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獨角獸投資人Gil Penchina:投資25家,總有一家「一次回本」

2021-01-09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6月10日報導(編譯:蔡妙嫻)

編者註:本文作者為Jeff Cunningham,此文是其採訪Gil Penchina整理而成。Gil Penchina是舊金山灣區知名投資人,目前就職於IDG Ventures,曾進行100多起天使投資,其中包括5家獨角獸公司。

如果你的名字首字母縮寫是「GP」(與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縮寫相同),恐怕你成為風投合伙人也不會讓人多驚訝。不過,獨角獸天使投資人Gil Penchina卻不是什麼普通的風投。

和Gil聊天就好像坐在紐約中央車站的餐廳喝葡萄酒,總留有令人回味的一口。在我的上次採訪後,Gil打電話來,給想要進入天使投資行業的人提出了幾條建議。

JC:Gil,2017年投資你認為最需要注意的是哪方面?

GP:主要是估值。估值有點瘋狂了,2017會是新的「2000」嗎?

這可能都算不得新聞了,但人們看著創企總會想,嗯,這些孩子製造了點都關係,還挺厲害的。我發現,大家總是對現實情況有所低估。最醜惡的情況是什麼?就是那些誰都沒聽說過的災難。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Zenefits和Theranos,震驚於它們的惡行,不相信它們欺騙大家。其實這種情況很多,這些創企因為壓力太大,經常會打擦邊球或者越線。就在現在,我還在和一家公司嚴肅對話中呢。

JC:投資人是否需要留心?

GP:當然。我和一位500 Startups的女士談到過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既加入了他們的孵化器,也加入了Y Combinator孵化器,同一支團隊,同一個理念,但用的是不同的名字。這家公司企圖讓兩家孵化器都給他們投資。

聽起來是不是像瘋狂的拉斯維加斯,而不是矽谷?

其實也不必如此震驚。你想想,你想找的是能夠衝破約束的人,但當這些人同樣衝破我們的約束時,反而覺得震驚了嗎?

JC:年輕創始人是否經常隱瞞自身和公司的情況?

GP:有時候,當你第一次創業時,可能不好意思承認事情發展得不太順利,也難以面對現實,相比較而言,用於說服自己、投資人和員工的故事就顯得美好多了。

JC:現在你的交易數量變多了,是否改變了一些做法呢?

GP:AngelList平臺用於進行10萬,50萬,100萬美元級別的融資是很實用,但當你的融資目標達到1000萬美元時,它就不那麼好用了。我和一家基金合作了幾年,現在也在朝那個方向發展。

JC:當你聽到別人說,「谷歌會把你摧毀得稀巴爛的」,這會讓你喪失投資的熱情嗎?

GP:事實上,正相反。因為如果你是一隻老鼠,別人說後面有頭大象想吃掉你,那麼你只要比大象跑快一點就好了。

JC:在試水新行業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盡職調查的呢?

GP:從現有的公司開始調查,然後研究每一筆交易,這就是投資的秘密。在調查的過程中,你會建立起人際網絡,很快你也會變成人事行業專家中的一員。然後,就會有人打電話給你,這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

JC:當你做投資決定的時候,協作的成分有多少?

GP:我認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和合伙人研究交易總是有好處的,有時候你翻來覆去不知道該不該投資,合伙人往往能提出你不曾考慮的全新角度。

JC:你理想中的交易合伙人是怎樣的?

GP:如果你考慮整個交易配對的過程,那麼你會發現,總要有一個人了解相應市場和產品,還有一個人要了解財務、估值和交易條款。三個人組在一起就再好不過了。

過去,人們往往會先去大公司工作,再創辦自己的企業,現在是直接跳到創企那一步。

不過,過去你去IBM工作40多年然後退休,是因為這家公司很安全;現在IBM可不安全了。一年之內,IBM裁員1萬人。

JC:大家不管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都開始跳槽創企,這是怎麼回事?

