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的生命金字塔,倒塌的人生;29歲研究生殉情,生命何辜

2021-01-10 騰訊網

佛說:人生萬般苦,皆由執著來。人生之苦,苦在執著;人生之難,難在放下;人心之煩,煩在計較;生活中,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直到你痛不欲生。

01

2020年6月27日,29歲的陳陸洋戴上口罩,默默地走出地鐵站,默默地走上獵德大橋,望了一眼在暮色中極盡妖嬈的廣州塔,默默地跳進了深不見底的珠江。

濤濤的珠江水將這個剛剛研究生畢業,有著大好人生的29歲男孩,在一片夜色中,悄無聲息地帶走。

陳陸洋在這個世界上激起的最後一朵浪花也在一秒鐘之內重新歸於漆黑一片靜靜流淌的珠江。

2020年6月21日,自殺前一周,陳陸洋在日記中寫道: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一天它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希望你做一個愛生活、愛自己的人,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啦!」

02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自殺前,陳陸洋給已經分手的女友藍藍發去了一條簡訊:

「你執意不面對我們的過去,失去了那就去死吧,以後看到大海或者珠江,請記得我……」

雖然已經分手,可是藍藍畢竟無法輕視這樣一條包含著生命重量的信息。

她馬上打電話給陳陸洋的哥哥陳立平,告訴他陳陸洋的狀態十分不好,希望陳立平去看看他,隨後將這條簡訊轉發給了陳立平。

面對觸目驚心的簡訊,陳立平趕緊打電話給弟弟,在電話中多番勸導,氣急之下還罵了陳陸洋一頓。

他以為,一個三觀健全的研究生,一個在一貧如洗的家庭中煎熬了20多年的男子漢,一個身體瘦弱仍堅持在冬天洗冷水澡的堅毅的人,他所需要的只是一次醍醐灌頂的啟發。

所以陳立平掛掉電話之後,並沒有及時出現在陳陸洋的身邊。因為除了身為陳陸洋的哥哥,他還是一個單親爸爸,他也需要在這個燈火人間艱難但是頑強地生活,他的幼子需要陪伴。

但是他沒有意識到,一個打算終結自己生命的人,他原本正常的三觀早已經崩塌!

他感受不到正常人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懼怕,正如我們也感受不到他已經陷入無底深淵的絕望!

「世界怎麼這麼安靜

感覺被所有人拋棄

生活這麼拼命努力

是不是也算一種遠離

這世上除了我

只有千萬個你

逃離那些讓你

波動情緒的事情

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裡哭著

哭到頭疼直到睡著

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

03

陳陸洋不是一個任性的孩子,相反從小生長在貧苦家庭中的他,知暖知熱,明白生活的不容易,明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人生道理。

所以他的成績一直都拔尖,雖然家中清貧如洗,卻也掩蓋不了他用優秀成績給家人帶來的榮耀。

9年前,在好心人林峰的資助下,他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工作後一段時間,又重新考上了研究生。

在此期間,他不光學有所成,更是體會到了愛情的甜蜜滋味。

在這場陳陸洋投入了全部心力的愛情中,他已經構想好了自己和女友今後的幸福生活、他們溫暖而甜蜜的家、他們一起奮鬥的未來。

然而,愛情不是只有得到。

正如世間萬物一般,你可以擁有它,但是也必然會失去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

只不過陳陸洋沒有想到這個時刻來得如此之快,快到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還在為兩個人的未來盡力謀劃。

在自殺前一天的日記中,他寫道:

「昨晚問你狀態如何,你說不好,考博算了,可以的呢!一直以來我都贊成你繼續讀博,讀博也很適合你,以後留校也蠻好的,安家的事情交給我咯...未來的路有很多條,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的初心就是活的開心、幸福、自在...」

然而當他將自己從幻想的世界中拉出來,面對遙遠的女友平淡的回覆,面對這個孤單的房間的時候,陳陸洋徹底崩潰。

他把生命定格在29歲的這一天:他以為失去了愛的這一天!

