼻祖,很多人都會想到許冠傑,在英文歌流行香港的時代,是他唱出了粵語歌曲的精髓;談起香港的作詞大家,很多人又會想到黃霑,《上海灘》、《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等經典歌曲,都是他來填詞。可是,在這兩位經典明星的背後都站著一個人,此人就是顧嘉輝。
  • 70年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英雄讚歌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歌曲深情大氣、委婉動聽,唱出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