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影去旅行」!「一帶一路」電影周啟動,露天展映等你看

2021-02-17 浦東發布

這個夏天,廣大市民可能無法親身到國外旅行,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則讓大家可以跟著電影,讓目光飛向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放自己的心靈去旅行。

昨夜的陸家嘴中心下沉式廣場比以往更熱鬧,疫情期間參與過志願服務的陸家嘴環衛工人、金融白領等眾多行業的觀眾,和周邊市民一道觀賞了電影《孟加拉製造》。

參與疫情防控的黨員先鋒崗志願者、來自中國銀行的陳爾暘,向小布述說了自己兒時的電影夢。談到近期最想看的電影,陳爾暘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最想看看非洲,或者坦尚尼亞等國的電影,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

來自南碼頭女子清道班,曾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優秀環衛工人榮譽稱號的張麗,則開心地帶領她的10多位同事一下班就趕來現場坐等電影開場。與陳爾暘不同的是,張麗對兒時端坐小板凳在室外觀看電影的記憶尤為清晰,「今天能坐在高樓下看露天電影,感覺真的很特別。」張麗說。

電影開始前,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體旅遊局局長黃瑋對前來觀賞電影的防疫志願者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本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特色和亮點。

7月27日晚,「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活動開展,12部電影走進新區36個放映點,開展近百場惠民放映。作為創新舉措,今年的展映活動推出露天展映形式,讓市民通過這種傳統的觀影方式,親近喜愛的電影。

據悉,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的主題為「跟著電影去旅行」,共展映12部影片,包括《柔情史》《孟加拉製造》《RK還是R Kay》等。電影主人公的腳步遍布五個大洲,從埃及尼羅河到美洲大原野,從山川壯美的中亞到林木蔥蔥的東歐。

27日晚,在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下沉式廣場,首場展映活動的開幕影片是來自中國的《白雲之下》。電影放映前,上影演員劇團的演員佟瑞欣和呂洋作為這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親善大使,為現場觀眾進行了推介。

《白雲之下》講述了一對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夫妻,因生活追求的不同而產生的某種生活困境,引導觀眾對愛與幸福進行深層次思考。影片曾獲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最佳藝術貢獻獎。

「一帶一路」的主題,吸引了不少觀眾。市民駱清子告訴小布,之前沒有特別關注過類似「一帶一路」主題的電影,這次專程過來欣賞,「感覺還挺特別,需要細細品味」。

2018年,浦東新區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合作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周,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國際電影「引進來」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合作平臺,展現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成果。自此,每屆電影周都會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影人、策展人出席,與國內同行開展交流合作。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峰介紹,目前,已有來自全球44個國家、50個機構加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

露天展映,則是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的一個創新模式。浦興文化公園、洋涇電影廣場 、凌橋社區文化中心、張江電影廣場、川沙電影廣場、曹路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廣場等,都將成為這次「一帶一路」電影周的播放點。

除了陸家嘴中心,首日展映活動還在洋涇電影廣場和森蘭商都外廣場舉行,分別上映了《柔情史》和《RK還是R Kay》。

露天展映第二天,電影《柔情史》來到了花木電影廣場和張江電影廣場。家住附近的王女士告訴小布,「看露天電影很有『夏天』的感覺,而且比進電影院看電影要放心。」場內觀眾中還有不少小朋友,以前從未看過露天電影的孩子們,對這種新體驗特別有興趣。

與此同時,市民觀影過程中,現場並未放鬆各類防疫措施,除了入場時要測溫、查驗綠碼外,還建議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安全距離。花木電影廣場還特闢了臨時留觀區,安排了醫務人員做應急準備。為觀影市民準備了防暑降溫物品和防蚊物品,盡一切可能為周邊居民提供周到服務。

此外,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露天放映活動,還特別邀請一線抗疫人員共同觀影。「每一次展映活動,我們都會專門邀請在抗疫一線工作過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感謝他們做出的無私奉獻。」張峰說。

