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國際不再恐同日」——蘋果手機與這個節有何關聯?

2020-12-23 艾蒿苦茶

5.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IDAHO)。

別說長長的英文字母和簡稱,即使是中文也令許多人費解。

「不再恐」?

「恐同」?

啥意思?

從上學起,語文老師就沒教過,也沒遇到過這兩個詞條啊。

但只要你現在拿著的是蘋果手機,你其實就已經與這兩個詞條發生了關聯了。

「恐同」,牴觸、害怕、厭惡同性戀者。

「不再恐同日」,呼籲人們不要牴觸、害怕、厭惡同性戀者的國際性宣傳日。

官方翻譯太「官方」,直接稱為「同性戀權益日」不是更通俗明了嗎?

非也。

竊以為,這種繞嘴燒腦的命名方法或許也是一種「猶抱琵琶半掩面」似的有意為之。儘管全球化浪潮已席捲世界各個角落,人類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可是今天地球上依然有一個小眾群體,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會令剔除他她們之後的那一大部分人感到驚訝、不解,甚至恐懼、厭惡,排斥、仇恨……

他她們是一群喜歡與自己同性別的人——「異性無感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愛滋病開始流行,無論是否承認,這種目前尚無法根治的跨世紀絕症與這一人群之間已經產生了深深的烙印,某種程度上也加深了人們對這一小眾群體的牴觸和恐懼,這不能不說是該群體的痛與無奈。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錄中除名,呼籲世人消除對同性戀的恐懼,避免出現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上的差異而產生的各種施加於該群體的精神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於是,今天,我們迎來了這個小眾人群的節日,也不知道該不該悄悄向你道聲「節日快樂」,哈哈。

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也許你根本不過這節,但是剛才說過,你要是使用「蘋果」手機,我可要悄悄告訴你,這節你已經多多少少過上了。

啊?

嗯,沒錯。

你有沒有納悶地想過,為什麼蘋果手機標誌的大蘋果少了一部分?

蘋果手機官方標誌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

說是為了紀念艾倫·麥席森·圖靈(1912年—1954年)這位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他還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和人工智慧之父。

儘管圖靈是一位同性戀者,但他設計的密碼破譯機卻影響了二戰的進程。可即便如此,圖靈的性取向在當時還是被視為大逆不道,反人倫,令人極度噁心和不齒,1952年,英國政府竟認定圖靈作為同性戀者有罪,遂對其進行了殘忍的化學閹割(注射雌激素)。1954年6月7日,難以接受這一莫大精神及肉體侮辱的圖靈自殺身亡,當時在圖靈的床頭就放著一個被咬過一口的氰化物浸泡過的蘋果。

英國少了一位才華橫溢的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學的卓越人物。

英國當時的主流觀念持有者以「非正常」的名義間接地要了一個「膽敢和我們大傢伙兒不一樣」的「壞蛋」的命。

圖靈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2013年12月24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算是平反昭雪了。

世界大同,但世界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承認差異,理解不同,在接受彩虹蘋果美輪美奐的同時也接納它的不一樣和殘缺美,這或許也是一種思想意識上的進化。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自己也和今天這個節扯上聯繫了?但我敢肯定,你不會因為聽了上面的說法,就在「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今天立馬兒去把蘋果換成老人機。

