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次撞牆後,迎來了《大河唱》!

2021-02-09 優活館

整個六月是我們團隊的撞牆月,為了走,看電影(1+1觀影)第八場觀影活動,也算是越挫越勇。

不了解我們1+1觀影項目的朋友:

請猛戳這裡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輕公益」項目,我們策劃這個項目並實施的目的是希望促進這個社會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促進這個社會更多元更包容,加強不同群體人群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我們相信無障礙設施不僅僅是幫到殘障朋友群體,也是會幫助到我們每一個人,所以,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這是我們「走,看電影(1+1觀影)項目」的核心。

看電影(1+1觀影)第八場  從左到右

成都新青年:思斯  話劇演員:偲偲  著名聲優:馮喬  

優活文化:董柯君  百麗宮影城:蔡總

第一次:想給大家播放《綠皮書》,但,不能。

因為影片已經下檔,而且沒有中文配音版本,於是,我們只好和「施坦威鋼琴」演奏的那些優美曲目擦肩而過;還好正在檔期的《阿拉丁》是一部音樂片,而且有中文配音版本,立刻確定就是它了。

第二次:解說詞的撰寫者難度重重。

(因為視力障礙的朋友觀看電影時,那些過度的場景,演員們的面部表情等等,是無法得知的,就需要旁白解說。)

以往撰寫解說詞可以使用電腦看著片子一點一點的摳細節,而這一次,因為要符合各種規定,無法取得電腦拷貝版本,結果就是承擔撰寫解說詞任務的志願者胡凡一遍一遍的去影院看電影,一邊看一邊掐時間摳細節,最終寫出了16頁的解說詞。

第三次:確定好的解說人員臨時出了時間安排的狀況。

這一次的解說我們請到了全成都最好的那把嗓子馮喬,以及第一個節目就跟他搭檔的本城新銳主持人思斯。結果,思斯的時間安排臨時出了狀況,大家一起想了各種辦法去解決,比如把解說詞錄下來,到影院播放,但可能會有卡點不準確的問題。一籌莫展中,思斯找來了另一位偲偲,話劇演員偲偲臨危受命,頂上。

之前兩位主持人就自掏腰包去電影院看了《阿拉丁》,並對解說詞進行了調整,工作非常認真仔細。而偲偲確定了時間後,也是深更半夜的跑去看了《阿拉丁》,又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修改了解說詞,嗯,解說的事情終於搞定。


偲偲  馮喬  

第四次:莫名其妙被碰瓷。

此事已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我們前一篇公號。但這件事情帶給我們的反思是,以後的合作要謹慎,堅決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應該考慮一下怎麼把這個項目做成盈利項目,讓更多的朋友受惠。


第五次:有學生家長跟我們產生誤會。

連續兩天一直有人在後臺留言懟我們的活動,除了覺得奇怪,也想好好和對方溝通,看一下誤會到底在哪裡,結果,是有一個學校的老師覺得我們的活動很有意義,於是在班上跟同學們講了這個活動,結果學生回家就要求家長幫忙買票,而家長誤會以為是學校的強制活動,產生了反感情緒,就來留言懟。好在,最後家長也搞清楚了來龍去脈,理解並支持我們的活動。

寫到這裡,很想感謝那位幫我們推薦活動的老師,如果你看到了,請給我們留言,我們想贈送你一張電影票,謝謝你。

這裡要隆重的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愛思青年,覆蓋面太廣,因為愛思的推薦,很多學校的老師知道了我們的活動,愛思,給力!

