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誕生在黃河邊的民歌集《詩經》啟蒙了大河流域燦爛的民間藝術。
三年前,一群對民間藝術滿懷熱情的電影人,從城市出發聚到了黃河邊。
沿黃河出發,從源頭無人區到入海口
追隨1條貫穿上下5000年的河流
歷時900天,跨越700,000公裡
記錄1600多個小時的真實影像
1個民族音樂家和影響他的4個音樂母體
通過5個人的故事
書寫1,300,000,000人共同的命運
在很多人心目中
紀錄電影恐怕都是一種高冷枯燥的存在
《大河唱》
卻是一部可看性極強的記錄電影
它有好聽的音樂,有生動的人物故事
更有能擊中你心底最柔軟部分的情感衝擊力
蘇陽
可謂當代中國獨立音樂界的標誌性人物
在西安上高中時從對吉他的喜愛
到對音樂情有獨鍾
以及從小在銀川等地的生活經歷
使得他對黃河流域的土地
和藝術有著根性的思考
從早期開始
蘇陽就以民歌為特色
將流傳千年的歌謠與現代搖滾進行嫁接
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搖滾風格
由他創作的專輯《賢良》
曾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從2016年開始
蘇陽發起了「黃河今流」藝術創作計劃
希望通過音樂與多媒體、繪畫、雕塑
等藝術家進行的跨界合作
使民間藝術呈現出了新的生命力
這是《大河唱》最初的緣起
希望用一部紀錄片將這一計劃記錄下來
來自清華大學清影工作室的紀錄片主創們
發現蘇陽音樂背後的文化基因
非常值得挖掘
他的旋律根植於黃河流域
音樂的很大一部分靈感都源自於
他早年在西北相識的民間藝人們
是黃河的文化滋養了他的創作
於是與蘇陽的音樂關係最近的四個民間藝人
也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主角:
陝北說書人劉世凱
環縣皮影人魏宗富
河州花兒演唱者馬風山
西府秦腔表演者張進來
四位民間藝人
不僅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上
所演唱的內容也都離不開這條河
在影片中有大量他們的演唱
雖然都是聽不懂的方言
但卻可以感受到飽滿的生命力
和一種文化的共鳴感
而與民間藝人們粗糲的演唱相呼應的
是蘇陽在片中所演繹的作品
兩者產生了奇妙的互文效果
片中還穿插了多段
蘇陽前往世界各地演出的現場畫面
當望著銀幕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膚色的樂迷
一起沉浸在蘇陽飽含激情的歌聲中
讓人感受到音樂跨越國界的獨特魅力
也讓人意識到黃河的文化
對於每一個中國人的特殊意義
正像蘇陽在影片的預告片裡的獨白所說:
「我們怎樣歌唱這條河,
我知道,她還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
這部曾在5月份
參與坎城展映的音樂紀錄片《大河唱》
明天6月18日即將登陸全國院線
跟隨
我們最愛的
【吃喝玩樂看電影】
一起在首映日通過VIP廳
觀影這部紀錄佳作!
★★ 活動內容 ★★
時間:6月18日(周二),17:50
地點:鑫苑星空影城(豐禾路與西二環交匯處鑫苑大都匯五樓)
費用:免費
名額:每人 1 張
要求:觀看後發貓眼或豆瓣或淘票票影評(不發影評者,進入黑名單)
★★ 參與方式 ★★
1、在公眾號後臺回覆:大河唱
2、獲得名額的小夥伴,會在6月17日晚上或18日早上收到回復(請注意查收,且不要放鴿子影響以後活動參與)
--- 吃喝玩樂看電影 ---明星見面 / 福利觀影 / 超前看片
演出話劇 / 美食娛樂 / 最新酷玩
關注公眾號
不再錯過更多驚喜
吃喝玩樂看電影
合作微信:27643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