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清平樂》裡有哪幾種女性道路?

2020-09-03 夜暖暖影視


【暖暖說】


電視劇《清平樂》,前朝給人的感覺是昂揚的,在時代的車輪上,每一顆鉚釘都士盡其力,共同鑄就了北宋的榮光。


在後廷,《清平樂》留下的是一首溫馨之詩,劇中人物即使有憂傷、憤怒,放在整個歷史長河裡,其實已算有幸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了。


了解了宋仁宗寬恕為本的仁善、言官們平衡皇權的機制、士子們自由激烈的思想後,作為女人,我們也可以從女性維度分析一下那幾個主要女性,和她們所選擇的那幾種道路,以使我們的當下過得更好。



隨著宋仁宗的駕崩,應了原著《孤城閉》的名字,北宋宮城的宮門關上了。對讀者來說,通往那個朝代的時空之門緩緩關閉,那個時代人們的現實世界精彩落幕,只留下了朱紅宮門上的斑駁鏽蝕、甬道上的碾壓痕跡。


《清平樂》,長衣帶風,留下一股溫馨而憂傷的氣息。北宋這個朝代,在精神世界裡供人們瞻仰。它是史上公認幸福感最強的朝代,尤其在宋仁宗期間,就像他所形容的,「身邊佔據中華文化大幅篇章的學人才子如過江之鯽,而他自己則是以江山入畫」。


只有解決了衣食溫飽的社會,文學、思想、創造才會極度繁榮,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史上的高光。除了名留青史的唐宋八大家,入仕舉子都學問通飽,甚至不及第才子像柳永這樣的也非常多。


《清平樂》來自宋詞常用的詞牌,本來就是仕子們研究出來、歌頌心中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的。所以,我們有幸和範仲淹、晏殊、歐陽修、三蘇、晏幾道等初中、高中「背誦天團」來了一次當面之約,也飽覽了以節儉聞名的宋朝衣裝的隱奢之美,感受宋朝物質豐富、生活輕鬆、思想自由、文人輩出的時代印記。


我們今天,則來說一說《清平樂》裡的主要女性和她們選擇的不同道路。


北宋仁宗期間的「背誦天團」



苗禾兒是宋仁宗官家乳母的女兒,從小少了生母陪伴的官家跟乳母最親,所以跟苗禾兒算是青梅竹馬。每次官家落寞委屈時,她都在身邊陪伴開解。


她從小經常在宮中,當然知道四方城裡的寂寞無邊和規矩枷鎖,但深思熟慮後還是留下了,這是為了愛。她出身不高,有現實的頭腦,知道民間的自由自在背後也有疾苦,走向皇權的榮光下面也有深宮高牆,但這是她深思熟慮且自願的。


從她後半生的行為看,苗禾兒雖然沒有治國理世、理料宮闈的能力,但為官家做衣縫補、照顧起居,對丈夫、子女盡愛盡責,是溫良恭儉讓的典範,天生一副好脾氣的背後,是她對官家和子女深厚的愛為基礎的。


苗禾兒的一生,貧賤嘗過、顯貴也有,嘗遍喜怒哀樂,卻不改溫柔品性。她的道路是很多普通女性的一生,但她的好脾氣我們卻不常有。


一個賢妻良母,能讓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充滿和樂,讓丈夫感到安寧、讓孩子釋放天真自由。所以說,溫柔,真的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最好品德。


現代女性、現代家庭中,正越來越缺乏溫柔。很多女性在結婚生子後,性格越來越浮躁,失去了原本魅力。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丟掉自身的那份溫柔。


現代女性,總說選擇太難、生活太累,不願背負婚姻等等「浮世包袱」,其實煙火氣的人生不代表蠅營狗苟、它的一大妙處是能把我們的腳扎在大地上。



苗禾兒是貴族,感受不到太多勞作艱辛,但現實的煙火氣肯定是知道的。她還能保持溫柔的性情,是因為有愛、不忘初心,懂現實、知人心,所以她能感知俗世的美好。


從頭到尾,她應該是最幸福的一個宮中人,她和皇后,應該是最自願留在深宮的兩個。


當然,她有她的不幸,就像我們人生裡的生離死別一樣。幼子夭亡、獨女早逝,但我相信她能挺過去。



皇后曹丹姝,年輕時也曾經鮮衣怒馬、做盡出格之事,追過星、在少女時候就對當朝天子一見傾心。


這樣的人,怎麼發展成為張貴妃口中的泥菩薩、假聖人的呢?可能在「情聖張貴妃」看來,不動男女私情的都是無情之人,遵守規矩、不我行我素的就是假聖人。


其實根本原因是丹姝有事業心,她的世界不是一般女子的情愛天地,所以和別的女子非常不一樣。當然,也因為歷史上的丹姝相貌一般,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佳話,就被等同於無情無趣無人撩了。


