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譜寫一曲「大河唱」:「敘事的黃河」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不到黃河,你感受不到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到黃河,你不會知道我們的歷史有多長。

20年前,藝術家孫景波來到黃河寫生,突然有位當地的羊倌走到他的跟前,講了上述的話,這兩句話直到今天依然讓他記憶猶新。

開幕式展覽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致辭

這些年來,孫景波經常深入黃河流域寫生創作,對黃河有獨特的感情。

所以當他聽到銀川當代美術館要舉辦「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大展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就參加了。

這也是很多參展藝術家的心情寫照。

藝術家代表孫景波致辭

2020年9月27日,「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總策展人,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呈現出黃河文化的多層內涵與深刻意義。

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美協副主席吳洪亮致辭

此次展覽是第一次關於黃河主題的大型視覺敘事,同時這也是第一次以大型展覽的方式回溯黃河歷史文脈,還是中國抗疫取得戰略性勝利之際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第一場藝術大展。

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美協副主席吳洪亮在看完展覽之後講到,展覽雖然展覽囊括了油畫、雕塑、裝置、民間藝術甚至是建築設計等等各種藝術類型,但它們並置在一起並沒有給我們違和感。而是讓我們走進了黃河這條大河之中,去體會這條河流的生生不息。

開幕式表演

開幕式現場

所以這場展覽在他看來「宏大而不空泛,多元而不雜亂,傳統立於其中而不陳舊,甚至在幫助我們用一種藝術的方式指向未來。」

展覽是一曲關於黃河的「大河唱」。

黃河的歌唱到底意味著什麼?

值得我們深思。

敘事的黃河:構建黃河主題的視覺史詩

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認為: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文藝的重要主題,歷史上留下無數名篇佳作。現代以來至當代,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黃河引發了藝術家的嚮往,觸動著藝術家的心靈,激蕩起藝術家的創造情懷,關於黃河的藝術表達展現出黃河獨特的自然生態、豐厚的人文內涵和多彩的生活景象,猶如生生不息的黃河在敘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是第一次關於黃河主題的大型視覺敘事,對當代藝術展覽中的宏大主題建構具有開創性意義。展覽展出了66位藝術家的172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民間美術、攝影、建築、設計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覽由「亙古奔流」、「大河精神」、「共生家園」、「生態長治」四個板塊組成,從歷史、精神、生活和生態等多個維度,以展現中國藝術家感受黃河、表現黃河、弘揚黃河文化、謳歌民族精神的藝術創造,構建出黃河主題的視覺史詩。

「亙古奔流」現場

同時這也是第一次以大型展覽的方式回溯黃河歷史文脈,從多元的視角探索黃河文化的時代意義,展覽構成了關於黃河的歷史與當代的對話,現實與精神的交融。展覽用飽滿的作品體量,豐富的藝術語言,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刻的學術思考,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場黃河故事的視覺盛宴。展覽中既有自然歷史的深沉觀照,也有黃河精神的歌頌讚美,既有河邊萬家燈火的生活溫度,也有對河流生態環境的現實關懷。展覽貫通歷史時空的縱深和兼容多維形態的寬闊體現出範迪安的學術理念和策展語法,是其「中國策展學」理論下的有力實踐。

「大河精神」現場

「共生家園」現場

這還是中國抗疫取得戰略性勝利之際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第一場藝術大展,具有強烈的現實人文關懷。本次展覽在銀川舉辦,體現出銀川當代美術館弘揚傳統,激發藝術創新,推動當代文化建設的辦館宗旨,為當地的公共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體現出黃河流域精神文明建設在高質量協同發展當中起到的作用。

「生態長治」現場

該館藝術總監呂澎認為,「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試圖通過藝術語言的豐富性和當代性,呈現黃河歷史與文化的生命力。展覽中既有1949年以來新中國青春期藝術家的黃河頌,也有今天不同年齡的藝術家的新詮釋,在藝術語言和藝術風格上對黃河這個主題給予了承上啟下的當代敘述,表現出作為中華文明象徵的黃河精神的不斷傳承與充滿生機的接續。

