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疫情蔓延致使全球經濟衰退,而最先受到疫情影響的中國,卻已經以最快的速度逐步復甦經濟,明年GDP預期增速8.1%,未來五年平均或能達5.5%。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曾帶動了許多行業走向成熟發展階段,而汽車後市場作為萬億級規模的高潛力市場,為什麼走過20年依然缺乏全國性的消費者品牌?為什麼講了這麼多年的網際網路、數位化還未真正跑通?為什麼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卻留不住客戶回流4S店?
12月2日,華勝集團董事長、總裁周大軍受邀以主演講嘉賓身份出席2020(第十屆)汽車服務世界大會冬季峰會,直面汽車後市場的產業難點與轉型困境,以「科學修車「標準+生態+數位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對如何破局產業下半場進行了深度分享。
以下為周大軍分享內容(整理):
產業競爭加劇、洗牌加速,維修服務標準建設是競爭關鍵
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為2.85億輛、平均車齡超過5年並持續增長,汽車後市場產值規模已經達到1.5萬億元,維保服務也接近萬億級別。然而,國內擁有超過40萬家獨立修理廠和2萬多家4S店,至今還沒出現高佔有率的龍頭企業。隨著汽車服務市場同質化愈發明顯,產能嚴重過剩,4S體系發力售後搶奪客戶,獨立售後則打起價格戰互相傷害,汽車服務行業競爭越來越惡劣。
何為汽車後市場的正確出路?周大軍表示,車主維修服務選擇難、汽服/汽配門店經營難、保險公司賠付定損成本高,「產業鏈的每一環節大家都有很多痛點,背後的本質是缺數位化時代的基礎設施,也就是穿透行業及各關聯方的標準。」
他判斷,維修服務標準建設將是汽車後市場難點和下半場競爭的關鍵,唯有參考主機標準,重構科學的、可驗證的產業及維修服務標準體系和認證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做好「科學修車」:學華為商道、學醫療體系、學4S體系
早些年,在大量資本助推下國外主流維修連鎖模式相繼進入中國,卻因為中外後市場在用戶維保行為習慣、產業鏈基礎薄弱及發展階段等巨大差異,遭遇嚴重的水土不服,不得不宣布撤資和關閉門店。國外模式在中國汽車後市場跑不通,對於華勝而言,周大軍表示行業已進入了中國特色的無人區,很難找到對標。
那麼,如何把行業做大做強,他提出了「三學」,學華為商道、學醫療體系、學4S標準。
「我們從商業道德層面學華為,以客戶為中心,構建整個端到端的流程標準、數字標準,以奮鬥者為本,把堅持艱苦奮鬥的文化落地到位。從汽車科室建設層面學醫療體系,將車輛故障診斷流程、診斷項目收費、技師培訓認證、專業設備工具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做到可複製、可標準、可驗證、有依據。最後,就是學主機4S體系,建立覆蓋服務、價格體系、供應鏈、認證培訓、滿意度調查、客戶關係維護等的一整套維修服務標準。」
他強調,科學修車,就是用科學的精神、態度和方法,應對「汽車維修」何為正確的答案,是華勝多年來堅持標準化、產品化、數位化的總結,旨在重新定義汽車維修服務標準、建立行之有效的汽車新維修服務體系。
華勝維修服務標準建立取得階段性成果
早在2001年,華勝著手建立業內領先的車型、配件、工時資料庫以及不同應用場景服務模型和算法,將錯綜複雜的汽車維修服務進行數據化、標準化、產品化改造,為構建維修服務標準打好了深厚基礎。
周大軍表示,華勝目前已基於維修運用場景車輛系統重新建立了三級分類標準,如發動機為一級系統分類,機體曲柄連杆機為發動機系統的二級系統分類,機體組、曲軸飛輪組、活塞連杆組、發動機附件則屬於三級系統分類。
「目前業內分類標準雖然大同小異,但分類名稱語言不統一,難以標準化。華勝這個三級分類標準在行業是獨一無二的。同樣,汽配端我們也對技術件進行了三級分類,分為非技術件、普通技術件和高級技術件。如機油、濾清器、蓄電池等常見配件為非技術件,普通減震器為普通技術件,空氣減震器為高級技術件。」
自去年提出打造中高端汽車三甲醫院,華勝參照三甲醫院醫療體系,基於維修項目建立了覆蓋洗車美容、精保快修、發動機、底盤、變速箱、電器、空調、疑難故障、鈑金、噴漆的十大科室分類標準,以各個科室為單位持續推動維修服務產品化,並在車輛故障解決方案標準化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果。
「基於車輛系統我們已完成常用的78個車輛故障現象標準化,關聯出283個常見維修項目,同時SA接車對故障現象標準名稱、故障檢測診斷標準名稱、故障原因標準名稱、維修項目標準已初步實現IT化應用。車主只需在手機搜索故障名稱,馬上就能獲得清晰的維修方案和費用報價,進廠後門店即可快速實施、交付、形成閉環。」據數據顯示,2020年華勝燒機油故障線索已累積6024條,當前每月有100臺以上到店轉化,綜合轉化率約6%。
華勝的數位化生態
在周大軍看來,汽車後市場產業鏈的長度和複雜性以及標準的缺乏,決定了傳統的端到端鏈路式結構的低效率和高分散度,而產業生態網絡是開放的、多樣性、自組織和動態的,企業應該基於全價值鏈運營保持開放心態和靈活的方式,通過標準連結產業優質資源,以數位化深度賦能和激活產業鏈,打造縱橫一體產業生態網絡。
「當今這個時代,商業應該是更開放的,華勝致力於構建產業生態,希望以投資和戰略合作的形式,通過標準與數位化連接產業優質資源,賦能汽修門店,共同服務好車主」。
近幾年,華勝以數位化為核心加快網際網路轉型,對維保核心業務場景全面數位化,從維保管理標準數位化、客戶生命周期管理數位化、連鎖門店經營管理數位化、供應鏈管理數位化和人才發展數位化五個方面穩步推進,以數位化工具賦能和提升產業生態鏈效率,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汽車後市場數位化轉型是漫漫長路,三五年之內不可能解決,我保守預估至少還需要八年十年的時間,行業有很多標準都還沒統一,需要把基礎建設好,期待有更多行業夥伴參與進來。」
結語:22年以來,華勝始終堅持「讓客戶車輛維修服務選擇不再難、讓天下沒有難開的修理廠、在汽車維修服務行業塑造新的商業文明」的使命,圍繞科學修車,通過投資和戰略合作的形式,以標準×生態×數位化連結行業優質資源,打造行業級的維修服務標準。
一直以來,「共建、共享、共創」是周大軍近幾年接受媒體採訪和對外演講分享時反覆呼籲的口號。「華勝一直講開放,畢竟後市場這麼大,單靠華勝自身能力是不足夠的。我們始終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產業夥伴,共同參與汽修汽配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升級的歷史機會點!」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