第六次:一個技術問題。

以前的的幾場視障朋友觀影活動,都是用電腦播放拷貝,因此現場的解說者就可以使用影廳內的聲道,觀眾得以享受到完美的音效。而這一次,遵照相關規定,使用DCP(數字拷貝)播放電影,現場解說的話筒就沒法通過同一個聲道發聲。開場前5分鐘,影城工作人員發現到這個問題,立刻找到我們商討措施。我的腦子一片空白,被這噩耗鎮在當場。


雙方工作人員擠在辦公室裡開始瘋狂搜索網絡資源,但,完全找不到。立刻給解說的聲優送去了小蜜蜂話筒,但,現場根本聽不見,又緊急調用百老匯影城的一個移動音箱過來。  

在焦急等待的時候,我們開始搜索周邊有銷售音箱的店鋪,準備立刻衝下樓去買一套。觀影現場有觀眾開始在群裡詢問,立刻解釋,並想辦法安撫大家。影城工作人員迅速把下一個場次鎖定,預備音箱拿過來後重新播放。。。。。。

我焦灼不安,在放映廳外不停地來回走動,內心是一千萬次的想死,沮喪、鬱悶、委屈、不安、生氣。。。。。。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快要把我吞沒。

注意右下角的音箱

移動音箱終於到了,立刻在旁邊的放映廳測試,測試結果很不理想,我知道這一場搞砸了。但,還是想再努力看看。於是第一場放映結束前,我們進入放映廳和觀眾們進行溝通,希望大家可以再給我們一次機會,讓我們重新放一場,最終,大部分觀眾選擇在第一場結束後離開。

我們調整好情緒和設備,為留下來的觀眾們重新放映了一次。解說的音效當然是不理想,可馮喬偲偲並不介意,他們堅持又解說了2個小時。思斯也趕過來了,用行動支持我們。

我難受極了,在放映廳外,一位觀眾安慰我,說她感覺不錯,不要太自責之類的。。。聽到她的安慰,我終於崩潰,趴在蔡總肩上大哭起來。這一個月所有不好的的情緒,那些壓力全部爆發出來,可是,哭有什麼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第七次:難道要放棄視障群體的1+1觀影?

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問題必須解決,可是。。。

解決的方案要麼就是影院放映廳增添一套音響設備,要麼就是使用已經配好解說詞的影片。但,目前正在上映的電影是無法滿足這些條件的。

難道,解決的辦法真的就是再也不做與視力障礙的朋友一起看電影?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找到了《大河唱》的合作方之一「詩歌島」的負責人黃英,希望通過她看是否能夠借到電影拷貝(電腦版本),解決播放和解說的問題。

董柯君和黃英

黃英的回答令我非常意外!


盲人專用拷貝!!!!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和《大河唱》盲人版對接人聯絡上,對方的解釋讓我熱淚盈眶。

原來,《大河唱》是國內首部與院線同步上映的無障礙電影,有盲人的專供版DCP(數字拷貝),這個版本直接做了解說的音軌,不用現場同步解說了!!!

得到這個消息,我簡直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嚴重困擾我們的問題竟然就這樣解決了?這樣我們的廣州場也可以輕鬆舉辦了!(之前跟廣州場發起人商量細節時,解說詞和解說人這兩件事一直很困擾,而技術上,成都場出的所有問題都有可能在廣州場重演。)可是,有了這個DCP,我們不需要再做解說詞撰寫以及在現場準備解說人,我們只需要招募普通觀影人以及安排好視力障礙朋友到場即可!

嗯,前面的N次撞牆都值了!

就這樣,我們有了放映國內首部與院線同步上映的無障礙電影的機會。


《大河唱》主創團隊(部分)

幸福來得太突然!迫不及待的和所有支持我們1+1觀影活動的朋友們分享這個消息!立刻確認好《大河唱》放映的場次時間,確認好寄送拷貝的時間地址。

這時,又有一家著名公益機構的朋友跟我們聯繫,送給我們一場《大河唱》的包場,於是,我們瞬間就有了兩場《大河唱》,我們可以邀請到更多的視力障礙朋友來觀影了!

在激動之餘,我也很好奇:

為什麼《大河唱》會製作盲人的專供版?

