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441627356/answer/1716119853
寫段對話《妙計》
(此故事是對《西遊記》的改寫,並非原書本意)
觀音:佛祖,那大鵬鳥將獅駝國的人都吃盡了,佔國為王,弄了一國的妖精。如此下去,必生事端。不如,我們去降服他吧?
如來:那大鵬鳥本領高強,現在還是不去惹他為好。
觀音:那大鵬鳥本領再高,還能有佛祖您高麼?
如來:我的法力固然比他高。但我乃堂堂佛祖,與他鬥法,若不能一招制敵,豈不丟人?
我若與他打鬥個幾十回合,才將他制服,傳揚出去,難免貶了我的身價,損了西天的名聲,會丟掉不少信眾的。
我當初與那孫猴子鬥法,便未曾動武,只是讓他「飛出我的手掌心」,最後他輸了。
大家都紛紛議論說,「那孫猴子再厲害,也飛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此事倒是給我增了不少信眾。
若是我與那猴頭打鬥幾個回合,再將他制服,便是自貶身價了。
觀音:佛祖果然深謀遠慮。不知佛祖心中,有何計策?
如來:你去告訴文殊、普賢,讓他們把坐騎青獅、白象,放下界去。
觀音:讓青獅、白象去和大鵬鳥打鬥?
如來:不是,讓他們去和大鵬鳥結拜。
觀音:讓他們也去獅駝國?
如來:不妥。主動送上門的,未免惹人懷疑。
不要讓青獅、白象主動去找大鵬鳥結拜,要等大鵬鳥找上門來。
觀音:怎麼讓大鵬鳥找上門來?
如來:大鵬鳥不是在獅駝國嗎?
就讓青獅、白象在離之不遠的獅駝嶺為妖,等著大鵬鳥上門結拜。
觀音:您怎麼知道大鵬鳥一定會去結義?
如來:大鵬鳥身邊,都是些小妖,他難免孤獨。
土生土長的無名妖怪,他也看不上。青獅、白象好歹有仙家身份,法術也不差,想來大鵬鳥在孤寂之時,可能會去結交。
更何況,咱們安排了唐僧師徒途經獅駝國,大鵬鳥為吃唐僧肉,也會去找幫手的。
觀音:如果大鵬鳥與青獅、白象結拜,那便好了。
孔雀大明王菩薩,乃是佛母。
這大鵬鳥與她一母所生,說起來,倒是個「佛舅舅」哩。
文殊、普賢,乃是佛祖屬下;青獅、白象,乃是佛祖屬下的坐騎。
大鵬鳥與佛祖屬下的坐騎結拜,算是自降輩分了。以後佛祖捉拿他,便能少些顧慮。
如來:你要親自叮囑青獅、白象,讓他們和大鵬鳥結交後,多引著大鵬鳥吃喝玩樂,讓他多荒廢些法力。
他的法力降低了,我才好一招將他制服。
觀音:是。若是那大鵬鳥吃胖了,成了胖鵬鳥,飛得便慢了,就容易被制服了。
如來:此言甚是。
觀音:那大鵬鳥整日招納小妖,現在已有數萬之眾,已經吃了不少人,以後還會吃更多的人。
我們能否想個辦法,讓他少招納些小妖,少害死些百姓?
如來:不用理會。小妖多了,有好處,也有不好處。
觀音:是啊,不好之處,便是會害死更多人。
如來:非也,非也。
你的眼光,要看得長遠些。
小妖多了,雖然會吃掉更多人,但周圍未必有那麼多人給他們吃,時日久了,小妖們必然吃不飽。
那許許多多的小妖,若是整日難以吃飽,便不會有多少忠心。
只要我到時候擒拿住大鵬,保管那些小妖一鬨而散,不會給我添麻煩。
觀音:可小妖多了,會吃掉更多的人啊!
如來:戰爭總會死人的。
觀音:戰爭?
如來:此乃我與大鵬鳥之戰,乃是三界之中的大戰,所以必然會有人員損傷,我也無可奈何。
觀音:若是您不在乎能否「一招制服」大鵬鳥,現在就下界捉拿大鵬,「戰爭」便可提前結束,便會有無數無辜百姓得救。
如來:什麼「無辜百姓」?
為何那些人被吃掉、屍橫遍野,我等卻可以成仙為佛、威震三界?
皆是因為我們種善因、得善果,那些人種惡因,得惡果。
種惡因、得惡果之人,哪裡無辜了?
觀音:很多被吃掉的百姓,一生並沒幹過任何壞事啊。
如來:那便是他們的祖輩積了惡果,報應到子孫身上了;
或是他們前生積了惡果,所以今生得了報應。
觀音:可是,很多被吃掉的百姓,他們的祖祖輩輩,他們的前世今生,都沒有幹過任何壞事啊。
如來:他們雖然沒幹過壞事,但是生過惡念,只是沒有機會將「惡念」變為「惡行」而已。心生惡念,這同樣是種惡因,必得惡果。
如此佛理,你都不明白嗎?
觀音:是,是,弟子學佛不精,日後一定多鑽研佛理。
佛祖,對於將唐僧師徒牽涉其中之事,弟子還是有些疑慮。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事,三界矚目。將唐僧師徒牽涉其中,等於將大鵬鳥幹的惡事宣告天下。
而那大鵬鳥畢竟和您有親,將他的惡行傳揚三界,與您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不如不要牽涉唐僧師徒,低調處理大鵬鳥,如何?
如來:正是因為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事,三界矚目,我才打算讓他們牽涉其中的。
我當時修成金身,被那孔雀吞下肚去,我剖開她脊背,才脫身而出。
我本想殺了那孔雀,諸佛卻說孔雀與我有母子之義,我才違心將她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那孔雀在佛家地位超然,我早已看不慣她。
如今將她兄弟的惡行、醜事傳揚三界,便能夠多敲打敲打她,讓她知恥、知羞,低調做人、老老實實,少生妄念,不增野心。
觀音:弟子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