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學舞蹈又不搞專業,「玩一玩」就好.抱著這樣的態度,最後真的就是被「玩」了下.

2021-02-07 首席Liang芭蕾

這是首席Liang第815篇原創文章

前兩天,聊了「好好學」芭蕾準備達到準專業水平所需要的基礎花費是多少。


「好好學」芭蕾到底要花多少錢?成為一名職業芭蕾舞者的「最低成本」計算.


今天我們聊聊,關於業餘學跳舞「玩一玩」的邏輯。



首先各位家長有定義自己孩子是業餘學還是專業學的標準嗎?
可能有些人會說,在職業學校學就是專業。但問題,現在很多優秀的專業學生也是在業餘的學校中培養出來的。在這,我會站在四個維度上來思考下,因為這四個身份我都有:
如果一周的訓練少於4小時,可以說一定是業餘學。因為,一周四個小時的訓練,達到專業的結果是天方夜譚。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幻想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在很少的時間下,就能達到專業的成果。
再者就是學習的「內容」,也是區別業餘和專業最容易的標準。
舉例咱們拿11歲的孩子,在英皇的芭蕾體系中可以選擇娛樂級別的G5,也可以選擇專業級別的中級基礎。在孩子選擇內容的時候,也就變相決定了是專業還是業餘。
所以,在專業還是業餘的這件事。我個人認為「10歲」以後再考慮一點都不晚。各位家長,千萬不要著急。你無法在孩子還沒建立起基本的認知和興趣時,就開始強迫專業。因為,專業是痛苦的。對於那些很小就達到了很高水平的孩子,那是個例。不要誤認為,所有孩子都那樣。
邏輯很簡單,孩子能跑的時候怎麼都能跑了。只不過,有的人跑的早一點而已。
舞蹈訓練,本質就是身體訓練。每一個階段的訓練,別看簡單。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和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是3-12歲的道理一樣!
這在我教了很多的不同基礎和背景的孩子中驗證了很多次,比如沒有從一年級開始的那一部分就始終欠缺!就算是14-15歲的專業級別!身體訓練不是鬧著玩的,我個人認為我是一個幾乎不會發脾氣的老師。都沒關係,如果態度不對。我是不會花任何時間的,因為這是在浪費每個人的時間。有幾次上課,我真是很嚴肅的對學生說。我不管她是否未來要成為職業舞者。
但是不能抱著玩一玩的態度,就算是未來不做這一行業。因為這是身體訓練,玩一玩的態度就會踏空很多內容。當訓練的架構中間有空缺後。未來的某一天,這個支架一定會垮塌。同時,也就放棄的那一刻。體是不會騙人,能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且,受傷了是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幫你承擔!考慮一下,身邊的人都可以慢慢自如的做到,但是就自己做不到,這個越到高級別越明顯!請問到底誰是「被玩了」?
當然,有的家長說。我家有礦,舞蹈就不是我孩子的菜。就沒打算讓他搞這個!可是,重點的重點來了,這種「玩一玩」的態度會給孩子在未來養成精緻的「實用主義」的習慣!


可問題是,誰能保證的了,未來這個東西一定有用或者沒用呢?99%的孩子,學習舞蹈最後都不會成為職業舞者,成為職業舞者是需要緣分的。
100%的孩子,學習舞蹈都不會在臺上跳一輩子!身體是有極限的,會老的。到底哪些益處,我真的不想再複數了。總之,這是隨著家長的認知而越來越深入和豐富。
我再說一堆,還以為我是推銷什麼課呢....但是,不論如何孩子成長的要素就是這些!
所以,當孩子抱著玩一玩的態度,「主謀」一定是「家長」。
因為家長的認知局限,在給自己的孩子挖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坑」。為啥是一個接著一個呢?因為學習是連貫的,沒有停止的。一步踏空,步步踏空!所以,加拿大皇家首席芭蕾學院專門針對孩子家長做一個「公開講座」。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加我的Zoom公開講座。(請注意是溫哥華時間)





