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在影像中見「天地和眾生」

2021-01-11 搜狐網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章利新 張正富 苑蘇文)提到香港導演王家衛,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文藝範兒」「小資情調」等標籤;談到他的電影,很多人會立即浮想出某種獨特的影像風格:不固定的鏡頭、不規則的構圖、冷豔的色調、精良的臺詞、碎片化的敘事……

  「王家衛是謎樣的人物。」法國著名電影人洛朗·蒂拉爾這樣描述王家衛,他為自己樹立了一種神秘莫測的形象—從來不摘下墨鏡,回答問題時所言不多,但在很多方面都出人意表、富有創見。

  在《一代宗師》3D版公映前夕,王家衛在接受專訪時卻給記者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他依然戴著墨鏡,卻並不神秘,一身休閒裝、平實親切的言辭、甚至略帶靦腆的舉止,讓人覺得面前坐著的是一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採訪中,王家衛談到最多的是對待電影的「態度」。他本人正是「慢工出細活」的代表。執導筒近27年,他只產出了10部電影,量少但是部部精品,獲獎無數。他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最長製作時間紀錄,《一代宗師》可謂「十年磨一劍」,光3D版製作就花了一年。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一代宗師》3D版於1月8日全國公映,這是王家衛的首部3D電影。他期望以西方最精湛的3D技術完美展示獨特的中國故事和美學。

  為拍《一代宗師》,王家衛走遍大江南北,訪問上百位武術界前輩。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他把關注點從一個人(葉問)和一個門派(詠春),逐漸拓展到了整個武林和整個時代。

  最終,王家衛把這部電影變成了一個重現民國武林的龐大工程,從動作、服飾、道具等各方面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這部電影有它的風格,它讓人看到它的來歷,讓人看到武俠片可以是有根據的,站得住腳的。」王家衛說。

  更重要的是,他努力還原當時武術家們的「精氣神」、他們推崇的儀軌等內容,由此刻畫那個時代裡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它跟其他的武俠片不一樣,它不講誰是高手,它講武林的傳承,武術家的自我完善、最困難時候志氣和堅持。」王家衛說。

  電影中有臺詞描述功夫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其實也是王家衛對待這部電影的態度:他把武俠片從純粹的動作表演擴展到對「自己、天地、眾生」的觀照和感悟。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個精神是對每個人都是一個啟發,和你練不練武沒關係。」王家衛說,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要求,要認清這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能不能進入到裡面。你有沒有決心,有一天把你自己學到的東西或體會傳授給別人。

  很多人都問:「王家衛拍戲為什麼要用這麼長時間?」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對電影認真、嚴謹的態度,或者說他始終懷抱對電影的赤子之心。

  王家衛告訴記者這樣一個場景:在山西太原,他去拜訪形意拳的一位名師,當時是早上5點鐘,一個下雪的大冷天,就在火車站外面,這位師傅帶著30幾個徒弟在那裡練,幾十年如此,而他最年輕的徒弟都50歲了。

  打動王家衛的是他們的堅持;而打動武林前輩的又何嘗不是王家衛的認真與執著。「那些師傅都非常支持這個電影,因為他們看到你是在認真地做這個事情」。

  或許,也是因為認真和執著,王家衛的電影總是不落香港類型片的窠臼,大大拓展了香港電影藝術的可能性。

  他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改變了當時香港流行的英雄片面貌;而《重慶森林》「解構」了警匪片;《東邪西毒》《一代宗師》則拓展了武俠片,把獨特的文藝和歷史的要素注入這個類型片……

  「我小時候是看類型片長大的,而且我對各種各樣的類型片著迷……因此我試圖以一種不同類型來拍攝我的每一部影片。這也是使得我的影片具有獨創性的部分原因。」王家衛在洛朗·蒂拉爾的「大師課」上說。

  「技術就是態度」

  把《一代宗師》拍成3D電影是王家衛的初衷,因為武俠片本來就適合用3D效果呈現,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空間跨度大,南方北方的眾多細節,如果用3D呈現,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但那個時候,沒有這個條件。」王家衛說,一般來說,簡單的2D轉3D,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能完成,但是他堅持用一年的時間來製作,這讓投資方猶豫再三。

  抱著「見天地」的心態,王家衛親赴美國,千挑萬選,最終敲定與好萊塢頂尖3D團隊Gener8合作。打動他的是這家公司的專業、嚴謹:他們坦承,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功夫動作,其他諸多東方美學要素,對他們的技術而言是巨大的挑戰,需要他全程參與。