對接人告訴我,有兩個原因:

1、電影大河唱是音樂紀錄電影,裡面很多音樂,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而據我們所知,從歷史到當代很多盲人都在音樂方面很有建樹,所以我們也希望多一些盲人能聽到這些音樂,看到這樣一部音樂紀錄電影;

2、之前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很多機構和政府部門有提出「光明影院」這個工程,就是希望更多電影能夠有無障礙版本,之前有些電影有無障礙版本,但是一般都是電影下映後才有,而我們這次希望盲人朋友們也能第一時間聽到這樣一部音樂紀錄電影,所以提前給電影做了盲人聲道,給影院提供盲人無障礙片源,也是鼓勵更多盲人朋友感受電影,聽到音樂。

得到這樣的回答,對於我們來說太鼓舞了,每次我們都為給視力障礙的朋友們看什麼電影而摳破頭,也為解說詞、解說人這件事很傷腦筋,這一次又發生這樣無法迴避的技術問題,幾乎把我們與視力障礙朋友同場觀影這件事給扼殺,但,絕處逢生!

 

對接人又說:「也謝謝有你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我們才有勇氣去做無障礙電影版本!」

看到這句話,熱淚奪眶而出!

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我的心情,被認可,被鼓勵,但更重要的是,三年來,全國這麼多做無障礙觀影的機構一起將無障礙化這件事情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大河唱》盲人專供DCP的意義在於,也許實現視力障礙群體的無障礙觀影變為了現實,如果大多數影片在上映的同時都製作了盲人無障礙版本,如果電影院放映廳的設備進一步改進,譬如進入的通道有明確的盲文指示,入口更通暢,椅子的扶手上有耳機插孔,讓視力障礙群體可以通過APP購票,暢通無阻的進入影院,拿出耳機插上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毫無障礙的同步觀影,這該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件事情!

到這裡,可能大多數普通人會覺得這有必要嗎?他們為什麼不就在家裡聽電臺?為什麼一定要到電影院來?

太有必要了!

《阿拉丁》放映結束後,我特地和幾位視力障礙朋友添加了微信,進行了溝通。他們肯定了看電影這種社交形式,也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和普通人一起觀影,同時,他們也認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融合溝通,彼此才能看見對方。而看電影是一種很好形式,在封閉的2小時內去感受對方的需求,更好的了解對方的需求。「感同身受」這個詞,只有真正的發自內心的願意在一起,沒有偏見沒有歧視才有可能。

讓我們也來看看《阿拉丁》這一場觀影活動後,普通人群體的真實感受吧。

是我們彼此在傳遞溫暖帶來光,我想這份溫暖一定會傳遞很久很遠

從小到大,感覺在中央臺看過很多遍各種公益廣告,我還記得我看過一個公益廣告是關於盲人的,看了很多遍的公益廣告,我對他們的了解僅僅存在於「看不見」,廣告總說我們要關愛關照這些群體,但是我從來沒有做過,因為他們出門的不方便,在日常生活中我基本上接觸不到這樣的朋友,離他們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去年去的一次盲人按摩店。

在朋友圈看到拉姆老師po出來的文章與盲人一起看電影,我當時就想盲人?看電影!這和聽有聲書不是一樣的嗎?按耐不住的好奇心,讓我看了下去,文章前端有一個視頻叫《和陌生人說話》看完這個視頻我果斷下拉找到購票方式,下單!

一開始帶著絲絲獵奇的心理來看,覺得這樣的經歷很奇妙和盲人一起看電影,為了讓我們有更深刻的感受,主辦方在現場會給大家發眼罩,全程戴著眼罩由聲優老師講解影片。

第二場看的時候全程戴著眼罩,我看了我到目前為止眼淚最多的一場電影,我看的很難受,心裡特別堵,我從來沒有關注過的群體原來他們的世界是這樣子的,似乎都是靠著別人的描述在想像中生活,我可以看見那麼多那麼多精彩的東西,我可以去看這個世界上任何不同的風景,但是他們看不見,因為出行的不便大部分的他們只能在家裡呆著,這是我進影院無數次中的其中一次,但是可能是他們的第一次,謝謝主辦方,謝謝各位購票的小夥伴們,做這樣的事情真的很不容易,從籌辦到落實再到執行,真的很不容易,也謝謝你們的堅持,因為有你們的存在我知道這不會是他們最後一次觀影,希望以後的路上我能與你們同行

最後,我真的很喜歡這次海報的文案:阿拉丁神燈到底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明燈!