04

1985年5月14日,凌晨兩點,翁美玲打電話給鄒世龍,說自己十分辛苦,活著沒意思。

鄒世龍當即去翁美玲家求見,但是被拒絕入內。

第二天早上七點,擔心不已的鄒世龍破門而入,翁美玲已經靜靜地躺在了家中的沙發上,生機斷絕。

在旁邊的日曆本上寫了一句話:DARLING I LOVE YOU(親愛的,我愛你!)。

這句話不是寫給鄒世龍的,而是寫給翁美玲的男友湯鎮業,那個將翁美玲傷到失去自我的男人。

在一周前的採訪中,翁美玲曾透露:

「我身邊的小人太多了,不斷在阿湯麵前說我的壞話,我這麼喜歡他,怎麼可能跟別人好?可是阿湯耳根特別軟,每次聽到這些話回去就跟她吵架。每次吵架,他一開口就說『我知道你學問好過我,嫌我窮!』。聽到這些話,我很氣苦,兩年多了,我對他怎樣,他應該明白。」

說到這裡的時候,翁美玲因為激動,聲音都有些變了。她說:「我絕對不相信如別人所說,我和湯鎮業之間會沒有結果。」

這場愛情終究還是沒有給翁美玲一個她想要的結果,26歲的她帶著滿腔的遺憾和不甘離開了這個世界。

固然湯鎮業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他的自私,他的自卑,他的冷血,都在翁美玲心中插了一把又一把的尖刀。

可是罵他又於事何補呢?逝去的生命不可能再回來,那個精靈古怪又刁蠻任性的俏黃蓉,已經確切地、毫無疑問地離開了我們。

可是,這齣悲劇難道只能將矛頭指向湯鎮業嗎?

關於愛情的悲劇和錯誤,我們可以指責湯鎮業;可是關於翁美玲的自殺,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一下:是否是她倒置了自己的生命金字塔?

對於陳陸洋的逝去,我們是否也應該同樣地問一句:他是否也在倒置生命的金字塔?

05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搭建起來一個經典的人類需求理論模型,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

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資源和財產所有權、道德保障、家庭保障、工作保障...)

歸屬和愛的需求(友情、愛情、親情)

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被人尊重...)

自我實現需求(價值觀、責任感...)

這些需求可以分為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

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大,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世界上所有正常生活著的人類,無不遵循這樣一個金字塔的結構,穩定而又堅實地完成各自生命架構的搭建。

在任何時候,生命的需求都在這個金字塔的底層,屬於最基本的需求。我們必須在滿足了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之後,才會去尋求發展,尋求歸宿和愛的滿足。

然而,有很多人,卻活著,就將自己的生命金字塔倒置了過來,妄圖以一個支點支撐起整個生命的重量。

顛倒的人生,如何能夠不崩潰!

06

我時常思考,人,應該是生活在兩個世界中。

一個是肉體得以存在的物質世界;一個是靈魂得以寄居的精神世界。

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莫不都是在找一種跟這個世界相契合的生命結構,以及跟這個社會和時代相契合和生命節拍。

要不然為何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有的人快樂,有的人悲傷?

成功的人,快樂的人,他們大概或多或少找到了跟這個世界契合的方式;失敗的人,悲傷的人,他們大概在某個時刻點,錯過了能夠跟這個世界契合的時機。

陳陸洋和翁美玲,兩個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卻莫名地走上了同一條不歸路。

他們錯過了某一次跟世界契合的時機,如同走路摔了一個跟頭一般,這並不是多大的問題。

但是他們卻為此放棄了從今往後所有融入世界、踏準節拍的機會。

這才是真正的悲劇源頭。

時光裡的對話:在茫然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行走中遇見美好,遇見你!