  為此,王家衛每個月飛赴美國,看進度定修改。單單電影開場處的雨中打鬥那場戲,為了達到完美效果,他們就花了3個月時間,動用200多位製作人員,每天坐在那裡幾乎把所有的雨點都勾畫出來了。

  「中國電影走到今天,我們很多時候注意到的是營銷,但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技術。」王家衛說,技術不單是金錢,更是一個態度,光有錢不一定能做到極致,必須要有態度。

  談到技術時,王家衛關心的其實是中國電影在工業化方面的成熟度,是未來如何真正能夠和好萊塢電影相抗衡。

  「中國很快會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將來面對好萊塢的電影,我們不能一直依靠短平快、熱鬧一時的產品,我們需要的是技術。好萊塢更注重的是工業,他們在技術上非常考究,把大量的資金用在製作、研發方面。」王家衛說。

  像3D之類技術的話語權都掌握在好萊塢,紮根在他們敘事方法、美學形態之中。那麼,如何讓西方的技術真正適應東方的故事和美學,這是王家衛在此次3D技術嘗試中所作的真正探索。

  20年多來,王家衛在電影視聽技術上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他大大提升了電影中畫外音(旁白和內心獨白)的作用,他對現成音樂的運用堪稱經典,他拓展了電影敘事的自由度和舒展度……各種技術風格都被後來的電影人爭相效仿。

  早在15年前,美國著名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評價說:「王家衛的成功,重塑了本土電影視與聽的面貌」「環顧今天的香港電影,王家衛依然是最具有藝術風格、最敢於創新的導演」。

  「必須要有中國的美學」

  《一代宗師》3D版上映之際,正值中國電影票房衝刺300億大關。

  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統計,2014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96.39億元,同比增長36.15%。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僅為100億元,用了3年增長到200億元,僅用了1年又增加到近300億元。

  「現在電影市場整體是在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王家衛說,必須先把市場做好,先有量再求質,要允許那些導演和製片人多去嘗試。可能會有一些投機的電影產生,但那是不會長久的,會被觀眾所淘汰。

  在他看來,中國電影走向成熟,「必須要有中國的美學,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敘事方法和美學形態」。

  在《一代宗師》中,王家衛通過新技術把雨、雪、鏡、影等東方視覺元素髮揮到極致。「通過處理這些獨特的細節和情調,技術公司有了新的方法;同樣,我們也要吸收他們的技術,更好地表達我們的美學。」他說。

  除了視覺上的中國元素,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背後的價值觀問題。

  《一代宗師》細膩地描寫了民國時期武林宗派的規矩戒律、武術家們為人處世的原則,他們舉手投足間有中國氣度,一招一式間有中國美感,這是向中國傳統價值致敬。在王家衛眼中,武術的高下不止是拳腳的高下,更是思想和精神境界的高下。

  那麼,未來我們能否創新出一種更好的展現形式,在全球範圍更好地傳播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呢?對此,王家衛說:「我相信一定會達到的,但現在我們還在一個起步階段,我們先把自己的志向定好,有這個勇氣去挑戰這個高度。」

  「在國內碰到很多年輕人,都很有想法。」王家衛說,其實現在我們缺的不是導演或編劇而是製片人,缺的是能幫助年輕人把他們的想法融入市場中的人。對年輕人來說,態度很重要,你必須要有這個膽,掌握這個魂。

  雖然頭頂無數光環,但王家衛對電影藝術始終保持謙遜。他曾坦言:「我仍然把自己看做是一位觀眾,一位走到攝影機背後的觀眾。我拍電影的時候,總是試圖復現我作為一位電影愛好者的最初印象。我相信自己首先是為觀眾拍電影。」

  站在身高超過一米八的王家衛旁邊合影時,記者笑問:「是不是,需要別人認出您是王家衛時,您就戴上墨鏡;需要躲進人群隱藏自己時,您就摘下墨鏡?」他笑答:「就是這樣。我戴墨鏡,就像警察上班配上槍一樣。」

  要認識墨鏡後的王家衛,他說,那就去看他的電影吧。他始終在影像中和「天地」「眾生」坦誠「相見」。

  作者:章利新 張正富 苑蘇文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108/n407644299.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1/08/c_1113927865.htm report 3830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記者章利新張正富苑蘇文)提到香港導演王家衛,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文藝範兒」「小資情調」等標籤;談到他的電影,很多人會立即浮想出某種獨特的影

