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戲詞是故事的載體,有記敘,有抒情,有萬年大水詞,也有值得細細品味的妙句。編者曾為崑曲《千忠戮·慘睹》中那「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也曾經為越劇《紅樓夢》中寶玉那幾句」問紫鵑「而扼腕。戲知今日粗粗整理,摘選一些京劇中比較經典的戲詞。唱腔表演看的是演員技藝,而戲詞見的則是一番情懷。王家衛導演的電影《一代宗師》中,有許多臺詞廣為流傳。筆者甚愛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此句雖來源於「三家相見」(與道家有關),但也可來概括練武的三個階段。而將這話反過來說「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則更像是我們感觸戲詞的三個不同層面了。
▋▎見眾生
戲臺上演繹眾生百態,而戲詞是一種最直觀的呈現,裡面有「一劍隨身下太行」(紅拂傳)的江湖豪氣,有「說什麼花好月圓人亦壽」(生死恨)的家國之思,有「不由人羞答答難以為情」(太真外傳)的女兒嬌媚,亦有「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姻眷」(狀元媒)的恩愛祝福等等。世態風塵,盡在此間。
《監酒令》中,漢家王族少年劉章屈身呂氏,巡查宮牆,思來物是人非,一段唱詞後,又豈止「只落得星月冷空照未央」。
微風起露沾衣銅壺漏響,披殘星帶斜月巡查宮牆。
站立在金水橋舉目觀望,但只見紫霧騰旋繞建章。
這龍廷與鳳閣俱是一樣,但不見昔日的創業高皇。
到如今輔社稷誰是良將,不由人心悲切淚灑千行。
「壯別」一折,是翁偶虹先生為《赤壁之戰》所新寫的一折,全折豪氣幹雲,周瑜與黃蓋的幾句念白也是頗有感人之處。且將長江作易水,瀟瀟悲歌勝燕趙。
浩然正氣衝霄漢,驚醒了星鬥閃閃寒。
駭浪奔濤增婉轉,風叱雲吒也纏綿。
老將軍,珍重此身經百戰,珍重了這東風初送第一船。
大江待君添炙碳,赤壁待君染醉顏。
松柏勁骨當歲寒,你談笑而去談笑還!
雄志凌雲白虹貫,壯哉都督贈離言。
六十年來塵撲面,今日才得洗汗顏。
說什麼開基業經百戰,說什麼鯨鯢陣裡騁雕鞍。
大丈夫豈能夠老死床笫間,學一個丹心報國馬革裹屍還。
我把那長江當匹練,信手舒捲履平川。
東風起,燒戰船,應笑我白髮蒼蒼著先鞭。
烈火更助英雄膽,我管叫他那八十三萬灰飛煙滅火燭天。
收拾起風雷供調遣,百萬一藐談笑間。
男人流落異國,常常是建功立業,女人呢?戰火紛飛,自己偏又手無縛雞之力。《文姬歸漢》中,蔡文姬能嫁與左賢王,看似榮華富貴,然而內心裡卻無一日不思念故國。《小姨多鶴》裡,竹內多鶴永遠記得她的代浪村,就像文姬永遠在想:「何處雲飛是妾家?」
荒原寒日嘶胡馬,萬裡雲山歸路遐。
蒙頭霜霰冬和夏,滿目牛羊風卷沙。
傷心竟把胡人嫁,忍恥偷生計已差。
月明孤影氈廬下,何處雲飛是妾家?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夢中再見,故人依舊,有恩愛有嗔怨,可是若夢醒時呢……
你回家也算是重圓破鏡,休再要覓封侯辜負香衾。
粗茶飯還勝那黃金鬥印,願此生長相守憐我憐卿
去時陌上花似錦,今日樓頭柳又青。
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到如今。
畢竟男人多薄倖,誤人兩字是功名;
甜言蜜語真好聽,誰知都是假恩情。
▋▎見天地
一輪明月,照盡多少滄桑,有傷痛,有感悟,與天有語,與地有話,臺上的人自問自答,而對於一齣戲而言,這種唱段往往也是「戲核」中的一部分吧。
戲詞裡少有參佛的,而《鎖麟囊》裡的這段卻又參的這麼廣為人知。每個人都有「辛酸處」每個人都有「人生數」。何為逝水?何為蘭因?戀什麼?悟什麼?
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頃刻分明。
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
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叫我收餘恨、免嬌嗔、
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可憐我平地裡遭此貧困,我的兒啊——
把麟兒誤作了自己的寧馨。
最見不得英雄末路。水滸裡筆者最喜歡的人物,一點點被「逼」上梁山,被逼的那麼無奈。《野豬林》中的這段唱詞那麼貼切,貼切得仿佛放在原著中也不顯突兀。
大雪飄,撲人面,朔風陣陣透骨寒。
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
往事縈懷難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煩。
望家鄉,去路遠,別妻千裡音書斷,關山阻隔兩心懸。
講什麼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懷雪刃未除奸。
嘆英雄生死離別遭危難,滿懷激憤問蒼天。
問蒼天萬裡關山何日返?問蒼天缺月兒何時再團圓?
