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再恐同日,道路且長,仍需努力

2020-12-23 進擊的桐人

曾經,談到「同性戀」這個詞,人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稱這群人為「同性戀患者」——即患有「同性戀疾病」的人。

隨著時代的推移、文明的進步,大家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許多國家與地區已經實行了「同性戀婚姻」,承認了同性戀婚姻的合法性。

人們意識到,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是不會被改變的,不是一種疾病,不需要被治療,而是需要關愛,需要理解,需要包容。

於是,在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同時,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希望喚醒世人對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群體的恐懼的關注,和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差異而產生的一切加在肉體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由於全球不少國家的同性戀者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及歧視,「國際不再恐同日」的目的是使其他人可以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樂的生活,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構成影響,從而令人不再恐懼同志。

著名歌手 Lady Gaga,長期以來公開表示支持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2009年,Lady Gaga曾在白宮前演講,怒斥歐巴馬未兌現競選前對同性戀朋友的承諾,並希望美國政府制裁校園霸凌事件。她在演講中大吼:「Obama, I know that you『re listening.Are you listening!(歐巴馬,我知道你聽到了我的講話,你真的聽到了嗎!)」

Lady gaga 同樣為LGBT群體創作了多首作品:《Born this way》、《Americano》等作品。

在國內,也有許多明星公開為LGBT群體發生,例如蔡依林、ella、炎亞綸。

蔡依林對於同性戀的支持,可以說是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早在同性戀這個詞語剛剛問世的那幾年,同性戀被大家謾罵質疑,蔡依林就選擇冒著風險為這樣一群人發聲。在2016年10月份的報導中,臺灣媒體就有了相關報導。當時天后蔡依林為通知網絡節目《TA們說》中講到,同志選擇出櫃已經是一種艱難,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但是艱難的路以及不可避免的壓力,都應當得到理解和尊重。

中國臺灣地區,在2019年5月24日,正式宣布同性戀婚姻的合法性。

但目前LGBT群體的處境仍然不容樂觀,尤其是來自家庭與社會的壓力。對於年輕開發的一代,或許已經有所包容,但對於中年長輩一代,幾乎無法容忍自己的兒女成為LGBT中的任何一類。