不是我們在照亮別人,也不是我們在做好事,是我們彼此在傳遞溫暖帶來光,我想這份溫暖一定會傳遞很久很遠,也想到,我們的盲人朋友,可能這次觀影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場景,他可能會把這個場景在傳達給另外的朋友,以後能帶來更多的朋友觀影

有時候出點狀況傳遞出更多的溫暖,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卓嘎拉姆 謝謝你們為每一方考慮;

希望下次可以讓殘障人士都坐前面,一個可以讓他們聽的更清楚,另外他們讓他們少走點臺階,更安全一點!+1

「如何能讓視障朋友通過其他有效的感官,能體驗到我們通過視覺帶來的那份感受」

初識「1+1觀影」,是之前在愛思上面,看到在其他城市舉辦的同類活動,當時就饒有興致,可惜因為在別的城市,沒辦法參與,今天終能如願。「聽電影」這個概念,其實對我來說倒不是第一次,以前我們也做過類似的活動,但是通過看電影這種方式和視障朋友一起親歷體驗,這倒是第一次。

雖然今天的「觀影」出了一些小意外,但我覺得並不會對活動本身產生太大影響。相反,通過這些問題的產生,讓我們能從多個不同的點,收穫到更多的感動。

比如提前走的朋友,在送視障朋友的路上,順帶給小朋友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又比如我們的DJ老師,不辭辛勞,給大家帶來二次的講解體驗,為的是怕聽障朋友沒能聽到完美的電影講解。再比如今天在坐一起「觀影」的聽障朋友和正常朋友們,大家的到來,以及留守到最後的朋友們,都是對本次活動最真心的支持。

最後讓我們感動的,就是本次活動忙前忙後的影院工作人員和優活文化的組織人員。你們的付出,傳遞的不僅僅是活動本身想帶給聽障朋友的幫助,更多的是讓正常的朋友,能通過這樣的活動,以視障朋友的視角,去體驗,去深思,醞釀出每個人心中的正能量。

今天觀影的觀影,我和很多朋友一樣,幾乎全程帶著眼罩,體驗完了整場電影。在我們正常人的視界裡,我們能辨別各種顏色和場景,而這一切對於視障朋友來說,是多麼的奢侈。觀影結束,我一直在圍繞一個問題思考,「如何能讓視障朋友通過其他有效的感官,能體驗到我們通過視覺帶來的那份感受」,這個問題,可能很難,但我相信這不僅僅只是我一個人在想的問題,今天在坐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相信隨著活動的持續發酵和逐步深入,這個問題會得到有效的解決,你們(優活文化和聲優老師們)的終極目標,肯定會實現的。

期待下次的觀影,也期待下次能見到更多陌生的視障朋友,可以透過聲音的魅力,在腦海裡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多彩畫面,讓他們的視界,不再只是單純的黑暗。

再次感謝今天到場的所有人,以及為活動付出的所有人。做公益不易,傳遞公益更不易。如同電影海報所說,阿拉聽神燈到底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明燈!   點亮一盞燈,照亮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人。

當我在拉姆老師的朋友圈看到由她發起的邀請盲人看電影(1+1)觀影活動時,是好奇心驅使我去了解了整個公益項目的發起初衷和活動流程,最後決定買票支持參與進來。今天到現場領票時看到拉姆老師出來迎接一位盲人,摻扶著她進場,我默默的跟在他們身後卻感到手足無措,在進影院找座位時,雖然被拉姆摻扶著,但那位盲人阿姨卻吃力的上著樓梯,在她差點滑倒時,我伸了一把手,那一刻我終於感受到盲人出門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對於他們來說每邁出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我坐在倒數第二排,全程帶著眼罩「看」電影,聽著馮喬和偲偲兩位聲優大咖全程精彩解說。雖然今天放映有點小瑕疵,拉姆老師在現場難過的流下眼淚,但是大家還是對整場活動還是給予了肯定,為了這些辛辛苦苦跑前跑後的幕後英雄,我決定坐下來「看」了第二遍影片,第二遍兩位聲優老師完全發揮出了水平,讓全程帶著眼罩的我完全身臨其境投入到影片中去。