展覽現場:藝術譜寫黃河「大河唱」

展覽現場

進入到銀川當代美術館的內部,迎面而來的是二層空間的牆面上書寫的展覽信息「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接著視線下移,可以看到第一下一層的中庭中展示了一件巨型裝置作品,這是由藝術家李槍創作的《皮表之下》,他以「文化考古」的方式在舊雜誌中探尋被遮蔽的歷史信息,以巨大的勞作「撕」去表層,「發掘」形象,讓黃河源流的歷史人文圖像浮現出來,將人的目光引向歷史的深處。

李槍《皮表之下》局部,雜誌、金屬,2020年

第一篇章:亙古奔流

接著,展廳的右側展示的是此次展覽的第一篇章」亙古奔流「。

黃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綿延的自然景觀凝聚著時間的痕跡。孫景波、丁一林、張路江、王克舉、王輝等藝術家用油畫寫生的方法表現黃河,通過對於黃河壯美景色的描繪,在作品中融入了對歷史的觀照與感悟。王克舉的油畫長卷《黃河》全長161.6米,以寫生為創作,描繪了黃河從源頭到入海的三十多處景觀,建構了史詩般的黃河敘事。

王克舉《黃河》局部細節,2019 年

孫景波《秦川暮春-河源系列之一》200x200cm,2011年

孫景波《黃河古道-河源系列之二》200x200cm,2012年

對於黃河的寫生也將西方油畫技法與東方文化內涵聯繫起來,構成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過程。畫家孫景波在談及參展作品 《河源系列》時提到,他的風景創作中潛藏著「中國山水」的魂脈,是「中國山水」對「中國畫家」情有獨鐘的啟示。

孫博《極》80cmx80cmx6,巖彩,2020年

胡明哲《本土採集之一、之二》200x150cm,巖彩

朱進《態》119x89cm,五色土, 2019年

黃河流域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還啟發著藝術家們更多元化的創作面貌。胡明哲、朱進、孫博等人運用黃河流域沉積的「五色土」進行巖彩創作,體現了自然資源向創作材料的轉化。 鄔建安用「刑天」的形象創作了大型彩色剪紙拼貼 《大河的誕生》,將傳統技法與當代藝術相結合,以獨特的視覺表達方式講述上古文明的神話傳說。

鄔建安 大型彩色剪紙拼貼《大河的誕生》整體及局部

第二篇章:大河精神

地下一層展廳的左側空間,是此次展覽的第二天篇章「大河精神」,體現了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圖騰的能量。它凝聚著民族的信仰,也滋養著藝術家的創作。偉大的黃河精神化作藝術家筆下奔放的色彩、酣暢的筆墨和炙熱的情感,形成激越的視覺史詩。

隋建國《雲中花園-手跡》600x600x390cm 雕塑裝置,光敏樹脂列印與鋼管結構,2015-2019年

周韶華、杜鍵、楊先讓、楊力舟、王迎春、呂勝中等藝術家用自己的創作讚美著黃河的精神。《黃河魂》是周韶華1980年代「大河尋源」組畫中的代表作品,畫面上威武雄壯的漢代石獸凝立於壺口瀑布,以氣勢磅礴的筆墨展現出黃河的精神,成為改革開放之初用藝術呼喚民族之魂的經典之作。

周韶華《黃河魂》紙本水墨246.5cm×122.5cm 1998年

楊力舟、王迎春《黃河在咆哮》235×305cm 紙本設色,1973、1980年

楊力舟、王迎春的黃河組畫 《黃河怨》、《黃河憤》、《黃河在咆哮》,如同《黃河大合唱》雄壯的旋律,歌頌了黃河兒女堅強不屈的奮鬥精神。呂勝中的巨幅油畫 《生命-瞬間與永恆》匯集了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的生命符號,表現出黃河哺育生靈的能量。楊先讓率考察隊出入黃河流域十四次,潛心調研民間藝術,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黃河精神。