GP:你想想好萊塢的模式,大家聚在一起拍一部電影——出品人、導演、演員等等。拍攝結束,他們也就散了。對於創企來說,團隊建設現在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主要問題是,創企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招到人才,而人才往往需要數十年才能積攢起豐富的經驗。

JC:Dave McClure曾寫過一篇博文,稱你必須進行100-200次天使投資,才能充分了解這個行業,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GP:以我的經驗來看,我認為臨界點約為25次種子輪投資。也就是說,每投資25家公司,其中就有一家回報超過25倍。我想Dave McClure的意思是,你投資數量越多,就越能接觸到大錢。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投資得越早,你的投資組合就應當越廣。比方說,許多A輪融資機構遵循的比例是1:10.

JC:為什麼不能選出最優秀的一家呢?

GP:因為擇優選擇需要你掌握精確的未來發展信息。如果我有超能力能知道哪家公司最有潛力,那我早就退休了。這個問題其實比大家想的要複雜,你說對不對?我的意思是,回想一下過去20年你聽說過多少公司你,「今年移動產品會迎來大爆發」,這話我1991年就聽過,1997年又聽到一遍。2000年大家說了一次,2003年捲土重來。每一次,我們都遇到了優質的團隊和產品,但最後都是悽悽慘慘戚戚。但到了2006年,突然之間,iPhone問世了,移動產品真的大爆發了。

JC:有沒有那麼一個進入風險投資行業的黃金年代?

GP: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答案。有些人雖然年輕,但理性、擁有精準的判斷力;也有些人雖然久經沙場,卻容易情緒化,判斷力也不怎麼樣。我想,經驗越充足,你越會學會克制情緒。年輕人打高爾夫總是容易氣衝衝的,把球棒到處扔;專業高爾夫球手從來沒有這種行為,因為他們在比賽中是不帶情緒的。

JC:紅杉資本、凱鵬華盈這樣的大型風投公司在你看來重要嗎?

GP:他們喜歡投資中後期公司,比方說我決定投資一家公司的時間點,他們是不會有興趣的。

JC:風投生態系統中是否有缺口等待發掘?

GP:缺口很多。目前我注重的是種子輪和A輪之間的缺口,或者說A輪早期,主要是幫助創企在證明自己的理念之後進行擴張。另一個重要缺口存在於後期階段創企身上,比方說它們18個月前以高估值進行了一輪大額融資,現在資金耗盡需要新一輪融資,但尚未取得顯著進展。

JC:現在很多人說,我們應當吸引更多女性參與投資,你對此怎麼看?

GP:我想這確實是個問題。學習編程的女性不夠多,繼而進入工程行業的就更少,最後登上工程管理崗位的屈指可數。和世界上的許多其他問題一樣,這個問題也沒有單一的答案。陽光能夠解決許多問題,如果你覺得這是個問題,那麼就把它放到檯面上來說,盡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提高人們的意識,這樣或許能收穫更好的結果。

JC:當你感覺到所投公司沒有提交定期報告時,這是否意味著其運營出現了問題?