那東西使喚著簡單,可是多土啊。

哈哈……

彩虹旗

相關焦點

  • 5.17不再恐同日:不是為了鼓勵,而是為了包容
    今天是5.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同性戀剔除出「精神疾病」分類。《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魯昭公之子公叔務人有一個寵愛的孌童(嬖僮),叫做汪錡。汪錡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壯烈犧牲。魯國人因汪錡年幼,就打算以殤禮葬之,當時掌禮儀司法、施教化的孔子言,"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由此可見,同性戀在當時並不被視為異類。晉朝、清代等也多有同性之風。
  • 醫學史上的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同性戀矯正只是一個謊言
    歷史上的今天,1993年5月17日,世衛組織 (WHO) 將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此後,由加拿大教授和社會活動家Louis-George Tin先生倡議並得到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的支持,自2006年起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 國際不再恐同日,Love is Love,就是這麼簡單
    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把「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但是「同性戀」在世人眼中還是很難接受。因為這實在是太不一樣了,與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衝突,理解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 【思想界】國際不再恐同日:同性戀不是病,恐同才是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因慰安婦言論再次引爆輿論的Ayawawa以及剛剛過去的「5.17」國際不再恐同日 。5月18日,微信公眾號「穀雨實驗室」發表了一篇關於Ayawawa的非虛構報導,再次將Ayawawa這一「話題女王」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國際不再恐同日,反歧視仍然在路上,愛情沒有性別!
    2020年國際不再恐同日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來自蘋果公司的總裁蒂姆庫克宣稱自己是一名同性戀,他發表了一個強有力的演講,說他決定面對真正的自己。同性之戀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和以前相比,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打開了他們的心扉,接受了這樣特殊的關係,我也是其中一個。
  • 國際不再恐同日,道路且長,仍需努力
    曾經,談到「同性戀」這個詞,人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稱這群人為「同性戀患者」——即患有「同性戀疾病」的人。於是,在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同時,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希望喚醒世人對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群體的恐懼的關注,和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差異而產生的一切加在肉體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來馬爾他盡情相愛吧!
    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這個日子或許有相當多的人不會去關注,但是這對LGBT群體來說,卻是一個關鍵性的勝利,也是十分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多些理解,多些包容!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大會決議將同性戀自疾病列表刪除。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希望人們能對這個群體多些理解與包容。很多人會覺得同性戀很可怕,很噁心,但是你沒了解這個群體還是不要輕易下結論,這個群體也是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個世間的人,只是他們喜歡的是和自己一樣性別的人,他們並不是什麼變態,也不是什麼怪物。
  • 8位天后和115名藝人共同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發聲!
    ▼《We Are One》我們是唯一音樂製作人:蔡健雅歌手: 林憶蓮、那英、張惠妹、蔡健雅、蕭亞軒、Alin、楊丞琳、小S類型:公益歌曲國家/地區: 中國愛最大頻道因應國際不再恐同日影片開頭寫到「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聯合國公告了『同性戀不是病』,因此之後的每年5月17日就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為此,華人世界的8位天后:林憶蓮、那英、張惠妹、蔡健雅、蕭亞軒、Alin、楊丞琳、小S,首度攜手合作了We Are One這首歌,共同為世界不再恐同日發聲!
  • 反歧視仍然在路上:517不再恐同日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大會決議將同性戀自疾病列表刪除。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
  • 國際不再恐同日 | 為愛發聲,英國使領館線上「雲合唱」《Don't Stop Me Now + 勇氣》
    趕快戳視頻欣賞他們的表演吧👇「國際不再恐同日」是一個宣揚愛與平等、消除恐懼與歧視的日子,是全世界LGBTIQ+人群(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雙性別者及酷兒)的權利紀念日。這個誕生於2004年的日子,是為了紀念1990年的今天,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冊中去除。
  • LOL日報:拳頭應援國際不再恐同日,Faker爆料T1將搬新基地
    官方宣布近期共有12000餘帳號因言語謾罵受罰騰訊遊戲安全中心今日發博,稱近期有12000+帳號因遊戲內言語謾罵行為而受到禁言或封號的處罰。對這個故事感興趣的可自行前往官網查看。為應援國際不再恐同日,拳頭推出1藍色精粹特效頭像北京時間5月18日(美國時區仍為17日),對於另外一個地區而言是國際不再恐同日。為了支持這個特殊的節日,英雄聯盟官方公布了一個全新的頭像組合包,價格僅售1藍色精粹,且組合包內包含7個色調不同的魄羅頭像。
  • 以愛之名 為愛發聲 | 八大天后獻唱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
    Elva唱歌 驚現小s在身後
  • 反歧視仍然在路上丨國際不再恐同日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大會決議將同性戀自疾病列表刪除。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
  • 115位當紅藝人為LGBT發聲,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文內有視頻)
    「正視不歧視 尊重分享愛」華語樂壇八位天后張惠妹、那英、林憶蓮、蔡健雅、A-Lin、楊丞琳、蕭亞軒和小S首次合作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
  • 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性戀形成的原因
    5月4日,楊丞琳在微博曬出兩張自拍,照片中她妝容精緻,比著剪刀手,脖子上畫的彩虹愛心十分搶眼。對此她表示:「我的脖子上是一顆彩虹愛心,為了『世界不再恐同日』和『We are one』而畫。」此次臨近「世界不再恐同日」,她又畫彩虹愛心表示支持,粉絲們也紛紛贊同。「We are one,讓世界充滿愛。」另外粉絲也不忘表白照片中美美的丞琳:「真的超級無敵美,仙女下凡嘛。」
  • 母親節 | 一位媽媽對恐同症患者的控訴
    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在YouTube「愛最大」頻道發布。MV開頭一位拉拉媽媽對恐同症患者的控訴。「國際不再恐同日」是每年的5月17日,設立宗旨是紀念1990年5月17日實現同性戀去病化,並呼籲社會關注恐同症和恐跨症引起的暴力和不公平對待。愛最大頻道表示:「所有的愛都應該被尊重,不要再恐同!
  • 國際不再恐同日!幫大家了解一些動物中的LGBT,你的貓也可能是哦
    鏟屎官有沒有阻止過或者想過這種事情?1868年,出生於奧地利的卡爾·馬利亞·科本尼創造了「同性戀」一詞,用來描述人類的同性性吸引和性行為。其實,在動物中,這種現象更加普遍。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貝哲米在1999年發表了一分有關檢閱接近1,500個動物物種同性戀行為的文獻,對其中500個物種又有更詳細的著墨。貓咪就在其中!日本學者曾經做過一個研究。
  • 這個517不再恐同,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數
    ,請勿吐槽在517國際恐同日來臨之時,每一個LGBT都可以做一點事情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旨在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2003年,加拿大舉行首次「全國不再恐同日」(National Day AgainstHomophobia)活動。
  • 國際不再恐同日專題|評坎城酷兒棕櫚評委會主席作品《同船愛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