為這個世界的美好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熱心公益堅持身體力行,我們雖然力量微弱,但也願跟隨你們永不停歇的步伐,相聚在一起,貢獻出自己的愛心。阿拉聽神燈到底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明燈!點亮一盞燈,照亮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人。

今天其實是第一次深入和視障朋友接觸,確實給我帶來很深的感觸。

從前我自己試著閉上眼睛去走街上的盲道,或試著過馬路,雖然也覺得困難,但不過是幾分鐘的體驗,感受到難處迫不及待就睜開了眼睛。而今天有幸陪同一位視障朋友去坐地鐵,需要從電影院出來走過長長的街,再不是閉眼一小會兒的困難,而是真實且長久的黑暗行走,到了地鐵站則需要找到地鐵工作人員接進去,再聯絡好另一個站臺的工作人員等待她下地鐵後接人並送其出站。

中途和視障朋友閒聊,聽她說起其實能出門來走走,和人聊聊天就已經很開心,一個人待在鋪子裡非常無聊,感覺像被隔絕了。

所以像今天這樣的活動真的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可以說,正是因為有這些樂意組織活動的朋友在,一方面使視障朋友能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也給了健全朋友面對未來任何不幸或挑戰的勇氣,因為無論何種境況,總有一群人是和你站在一起的。

整個聽電影過程中視覺的缺失,光憑聽覺,很難在大腦之中構建畫面感。

今天參加了1+1觀影(聽電影),邀請視力障礙的朋友們看《阿拉丁》活動。

活動內容:由普通人朋友購買兩張電影票,1+1觀影負責邀請視力障礙朋友到場,所有的普通人將戴眼罩,由視力障礙朋友和現場的工作人員引導入場,全程戴眼罩觀看電影。

全程帶著眼罩聽完了電影,中間還嘗試著帶著眼罩喝水,放杯子等動作……蠻有意思的體驗和感知。在沒有光的世界之中,人的感知是缺失的,雖然拿取杯子這種簡單動作會有失誤,但是屏蔽了視覺,聽覺得到了放大,能聽見一些很細小的聲音,原來耳朵聽電影也能如此有趣。

整個聽電影過程中視覺的缺失,光憑聽覺,很難在大腦之中構建畫面感。故事感完全斷片,大腦之中的記憶也是很難短時記憶,更不要說長時記憶。視覺在人體接受的信息量還是不是其它知覺能彌補的。我們只是短暫的視覺屏蔽感受,很難想像視覺障礙者,他們長期在這種視覺的缺失下沒有光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

感謝馮喬和偲偲兩位大咖全程精彩解說。拉姆老師的組織,雖然今天放映有點小瑕疵,她在旁邊難過的流下眼淚,還有非常感謝幕後英雄。

為這個世界的美好獻上自己的一份光,雖然我們的光微弱,但也願我們相聚在一起,貢獻出自己的愛心,成為彼此的神燈!點亮一盞燈,照亮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人,一片人,也驅散了一片黑暗。

對視障朋友來說,我們的城市確實不夠便利,希望主動讓出盲道,提供一些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參與體驗。

走,看電影(1+1觀影)

第九場 

視力障礙朋友觀影專場

時間

2019年6月30日下午2:00

百麗宮影城  恆大廣場店


參加請掃二維碼

走,看電影(1+1觀影)

第十場 

視力障礙朋友觀影專場

時間

2019年7月6日上午10:30

峨影1958電影城

參加請掃二維碼

 

這兩場,我們仍然堅持1+1,視力障礙朋友群體由「海緣殘障人公益發展中心」負責招募,普通觀影朋友由優活文化、愛思青年以及海浪公社負責招募。

觀影形式仍然是普通人群體領取眼罩,和視力障礙朋友同場觀影。

 

感謝百麗宮影城這些年來一直的支持和付出,完美的配合;

感謝愛思青年在最有爭議的時候給予我們支持和力挺;

感謝海緣殘障人公益發展中心從第一場到第十場的支持與參與;

感謝馮喬、思斯和偲偲無償的付出,完美的解說;

感謝所有參與過本項目的合作方、志願者、以及所有參與者的支持!