杜鍵《不息的黃河》 布面油畫,202x303cm,2020年

杜鍵的《不息的黃河》體現出藝術家對於黃河精神的強烈情感。這件作品的創作最早可追溯到1960-1963年,雖原作遭損毀,但藝術家的「黃河情結」初心未改,幾十年來沉潛專注,反覆探索,直到展覽此刻仍處於創作過程中。此次展覽將杜鍵的工作室搬到了美術館,還原了藝術家創作的情景,給觀眾以在場的體驗。

邢罡《天機乍洩:黃河之水天上來》 絹本部分 1700x230cm ;1600x230cm 裝置作品 蠶絲絹水墨、黃河沙,2013年

呂勝中《生命-瞬間與永恆》局部 300x1800cm,1987年原作,2015年修訂再做

第三篇章:共生家園

第三篇章「共生家園」位於美術館三樓的右側展廳,黃河流域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悠久的文化發展歷史和多樣的社會生活形態,給藝術創作提供了豐沃的養分和素材。油畫家鍾涵、雕塑家劉士銘長期深入生活,創作了大量反映黃河流域風土人情的作品。鍾涵筆下的黃河船工歌詠了普通勞動者樸素與堅思的品質, 劉士銘的 《吹嗩吶的漢子》雕塑作品造型率真粗獷,質樸傳神,傳遞著強烈的生活氣息,展現出黃河兩岸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

劉士銘《吹嗩吶的漢子》 62cm×41cm×85cm,銅,1986創作,2006重做

邢慶仁《霸王》265×170cm,水墨,2009年

鍾涵《望中猶記,晚潮明處》(原《縴夫 晚潮》改繪本)170×340cm,布面油畫,2006年

段正渠《金色鯉魚》160×200cm,油畫,2010年

邢慶仁的水墨與段正渠的油畫在展廳中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話關係。他們的作品都以黃河生活為題材,邢慶仁的水墨畫以率真的筆調抒寫出生活的詩意,而段正渠的油畫則對黃河、大魚等象徵性的視覺符號進行了充滿想像力的表達,帶有表現主義的語言展現出一種想像的真實。

劉潔瓊《大河之魂》整體及局部 266×1001cm,染色土布,2019年

高鳳蓮《九曲黃河向東流》局部 780cm×530cm,普通紅紙,2015年

黃河流域擁有大量優秀的民間藝術家,本次展覽邀請了生活在黃土高原的非遺傳承人 高鳳蓮和劉潔瓊,她們把剪紙、布堆畫等非遺技藝與文化圖騰結合起來,體現出黃河人對民間信仰和美好生活的描繪。

王騫《品茗圖》130x180cm,布面油彩,2018年

何立宏《五湖四海寧夏人》117.5x195cm,版畫,2018年

張健《西北的景》系列 320x240cm,紙上水彩,2020年

本次參展的銀川當地藝術家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自己與寧夏段黃河的關係。王騫創作的肖像畫表現出今天人們的生活狀態;張鍵的 《西北的景》以切片重組的方式描繪了西北地區的地緣景觀;何立宏的作品 《五湖四海寧夏人》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各地支援寧夏建設的「支寧人」的故事,他們紮根寧夏,奉獻寧夏,用青春和熱情譜寫著黃河家園的新故事。

第四篇章:生態長治

美術館三層的左側展廳展示的是此次展覽的第四篇章」生態長治「,黃河因其流經區域複雜的地理環境以及歷史上過度的人為開發,長久以來存在著嚴峻的生態問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的治理,開創了治黃事業新篇章,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蹟。抓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對黃河生態的關懷,體現出藝術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思考。他們在生態、建築、景觀等研究的層面上發揮創造力,通過攝影、建築、景觀規劃、設計、多媒體裝置、書籍等方式,對黃河的生態保護和治理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張克純《北流活活》系列之二 110x90cmx4,攝影,2010-2013年

