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廣大市民可能無法親身到國外旅行,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則讓大家可以跟著電影,讓目光飛向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放自己的心靈去旅行。
昨夜的陸家嘴中心下沉式廣場比以往更熱鬧,疫情期間參與過志願服務的陸家嘴環衛工人、金融白領等眾多行業的觀眾,和周邊市民一道觀賞了電影《孟加拉製造》。
參與疫情防控的黨員先鋒崗志願者、來自中國銀行的陳爾暘,向小布述說了自己兒時的電影夢。談到近期最想看的電影,陳爾暘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最想看看非洲,或者坦尚尼亞等國的電影,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
來自南碼頭女子清道班,曾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優秀環衛工人榮譽稱號的張麗,則開心地帶領她的10多位同事一下班就趕來現場坐等電影開場。與陳爾暘不同的是,張麗對兒時端坐小板凳在室外觀看電影的記憶尤為清晰,「今天能坐在高樓下看露天電影,感覺真的很特別。」張麗說。電影開始前,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體旅遊局局長黃瑋對前來觀賞電影的防疫志願者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本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特色和亮點。
7月27日晚,「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活動開展,12部電影走進新區36個放映點,開展近百場惠民放映。作為創新舉措,今年的展映活動推出露天展映形式,讓市民通過這種傳統的觀影方式,親近喜愛的電影。
據悉,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的主題為「跟著電影去旅行」,共展映12部影片,包括《柔情史》《孟加拉製造》《RK還是R Kay》等。電影主人公的腳步遍布五個大洲,從埃及尼羅河到美洲大原野,從山川壯美的中亞到林木蔥蔥的東歐。
27日晚,在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下沉式廣場,首場展映活動的開幕影片是來自中國的《白雲之下》。電影放映前,上影演員劇團的演員佟瑞欣和呂洋作為這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親善大使,為現場觀眾進行了推介。
《白雲之下》講述了一對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夫妻,因生活追求的不同而產生的某種生活困境,引導觀眾對愛與幸福進行深層次思考。影片曾獲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最佳藝術貢獻獎。
「一帶一路」的主題,吸引了不少觀眾。市民駱清子告訴小布,之前沒有特別關注過類似「一帶一路」主題的電影,這次專程過來欣賞,「感覺還挺特別,需要細細品味」。2018年,浦東新區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合作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周,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國際電影「引進來」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合作平臺,展現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成果。自此,每屆電影周都會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人、策展人出席,與國內同行開展交流合作。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峰介紹,目前,已有來自全球44個國家、50個機構加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
露天展映,則是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的一個創新模式。浦興文化公園、洋涇電影廣場 、凌橋社區文化中心、張江電影廣場、川沙電影廣場、曹路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廣場等,都將成為這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播放點。
除了陸家嘴中心,首日展映活動還在洋涇電影廣場和森蘭商都外廣場舉行,分別上映了《柔情史》和《RK還是R Kay》。
露天展映第二天,電影《柔情史》來到了花木電影廣場和張江電影廣場。家住附近的王女士告訴小布,「看露天電影很有『夏天』的感覺,而且比進電影院看電影要放心。」場內觀眾中還有不少小朋友,以前從未看過露天電影的孩子們,對這種新體驗特別有興趣。
與此同時,市民觀影過程中,現場並未放鬆各類防疫措施,除了入場時要測溫、查驗綠碼外,還建議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安全距離。花木電影廣場還特闢了臨時留觀區,安排了醫務人員做應急準備。為觀影市民準備了防暑降溫物品和防蚊物品,盡一切可能為周邊居民提供周到服務。
此外,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露天放映活動,還特別邀請一線抗疫人員共同觀影。「每一次展映活動,我們都會專門邀請在抗疫一線工作過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感謝他們做出的無私奉獻。」張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