感謝《大河唱》團隊的強力支持!

特別要介紹一下這次《大河唱》盲人版的解說配音是曹志雄先生,他是《魯豫有約》的製片人、《超級演說家》的導演,《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解說配音。

今天,我們在測試的時候,完全被曹先生的解說徵服。

《大河唱》解說詞片段

*

感謝胡凡,撰寫解說詞、聯絡視障朋友,全程的傾力參與;

插播一個消息,國內最早做盲人觀影的組織「心目影院」將攜志願者創造最多觀眾的人聲解說式電影放映金氏世界紀錄,成都場的招募就有胡凡的參與。

感謝三年來

一直支持我們項目的所有人

因為有你們

才有今天的大合唱!


相關焦點

  • 拍打療法出APP 撞牆百次包治百病
    截圖自拉筋拍打APP 除了傳統的拍打拉筋課程,還有「扭腰功、撞牆功、貼牆功」。 據鳳凰Weekly報導,蕭宏慈認為,「撞牆功」是一種全方位療法,通過撞擊和全身細胞產生的律動,小到感冒發燒,大到目前人體出現的所有疾病,統統可以通過「撞牆」治療。撞牆時,兩腳與肩寬離牆十多公分,深呼吸後倒向牆面,出牆剎那讓吸入的氣被牆撞擊擠出。撞牆的次數每天從100次到1000次不限。
  • 馬拉松比賽怎樣避免後程跑崩掉:對於撞牆的深度科學分析
    相當比例的大眾跑者在比賽後半程出現明顯體力透支、筋疲力盡、運動能力急劇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俗稱撞牆,那種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無助感,甚至讓跑者懷疑人生。為什麼會發生撞牆,撞牆可以有效避免嗎?今天我們就從運動科學角度深入分析一下撞牆。
  • 堺雅人內定2016大河劇 主人公敲定真田幸村
    >>>>>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三谷幸喜繼2004年的《新選組》以來,已經是第二次執筆大河劇,而此次的堺雅人也曾在《新選組》中與三谷幸喜合作飾演山南敬助。此外堺雅人的大河劇經驗十分豐富,在宮崎葵主演的《篤姬》中,他也飾演了篤姬的丈夫德川家定一角,演技力頗受好評。
  • 馬拉松如何避免最後「撞牆」
    撞牆是指本來跑得好好的,突然狀態不濟,沒有勁,抬不動腳,完全不想跑的感覺。不光長距離的馬拉松跑步容易有撞牆的現象,短距離跑步也會發生。當我們撞牆後,會有肌肉僵硬,邁不動腳,呼吸頻率增加等症狀。其實撞牆的感覺很容易體驗,我們可以全力去跑100米,也許沒跑完就沒勁了,如能跑完,繼續別停,很快我們就會跑不動,然後我們會發現即使速度急劇減慢也無濟於事。通過努力訓練,我們可以避免跑步中撞牆。長距離跑步和速度訓練將更好提升我們的耐力能力,讓我們的肌肉勝任更高的負荷,順利讓我們通過終點線。一句話:要多練,要更辛苦地訓練。
  • 蘇陽和他的《大河唱》
    音頻為我的最新電臺節目《蘇陽和他的大河唱》,上傳到網易雲音樂因為歌曲版權問題被下架了,原節目有41分鐘,想要原文件的可以私信我。
  • 撞牆功
    一、概說 撞牆功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當上半身往前傾,倘不刻意出力即能自然離開牆面,表示離牆距離適中,如須用點力才能離開牆面,則表示距離稍遠,須再靠近些。 2、落胯:稍下落即可,膝蓋不必彎太低,全身放鬆,上體保持正直。 3、撞牆: (1)臀部以上身軀以一個平面往後平靠,要出乎自然向後躺,不可刻意出力往後仰靠,而雙手自然擺蕩。追求功夫上身者可雙臂抱球(撞牆時抱球,離牆時垂臂)。
  • 《大河唱》:記錄河的情感、人的命運和聲音裡的中國