GP:不一定,但如果你要求他們給出某些信息,他們卻遮遮掩掩,那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有時候,創始人和CEO就是太忙了。我經常這麼說,「認認真真的發展報告能夠顯示新手創始人的真誠,卻不一定與將來的結果相掛鈎。」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明明穩賺不賠的項目,投資人為什麼看不上?
    如果有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讓你投資你會投嗎?但是現在的投資人為什麼就看不上?下面給各位粉絲分析一下。 腦袋想炸了都琢磨不透,你們知道知道對一家投資公司來說最寶貴的是什麼嗎?錢?真不是,而是人。
  • 25年IDG資本:在歷史中前行、超越自我
    好買說:IDG資本25年,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將國外的「風險投資(VC)」引入中國,自那以後專注投資中國市場;從投資企業的早期階段,到提供中後期、併購等全產業鏈條的投資服務;從國外公司的投資部門,成長為一家獨立的投資機構,並持續探索在中國投資事業的新模式、新方法。
  • 山東新增的這5家獨角獸企業都是啥來頭? 有一家企業還獲華為青睞
    這是山東省第三公布獨角獸企業,加上之前兩批已認定的8家企業,山東省獨角獸企業數量已達到13家。此外,濟南愛思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372家企業被認定為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新增5家獨角獸企業)據了解,「獨角獸」企業是指發展速度快、數量稀少且是投資人追求目標的初創企業。
  • 被打回原形的風險投資人|真實故事
    阿奮領悟到這層意思後,要麼當沒看見不回復,要麼沒好氣回一句:「還沒死呢。」僅僅兩年前,除了頑疾尿路感染外,阿奮的狀態完全是另一番天地。那時他有一個熠熠生輝的頭銜:風險投資人。2011年,放棄了金融事業單位的鐵飯碗,阿奮應老同事之邀,加盟一家新設立的外資風險投資機構,擔任投資經理。那年月好似三國鼎立之前的亂世中原,有路子沒路子野路子的,這二代那二代的,一窩蜂殺進風投一試身手。阿奮的辦公室在長安街某甲級寫字樓裡,與眾多超重量級機構為鄰,氛圍高大上得令人心潮澎湃。
  • 被資本催肥的獨角獸後來怎麼樣了
    當然,這裡有客觀原因。網際網路企業大部分輕資產重商業模式,走的是流量路線,而流量需要大量燒錢,所以投資人對網際網路創業虧損有較高的容忍度。因此,估值方式也就自然不同於傳統企業。但在創始人、投資人等的「花式操作」下,估值已經變成了一個數字遊戲,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估值在創業圈已經不再少見。
  • 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等獨角獸背後「狙擊手」雲暉資本投資邏輯揭秘...
    而事實上,站在記者面前的正是前高盛投資管理部執行董事、雲暉資本合伙人熊焱嬪。2015年底,熊焱嬪與其他幾位來自高盛的同事一同創辦了雲暉資本。作為一家偏中後期階段的股權投資機構,雲暉目前管理規模超60億,在不到五年時間裡,雲暉資本已投出40多億人民幣,共投出24個項目,其中有7家已經上市,上市率達30%,預計到明年超50%被投企業將會上市。
  • 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2021年度IC風雲榜七大獎項揭曉;2020中國半導體投資機構TOP100和中國半導體投資人TOP20出爐
    本次活動主題為「聚沙成芯 矽步千裡」,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和集微網共同主辦。在大會上,「中國半導體投資機構榜單TOP100」和「中國半導體投資人榜單TOP20」揭曉。其中,「中國半導體投資機構榜單TOP100」(本榜單數據統計範圍為2020年全年)的前十名機構是中芯聚源、小米產投、浦科投資、元禾璞華、武嶽峰、華登國際、臨芯投資、廈門半導體、哈勃投資、中科創星。
  • 理想汽車登陸納斯達克,投資人任泉的Star VC一路與未來科技同行
    ,隨著理想汽車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任泉和他創立的Star VC已經成功投出了三家上市公司,創造了明星投資的神話。這讓我們覺得,這個人非常踏實」,「其次,李想有汽車之家的成功經驗,也是網際網路行業裡最懂車的一個人。他的產品理解能力很強,也對用戶需求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很多人稱他是超級產品經理。他是真的把網際網路基因帶到了傳統造車領域中」,「另一角度來看,李想畢竟沒有實際的造車經驗,但他總能找到合適的人來彌補他的不足。從我第一次去理想汽車到今天,他們的核心團隊幾乎沒有變化,非常穩定。
  • 『小豬評基』獨角獸霸屏,看老爹辣評
    本周央行加量續作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FL),引起市場人士對貨幣政策操作的討論。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央行擴大MLF擔保品範圍,釋放了對債務風險的維穩信號,流動性潛在投放空間擴大,但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當前經濟運行平穩,流動性較充裕,降準迫切性不強,但預計必要時降準置換MLF操作仍會繼續。
  • 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218家獨角獸企業,引領中國新經濟發展