假如生為男子,丹姝是要上戰場殺敵、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她知道身為女子,上陣是無望了,所以遨遊在知識海洋裡,少年時就女扮男裝進入應天書院,拜範仲淹為師。


然後,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在酒肆茶坊看到凡人對官家的膜拜,這位女子便「神交」了當今天子。她更堅持婚姻自由做主,嚇退了指婚的夫君,一心要嫁給意中人。



這樣一個個性自主的皇后,怎麼會成為外人眼中的「泥菩薩」呢?


一大原因當然是外界的誤解。正所謂,子不知魚之樂。


第二個原因是現實的挫磨。一腔愛慕加報國熱忱的丹姝,卻因為被傳言為「吃藕」,被外貌協會的官家整整冷落了好一段時期。官家當然也不完全是因為膚淺,當時年輕天子正被言官們綁架著娶官聲、名聲、教養都非常優秀的曹氏之女,還是一個醜女,因此才引發了逆反心理。


丹姝是個有傲骨的女子,所以也「反晾」了官家好一段時日。而且,他倆每次見面都興之所至、敗興而歸,每每聊天都以試探和靠近開始,吵架和憤怒告終,這跟性格有關係。兩個人都有強烈的主張和自尊意識。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自傲和不可觸犯的地方,比如張貴妃不可折辱的自尊就是別人忽視她或置疑她的美貌,丹姝對愛的要求是不跪不拜、自然平等、發自肺腑、沒有誤解和委屈,所以這個過程需要雙向配合,互相敞開心扉才能實現。


話雖如此,過程中當然也會裹挾著愛而不得的怨氣,一開始來她這兒的官家都是抱著試探、獵奇、找安慰的目的,於是兩人的坦誠相見變成了曠日持久的爭持,兩軍相逢、看誰能熬。


作為一個不會撒嬌、脾氣硬朗的女性,丹姝的愛情之旅真是不平坦。這中間的鴻溝,大概不吝於「現代女性的自我評判」和「男人眼中的良人佳妻」間的差異。


直到兩人雙雙步向中年,眼界更為寬闊、鑑別能力高、性子也更為平和不衝動的時候,兩人才開始放飛自我、迎來了夕陽紅。


可以想見,那時候的丹姝,恐怕已經沒有「梅子青時雨」的心情了。


在這漫長的較量中,陪伴丹姝的是她的事業心。懷著不被理解的一腔對官家的愛,她著手打理後宮,儘量讓他順心、不分心;閒時還有餘力讀讀書、跟著侍女焚焚香、插插花,日子過得也是滿滿當當。


所以,當女子心中有理想時,進可激發不一樣的動力和生機之美,退可安慰庸常悽惶的人生,值得我輩學習。




還記得官家為什麼要把張天愛演的一個女子「放生」了嗎?因為他不願意拘了她自由自在的人生。


不只是因為寂寞,更因為制度、倫理的力量。囂張跋扈的張貴妃都無法踐踏制度、倫理,何況小可愛徽柔呢?


別種的悲涼也許不那麼顯性,徽柔的悲劇格外突出。


其實歷史上的徽柔更慘,電視劇已經柔光處理了,最後讓徽柔陽狂病發,沉浸在自我世界裡,還「放生」了懷吉——歷史上,她可是三十韶華就病重無人管、蝨蟲滿身死去的。


徽者、善也,柔者、仁也,宋仁宗是真的疼愛這個女兒,希望女兒又善又仁,也獲得同等回報,要讓自己的公主成為整個大宋最快樂的姑娘。


小時候的徽柔在百般寵愛下長大,被養得知書達理、溫婉可人,如果年輕時就按照女德教化,她可能還會安然接受自己的命運。


但就像之前說的,苗禾兒這個母親的溫柔能讓孩子釋放天性自由,把少年時的徽柔養得天真耿直、聰敏機辯、活潑可喜,而且鼓勵徽柔讀詩書、見世面,必然導致徽柔追求的東西是要能滿足精神更高層面的東西,比如嫁自己真心喜歡的人,不能接受指配婚姻。



