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束復原丨4月27日,芒碭山帶你穿越漢朝!

2021-03-05 芒碭山旅遊區

4月27日,第四屆芒碭山攝影季將在芒碭山藝術區(原陶瓷廠舊址)舉行盛大的開幕活動。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將匯集於此,共同欣賞老照相館背景布展芒碭山家庭影像調查展建國70周年影像展《大眾攝影》封面展及亞洲影像頁面展全國攝影小鎮聯展《大眾攝影》俱樂部聯展《文化 · 變化 · 大眾化》文創藝術展等50多場展覽。與此同時,還有《大眾攝影》 「芒碭山英雄會」、攝影研討會、中藝雙師培訓、攝影主題培訓、非遺民俗展演等精彩活動也將與攝影展交相呼應,讓攝影愛好者和廣大遊客收穫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春天!

展覽海報


芒碭山藝術區展廳


漢代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他們穿的衣服又是怎麼樣的呢?

.

.

.

本次攝影季給你答案!


開幕式現場特別邀請國內知名團隊【裝束復原小組】,為大家特別呈現「穿」越漢朝——大型漢服秀。芒碭山作為漢興之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漢文化遺存,吸引了眾多漢服愛好者前來參觀體驗。本次展出特別以漢代人物妝面、道具、服飾為主,通過還原漢朝時期人物的生活場景,讓廣大觀眾最大程度的了解、認識漢朝文化及漢服演變歷程,成為一道別具一格的靚麗風景,帶領大家一起穿越回漢朝,感受大漢盛世的恢弘氣勢!

漢服復原裝束——大漢情緣!

【「穿」越漢朝】

漢·男貴族

漢·女貴族

漢·女貴族

.

.

.

【裝束復原小組簡介】

裝束復原團隊成立於2007年,是國內獨家專業復原古代服飾與傳統樂舞、研究歷代輿服制度的團體。團隊以裝束為載體,以復原為己任,運用科學的研究及製作方法,復原出大量的傳統服飾、妝面、道具等作品,在傳統文化可視化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實踐。


「服飾史是一部看在眼裡、穿在身上的歷史,是一面折射社會歷史最直觀的鏡子。」  

——裝束復原小組成員池文匯

應外交部邀請代表中方參與2012年「中日韓三國傳統服飾展演」(地點:韓國首爾)

「對於有實物出土的服飾,我們基本上儘可能依照原物尺寸裁剪。其他款式也儘可能多參照俑、壁畫實物以及文獻復原。」

2014年應英國雄獅電視臺邀請,合作拍攝紀錄片:Secret History of China. Treasures of the Jade Empire,已在英國、美國播出

2017年5月,裝束復原團隊於上海戲劇學院、南京絲綢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兩場歷代裝束復原秀,得到了廣泛好評和肯定。

2019年3月,登上中央電視臺三套《開門大吉》欄目,向全國觀眾介紹歷代服飾之美。

「因為我們要求要還原全貌,所以只做出衣服單單不夠,復原中最麻煩的是道具的還原,除了衣服,還有首飾,鞋帽巾冠,髮型妝容配件等等都要一一做出,所以比較困難與麻煩。」

「留住傳統之美」

©芒碭山旅遊區

精彩回顧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芒碭山旅遊區

MOUNT MANGDANG SCENIC

芒碭山旅遊區(mangdangshanjingqu)

