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內參
來源:臨公子的後花園
01
我的一位程式設計師前同事,副業做少兒編程。
同事最近的身份,發生了新變化。
她投了些錢拿下10%的股份,成為少兒編程團隊的合伙人。目前團隊一共5,6個人,每人負責一塊事務,比如招生、商務、講課等,年底按比例分紅。
數據顯示,中國的上班族中有29%的比例有副業,其實包含了2大部分:兼職和投資。
這幾年我周圍投資小生意的朋友日趨增多,客觀說,失敗的佔多。
原因五花八門。
比如我另外一個同事前幾年參與很火的咖啡館眾籌,投了10萬左右,開始時轟轟烈烈,過程中慘慘澹淡,結局是悽悽涼涼。
他事後回憶時感慨,不知道當時咋想的,咖啡店對標星巴克,幾乎在開始就奠定了敗局:
獨立咖啡館與連鎖咖啡館的模式迥然不同,星巴克平均74%左右的毛利,很大程度依託統一供貨商和30000多間門店的規模效應。
痛定思痛,咱也不能因噎廢食。
工作之餘投資一門小生意,如果能避免幾個坑,還是可以提高成功概率的。而他們並非什麼晦澀難懂的大道理。
02
第一,看人。
這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
靠譜的人做事,能做成看似不靠譜的事,而不靠譜的人做事,能把所有事變得不靠譜。
如果你對小生意的負責人不看好,或是不了解,一旦投資,就和賭博沒啥兩樣了。
雖說不靠譜的人各有特色,但這幾年觀察下來,通常有2點共性,一是,對風險避而不談;二是,口頭打包票。
更有甚者,純粹只是拉人頭湊錢。
我朋友認識一個人,就曾直接找到他說,手裡有個特別好的項目,只要你能出多少錢就能拿到每年30%以上的分紅。
後來發現,對方所謂的「好項目」不過是自己為了加入某個門檻費50萬的項目,手裡沒錢,就拉人來湊。
這種生意,十有八九要打水漂。
你對背後操盤的人不熟悉,甚至無法直接溝通,連怎麼掙錢的都說不清楚,一旦投資,危如累卵。
第二,看盈利模式
業務模式能否自洽?利潤點出在哪個環節?成本是否可控?預期ROI多少?同類型的營收數據如何?……
你了解得越多,踩坑的機率就越小。
而許多人在投一門生意前,靠的僅僅是「聽說做XX很賺錢」的傳說,或者是「朋友想做個生意」。
上個月有讀者問我,她和朋友想開個賣家居用品的網店,先去網上批發,再零售,可行嗎?
可行是可行,要是5年前,無數網店就是這樣發家的,連「一件代發」都能做得挺紅火。可眼下信息的透明度遠勝從前,利潤空間越來越薄。
這已經不是隨便進貨轉賣,就能賺錢的時代。
要做也沒問題,不過,你自己就可以先小範圍嘗試,船小好調頭,何必要合夥投錢呢?
第三,看收入情況
包括回本周期和收益率這兩項。
我讀者群裡有位小夥伴曾想投資快遞網點,考慮後還是放棄了,原因No.1就是回報周期太長。
我親戚5,6年前投資建材廠,至今還在建(進度緩慢,也不清楚什麼時候建好),好在這筆錢算閒錢,不然難免糟心。
你想啊,後續回報率得多少才能cover這麼多年的0收益?
回報周期過長,意味著現金流供給不足,這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是致命打擊。
熟悉臨公子的小夥伴知道,我投資了一家小傳媒公司,經營中最頭疼的問題就是:
費用拖欠。
舉個例子,寫一篇品牌稿件,執行路徑通常是品牌方/公關公司->傳媒公司->撰稿人。傳媒公司基本都要當月結算給撰稿人,但客戶方並不這樣:
付完定金後,尾款可能要2-3個月甚至6個月以上才支付。
負責人經常要借錢刷卡才能維持周轉,壓力頗大。一不留神,碰到客戶方公司倒閉/換老闆了/砍預算了/老闆對結果不滿意不想付尾款等么蛾子,錢就更難要回來了,只得默默打落牙齒和血吞。
至於小生意的預期收益率,我個人的基準線是20%以上(當然,這只是主觀數字)。
如果一個生意給你帶來的回報率就5%-10%,真的不如買些固定收益產品。
畢竟我們承擔了比較大的風險,投資資金的流動性還差,儘量別做風險收益不對等的事。
03
那麼,決定投資小生意後,如何控制風險?
對我而言有兩點。
首先,用自己可損失的閒錢。
換句話說,萬一全部虧了,你能否接受?
投資這事,哪怕分析得再頭頭是道也不過增加點兒勝率,無法100%避免黑天鵝。
無論生意大小,均是如此。
就像前陣子被罵得很慘的《上海堡壘》,假設把時間拉回這部電影和同期上映的《哪吒》籌備初期,一個是網紅IP+6000萬粉絲的頂級流量+有成功履歷的名導演,另一個是3,4年不出門、無行業背景、無作品、無收入啃老的新人,顯然前者掙錢概率更高對吧,結果……
So,以不影響你的生活為前提條件。
其次,最好自己參與。
你或多或少地參與到項目中,這樣更了解、更可控。
做甩手掌柜固然輕鬆自在,但同時等於將主動權拱手相讓給操盤人。他說賺就賺,他說散就散,很沒安全感吶。
再退一步說,就算虧錢也要虧得明明白白對吧?好歹漲個經驗值,別在同個地方撲街。
04
最後說說,大家經常問的奶茶店加盟。
我認識的人中有三個曾加盟過,其中2個失敗,1個目前處於虧損狀態。
福建這的奶茶品牌競爭一點不輸北上廣深,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有的商場甚至一層就有近20家奶茶店,還有同品牌的店,能生存1,2年的就算優等生。
一片紅海。
很多人以為,加盟奶茶店就是花幾萬塊錢當老闆,然後坐等收錢。咳咳,加盟模式的套路歷久彌新,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
一般路子是怎麼樣的呢?
1、新店加盟,品牌方賺到加盟費;
2、貨品的保證金(貨品來自他們自己的供應商);
3、小店經營得好,品牌方可以一起賺分紅;經營不好,反正錢不是品牌出,他們不虧。
對品牌方來說穩賺不虧,對加盟者來說聽天由命(當然啦,天命大多數時候會讓你虧)。
如果你覺得邏輯不好理解,不妨換個角度:
誰都能發現的發財機會,99.9%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為什麼我剛才說,投資小生意最好參與其中?
這意味著,你對經營+盈利模式相對熟悉,哪怕不參與,也建議你儘量投一些你看得懂的生意。
巴菲特在一個紀錄片中曾說:「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我就待在這個圈子裡,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情。」
表面看有幾分狹隘,實則勝率高很多。
就像文章一開始說的,幾個程式設計師同事,他們合夥做少兒編程就比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去做,勝率要大些。至少他們明白,這年頭不是買個H5網站、倒賣域名賺差價、隨便爬點數據就敢號稱網際網路創業,就能掙錢。
會有個基本面的判斷。
這世上沒那麼多隨機生成的財富新大陸,更多的是,你用善於洞察的眼睛、在接觸到人和事中、發現了那塊值得打磨的璞玉。
這或許也是,投資小生意的另一種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