高揚,金松輝《大河之旅》120x120cmx3(個)生態機械裝置,2020年

湯南南《斷河》視頻截圖,彩色多屏影像劇場,2019年

udopartners 建築設計 + 相上文象室內設計 《西鴿酒莊》2017-2018年

ECA2, 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華夏文化展示中心》2019年

多相工作室《墟裡 · 大灣村》2019年

黃沛瀅 流·銀川 尺寸可變 瓦楞紙裝置

waa建築事務所《銀川當代美術館》2015年

張克純的攝影作品以冷靜的視覺審美,表達對黃河生態的關切與反思;高揚、劉明鑫、於天一、葛蔓等青年藝術家通過生態藝術裝置,體現出對黃河流域動植物狀況、生態平衡等問題的思考;湯南南、王志鷗、摺疊小組等人則運用了多媒體和交互等創作手段。除了藝術作品外,「銀川當代美術館」、「棗緣社會」、「西鴿酒莊」、「墟裡·大灣村」、「渭河治理規劃」等建築、景觀案例為黃河的生態藝術提供了建設性的方案。

展覽名稱: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

策 展 人:範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美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執行策展人:紀玉潔、賈蘊博、李珂珂

展覽時間:2020 年 9 月 28 日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

展覽地點:銀川當代美術館 1 號,2 號,5 號,6 號展廳及公共空間

參展藝術家

中庭:李槍(屬於第一版塊)

第一版塊

亙古奔流:

靳之林、丁一林、王克舉、王輝、馬佳偉、孫景波、孫博、朱進、劉暉、劉軍利、關健、張路江、李曉春、汪天穩、邢罡、鄔建安、周君華、範迪安、陳衛國、胡偉、胡明哲、鮑營

第二版塊

大河精神:

邊凱、呂勝中、喬曉光、邢罡、杜鍵、楊先讓、楊力舟+王迎春、周韶華、隋建國、邱志傑

第三版塊

共生家園:

王騫、王勝利、孫立人、劉士銘、劉潔瓊、劉龑、任戎、張鍵、邢慶仁、何立宏、鍾涵、高鳳蓮、梁建平、魏穎、段正渠

第四版塊

生態長治:

WAA 未覺建築、Udopartners 建築設計+相上文象室內設計、ECA2&騰遠設計、於天一、王風華、王志鷗+邱志傑、劉海港、劉明鑫、多相工作室、張克純、張梓倩、湯南南、武波、高揚+金松輝、一方景觀工作室、原本營造、黃沛瀅、葛蔓、摺疊藝術小組