相關焦點

  • 研究生為愛殉情,是愛還是自私?
    在我生命的最後,我恨你!我那麼努力地去實現我們的未來,去實現對你的承諾,你竟然可以這樣說不愛就不愛了。你說人生就是這樣失去和接受的過程,我只想說憑啥一定要失去?為什麼不能堅持?就這樣吧,我對人生失去了期待,沒有力氣了,不想努力了。我知道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人,很多有趣的事,我也會遇到真正在乎我的人,但是對不起了,那些愛我的人,我也做一個自私的人吧。
  • 董宏達:奪命危樓之下,倒塌的是漠視生命的責任
    原標題:董宏達:奪命危樓之下,倒塌的是漠視生命的責任  作者:董宏達   4月4日上午9點左右,浙江奉化市錦屏街道居敬小區有一幢居民樓西側單元一共15套房子發生垮塌事件。7人被困廢墟獲救,其中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該樓僅建成20年,此前已確定為C級危房,檢測機構塌樓前一天稱該樓還可住幾年。
  • 韓國三豐百貨公司倒塌事件,20秒內大樓塌為平地,造成502人失去生命
    這幾天,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故,引起了全國民眾的關注,人們無不為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期待受傷者早日康復,並等待有關部門做出調查
  •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開學 校長寄語:「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原標題:「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昨天,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9400餘名研究生新生開啟新篇章。開學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分享「戰疫」故事,勉勵新生,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不能戀不成,雙雙都殉情.
    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不能戀不成,雙雙都殉情。
  • 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開學,校長邱勇「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
    李派 攝今天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秋風徐徐,碧空如洗,9400餘名研究生新生滿懷美好憧憬與嚮往,從清華園裡揚帆起航。典禮上,清華校長邱勇講述了同學們身邊動人的「戰疫」故事,勉勵新生,要永葆心念蒼生的情懷,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確立兼濟天下的志向,給生命以溫暖,為理想而躬行。鑑於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今年,清華開學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線下設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內的32個會場,並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
  • 七夕節,女友扔掉男友15件禮物,研究生跳江殉情,家長務必提醒孩子...
    七夕節,女友扔掉男友15件禮物,研究生跳江殉情,家長務必提醒孩子。。。(一) 七夕節前後,年輕人在朋友圈曬了一番恩愛。其間,我獲悉到兩件不愉快的事,一件是,湖南大學碩士畢業一年後,因女友提出分手而投江自盡,留下了18封殉情日記。
  • 她27歲嫁入豪門,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9歲
    她27歲嫁入豪門,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9歲導演張同祖曾這樣評價過白靜:"白靜是一個很純潔,很上進的演員";曹曦文形容白靜是:"身在娛樂圈卻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她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更沒有想到,她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29歲。這也不禁令人感慨,果然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人為此感到遺憾,畢竟這麼年紀輕輕的就去了;同時也有人表示活該,欲望太盛終究是被欲望本身給吞噬。要說這嫁入豪門的女星有很多,但是白靜卻把豪門鬧到支離破碎。然而玩火太盛,不小心把自己的生命也給搭了進去。
  • 襄汾飯店倒塌29人遇難,最不該下跪的就是他
    她78了,我80了,我倆差2歲。 我倆連架都沒吵過。 我老伴最好了! 他只是在自己80歲的時候,和自己親人朋友一起到一家飯店吃了一頓飯。 又何罪之有呢?