相關焦點

  • 夏夜露天放映,「一帶一路」電影周帶你「跟著電影去旅行」
    除了在影院放映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片,12部「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員機構推薦的電影更走進浦東新區36個街鎮放映點,開展73場露天惠民放映。這個周末,露天放映在世博、金橋電影廣場、濰坊街道、周家渡街道、南匯新城電影廣場等地點繼續舉行。展映影片包括中國影片《柔情史》、孟加拉國影片《孟加拉製造》、保加利亞影片《姐妹》等。
  • 「一帶一路」電影周,跟著電影去旅行
    這個夏天,我們可能無法親身到國外旅行,但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我們可以跟著電影,讓目光飛向歐洲、美洲、亞洲、非洲,與那裡的生活相遇,放自己的心靈去旅行。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共展映影片17部,主人公的腳步遍布五個大洲,從埃及尼羅河到美洲大原野,從山川壯美的中亞到林木蔥蔥的東歐,從都市、工廠到戰爭、探險,記憶、身份,文化與情感交織碰撞,在電影的旅行中有角色與角色的相遇,也有心與心的相知。
  • 一帶一路電影周拉開帷幕 塗們白百何任推廣大使
    今年電影節,「一帶一路」沿線56個國家報名了1782部影片,其中的優秀影片在電影節影院展映中放映。「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繼續受到歡迎,成員從2018年成立時的29個國家、31個機構,到今年7月已達44個國家、50個機構,雖然聯盟的各國電影人不能像往年一樣來滬參加「一帶一路」電影周,但仍然積極報送影片。
  • 電視展映、露天展映、互動電影展映: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將...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21日從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獲悉,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活動將實現電視展映、露天展映、互動電影展映的三個「首次」。  北影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北影節除了與網絡展映平臺愛奇藝合作,於8月21日至9月22日期間線上展映包括《你的結局,我的開始》《亡命使徒》《訴訟人》《薩拉甜品店》等在內的250部影片外,將在展映形式方面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
  • 《白雲之下》揭開「一帶一路」電影周帷幕:17部影片將展映
    【《白雲之下》揭開「一帶一路」電影周帷幕:17部影片將展映】今天(7月27日)下午,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揭開帷幕,推廣大使塗們、白百何在浦東陸家嘴中心百麗宮影城與影迷見面。作為開幕影片的中國影片《白雲之下》,影片導演王瑞、男主演吉日木圖、女主演塔娜以及編劇陳枰等也來到現場,為觀眾介紹了這部影片,分享了拍攝期間的幕後花絮。目前,《白雲之下》已經定檔7月31日全國上映。
  • 小片之魅:「一帶一路」電影的國家敘事
    在筆者心中,最值得悉心品味的有兩類:一類是「經典修復」電影。重溫老片,不是懷舊,而是發現;一類是「一帶一路」國家的電影。探索異域,不是獵奇,而是理解。尤其是後者,和歐美商業大片相比,往往呈現出別樣的「小片」氣質:小成本、小語種和小故事,卻是氣象萬千、色彩斑斕。  「一帶一路」國家電影的展映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面旗幡,帶有鮮明的海派特色。它為本地觀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視窗。
  • 電視展映、露天展映、互動電影展映: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將實現三個「首次」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21日從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獲悉,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活動將實現電視展映、露天展映、互動電影展映的三個「首次」。北影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北影節除了與網絡展映平臺愛奇藝合作,於8月21日至9月22日期間線上展映包括《你的結局,我的開始》《亡命使徒》《訴訟人》《薩拉甜品店》等在內的250部影片外,將在展映形式方面有較大的創新和突破。
  • 「一帶一路」電影朋友圈再擴容,上影節已成沿線國家電影交流重要平臺
    從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辦「絲綢之路」影展單元;到2016年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一帶一路」作為國際展映板塊的常設單元,此舉引起各國電影人關注;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近5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申報1016部影片參賽參展,創歷年新高……「一帶一路」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重要元素。