然而,第一錯在她的父親。就像現在很多父母一樣,他們把挑選出來的自認為的良配作為禮物送給兒女、其實根本不懂子女的心意;激烈點的,更以「為你好」的說辭實施家庭PUA(精神凌虐)——宋仁宗就是這樣,他覺得畫家李瑋雖然長相粗糙,但是心地淳樸、厚道又喜歡徽柔,根本原因其實是他覺得虧欠自己生母的李家。


然後是徽柔父母的錯。他們教會了徽柔理想和遠方,卻沒教會她飛行的能力,應對路上風刀霜劍的能力。比如李瑋母親是一個市井小民又蠻橫強勢,如何應對這樣的婆婆?


在象牙塔中長大的徽柔,不知民間疾苦,也不懂人心險惡。離開皇宮進入凡間,她沒有了呵護,成了鳳凰落地,完全無法抵抗粗鄙蕪雜的現實。既沒有心理抵禦力,也沒有現實憑傍。


這裡想說一下的是,跟哪個朝代都無關的自由選擇的問題。選擇是自由的,但選擇後的結果從來不是自由的,我們時時刻刻都需要勇氣和耐力。


徽柔的道路上,還有封建綱常這個攔路虎。程朱理學在那時候興起,對女德的要求尤其高,社會自由度上對女性束縛更嚴,在普通人家間則體現為「三綱五常」。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那一套。


即使放到現在,「三綱五常」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先不談Papi醬孩子該跟誰姓這種「高精尖」 問題;一般人家,孩子要冠母姓,中間必經過一番明裡暗裡的鬥爭。


從人性角度看,女孩嫁人是跟父母的被迫割離,成家立業、嫁到夫家是照顧社會習俗、穩定家庭結構、延續人類後代,為社會做貢獻的;但現實中很多人並不這麼想,住到夫家後就成了夫家人或者被判為從屬關係的,各種症狀不計其數。


所以,徽柔是公主怎麼樣,婆婆是沒有教養的粗鄙市井老婦又怎麼樣;你是李家的人,而婆婆是李家的主母,在這裡,要按照這套遊戲規則來玩兒。


被現實磕得頭破血流,和懷吉維持「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空間也被擠扁後,徽柔不死不瘋,又能如何?


當然,徽柔的性子太硬太直,也是一個原因。也許換個人,就是不一樣的命運了。這是無疑的。


斯人已逝,我們能看到的,就是現實和理想的一次血淋淋地對撞;因此學到,教育孩子、做好自己,都永遠不要住在空中樓閣,而忘了世間險惡、沒了抵禦的力量。




寫到最後,還想叨叨兩句貴妃張妼晗。因為對戀愛腦無感,所以張妼晗這種一腦門子撲著一個男人去的女人,筆者無法理解也無法給出正確的解讀。而且,她要權勢,要地位,要獨寵,要尊重。好聽點就說她敢愛敢恨、我行我素,難聽點就是囂張跋扈、貪婪自私。


在劇裡,仁宗後期對她都頭大如鬥。別說男人,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只要愛情而不要面子、不要平順的周邊關係、不要自己的單獨空間。


張貴妃的謝幕給了我們一個警示,你把全部寄托在別人身上,別人就可以拿走你的全部。


但一個連自己三個孩子都護不住的女子,再多盛寵又如何呢?張貴妃也是個可憐人,而我們,只能努力避免讓自己可憐。



你怎麼評價宋朝這個朝代?怎麼評價「背誦天團」和「宋朝女團」?裡面的人物命運讓你有所思嗎?