    2020年7月28日,長城戰略諮詢成功舉辦了中國高成長企業發布會暨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發布會。長城戰略諮詢發布了《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後簡稱《2019年獨角獸報告》)。獨角獸企業、金融投資機構、園區機構、專家、媒體記者等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 AR獨角獸的死亡教訓:融資3億美元後 成投資人提線木偶
    5月,收購另一家早期AR公司ARToolworks。6月,在愛爾蘭開設歐洲總部和研發中心。2016年,其智能頭盔在CES 2016上亮相。3月,收購知名頭戴式顯示器製造商1066 Labs,以及英國全息技術公司Two Trees Photonics。
  • 獨角獸企業什麼意思
    獨角獸是一種活在傳說中的稀有物種,非常稀有。那你知道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嘛?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獨角獸企業什麼意思。操作方法01獨角獸企業,是投資行業尤其是風險投資業的術語,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並且得到過私募股權投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
  • 韓國獨角獸盤點(上)
    2019 年對韓國來說是一個獨角獸大爆發的年度。整個 2019 年,韓國新增了 5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企業。截至 2019 年 12 月 10 日,韓國獨角獸總數達到 11 家。根據 CB Insight 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末除了中美以外,韓國獨角獸的數量僅次於英國(22家),印度(19家),德國(12家),位於全球第六的位置。VentureSquare 將分三期對韓國獨角獸公司現狀以及未來有望進入獨角獸序列的企業整理盤點。
  • 年輕投資人 CyberAgent吳文蔚:投資跟結婚一個道理
    就是在這樣語速極快的情況下,一起聊了很多東西,從美元基金和人民幣基金投資取向的差別,到個人崇拜的偶像等等皆有涉及。因為這個專題偏向人物本身,同時希望讓讀者朋友對投資這行有更多了解,話題取捨上頗費了一番功夫。介紹下本次的受邀訪談對象,來自母公司位於日本,投資過土豆和很多知名手遊的投資機構——CyberAgent 上海總經理吳文蔚。
  • 重新定義創投類綜藝《我要投資》第二季25日全球首播
    從海選開始就吊足了觀眾胃口的《我要投資》第二季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據悉,全新一季《我要投資》定檔9月25日,湖南國際頻道、騰訊視頻每周五20點30分同步全球首播!一個多月的時間共有來自全國的600多家企業、100餘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其中,最終,通過層層選拔,24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節目錄製階段。作為一檔追求專業的創投節目,《我要投資》第二季對參賽項目的質量把關之嚴格是史無前例的,只有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有較大市場需求、較大成長潛力的創業項目才有可能晉級,至於賣「噱頭」、博眼球式的項目則一概被擋在了門外。
  • 重新定義創投類綜藝 《我要投資》第二季25日全球首播
    一個多月的時間共有來自全國的600多家企業、100餘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其中,最終,通過層層選拔,24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節目錄製階段。 作為一檔追求專業的創投節目,《我要投資》第二季對參賽項目的質量把關之嚴格是史無前例的,只有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有較大市場需求、較大成長潛力的創業項目才有可能晉級,至於賣「噱頭」、博眼球式的項目則一概被擋在了門外。
  • 真格基金劉元:一個「醬油」投資人的敲鐘隨筆
    完美日記是一家重視用戶的公司,所以敲鐘的時刻臺上的 21 人裡,有公司的團隊、用戶、合作夥伴,而投資人只有一位。可以想像,在一段時間內,完美日記會成為 Anna 乃至真格基金早期投資範例的一個重要標籤。我剛加入真格的時候,許多人提到 Anna 第一句話都會說她是方風雷的女兒,包括一些報導也會直接這麼寫。但如今再也沒有人去提她的爸爸,而幾乎見每一個消費品牌項目時,創始人都會提到完美日記的天使投資人方愛之。
  • 沉默的獨角獸,大疆失速
    但更多彼時同樣被追捧的明星獨角獸卻逐漸在戰局中逐步喪失主動權、遠離資本青睞,最終聲勢減弱,成為了「沉默的獨角獸」。這些昔日明星,在趨於沉默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AI藍媒匯盤點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公司,試圖從他們的沉浮故事中一探究竟。這一次,來看大疆。再次站到前臺,大疆的聲音是闢謠。
  • 孫正義又押對一隻「獨角獸」,投資140億,現市值超4703億
    孫正義的投資神話一直都在,從一個窮苦孩子到穩坐日本首富多年,他打造的軟銀集團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投資公司,已經拿下了全世界幾十個獨角獸企業。 孫正義本人被稱作投資教父,要說他最大的戰績莫過於投資了阿里巴巴這個網際網路帝國,但孫正義一直都在尋找自己的第二個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