  • 沿著「一帶一路」 探訪那些獨樹一幟的電影文化
    沿著「一帶一路」,探訪那些獨樹一幟的電影文化陳思航從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將 「一帶一路」作為國際展映板塊的常設單元,它便以國際化的視野,帶領觀眾遍覽了多國的風土地貌與人間故事。今年的 「一帶一路」電影周單元自國產片《白雲之下》啟程,它將帶領我們前往不同地域的影像世界:哈薩克斯坦的《偷馬賊》、希臘的《如何變成鳥》、印度的《RK還是R KAY》、埃及的《盧克索》……一系列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作品,呈現了該倡議本身具有的文化交流意義。
  • 「一帶一路 中國劇場」在緬甸展播
    本報仰光6月18日電  (記者李秉新)為慶祝中緬建交70周年,「一帶一路 中國劇場」展播活動日前在緬甸啟動。活動精選了數十部中國影視劇和紀錄片佳作,通過緬最大的天網電視臺的旗下亞洲電影頻道等多家頻道、緬甸威迪亞移動客戶端和仰光中國文化中心官方微信等平臺共同推出。
  • 電影正成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電影行業交流日漸頻繁,一大批故事片、紀錄片及動畫片在合作中創作完成,電影藝術正成為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黃貓》由哈薩克斯坦與法國合拍。同時獲得特別推薦影片的,還有伊朗與挪威合拍的《無光的陰影》、德國與俄羅斯等國合拍的《波斯語課》等16部影片。
  • 【特寫】電影節不能沒有露天電影,就像夏天不能少了西瓜
    7月25日,普陀區環球港露天電影開幕,他看著銀幕上播放的老電影《舞臺姐妹》說:「這就是我當年看過的。」徐壽道年輕時在江西插隊,後被分配進一家工廠當工人。當時廠裡開展了很多文化活動,每周都會組織看電影。「那個時候電影主要就是放八個』樣板戲』,重複看,就膩了。」徐壽道回憶。因為可供觀看的影片少,慢慢的,他也就不怎麼愛看電影了,就連談戀愛期間也沒怎麼進過電影院。
  • 每日話題 | 跟著電影去旅行
    跟著電影去旅行@艾莉森王:來克羅埃西亞近一個月,終於一路向南來到了《權力的遊戲》君臨城,Dubrovnik,建於中世紀的城牆,現在也是King's去了《志明與春嬌》的這座天橋@牛頭角偉業街;其實可以拍攝的角度並不很多~上次來得太晚,光線不太好。今早重新拜訪《一一》拍攝地,NJ家門口。找角度拍了幾張。公寓保安不讓上樓,有些可惜。不過有個保安爺爺人很好,還幫我拍照。
  • 電影旅行指南 跟著臺灣電影去環島
    現在,就讓12部臺灣電影做我們的指南書,從臺北開始沿著逆時針的方向環島一周,走訪臺灣9個城市或地區,透過電影看臺灣的風景,跟隨風景走進臺灣電影裡。值得一提的是,去到清境的路上會路過霧社,民族英雄莫那·魯道的紀念碑位於霧社街道的南邊,墓園綠樹成蔭、綠野怡人,在此處拾級而上,看著石像上堅毅的眼神,輕撫碑刻上的浮雕,亦能於周遭靜謐中感受當年歷史的慘烈。如果你也曾被《賽德克·巴萊》電影感動,記得來這裡,那片原始的尊嚴,千古不滅。
  • 跟著電影去旅行
    因為一部電影,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衝動,想要跟隨電影一起去追尋故事發生的地方,想要在那個地方重溫電影裡的感動與憂傷。
  • @普陀人,放電影了,放露天電影了!小編昨晚去體驗了一把→
    露天放映現場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新形式,在全市部分商圈、社區開展露天電影放映活動,區文旅局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合作,於7月25日至8月7日,在上海環球港北廣場舉辦優秀影片露天展映活動,連續14天,每天播放一場電影佳作,讓廣大市民大飽眼福,點燃夏日觀影體驗,以此促進商旅文融合,
  • 「特寫」電影節不能沒有露天電影,就像夏天不能少了西瓜
    「那個時候電影主要就是放八個』樣板戲』,重複看,就膩了。」徐壽道回憶。因為可供觀看的影片少,慢慢的,他也就不怎麼愛看電影了,就連談戀愛期間也沒怎麼進過電影院。7月25日是周六,來看電影的觀眾不少。徐壽道和妻子佩戴著口罩,端坐在放映場地中,靜靜觀看銀幕上閃爍的光影故事。出於防疫需要,主辦方將椅子之間的距離設置為間隔1米。
  • 別失望,露天展映、雲上影院也精彩……
    不過她也感嘆,今年的票相比往年要難搶的多,「我很想看《飛越光年》和《又見奈良》這兩部片,但電影票太搶手,始終未能搶到」。據記者了解,作為全球疫情持續擴散蔓延和我國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首個回歸的重大國際電影節,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受到了眾多期待看電影已久的影迷朋友的追捧。7月20日早上8點,上海國際電影節指定官方票務平臺淘票票進行線上開票。
  • 「一帶一路」電影周展映片《叛徒》獲義大利電影大衛獎六項大獎
    義大利電影大衛獎於5月8日公布獲獎名單。殿堂級導演馬可·貝洛基奧的《叛徒》滿載而歸,收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與最佳剪輯等六項大獎。該片曾入選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男主角皮爾弗朗西斯科·法維諾及製片人西蒙·加託尼專程來滬亮相展映現場,觀眾反響熱烈。2020年5月8日, 第65屆義大利電影大衛獎公布獲獎名單。
  • 16家企業加入,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再擴容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7月29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