首席Liang「英皇古典芭蕾」

術語&要求講演(系列課)


第三節

英皇「暖身」「拉伸」「緩身」「身體與把杆位置」

掃碼加入課程


(2020年12月21日更新)


點擊閱讀原文:早鳥加入首席Liang「英皇RAD」古典芭蕾芭蕾術語講演

「暖身」「拉伸」「緩身」「身體與把杆位置」

掃碼加入課程

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玩手機,不給大吵大鬧、摔凳子,網友:都給慣壞了
    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以前不敢想像的事情都成真了。在我們小時候,都是和小夥伴一起玩丟手絹、跳皮筋等線下遊戲,而現在的孩子,人手一樣電子產品,假期足不出戶,便可以過得逍遙灑脫。抱著電子產品,一玩就是一整天的事情,比比皆是。
  • 玩「飛高高」將朋友孩子摔死,女子獲刑10個月:請不要這樣跟我的孩子玩
    原因是她在逗好友孩子的過程中,將年僅2歲的孩子拋到空中玩「飛高高」,不慎失手,導致孩子重傷,搶救無效死亡。孩子的父母痛苦不已,要求嚴懲。但法官念該女子主動認罪且無犯罪前科,做出了「判處10個月徒刑,緩刑2年」的處罰。
  • 適合小夥伴一起玩的「遊戲App」
    聚會玩,真的跟名字一樣就適合聚會的時候一起玩,不過裡面的遊戲,不會有很多,但是小夥伴們聚一起玩耍,也比一個一個自己玩手機要來的好得多!這個可以兩個人無聊的時候下著玩,規則和五子棋差不多,連五個就贏了。這個五子棋是可以翻轉畫板的,一邊為了讓自己連線,一邊還要堵別人,so燒腦,就是玩的時候別跟小夥伴們打起來哦。
  • 請別讓孩子太早學舞蹈
    俗語常說「藝多不壓身」,有幾門才藝對寶寶的成長來說無疑好處多多,所以各種才藝班也成為了爸爸媽媽的新寵。各種才藝班裡邊,人數最多的就是舞蹈班了。在舞蹈班我們甚至能看到2歲、3歲的寶寶,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練習舞蹈動作,究竟寶寶多大可以學舞蹈?寶寶學習舞蹈真的是越早越好嗎?1寶寶幾歲學舞蹈合適?
  • 我家孩子被八景這些女生迷!住!了!十頭牛都拉不走.....
    八景生活八景鎮唯一新媒體品牌熱文.美食.交友.策劃.推廣.活動.品牌爆料、投稿:微信號:15920510910上周,帶孩子去了八景廣場玩我家孩子,被八景這些女生們迷!住!了!
  • RAD(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看完這篇文章「終於」秒懂了......
    「你這個瓦崗諾娃訓練體系下的出來的人,怎麼能這樣說呢?」「你這個中國培養出來的芭蕾舞者,怎麼認洋鬼子的東西?」大家問完了吧。一定要看清楚,我給這個芭蕾教育體系對比的限定。必須都滿足這三個維度,再去對比。我只是在用我有限的知識來嘗試去解釋這三個字母「RAD」而這三個限定的概念,也不是今天要去解釋的重點。其實下來自己做一些搜索都會有。
  • 手機QQ將推玩一玩頻道 QQ玩一玩軟體在哪裡怎麼玩
    作為騰訊公司的另一款社交軟體,QQ在近日也不淡定了,它向部分安卓用戶推送了最新的測試版,在新版裡面加入了「玩一玩」頻道,想要複製之前微信小遊戲的成功。­  在測試版的QQ軟體中,玩一玩就放在了軟體的負一屏界面,在個人資料下方可以看到頻道入口,在頻道中玩一玩已經推出了多款小遊戲,比如《英雄殺》和《鬥地主》等騰訊官方推出的休閒小遊戲,這些遊戲都是小容量遊戲,與微信的小遊戲相同,可以點擊圖標直接進行遊戲。而在玩一玩頻道中的這些遊戲還加入了聊天室功能,可以與其他玩家一同進行遊戲和社交體驗,這也是目前QQ與微信在小遊戲端最大的區別。
  • 孩子說「別人不跟我玩」,最不願意聽到媽媽說「不玩就不玩唄」