  • 27歲嫁豪門,騙丈夫、氣死婆婆的白靜,生命被丈夫定格在29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豪門是多少女星都夢寐以求的,能拿到豪門的通行證,實在是不容易。擠破頭往進走,沒點實力根本把握不住豪門的公子。「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話放在白靜的身上,實在是太現實了。誰能想到她會因一場死亡,被無數人知曉。
  • 走進自殺真相,惋惜那些消失的年輕生命
    基於該學生的遺書,目前可能性較大的自殺原因是研究生畢業推遲。年輕生命轉瞬消失,這實在令人惋惜。自殺是發生在全球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因,自殺很大程度上是情緒抑鬱無法緩解的結果。曾熱議一時的峨眉山女孩跳崖、以及鄭州近期12歲女孩跳樓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事件。那麼芳華正茂的年齡,為何他們會選擇自殺,「一掛解千愁」?
  • 貧困碩士畢業生殉情,他的前女友責任最大?
    死者陳某,今年僅29歲,因為和女友分手,難以接受現實,寫了18篇日記後,於7月初跳下廣州珠江溺亡。 網友譴責其前女友 一位年紀輕輕的碩士畢業生,接受了好心人多年的資助後,終於走上了社會,有了能夠回報好心人、自己家庭和社會的機會,卻因為情感挫折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讓人可惜又可嘆。
  • 生命之道
    神定下「各從其類」的生命,人雖天天吃牛羊肉,卻不會因長年吃牛羊的肉而變成了牛,羊。顯然的神賦予人比動物更高的生命。    4.神的生命: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神的生命是永恆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神的生命是無限旳;人的生命因罪已遭破壞,不完全了,而神的生命卻是完美的,聖潔的,榮耀的。
  • 18歲少年跳河殉情,女孩被網暴羞辱!看到現場母親的一幕我竟然笑了?
    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呢~快來看今天的內容吧提到「殉情」,這樣的情節多半都是在古裝電視劇裡出現,但是在2021年,兩位少年真實的演繹了一把「為愛殉情」的戲碼。而且兩人均未滿19歲...目前兩人的遺體已經被打撈上岸。本少女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也是愣住了,也許這就是「為愛不顧一切」吧!
  • 殉情!未婚夫劈腿電視臺同事,29歲女記者從婚房跳下!她留下的這段話看哭網友…
    在朋友圈留下最後的話,27日凌晨時分,29歲的年輕姑娘丹丹,從剛裝修好的11樓婚房外縱身而下……▲兩人昔日合影「陪你去看繁華世界!」這是丹丹的微信個性籤名,可惜,她選擇了從新房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花兒一樣的生命!
  • 白靜:27歲嫁入豪門,騙夫撈財氣死婆婆,生命被定格在29歲
    人的生命是很重要的,不論是有錢沒錢,面對婚姻中的難題,如果不加以解決,用偏激的方法去對待自己最親近的人,實屬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就像前段時間的杭州事件,生活是可以解決的,但生命只有一次。2012年,被自己的丈夫周成海刺殺身亡,隨後丈夫也自殺了,那年她才29歲,本應是最好的年華,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隱情呢?兩個人好好的感情,卻只能在黃泉之下相見......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一、人生終極課題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例如:「我為何在此?」「什麼是生命?」「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在歷史長河中,它也是科學以及神學一直思索的主題。
  • 殉情的湖大碩士:中了愛情的毒,別再吃夠愛情的苦
    「人生短短幾個秋,何必如此不罷休;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世間文字千千萬,唯有情字最殺人。陸某認為結束一段感情的痛苦,就是自己離開,不再去想。他爬上了廣州塔的獵德大橋橋欄,他是真正的求死,爬上去就跳了下去。
  • 大連29歲研究生乏力腹瀉 一查患上結腸癌
    疲憊乏力、腹瀉便血,29歲的吳晗(化名)到醫院一查,竟然患上了結腸癌。根據腫瘤分布情況,醫生把吳晗的全部結腸切除,他將終生攜帶排洩袋生活。此前,吳晗曾有一段時間生活不規律,偶有不適以為是普通腸胃病,耽擱了發現病變的最佳時機。
  • 29歲男碩士留下18篇日記後殉情:愛是讓人重生,還是毀滅
    29歲的陳陸洋是家裡的驕傲,他自幼家貧,靠著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家裡人和周圍的人對他印象都很不錯:性格倔強而堅韌,不服輸。有太多類似為愛殉情的新聞,多到我都不想去一一列舉。或許對於很多陷入愛情的人來說,愛情就是天就是地,而他們的縱身一躍,成就了他們自以為的「美好愛情」,卻留給了身後人無盡的悲痛。中國有句俗語:父母在不遠遊。是啊,父母尚在,更不該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