1、乘坐高鐵:永城北站下車後乘高鐵旅遊專線至芒碭山旅遊區,3.5公裡即到

2、乘坐大巴:至永城後,轉乘至芒碭山旅遊專線的巴士到芒碭山旅遊區

自駕線路

1、連霍高速296公裡處芒碭山站口下高速右轉2.5公裡即到

2、濟祁高速永城北出口下高速左轉3.5公裡即到

諮詢電話:0370-5970777

投訴電話:0370-5970222

救援電話:0370-5970995

景區網址:www.mangshan.net

景區地址: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


相關焦點

  • 裝束復原丨一眼千年——揭秘央視秋晚背後的古韻悠悠
    服章是文明的綿延,文物是不老的容顏,洛水畔綿綿不絕的盎然文思,神都洛陽穿越千年的沉醉回望。9月29日洛博館內,曾上演洛水霓裳,絕代重現……10月1日秋晚現場,再次上演一眼千年,禮樂華裳。裝束復原團隊參與製作的《一眼千年》節目在中秋晚會上與大家見面《在洛陽》將帶你深入了解八套時間跨度長達千餘年的歷代裝束,以月相邀,夢回千年,一覽中國服飾文化之美。戰國時期,貴族男女流行穿著上下連屬的袍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馬山一號楚墓的出土服飾,其中不少採用了立體構造的手法。
  • 永城芒碭山系的黃土山(上):古墓麗影尋幽蹤
    1995年春,在芒碭山發生一起盜墓大案,一夥盜墓賊炸開了夫子山上的漢梁王墓,盜走價值連城的玉璧等寶物數百件。永城警方經過全力偵破,追回相關文物。但是此後,盜墓賊們並沒有停止冒險,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仍經常發生被盜的事情。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發生在黃土山的盜墓事件。1999年8月,盜墓賊從該山二號墓盜出文物100餘件,後被永城市公安局一舉抓獲並將所盜文物全部收繳。
  • 芒碭山旅遊景區:組織退伍軍人開展慶祝「八一」建軍節活動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通訊員 杜舸)集中軍訓、拉歌比賽...... 7月29日,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芒碭山旅遊景區黨工委組織單位退伍老兵舉行「重溫入伍風採,共迎『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活動在集中軍訓中拉開序幕,40餘名退伍軍人臨時編排成4個班,先後進行了整體報數、立正稍息、停止間轉法、跨立與立正、三大步伐訓練、拉歌、拔河等,大家雖然退伍多年,但集訓起來仍舊保持著軍人矯健威武的風採;接著又進行了拉歌比賽,比賽中氣氛熱烈、情緒高漲。在進行拔河比賽時,兩隊賽出了友誼,體現了合作精神,詮釋了團結就是力量。
  • 去碭山不再只是梨花,還有碭山的饕鬄美食不能錯過!
    你總說春天一定要去外面走一走,你總說想去看花開,那我就帶著你先看這一季的梨花。特意選擇了3月底,梨花還沒盛開的時候去碭山。因為,琢磨著現在正閱讀這些文字的您,看的心癢、起了意後,準備去碭山賞花的那時候,興許花就已經開的旺盛了。3月27日,連續一周的陰雨天后,我們選擇了風和日麗的一日,驅車前往碭山。
  • AI技術復原91年前黑白視頻顏色 好喜歡什麼樣的裝束
    AI技術復原91年前黑白視頻顏色 好喜歡什麼樣的裝束時間:2020-08-09 0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I技術復原91年前黑白視頻顏色 好喜歡什麼樣的裝束 8月4日,視頻博主胡文谷發布了一段1929年上海女裝展示的復原視頻在網上走紅,胡文谷用AI技術為這段91年前的黑白視頻補上了色彩
  • 出土於永城芒碭山「四神雲氣圖」青龍、白虎、朱雀、為何獨缺玄武
    芒碭山「四神雲氣圖」出土於河南永城市芒碭山梁共王劉買陵,因該墓位於芒山鎮柿園村,又稱「柿園壁畫墓」。1986年發現,1987年9月至1991年9月進行發掘清理。該墓屬於大型崖洞墓,它座東面西,由墓道、甬道、主室、耳室、巷道及排水系統組成,長約70餘米,總面積383平方米。
  • 《巧手神探》:裝束復原夢回古代,中國女性真的是美了幾千年
    在播出的這幾期節目中,最令我欽佩的手工匠人便是中國裝束復原團隊美術組組長胡曉。1、用匠心精神真實還原古代裝束,為我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胡曉所在的團隊,是國內獨家基於文物研究進行古代裝束復原的學術團隊。2019年,裝束復原上海秀中,胡曉團隊完整復原了38套作品呈現給觀眾。
  • 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而是選擇逃匿於芒碭山?