    昨天幾個媽媽帶孩子在小區玩,孩子們玩的時候,媽媽們開始聊起了天,一個媽媽抱怨:「我家孩子脾氣大得很,說了都不聽!」還有個媽媽說:「我家也是,簡直不可理喻,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是不改,一不高興就往地上躺,又哭又鬧,實在是沒辦法。」
  • 家有2歲以上的寶寶,多帶孩子這樣玩,進步真的看得見
    評論區好多朋友們,直呼羨慕:「你家娃都能搭動力小馬達了,我家這個就喜歡搭了很高的東西,然後,推倒🙃」「好傢夥,我家傻寶還在把家裡的東西到處搬,也不知道在幹嘛。」哎呀,大家是不是又要焦慮了?悄咪咪透露,一位線下樂高老師朋友說,拼搭盒子三階課,竟然涵蓋了線下五年的課程內容!她自己都忍不住剁了手~)拼搭盒子真的做到了,把上萬元的樂高課搬回家!100+ 個拼搭玩法,0 基礎、有基礎的娃都能玩,玩到小學都不成問題,簡直超值!
  • 孩子玩具遭同齡人「橫刀奪愛」,媽媽的一句話,在 Twitter 上獲得了 20 多萬的點讚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往往抱著「就一個玩具嘛,不要搞得大家不開心的想法」,在中間充當和事佬的角色,讓寶寶「大方地」分享出自己的玩具。但是,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手機被朋友/親戚/同事/第一次見面的人,不由分說拿去玩一下、看一下、用一下,你會不會不爽?是不是會想「好歹你也得經過我的同意吧!我同意你才能拿去啊!
  • 「跳舞機教程」跳舞機怎麼玩
    「跳舞機教程」跳舞機怎麼玩每次走進街機廳看見一個個跳舞機達人在那以優曼的身姿,動感的踩在每個琴鍵當中,是不是非常的羨慕,其實不用羨慕
  • 我玩了玩現實版的機器人「瓦力」,還挺有意思的
    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的同事 H 君也很喜歡這個小傢伙,所以在開售之後,忍不住也入手了一臺,拿到之後每天閒暇之餘也不上網,不玩遊戲了,就是跟它一塊互動,還親切的稱呼它「乾兒子」。最近,趁著他出差的功夫,我也終於有機會實際體驗一下這個有趣的機器人了。一個跨越年齡段的玩具Cozmo 機器人的套裝裡包含了一個機器人,一個充電底座和三個「能量塊」積木。
  • 3歲孩子這樣玩一玩,能學到的東西不比看書少
    她都要聽得崩潰了,看著那個媽媽也是一臉的無奈,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解釋。媽媽們一定也有同樣的時刻,煩人、無奈,有時候只好隨便搜搜答案,敷衍回答。其實這樣的敷衍,忽視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正在錯過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錯過孩子的科學啟蒙。
  • 小鬼抱2孩子玩 累到狂喘還是哈哈笑!網友:他一定是好爸爸
    看著小鬼即使氣喘籲籲,仍一口氣抱著2個孩子大笑玩耍的模樣,六月感動:「謝謝你這麼疼他們~」卻也讓不少網友鼻酸落淚。他確認2個孩子都坐穩之後,便把Star和Shinny一起抱起來,在空中不斷搖晃著他們,還配合發出浮誇的機器音效,把2個孩子逗得不斷尖叫大笑,歡樂的笑聲停不下來。Shinny因為玩得開心,在小鬼停下來休息之後,還拜託:「再一次!最後一次!」小鬼氣喘籲籲問:「還要繼續?」
  • 「革新 ?」or「冷飯 !」初音未來新作登場 ! | 值不值得玩