顏莊

定居北京的媒體人,漫遊文藝,敏感於詩,敏捷於哲,總易被某些光影俘獲。



相關焦點

  • 盤點《清平樂》裡的幾種愛情觀,你是哪一種?
    要說這段時間最火的劇,那一定是《清平樂》,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自開播以來也是話題不斷。最近一直在追這部劇,今天我們不談宋仁宗,一起來盤點一下這部劇所呈現出的比較鮮明的幾類愛情觀
  • 《清平樂》:熟悉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正午陽光或再造爆款
    豆瓣達到了今年少見的8.6分,全網熱度慢慢上升,確實有今年爆款劇的品相。該劇由素有「狠起來連自己都打」的正午陽光出品,因此,劇集的內容和風格都明顯按照熟悉的配方打造,但相較於團隊的其他劇集,抑或是同題材劇,卻有著不一樣的味道。
  • 大結局後,我還是要誇沒有成為爆款的《清平樂》
    主演王凱向角色告別說: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想做官家的。對,我說是《清平樂》。自該劇4月7日在騰訊視頻和芒果臺開播,到5月18日落下帷幕,歷經一個半月,目前豆瓣有超過11萬人打分,從開分8.2降到6.8。很明顯,有爭議。從收視和輿論聲勢看,初登場是爆款之勢,中途熱度平穩,到了後半程重新飆升,但爭議也隨之而來。
  • 誰說《清平樂》節奏慢,就不能成爆款?
    有劇評人回憶,「《琅琊榜》剛開播的時候也被全網吐槽節奏慢,收視率也一度一沉不起,但現在還有人吐槽《琅琊榜》節奏慢嗎?」節奏慢到底是不是國劇的最大問題,節奏慢的精品劇,又到底配不配成為爆款?《清平樂》被吐槽節奏慢,是國劇拍長了,還是觀眾耐性變差了?
  • 《孤城閉》改名叫《清平樂》,看了片花是爆款預定無疑了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由王凱和江疏影等人共同出演的電視劇《孤城閉》已經改名為《清平樂》了,別的劇改名都是越改越不被大家喜歡,但是這部劇前後的兩個名字都是能夠被大家接受和喜歡的。並且,這一次也直接宣布定檔的日期,4月6日,即將開播。
  • 《清平樂》熱播,但關於「清平樂」的詞你知道幾首?
    宋代的詞是中國文學歷史上的高峰,而清平樂又流行於宋代,堪稱宋代第一詞牌名。但是最早用清平樂作詞的文人卻不是宋朝人,而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李白用清平樂作詞5首之後,後世不斷有人以此進行創作,其中宋代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宋代的《清平樂》詞作共有380多首,佔到了全宋詞的1.38%宋代的詞作有兩大派別——婉約派和豪放派。
  • 江疏影《清平樂》之後,《三十而已》官宣定檔,直面女性壓力
    時間如流水,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過去一大半,學子們期盼的暑期如約而至,而對於影視圈來說,真正的旺季是從暑假到下半年,所以各大衛視、電視臺、各大視頻平臺紛紛亮出絕招,強勢推出暑期爆款,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不,繼《二十不惑》定檔湖南衛視以後,又一部以時間命名的電視劇《
  • 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定檔!陣容超級豪華!
    >從2015年起,正午陽光出品了《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都挺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幾乎每部作品都是爆款再加上王凱這個穩定輸出的實力派或許今年現象級爆款古裝大劇非《清平樂》莫屬了!
  • 《清平樂》劇中最美的五個女性角色塑造問題嚴重,編劇仇女?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有最新的娛樂八卦等你批閱!清平樂編劇又被網友吐槽了!現在的編劇是不是都仇女啊?清平樂的女性角色塑造感覺還是很有問題的,總有種窗戶紙沒被捅破,人物形象不夠豐滿的感覺,而且劇情魔改好多,看到現在劇情已過三分之一,你是更喜歡文武雙全的曹皇后還是青梅竹馬的苗娘子,是北宋小辣椒張妼晗,還是一集就下線的陳熙春。我看到的是曹皇后的識大體卻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