    《大河唱》片花今年六月,清華大學清影工作室參與製作的紀錄電影《大河唱》,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電影將鏡頭對準了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五位音樂人:西北籍音樂人、當代藝術家蘇陽,陝北說書人劉世凱,皮影藝術家魏宗富,回族的花兒歌手馬風山,以及秦腔劇團團長張進來。影片拍攝製作歷程三年,收集了超過1600個小時的素材。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很多跑友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叫「撞牆」。那麼什麼是馬拉松「撞牆」呢?撞牆:一般指馬拉松比賽中,在後半段30公裡左右會出現的肌肉抽筋、僵硬、體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現象。3、肌肉受破壞由於馬拉松距離長,大概有接近5萬步左右,那麼腿部的肌肉需要承受上萬次的地面反作用力,而且向前邁出步伐的時候也需要上萬次的肌肉收縮。所以,在30公裡之後,大量的肌肉都受破壞了,導致退漲,腿酸,想抽筋的表現。
  • 一男子酒後調戲婦女,被人毆打在派出所6分鐘撞牆15次,導致死亡
    到底是被打死了,還是因為撞牆而死?最近,法庭對此進行了二次審理,作出了最後的判決。從17年開始,某日晚上,在工地工作的丁小平下班後,和五六個工友找了個飯館吃飯,興起喝了不少酒。酒醉後,丁小平與同事丁榮萬走上街頭。不遠的地方遇到了在街邊等候客人的酒店職員,40歲的周議會婦女。
  • 這首歌裡竟然出現了121次N-Word?
    前一句的存在只是單純為了和後一句押韻,而並非在討論自己的感情史。Fuck them other n**gas 'cause I'm down for my n**gas淦了他們 因為我和我兄弟在一邊I ride for my n**gas, fuck them other n**gas我與我兄弟同在 不管其他人YEAHHHH!
  • 《大江大河2》定檔將至,刪減11集,2020國產劇迎來「高光」時刻
    憑藉著第一部的炸裂口碑,《大江大河》拿下豆瓣8.8分的成績,創下近年年代劇最佳成績。正午陽光也再次證明了自己,行業標杆的地位無可動搖。王凱、童瑤、楊爍、董子健表現吸睛,事業上更是迎來高峰時刻。
  • 《大江大河2》大結局不完美,宋運輝太難了,即將迎來第三季
    《大江大河2》已經臨近尾聲了,總體來說,每一位演員的演技都不錯,豆瓣網評分也高達9.2分,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認可。《大江大河》系列主要以宋運輝(王凱飾)的成長經歷為全劇的主要線索。在《大江大河》第一季中,宋運輝是還是一個學生,因他抓住高考的機會,上了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上得到了晉升,一步步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工作中她運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程開顏 ,兩人攜手走過了一段路程。宋運輝從農村走到東海整整用了十五年的時間,道出了他一路走來不容易。
  • 至尊VIP廳【免費觀影】《大河唱》:和黃河一起搖滾!
    在很多人心目中紀錄電影恐怕都是一種高冷枯燥的存在《大河唱》卻是一部可看性極強的記錄電影它有好聽的音樂,有生動的人物故事更有能擊中你心底最柔軟部分的情感衝擊力從2016年開始蘇陽發起了「黃河今流」藝術創作計劃希望通過音樂與多媒體、繪畫、雕塑等藝術家進行的跨界合作使民間藝術呈現出了新的生命力這是《大河唱
  • 精品難出圈,《大江大河2》們的劇N代困境
    劇焦一線原創文丨蔡靜靈編輯丨李芊雪1月11日晚,《大江大河2》迎來大結局,隔日「想看大江大河3」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作為2018年現象級電視劇《大江大河》的續集,《大江大河2》沿用了主創人員,也延續了原先的製作班底——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簡稱正午陽光),製片人侯鴻亮,監製孔笙。