");}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影片解析:見天地,見自己,見眾生
    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群像戲,講的是武術家們輾轉於時局動蕩下,被捲入時代的漩渦中各自的命運和選擇的人生道路,講是武林的末路以及新生。王家衛 章子怡 一代宗師電影裡三條線,三個人物主要人物,三個武術流派分別代表三種格局:一線天(張震飾演),八極拳,見天地。作為武術家及時參與時事,以軍統特務身份刺殺日寇而後退隱香港開理髮店守望宮二。
  • 「能見天地,能見眾生!」王家衛暢談澤東電影25周年
    「能見天地,能見眾生!」這是王家衛口中澤東電影的宗旨。
  • 見自己 見天地 見眾生
    今天,我們就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為主題,與大家一同探索關於人生的這場修行。見自己生為人,首先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才能回歸到本心。一切從本心出發,無論追求身體健康、靈性開悟、圓滿關係或是靈魂解脫了卻輪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和大道所在。
  • 見自己 見天地 見眾生
    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和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
  •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水墨丹青少林:詩與遠方、水墨丹青處—樂山樂水;且「陋室銘」也!人生不過是隨遇而安,樂山樂水,去詩與遠方的涅槃!何必不禪修呢?不過是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水墨沙龍|中國糕餅文化審美藝術工匠杜德春於:少林寺達摩院農曆九月十九
  • 學會養生主靈性按摩,讓我「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就像電影《一代宗師》裡宮二最後一次見葉問所說的那樣,習武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她在習武的過程中曾見過自己,天地想必也見過,但沒能見眾生。如果說遇見自己、成為自己已經非常不易,而見眾生,具有老子所說的「慈」,對眾生有平等且無條件的愛,就更是難上加難。「養生主靈性按摩」所要求的品質就是要帶著極大的愛,不管你面前的人是誰,這愛是一樣的。
  • 緣起一代,天地眾生——《一代宗師》觀後
    宮二轉述的宮羽田的一句話,練武人的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見得了自己,未必做得了自己,是沒有福氣;做得了自己,卻沒有見自己,是沒有機緣。影片中有句臺詞:風月場中,多有性情之人。這不是為男人開脫,而是講一句真話。真的不是這句話,而是講在世的真實。風月場中,倚紅攏翠之戲,點頭哈腰之識,出入其中,見慣了眾生的矯揉造作,便容易從巧言令色中分辨出真性情來!這是淨從穢生的道理。
  • 宮二:這一生,我見了自己,算是見了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了
    、見天地、見眾生。文/求心內佛《一代宗師》中,宮二最後對葉問說,父親常給她說,練武之人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她有點不無遺憾的說,我這一生,見了自己,算是見了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了。了道、報仇,讓宮二徹底見了自己。功夫裡面,可以回頭,在現實世界,她已經不能回頭。在時代之中,她也算是見到了天地,並且在火車上海順便救下了「一線天」。另一邊廂,葉問也在當時的時局之中見自己。電影中,他自己的獨白是,40歲之前,我的人生是春天,40歲之後,瞬間進入了冬天。他的前半生一帆風順,在抗戰中,他兩個女兒相繼餓死。
  • 宮二:這一生,我見了自己,算是見了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了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文/求心內佛《一代宗師》中,宮二最後對葉問說,父親常給她說,練武之人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她有點不無遺憾地說,我這一生,見了自己,算是見了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了。
  •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一輛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撞壞湖邊護欄,墜入安順市西秀區虹山水庫中,造成21死(其中5名逝者為學生),16傷。這輛公交車90度轉彎衝壞欄杆墜湖的真正原因是:司機蓄意報復社會。和之前大家推測的一模一樣。不一樣的是,在官方直面問題、不遮不掩的那份藍底白字的通告裡,我們可以窺視,張某剛只因生活不如意,就選擇了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摧毀乘客的美好生活。
