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香風遠」蘭之猗猗,揚揚其香,十二首經典詠蘭詩詞欣賞

2020-12-20 文旅小貼士

蘭花是中國人喜愛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久負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蘭花通常所指的是「中國蘭」,也就是分布在中國的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蕙蘭/夏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豔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豔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因多生於幽谷之中,且香氣清幽,故稱「幽蘭」。

中國人對蘭花情有獨鍾,歷來把它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賦予蘭花的花語為: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人們欣賞蘭花生於幽谷深林,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豔,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並將它與「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此外,以「蘭章」喻詩文之美:「蘭章忽有贈,持用慰所思」;以「蘭交」喻友誼之真:「蘭交永合,松契長並」;把良友喻為「蘭客:「蘭客方來,蕙心斯至」;以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 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淡雅宜人的蘭花自古以來是人們盛讚的對象,詩人為之作賦,畫家為之揮毫,詠蘭之作,歷代不絕。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十二首經典詠蘭詩詞,來體味詩人筆下的「蘭章」吧。

《孔子家語》(節選) -- 先秦·孔子

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

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譯文】

不因為無人賞識而不優秀,不因為環境困難而氣餒。

氣質像蘭草一樣總不會更改,心像蘭草一樣始終不動搖。

《飲酒·幽蘭生前庭》(節選) --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譯文】

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裡生長,包含濃鬱的芳香等待清風的的到來。

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

《詠蘭》-- 南北朝·蕭詧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譯文】

連同莖葉折來的蘭花聊可佩戴,置入室中自然飄香。

開花時卻不與其他花爭奇鬥豔,含蘊著秀美的姿色在微霜裡衰殘。

《幽蘭操》(節選) -- 唐·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譯文】

蘭花在風中搖曳,香氣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

即使無人採摘佩戴,對蘭花來說又有何妨?

《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節選) -- 唐·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丰茸。

【譯文】

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

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蘭二首·其一》-- 唐·唐彥謙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譯文】

清爽的風搖動著翠環狀的蘭葉,清涼的露珠滴在碧玉般的花上。

美人你為什麼不把它佩戴在身?卻讓它的幽香瀰漫在空谷之中。

《幽蘭》-- 唐·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譯文】

蘭花幽靜地生長著,又有誰能發現它呢,它只能暗暗地保持著芳香。

即使芬芳正盛時也不會有君子來採摘佩戴。

早上的白露沾滿了長長的葉子,春天總是姍姍來遲。

不如當路邊草,芳香又有何用呢?

《種蘭》 -- 宋·蘇轍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譯文】

蘭花生長在幽深的山谷之中,沒有人觀賞。有一個朋友在向著太陽的廊簷種了一些,拿來送給我。

蘭花的清香可以除去穢氣,更有讓人憐愛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

它紮根於石頭堆,一到秋天便早早地綻放,散發著芳香。中午的時候一叢叢的小草倚靠著長竹,享受著難得的陰涼。

我想要找到一些蘼蕪,把它和蘭花一起放置在廳堂階下,這樣就可以經常看見楚辭詩句中描繪的浪漫優雅的意境。

《題楊次公春蘭》--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譯文】

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

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楊次公的這春蘭圖用妙筆丹青把春蘭如實畫了下來,達到了可補《離騷》而無愧於屈原的地步。

面對著這春蘭花,就好像是面對著靈均,讓人不敢把它戴在頭上佩在身上來褻瀆他。

《朱朝議移法雲蘭》-- 宋·王安石

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

【譯文】

幽谷之中的蘭花有著沁人的馨香,千年以來都隱居在山林。

它們從不出山林(與世無爭),又怎麼會遭遇乾闥婆(是印度教中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靈)呢?

《詠幽蘭》-- 清·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譯文】

蘭花的花朵婀娜多姿,葉子碧綠狹長,風吹過帶來了蘭花的香氣。

蘭花不因可以被別人摘取作為佩戴裝飾而自貴,即使沒人欣賞的時候也自己發出芬芳。

《高山幽蘭》 -- 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採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