在國內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道路上,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來馬爾他盡情相愛吧!
    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這個日子或許有相當多的人不會去關注,但是這對LGBT群體來說,卻是一個關鍵性的勝利,也是十分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 【思想界】國際不再恐同日:同性戀不是病,恐同才是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因慰安婦言論再次引爆輿論的Ayawawa以及剛剛過去的「5.17」國際不再恐同日 。5月18日,微信公眾號「穀雨實驗室」發表了一篇關於Ayawawa的非虛構報導,再次將Ayawawa這一「話題女王」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多些理解,多些包容!
    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希望人們能對這個群體多些理解與包容。
  • 8位天后和115名藝人共同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發聲!
    ▼《We Are One》我們是唯一音樂製作人:蔡健雅歌手: 林憶蓮、那英、張惠妹、蔡健雅、蕭亞軒、Alin、楊丞琳、小S類型:公益歌曲國家/地區: 中國愛最大頻道因應國際不再恐同日影片開頭寫到「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聯合國公告了『同性戀不是病』,因此之後的每年5月17日就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為此,華人世界的8位天后:林憶蓮、那英、張惠妹、蔡健雅、蕭亞軒、Alin、楊丞琳、小S,首度攜手合作了We Are One這首歌,共同為世界不再恐同日發聲!
  • LOL日報:拳頭應援國際不再恐同日,Faker爆料T1將搬新基地
    局內言語辱罵行為將會受到不同時長的禁言、封號等處罰,多次惡意謾罵會被加重禁言處罰,嚴重的還會被封停帳號!近期共有12000+帳號因遊戲內言語謾罵行為而受到禁言或封號的處罰。遇到遊戲行為不當的隊友可以通過正規渠道舉報,但切勿用鍵盤抒發正義之感成為鍵盤俠的一員哦。
  • 國際不再恐同日,Love is Love,就是這麼簡單
    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把「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但是「同性戀」在世人眼中還是很難接受。因為這實在是太不一樣了,與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衝突,理解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蘋果手機與這個節有何關聯?
    5.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IDAHO)。別說長長的英文字母和簡稱,即使是中文也令許多人費解。「不再恐」?「恐同」?「恐同」,牴觸、害怕、厭惡同性戀者。「不再恐同日」,呼籲人們不要牴觸、害怕、厭惡同性戀者的國際性宣傳日。官方翻譯太「官方」,直接稱為「同性戀權益日」不是更通俗明了嗎?非也。
  • 國際不再恐同日 | 為愛發聲,英國使領館線上「雲合唱」《Don't Stop Me Now + 勇氣》
    趕快戳視頻欣賞他們的表演吧👇「國際不再恐同日」是一個宣揚愛與平等、消除恐懼與歧視的日子,是全世界LGBTIQ+人群(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雙性別者及酷兒)的權利紀念日。這個誕生於2004年的日子,是為了紀念1990年的今天,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冊中去除。
  • 醫學史上的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同性戀矯正只是一個謊言
    此後,由加拿大教授和社會活動家Louis-George Tin先生倡議並得到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的支持,自2006年起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國際不再恐同日(簡稱IDAHO或idahomophobia)旨在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 國際不再恐同日,反歧視仍然在路上,愛情沒有性別!
    2020年國際不再恐同日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我也希望,那些同性戀者可以大方地說出來自己是同性戀時,不再遭受嘲諷和貶低。同性戀群體的存在,讓這個時代更多元化,更色彩斑斕。而我們其中仍有人「提同色變」我們已經進入了現代,我們人的思想應該更加包容。群體數量的大小,不該成為評價優劣的標準。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跟自己價值觀不一樣的人,應該試著認同,而不是一味地歧視。
  • 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性戀形成的原因
    一直以來,楊丞琳對同性問題都很關注,她曾公開支持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此次臨近「世界不再恐同日」,她又畫彩虹愛心表示支持,粉絲們也紛紛贊同。「We are one,讓世界充滿愛。」另外粉絲也不忘表白照片中美美的丞琳:「真的超級無敵美,仙女下凡嘛。」
  • 反歧視仍然在路上:517不再恐同日
    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2020年5月17日,也就是今天,包含同性戀在內的性少數平權風潮在全世界許多地方仍然如火如荼,在另一些地方則似乎已經階段性勝利。
  • 以愛之名 為愛發聲 | 八大天后獻唱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
    Elva唱歌 驚現小s在身後
  • 5.17不再恐同日:不是為了鼓勵,而是為了包容
    今天是5.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同性戀剔除出「精神疾病」分類。雖然,性少數群體已經慢慢地被他人所接受,但仍然存在著一些「恐同」現象。不論是《斷背山》、《藍宇》、《春光乍洩》,還是《阿黛爾的生活》,電影中呈現了一場場真摯而又熱烈的情感,傳達了性少數群體的一些心聲。
  • 反歧視仍然在路上丨國際不再恐同日
    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設立是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然而,一切遠未結束。即使在不少發達國家,反歧視仍未告罄。據一項2019年經合組織國家的調查,有三分之一的性少數受訪者因性傾向而受到歧視。此外,近年來全球保守主義呈回潮之勢。
  • 115位當紅藝人為LGBT發聲,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文內有視頻)
    「正視不歧視 尊重分享愛」華語樂壇八位天后張惠妹、那英、林憶蓮、蔡健雅、A-Lin、楊丞琳、蕭亞軒和小S首次合作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
  • 國際不再恐同日!幫大家了解一些動物中的LGBT,你的貓也可能是哦
    這一天也被聯合國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對,就是今天。在此,只希望大家多一些寬容。至少,不要阻止貓咪和同性的」友好交流「。
  • 517世界不再恐同日,正視同性戀,從三國殺男性cp開始
    29年前的今天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世界不再恐同日也因此誕生。同性戀慢慢也被世人所接受,他們所受到的歧視在慢慢減少,他們漸漸的被世人接受,深淵認為人們接受同性戀,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人們不必在因為自己愛的人與自己同一性別而自卑害怕,人類有權利追求自己愛的人,有權利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即使他和我是一樣的。
  • 這個517不再恐同,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數
    照片提供:微涼視頻剪輯:小甘視頻相冊由親友會青島分會今年新加入的志願者小甘製作,因對過去一年活動並不是非常了解,如有照片使用不當,請勿吐槽在517國際恐同日來臨之時2003年,加拿大舉行首次「全國不再恐同日」(National Day AgainstHomophobia)活動。
  • 國際不再恐同日專題|評坎城酷兒棕櫚評委會主席作品《同船愛歌》(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