  • 《一代宗師》:王家衛的「時間」和「格局」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宮二父親宮羽田和葉問都是有大格局的人物。兩人在電影裡有一場精彩的比鬥,比的不是武功,而是想法。何謂想法?想法就是眼界、心胸、氣度,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一塊餅,要如何才能掰開?宮羽田說了一段往事。那年,中華武士會成立。
  • 天地、眾生、自己——我的教學風格
    我的風格解讀金剛經有句佛言「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以開示世人對世界的見知見解。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中的經典臺詞「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則將此佛言變得易懂易讀而廣為流傳。喜歡旅行的人都喜歡帶著這句話出門,作為旅行愛好者,我也把這句話當成旅行聖經。旅行成為我的生活方式,也成為我的教學資源。
  • 何以見自己見眾生? ——評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
    ——評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 王家衛總是與眾不同,即使拍武俠片也是如此。其最大的不同在於:難懂。一部《2046》,讓人云裡霧裡,就連這作為片名的幾個數字,也搞不清是指空間還是指時間。《一代宗師》應該是他電影中最易懂的了,可還是讓人捉摸不透。
  • 臺灣影評人塗翔文:王家衛終於擺脫周慕雲的背影
    王家衛新片《一代宗師》18日終於在臺灣上映,引起臺灣觀眾密切關注。針對這部在大陸和香港毀譽參半的電影,許多臺灣媒體人紛紛在個人社群網站頁面或大眾媒體上書寫影評,談他們自《一代宗師》中領略的缺憾或美學。
  • 味道的傳承|屈浩: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屈浩講到,「做廚行與習武相似,如電影《一代宗師》中所言的三個境界:一曰見自己,二曰見天地,三曰見眾生。」其實,屈浩從廚近40年的經歷,正可以歸納為這九個字——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蔥還可以切蔥絲,又有雞腿蔥絲和眉毛蔥絲之分。蔥破開後直著切,叫「雞腿蔥絲」;破開後斜著切,形狀像人的眉毛,叫「眉毛蔥絲」。這十幾種不同的蔥料每天都得備好,放在每位師傅身前。在名店豐澤園的眾多大師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言傳身教中,屈浩不僅廚藝突飛猛進,也養成了細緻紮實的烹飪作風,為日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烹飪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原創散文|孫儷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我覺得現實中的她與劇中的周瑩有許多相似之處:不僅有大女人的情懷,更有小女人的氣質;不僅可以霸氣襲人,也可以小鳥依人。孫儷在劇中更是大秀了一把旗袍。旗袍,是那麼的暗香流韻、那麼的婉約可人、那麼的風情搖曳。看到它,仿佛看到了雨巷裡的那一個幽怨的眼神,又聽見了沈園邊那一曲哀婉的琴聲,又聞到了舊上海灘上的那一縷梔子花香。
  • 見過了自己和天地,《一路逆風》帶鄧紫棋去見眾生
    但如果不帶觀點地去看《一路逆風》,電影記錄的都是真情實感,一個90後當紅炸子雞,仿佛如《一代宗師》中一臉英氣的宮二,如何在音樂路上見自己、見天地,用一部電影去溝通,去見見眾生。  # 自黑 #鄧紫棋簡直就是「負面新聞磁石」,除了各種耍大牌的傳聞之外,她在香港的很多訪談中的尺度都放得很開,各種敏感話題都來者不拒。而在香港娛樂圈這樣一個有了感情要遮遮掩掩的傳統的地方,鄧紫棋不僅公開了自己和林宥嘉的感情,甚至還在社交平臺細數前男友多宗罪。
  • 乾貨 | 王家衛的電影敘事手法解析
    之所以這麼說, 是由於其電影的影像風格,敘事理念,音樂對白,攝影剪輯都有異於常規的電影表現手法。以敘事手法為例,經典的好萊塢敘事特點在情節上通常設計為「圓滿」—— 即強調完整有序的開端、終端和結尾。王家衛電影的導演敘事方式頗具代表性,而其中又以時空中的時間最為特別,因此從其時間敘事的切入,探尋他的電影,會是一個重要的角度。他的電影通常不 會有很明晰的歷史脈絡,有時會架空一定的時空軌跡,有超脫歷史的意味,但並不代表王家衛疏於對時空的思考和表達。實際他將時間概念深植於電影中,將時間幻化成非常具象的、獨特的,具有情感表達能力的載體。
  • 【心火專訪】第十九期:BIGDOG - 見天地 見眾生 見自己
    之後我還在Nofear Family呆了一陣子,最後實在是目標和發展計劃不一樣,就退出了。心火:《王可I》中的《茉莉花》是Deeplay作曲的,合作是怎麼促成的呢?心火:幾次和lil Ray交手, 有哪些感受嗎?Bigdog大狗:最值得尊敬的對手和朋友,現在我們關係很好,經常碰。心火:從選手到主辦,你有什麼區別感受?
  • 痴言丨漫漫情懷品戲詞;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編者曾為崑曲《千忠戮·慘睹》中那「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也曾經為越劇《紅樓夢》中寶玉那幾句」問紫鵑「而扼腕。戲知今日粗粗整理,摘選一些京劇中比較經典的戲詞。唱腔表演看的是演員技藝,而戲詞見的則是一番情懷。王家衛導演的電影《一代宗師》中,有許多臺詞廣為流傳。筆者甚愛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此句雖來源於「三家相見」(與道家有關),但也可來概括練武的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