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

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相關焦點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磅礴大氣卻難以流行的小眾歌曲《幽蘭操》
    《幽蘭操》王菲詞:韓愈 曲:謳歌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夢熊,渭水泱泱,採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而實際上,《幽蘭操》的歌詞大部分取自唐代大家韓愈,又加以改良。《幽蘭操》 韓愈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今天之旋,其序為然。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磅礴大氣卻難以流行的小眾歌曲《幽蘭操》
    韓愈  曲:謳歌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夢熊,渭水泱泱,採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而實際上,《幽蘭操》的歌詞大部分取自唐代大家韓愈,又加以改良。
  • 曲丹 歌一曲《幽蘭操》,吟一段仁者愛人的情懷
    幽蘭操韓愈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薺麥之茂,薺麥之有。君子之傷,君子之守。他透過自己對古典文學獨特的藝術感悟,創作出的藝術歌曲《幽蘭操》曲調優美婉轉,清新華麗,抒情性強,從藝術審美上看,借花言志,思想遂遠,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是對傳統古詩詞與現代藝術歌曲創作的完美結合。一、《幽蘭操》的詞意蘊(一)《幽蘭操》詞句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 正是春蘭開花季,蘭花詩詞玩起來
    (圖片均來自網絡)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唐】 韓愈 《幽蘭操》幽蘭香風遠, 蕙草流芳根。——【唐】 李白20、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薺麥之茂,薺麥之有。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 《幽蘭操》的三個版本
    電影《孔子》的主題歌《幽蘭操》讓王菲迷的耳朵非常解渴。浸不過,網友卻在說《幽蘭操》成了《牡丹頌》,山寨了孔子、韓愈。我於是拿三個版本來比較,發掘其中耐人尋味的細節。菲版幽蘭歌詞是改編自韓愈的《猗蘭操》,又名《幽蘭操》。這首《猗蘭操》是《琴操》組詩十首的第二首。《琴操》最早是漢代蔡邕創作的,屬於樂府詩,總共有十二題。韓愈選擇其中的十個題目重新創作了一組四言古詩,其中這首《幽蘭操》是韓愈在與孔子的《幽蘭操》相和。
  • 花中君子中國蘭,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蕙芷是自古以來仁義與民政的傳統美德精華,蕙蘭根系人民 ,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蕙芷已成為歷代讚美中華民族人格美德境界。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會安定、政通人和的象徵。芷蘭的清美芬芳美德,大美不言的韻致,自然會贏得人們各種讚譽和喜愛。   芷蘭之室美德教育。《孔子家語·六本》商即:孔子的學生子夏、子貢,都是孔子有名的門徒。
  • 文化:「飛花令」——尋找詩詞中的「蘭」
    今天整理一下詩詞中的「蘭」,希望能透過古人之文字,細品蘭之馨芳。五.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蘭舟之「蘭」為木蘭之「蘭」,非是蘭花之「蘭」。此處僅借「蘭」字。
  • 蘭花:王者之香,君子之品
    這裡人跡罕至,但卻有一叢幽蘭生於雜草之中,巋然獨茂,迎風散香,絲毫不在意身邊都是雜草,不在意有沒有欣賞之人人。時間過了一千多年,韓愈在《猗蘭操》中寫道: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蘭花有王者之香,其性幽貞,沒有人採佩,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害呢?在中國,蘭花又被稱為國蘭,我們的蘭花和別人的蘭花是不一樣,它凝聚著太多的故事和傳承。
  • 在桂月的最後幾天裡,讀幾首詠桂詩詞
    桂花桂花以其淡雅的花朵、濃鬱的花香博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古詩詞中,吟詠桂花的詩詞數量雖不及梅、菊、牡丹,但也頗可一觀。詠桂詩詞概述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淮南小山寫有一篇《招隱士》文,開篇就是「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道出了桂花的生長環境,最終確立了桂為隱士的地位。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十二首經典桃花詩詞欣賞
    關於桃花,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優美詩詞,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桃花詩詞欣賞與君共賞。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個美好的春天,欣賞桃花給我們帶來的春日美景。《桃夭》-- 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四季花草香,滿室清氣揚,十款馨香花,飄香你的家
    其葉形花色優美典雅,藍紫色花序頎長秀麗,是庭院中一種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適宜花徑叢植或條植,也可盆栽觀賞。其香味可舒緩壓力、有助睡眠。02蘭花王安石說幽蘭有佳氣,蘇軾說春蘭如美人,李白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的詩句。
  • 《孔子》主題曲《幽蘭操》原文中英對照
    《孔子》的主題曲名為「幽蘭操」,由王菲演唱。相傳古詩《幽蘭操》(又稱「猗蘭操」)是精擅琴藝的孔聖人自感生未逢時的絕世作品。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題曲的歌詞正是改編自韓愈這首名垂青史的詩作。改編的歌詞和韓愈的原作有何區別?詩作和歌詞分別又是什麼意思?讓我們結合英文版的翻譯一起來看一下。
  • 桃花源:二十首同題「臨江仙,詠紅樓」首首道出人間悲情美
    桃花源詩詞社:第11期同 題《詠紅樓》詞部精選20首社長:淡雅幽蘭顧問:鍾靈毓秀 ,樟梓楠>本期出題老師:花漫九州本期優選上刊詩人(排名不分先後)鍾靈毓秀,淡雅幽蘭,樟梓楠,陳俊華,單嶸 ,禾君 ,秋天 ,胭脂雪 ,彩霞滿天,劉政 ,劉娟 ,雲淡風輕 ,楚根 ,夏葉,碧雲澗 ,清雅如蘭 ,松濤 ,楊豔霞,吳瀟 ,三牛世界1【臨江仙】 詠紅樓
  • 梅、蘭、竹、菊,國人的精神寄託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五代 黃居寀《花卉寫生圖冊》《幽蘭操》韓愈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幽蘭》崔塗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詠雲詩-其二 南北朝-吳均 來依銀漢一千裡,歸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聞開麗色,避風仍見掛喬松。 憐君翠染雙蟬鬢,鏡裡朝朝近玉容。
  • 梅、蘭、竹、菊,國人的精神寄託!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五代 黃居寀《花卉寫生圖冊》《幽蘭操》韓愈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幽蘭》崔塗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