  • 2004年,龐龍蓋著被子唱《兩隻蝴蝶》,編曲者:這歌能火我去撞牆
    知道真相後,龐龍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向父親認錯。然而父親還是離開了人世。龐龍原本想不讀書了,去賺錢。但是母親不答應,直到他職高畢業之後,他才開始了自己的正式工作。1988年,龐龍職高畢業之後,他被學校推薦到了一個建築工地當技術工人,負責在工地上搞測量和放線。一年之後,他就被調到了父親 原來的那個煤礦當電工。
  • 想跑步不枯燥,不撞牆,步頻180?跑步達人歌單編制竅門了解一下
    抖音視頻中小豬想唱又唱不了這首歌的尷尬,讓我開心了好久。唱大量生僻字那段讓我聽到一些大悲咒的感覺。聽不懂沒關係,它節奏明確,很容易帶好步頻。起風了歌手:吳青峰和辣椒的版本相比較,吳青峰的版本編曲更精緻。旋律上雖然有一定起伏,但是不會讓心情大起大落。辣椒的版本是最早喜歡這首歌的原因,但是高潮部分的配器太吵,不適合平穩跑步。
  • 每天撞牆100次,豐胸利尿治癌症?拍打療法出APP,騙老年人打得自己全身淤青
    ▼蕭宏慈在某次講座現場。 楊大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多年,在接受蕭宏慈和「根本源」療法後,楊大爺對自己多年接受藥物治療表現出後悔:「要是早點知道,我就不吃藥了。」 「每天撞牆100次到1000次,能治百病」 蕭宏慈素有「張悟本」第二之稱。
  • 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成都首映 蘇陽:音樂不是第一主角
    6月13日晚,音樂紀錄電影《大河唱》在成都峨影1958影城舉辦首映活動,音樂總監、主角之一蘇陽和剪輯指導餘曦亮相現場,和成都觀眾交流影片拍攝過程和體驗。據悉,影片將於6月18日全國上映。《大河唱》則是「黃河今流」另一層面的開拓,作為影片的主要拍攝對象和音樂總監,蘇陽的音樂敘事更加鮮明,他與四位西北民間藝人的交往,展現出更寬廣生動的生活。拍攝歷時3年,蘇陽告訴紅星新聞:「在這部電影裡,音樂並不是絕對的第一主角,而是觀察土地上已經存在的民族音樂和生活的關係,這不是對傳統的追尋,而是當下的另一面,宛若一條大河的此岸與對岸。」
  • 大眾跑友如何面對「撞牆」
    有人PB,就自然有人失意,失意大都是在過程中跑崩或遭遇變數,我們將這種統稱為「撞牆」。  「撞牆」這個詞,對於參加過全程馬拉松的跑友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許多大眾馬拉松跑友跑到30~35公裡時,會階段性地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四肢無力、頭暈噁心、速度下降、抽筋等不適現象。通常,我們稱之為「撞牆」現象,在運動生理學上所指的是運動「極點」現象。
  • 乃木坂46十福神出演大河 偶像團欲救NHK收視
    乃木坂46十人登場大河劇  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偶像組合乃木坂46成員生駒裡奈、白石麻衣等「十福神」日前確定將登場井上真央主演的大河劇《花燃》。>>>>>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此次參與大河劇演出的是生駒裡奈、白石麻衣、秋元真夏、生田繪梨花、櫻井玲香、高山一實、西野七瀨、橋本奈奈未、深川麻衣、若月佑美十人,在組合中她們作為主力成員被並稱為「十福神」,接到工作邀約後,成員紛紛感到意外,生駒裡奈表示從未想過自己還有出演大河劇的一天,白石麻衣也表示完全沒有實感,直到戴上假髮、穿好衣服才覺得自己確實是在演大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