  • 《清平樂》熱播,這幾首《清平樂》詞了解下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等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現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小說《孤城閉》。 看著《清平樂》劇,就不禁想把幾首著名的《清平樂》詞再欣賞回味下。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詞雖然是在宋朝鼎盛,《清平樂》也為宋人所用居多,但《清平樂》最初是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來用作詞牌後,通常是以李煜的詞為準的。
  • 《清平樂》編劇:我總有很多種方法讓王凱挨罵
    自從《清平樂》開播以來,演員王凱因為宋仁宗這個角色被罵慘了。宋仁宗明明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開創了「仁宗盛治」的盛大局面,卻在《清平樂》這部劇裡被編劇寫成了一個性格懦弱、不夠理智的君主形象。在劇播期間,朝堂戲很少上熱搜,而後宮之中女子之間的小小鬥爭卻頻頻佔據熱榜。
  • 看看《清平樂》,哪有什麼完美的人生
    李瑋有書畫方面的才華又怎麼樣,徽柔根本不願意去看他一眼,堅決不願意。她寧肯放任自己愛上一個宦官,都不願意給李瑋一點點機會。徽柔的悲劇,有宋仁宗的原因,有李瑋和李瑋母親的原因,也有徽柔自己的原因。但又能怎麼樣呢?牛不喝水強按頭嗎?那些堅決忠實於自己內心感受的人,哪一個是能自己按下自己的頭的?
  • 《清平樂》雖已謝幕,那些體現不同審美情趣的女性形象仍令人回味
    共餐之時,皇后沒有半句埋怨,也沒有一句多嘴的牢騷,把與皇帝第一次正面交鋒,拿捏得恰到好處,使皇帝對她的舉止都有幾分驚訝和敬佩。這種識大體的行為依然沒有感化仁宗。仁宗的心先是在與他青梅竹馬的苗娘子那裡,後來有移情到年輕風騷的張娘子身上,待這兩位娘子為他生了龍子鳳女後,他更是寵愛有加了。
  • 同一個王凱,為什麼《獵狐》裡的他比《清平樂》裡有魅力一百倍?
    《獵狐》裡的王凱在我心裡比《清平樂》裡的王凱有血有肉,招人喜歡的多。那麼於小卉作為一個年收入過十萬的客戶經理,有夏遠這樣的警察男友,為什麼還會犯罪呢?很簡單,因為她被PUA了。她結識了股市操盤手郝小強,郝小強也是被劉奕君請來專門操控股市收割韭菜的傳銷高手,股市裡大爺大媽看到他跟你看到吳彥祖沒什麼區別。
  • 劉詩詩攜手倪妮演繹勵志女性,配角陣容很強大,絕對是一部爆款劇
    現在網上有這樣一個熱搜是「流金歲月開機」,其實之前網上就有很多關於這部劇的消息了,而今天劇方正式官宣開機了,《流金歲月》是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講述了兩位堅強獨立的女性蔣南孫和朱鎖鎖,嘗盡生活百般滋味後患難與共相互扶持鼓勵,依然保持一顆初心活出了女人最美麗的樣子。
  • 正午陽光《清平樂》《餘歡水》沒爆,國劇門臉這次還會逆襲嗎?
    每個人物在每個階段的處境,角色之間你來我往的關係,都藏在細節裡。但這種敘事手法的風險在於,有可能不能時時戳中觀眾想要看戲的G點。但這是種兩難,史學大師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這「趙宋之世」,以仁宗時期最為關鍵。
  • 《清平樂》女性人設存疑,微博大V魔總手撕正午陽光
    近日,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清平樂王凱《清平樂》持續熱播 多層次演繹一代帝王獲贊,但由於人物形象的塑造,最近出現一些爭議。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的古代傳奇劇集《清平樂》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
  • 今年11.11,愛美女性必搶的爆款
    一年一度的11.11即將來臨,很多愛美的女性和有愛的寶媽都開始大搶購了,滿城開始躁動起來!小編整理了幾款愛美女性的爆款,趕緊去看看。
  • 《清平樂》聰明得很
    《知否》一劇,女主角盛明蘭長在冬天煤炭都要被剋扣的小院裡,小孩子氣性受不了委屈,開頭兩集聰慧狡黠、有勇有謀,但經歷宅鬥親娘難產身死之後,嘗到出風頭的苦,於是掩蓋鋒芒低調做人。頭幾集基本給人物和劇集主調定好了紮實的基礎。
  • 不合理的《清平樂》女性角色設置被吐槽觀眾吐槽所遭遇
    《清平樂》從一開始就在播出,人氣不斷,頻頻播出熱搜。從一開始對戲劇的快樂追求到現在的吐槽,從對演員的讚譽和製作到口碑的滑坡,原因何在?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存在不合理之處。直到張建漢的出現,剛開始曹皇后、苗娘等人的出現才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