    於是一行人落草為寇,隱居在芒碭山。史載三個字,亡匿隱。逃亡隱居了下來。 那麼劉邦為何不敢揭竿而起,做反秦第一人,而是選擇落草為寇?首先第一點,歷代王朝下,第一波農民起義大都是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是槍打出頭鳥,王朝末年,雖然對地方的掌控力大不如前,但是國家的戰爭機器一旦運行起來,那麼它就是有毀滅性的。
  • 宿州碭山萬達影城即將開業啦!
    宿州碭山萬達影城位於宿州市碭山縣人民中路與芒碭中路交匯處萬達廣場
  • 【6元觀影】距離宿州碭山萬達影城開業只剩1天啦!
    有計劃的爆炸案接二連三發生,真相卻越來越撲朔迷離……      宿州碭山萬達影城位於宿州市碭山縣人民中路與芒碭中路交匯處萬達廣場4樓,是宿州第三家萬達影城。共有7個影廳,三個特色廳,分別為PRIME影廳、4DX影廳和兒童影廳。
  • 北京衛視《了不起的長城》揭開「漢長城玄機」鄭爽「穿越」漢朝成
    由北京電視臺、燦星製作聯合出品製作,五洲傳播中心聯合製作的全球首檔長城文化體驗類節目《了不起的長城》上周六晚在北京衛視播出了第三期節目,搬磚小隊成員劉燁、阮經天、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飛行磚員鄭爽,還有驚喜助陣的李莎旻子、九孔共同開啟「漢長城時空穿越之旅」,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防線最長的長城 ——「漢長城」的神秘面紗。
  • 碭山梨、砂糖橘、菠蘿……縣長直播帶貨,滯銷果蔬成「網紅」
    逆境中,直播帶貨異軍突起,成了滯銷農產品的救命稻草,你買過電商直播的農產品嗎?疫情期間全國多地果蔬滯銷疫情期間,全國多地由於交通不暢,蔬菜、水果遇到不同程度滯銷,這對於靠種植為生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南豐蜜桔就是其中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水果,南豐縣果農告記者,疫情影響下豐收的蜜桔斷了銷路,果農們焦急萬分。
  • 復原漢服,這群年輕人做到了,13年復原400套漢服
    更有一群這樣的小夥伴,因為喜歡,所以以考古的姿態,嚴謹地做著復原中國古代服飾工作。比如小銀子我今天要說的中國裝束復原團隊。中國裝束復原團隊自2007年開始專注基於文物來研究復原中國古代服飾。當然,還有妝容和配飾的復原和搭配。
  • 漢服居然不是漢朝的服飾?3分鐘帶你了解漢服歷史!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從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由於清廷的「十從十不從」政策,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
  • 陰陽師體驗服4月27日更新維護內容 4月27日體驗服更新內容匯總
    陰陽師體驗服4月27日更新維護內容 4月27日體驗服更新內容匯總 陰陽師體驗服4月27日更新維護,全新SSR階式神面靈氣、劇情·番外'花火之都'等內容上線,大家一起來看下。
  • 碭山人看看您屬於哪個社區?
    由於近幾年碭山縣城區人口迅速增長,大部分居民小組和自然村因拆遷而不復存在,加之原有部分社區區域劃分不科學,一些新開發小區至今未明確社區的歸屬主體,碭城鎮政府在徵求群眾和「兩代表一委員」的基礎上,將14個城市社區調整和新增為22個城市社區;經濟開發區將原科技、古城、惠民3個城市社區調整為科技、宴嬉、古城、惠民4個城市社區,並將4個社區行政和社會事務性工作交由碭城鎮管理
  • 「模FUN賞」quesQ 埃羅芒阿老師 和泉紗霧 Ending Mode評測
    文丨囧來無事@bigfun社區感謝畢方bigfun提供本次評測用件品名:エロマンガ先生 和泉エンディングmode>埃羅芒阿老師 和泉紗霧 Ending Mode定價:12800円,會員購現貨價格789RMB發售日:2020年4月8日比例:1/7
  • 【碭山人】原來著名作家六六是咱碭山的
    創作新劇 「採風」地首選合肥晚報 對於合肥,六六有著濃鬱的家鄉情結,多次在其作品中寫到合肥的事,如《王貴與安娜》。六六與合肥晚報也非常有淵源,其成名作《雙面膠》、《蝸居》均在本報副刊杏花村首發連載。8月29日至9月4日,六六與演員海清來到合肥晚報,進行為期一周的媒體人生活狀態「採風」體驗,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聚·文化】古代名人屍骨面貌復原,康熙居然頗似陳道明!
    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國家,相信很多人都對歷史人物十分感興趣,一具古人的屍首意味著歷史的沉澱與穿越歷史的精彩故事和經歷。由於現代技術的發達,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復原古人的真實面貌。這是康熙皇帝的真人復原圖,被復原後的康熙皇帝好像和陳道明還頗有幾分相似之處,沒有雷厲風行的凌厲,卻有隱藏不住的男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