- END -

今日推薦,一起漲知識

原標題:《用藝術譜寫一曲「大河唱」:「敘事的黃河」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展覽丨「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當代藝術展開幕!
    展覽丨「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當代藝術展開幕!「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在黃河之畔的銀川當代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呈現出黃河文化的多層內涵與深刻意義。
  • 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當代藝術展亮相銀川
    嘉賓合影  金秋時節,以黃河為主題的大型當代藝術展覽「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在黃河之畔的銀川當代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呈現出黃河文化的多層內涵與深刻意義。
  • 至尊VIP廳【免費觀影】《大河唱》:和黃河一起搖滾!
    三千年前,誕生在黃河邊的民歌集《詩經》啟蒙了大河流域燦爛的民間藝術。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開幕式現場。(孟江波 供圖)12月24日,由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協承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
  • 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
    本文轉自【南方+客戶端】;12月16日,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廣州海心沙展覽館正式開幕,展會時間為12月16日—20日。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選址廣州珠江邊的海心沙展覽館。作為廣州第一個當代藝術的博覽會,開幕首日雲集了眾多知名畫廊主、藏家、策展人、藝術家、藝術機構同行,共同見證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順利開幕舉辦。開幕式現場據悉,本次博覽會邀請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33家一線國際國內畫廊參加,展出全球高品質的現當代繪畫、雕塑、影像、裝置及多媒體藝術作品。
  • 用美術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領導嘉賓合影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河南省書畫院協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成都首映 蘇陽:音樂不是第一主角
    「從黃河源頭無人區到入海口,從民間藝術出發,歷時700天,跨越70萬平方公裡,『行走』3000年,用5個中國人的故事,對話今日的土地河流、人間萬象。」6月13日晚,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在成都峨影1958影城舉辦首映活動,音樂總監、主角之一蘇陽和剪輯指導餘曦亮相現場,和成都觀眾交流影片拍攝過程和體驗。據悉,影片將於6月18日全國上映。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今開幕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由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局創建,是一個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和服務的非營利文化藝術機構。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 一、開幕儀式時間:2020年12月25日/周五/15:00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1F
  • 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12月16日在海心沙展覽館開幕,主題為「藝術共同體」。宋元明清攝影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6日電(王華 宋元明清)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12月16日在海心沙展覽館開幕,主題為「藝術共同體」,海內外33家畫廊應邀參展。
  • 蘇陽和他的《大河唱》
    音頻為我的最新電臺節目《蘇陽和他的大河唱》,上傳到網易雲音樂因為歌曲版權問題被下架了,原節目有41分鐘,想要原文件的可以私信我。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展出作品以黃河文化、中原文化為主題,用美術講好黃河故事。生動再現了黃河流域曾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先賢人物故事,形象展示了雄渾壯闊旖旎秀美的自然風光,真實描繪了中原大地火熱的現實生活圖景。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在接受大河藝術網採訪時說,此次展覽很有意義,集中了河南和國內很多優秀的畫家,創作了以河南中原為核心黃河流域相關題材的美術作品,產生了很多反映中原人民日常生活的精品力作。
  • ArtChina 預告 首屆銀川雙年展—圖像,超光速
    展期:2016年9月10日—2016年12月18日地點:銀川當代美術館及華夏河圖銀川藝術小鎮園區
  • DARK|暗面 在山海美術館開幕
    DARK|暗 面2020.12.12-2021.3.12山海美術館12月12日開幕時間18:00(最晚入場時間20:00)2020註定是世界歷史上動蕩的一年,新冠病毒爆發、非洲驚天蝗災、中美貿易逆戰、英國執意脫歐、印邊衝突升級
  • 「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空間敘事——國內外當代建築展覽...
    01展覽正式開幕2020年9月19日下午16:30,「共生與變異:主題建築展」和「空間敘事——國內外當代建築展覽影像展」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建築領域代表、藝術家、政府嘉賓,企業代表、媒體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了本次展覽開幕。
  • 前沿藝術線上線下大集合,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幕 用當代藝術詮釋...
    12日晚,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圖為開幕式演出《和》。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時報12月13日訊 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美術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美術館協辦的「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12日開幕,展覽從即日起展至2021年3月12日。
  • 第一天開幕就爆火,開啟當代藝術的「新黃金時代」
    開幕派對之夜樂隊、Rapper和DJ們一起上陣在最fancy的美術館碰撞出不可思議的能量!兩位藝術家的空間彼此交錯,以天馬行空的巨型裝置和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性藝術語言強化現實場景,在藝倉美術館展開一場波普與街頭藝術的深入對話,開啟當代藝術的「新黃金時代」。《龍蝦大陸》是Philip Colbert基於自己的世界觀和藝術觀所創作的超大型沉浸式藝術世界。
  • 「2015哈爾濱張翔得、臺灣彭坤炎當代藝術聯展」7月17日在黑龍江省美術館開幕!
    主 辦:民建黑龍江省委
  • 預告|超當代——中國當代漆藝術邀請展將在普陀區美術館開幕
    展覽主題:傳統資源的當代重構:超當代—中國當代漆藝術邀請展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8—2021年1月2日,每日8:30—16:30展覽地點: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 第二、三、四展廳上海市普陀區銅川路1869號學術研討會:2020年12月19日(周六)上午9:00—11:30開幕儀式: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延長閉館日期,春季展覽推遲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2月6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發布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通知》中稱,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UCCA沙丘美術館決定延長原定閉館日期,推遲春季展覽的開幕,並暫停近期所有的公共項目活動。
  • 驚豔銀川人的50張照片:這樣的銀川你從未見過!
    圖源:銀川新聞傳媒集團 何子軒、李靖、海坤、蘇勇一座城市的建築反映著城市的性格//銀川,一座包容的城市不僅有古韻悠悠的建築美更有現代感十足的對稱藝術、幾何線條……將這座城市裝點的熠熠生輝///- 銀川 · 線條 -圖源: 銀川當代美術館公眾號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劇院……銀川處處充滿了線條或硬朗、或柔軟各種排列組合構成了這座城市的美麗-銀川當代美術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