問蒼天何日裡重揮三尺劍?誅盡奸賊廟堂寬。
壯懷得舒展,賊頭祭龍泉。卻為何天顏遍堆愁和怨?
天哪天!莫非你也怕權奸?有口難言?
風雪破屋瓦斷,蒼天弄險,你何苦林衝頭上逞威嚴。
埋乾坤難埋英雄怨,忍孤憤山神廟暫避風寒。
在《文姬歸漢》中,有這麼一段情節,蔡文姬歸漢途中經過了王昭君的青冢,看到昭君墓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文姬哭的是誰?明妃?還是她自己?她自己分不清,我們也分不清……
見墳臺哭一聲明妃細聽,我文姬來奠酒訴說衷情。
你本是誤丹青畢生飲恨,我也曾被娥眉累苦此身。
你輸我及生前得歸鄉井,我輸你保骨肉倖免飄零。
問蒼天何使我兩人共命,聽琵琶馬上曲悲切笳聲。
看狼山聞隴水夢魂猶警,可憐你留青冢獨向黃昏。
▋▎見自己
「見自己」可能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也很難梳理,畢竟每人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體驗與遭遇。它們也隱在「見眾生」與「見天地」中,或為單單幾句,或為長篇大段,你在其中見到了自己,也記住了這句唱詞。筆者不敢妄自揣度,只將曾經打動個人做一個簡單的羅列。
《武家坡》中,薛平貴一去一十八載,武家坡前與王寶釧重逢,人還是當年的人,只是其中發生了太多的事,光陰流逝,寶釧一聲「老了」引人唏噓。金庸也曾將這句「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鬢斑。」化用在他的小說中。而又與武家坡有關,某一時期,朱家溍先生曾經被關押在拘留所,夜半被釋放回家,在門外叩門,妻子趙仲巽先生不辨門外是誰,以《武家坡》戲詞「既是我夫回來,必須要後退一步」問之。朱老答:「啊呀妻呀,後面無有路了。」夫人說:「嗯,是你。」夫妻團圓從戲裡演到戲外,也確實有那麼點可愛。
楊四郎流落番邦15載,在遼國皇宮院開啟了一段《鄉愁》。而這《四郎探母》到底有多愁?龍應臺說:「他(父親)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蔣勳說:「(鳳山黃埔軍校的校園中)總是聽到《四郎探母》,總是聽到一個孤獨蒼老的聲音,在某個角落裡沙啞地哼著:「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龍,困在了沙灘……」
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 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 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
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 我好比淺水龍困在沙灘。
▋▎粉詞
粉詞按理說應該歸入「見眾生」之內,可想大家讀到這裡,未免罷了,來給大家分享一段,也全讓大家歡脫歡脫。箇中意味也便不明言啦,小夥伴自己思量吧。
《紅娘》中有段反四平調,膾炙人口,荀慧生先生曾將該戲中的一些粉詞進行了改動,可趙燕俠在上世紀70年代的戲曲片中卻按了老的版本來,大家可以「偷覷偷覷」。
小姐小姐多風採, 君瑞君瑞你大雅才。
風流不用千金買, 月移花影玉人來。
今宵勾卻了相思債, 無限的春風抱滿懷。
花心拆,遊蜂採, 柳腰擺,露滴牡丹開。
一個是半推半就驚又愛,好一似襄王神女赴陽臺。
不管我紅娘在門兒外, 這冷露溼透了我的鳳頭鞋。
而《遊龍戲鳳》中的「插上這朵海棠花」,想必很多小夥伴也已知曉其深意,作為個結尾,我們分享一下馬連良先生與張君秋先生二人的電影片段。另外,很多小夥伴知道《遊龍戲鳳》是個歡樂的故事,但其本身卻是一個愛情悲劇,全劇叫做《驪珠夢》,而《遊龍戲鳳》只是其中的一折,著名導演李翰祥曾經以此劇為藍本,拍攝電影《江山美人》,而言菊朋先生與徐碧雲先生也曾經灌制了一張唱片,說的是正德帝在李鳳姐墓前重遇鳳姐的一段對唱,唱詞雖淺顯易懂,倒也有幾分感人。這版「人鬼情未了」也分享給大家一聽。
▪ 戲-|《驪珠夢》
錄像、唱片兩彈
─────────────────
▪ 角-| 馬連良 飾 正德帝(前) 張君秋 飾 李鳳姐 (前)
言菊朋 飾 正德帝(後) 徐碧雲 飾 李鳳姐 (後)
《驪珠夢》唱片唱詞:
(反二黃慢板)
李鳳姐:
我與你隔幽冥一般牽掛,
到如今拆比翼鏡裡曇花。
休得要嘆悽涼鸞孤鳳寡,
鸞孤鳳寡,萬歲爺啊!
(反二黃原板)
正德帝:
猛抬頭又只見美貌容華。
李鳳姐:
勸君王你不必相思無奈。
正德帝:
實難捨紅顏女埋骨黃沙。
李鳳姐:
在塋前難訴這離別情話!
戲知
理性進步,智識京劇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微信:co-regained
新浪微博:@戲知的痴人院
聯繫郵箱:info@coregain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