    根據開發團隊的說法,這樣處理是為了避免前作在真實渲染下逆光時的陰陽臉。視頻來源:bilibili / Kiseri 「本視頻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同時,在TGS的現場,新作的創意製作人大崎誠、製片人松並桂一在接受媒體採訪透露道,新作會根據NS平臺的硬體特性來設計針對joy-con的陀螺儀的全新玩法。對於這款新作,會是重新翻炒的冷飯?又或是顛覆性的佳作?
  • 女孩幾歲學舞蹈比較好?別早於這個年齡段,孩子遭罪也學不好
    現在很多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學習下舞蹈,培養自身的氣質。我家五樓的鄰居,女兒剛三歲就送去舞蹈班了,沒幾天就被趕回來了。老師的說法是,學得太早,對孩子不好,而且也增加了教學難度,不如再等上一年。孩子幾歲可以學舞蹈?對於孩子多大可以學舞蹈,我諮詢了一位資深的兒童舞蹈老師,她給出的建議是,建議家長在4歲以後再送孩子去學舞蹈,而且去專業的培訓機構,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訓練為主,而非為了學舞蹈而狠狠地鍛鍊,這樣不符合孩子的生長規律。
  • 如果把陪孩子「玩遊戲」視為一種責任,家長只會想逃回手機的世界裡
    其實就是這類的活動,通常都會有老師或主持人,帶領孩子一起進行。家長通常會比較有空幫忙拍照,或是在一旁休息,一邊上傳剛照好的照片,彷彿經過這道手續,就能證明自己是個稱職的好家長。活動結束後,再來一句「喜歡嗎?」「好玩嗎?」,似乎又能再加上一個保證。在桌遊展覽的場合,這樣的現象尤其「顯著」。許多攤位成為家長心目中,絕佳的臨時託兒所。因為教學免費,展覽的場地多半有涼爽的空調。
  • 利器訪談|張淼,「輕鬆玩 Mac」主播、自由職業者
    我發現,音樂類播客是所有播客節目裡「競爭」最激烈的,除了一些老牌的音樂播客,新的播客節目很難異軍突起,分到市場份額的一杯羹。可是稍微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很多音樂節目除了封面不一樣,形式、風格甚至連內容都是雷同的。我聽過一些音樂播客,主播上來一句話也不說,先放一首歌,然後來幾句文藝青年的感慨,再放下一首歌,如此反覆,一期節目就結束了。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節目如何吸引聽眾去訂閱。
  • 2020「逃跑的日子」跨年演唱會:下一個我要搞瑪麗蓮陳昇!
    「我沒有覺得我是在幹音樂,說實在的,我只是在幹一個賣錢的東西,超失望的、超失望的。我能走到這個程度,只是因為當初好死不死賺得到錢養家,也不算太難玩就繼續做下來。如果我去養鴨子(指著窗外的鴨子藝術品),不會覺得不耐煩,跟鴨子處得也不錯,我大概也會變成鴨子達人。我絕對不是那種發誓做音樂才能做成這樣,我真的沒有發過誓!」從汽車修護科畢業後,他去電器公司當裝配員,20歲才去當兵。
  • 9.9買的材料能玩100種早教遊戲,材料簡單在家就可以玩的早教遊戲請...
    注意:年紀小的孩子只要能穿過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則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樣,例如串手鍊,串項鍊。我家哥哥送我最多的禮物就是自製吸管手鍊,每一條都非常漂亮。注意:孩子經常不按遊戲規則來走,但真的沒關係,孩子可能玩著套杯遊戲就開始玩「疊高高」,或者把一次性杯子捏,砸、揉得「面無全非」等,但不需要太在意孩子沒有真正按照遊戲的規則去做,關鍵是要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把熟悉的事物探索出哪些多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