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電影朋友圈再擴容,上影節已成沿線國家電影交流重要平臺

2021-02-08 中國電影報
 

從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辦「絲綢之路」影展單元;到2016年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一帶一路」作為國際展映板塊的常設單元,此舉引起各國電影人關注;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近5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申報1016部影片參賽參展,創歷年新高……「一帶一路」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重要元素。

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設「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今年聯盟啟動新一輪的合作……隨著「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的走深走實,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不斷加大,「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為不同成員之間展開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今年的「一帶一路」電影周將展映24個國家的24部優秀影片,例如埃及電影《非凡之夜》、喬治亞電影《地平線》、黎巴嫩影片《早安》等。今年從柏林電影節載譽歸來、由上海出品的兒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成為「一帶一路」電影周的開幕影片。

近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舉行新聞發布會,來自23國家的26位電影節代表共同宣布啟動新一輪合作。這也標誌著去年成立的這個電影節聯盟,正在通過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將電影文化的交流互鑑之路走深走實。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電影局局長胡勁軍出席發布會。

胡勁軍在致辭中表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系列活動將進一步升級,一是成員更壯大,「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迎來7位新成員,目前聯盟成員共有33個國家的38個電影節;二是交流更深入,「一帶一路」電影人將深入參與電影市場放映和創作活動,有更多機會認識中國買家,與中國電影人廣泛對話,了解中國電影的最新情況;三是片目更好看,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將展映來自24個國家的24部優秀影片。

在這24部影片當中,將有8部影片入圍「一帶一路」電影周三項榮譽的評選,分別是「媒體關注影片」、「媒體關注電影人」,以及「最受觀眾喜愛影片」。入圍影片之一、匈牙利影片《創世紀》導演阿爾帕德·博格達納在發言中表示,《創世紀》正是通過「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員之一的匈牙利電影節,引薦到上海國際電影節進行展映的。他同時透露,《創世紀》已經找到了中國的發行方,希望有更多中國觀眾能夠在影院裡看到這部作品。

隨後,四部中外合拍片代表分別講述了從「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獲得的支持和協助,它們分別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合拍《囚徒》、中國與多米尼加合拍片《愛你,星期天》、中國與澳大利亞合拍片《葡萄之王》、以及中國與希臘合拍片《一日有期》。其中,《一日有期》還將選擇在上海取景。

「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影節?

1895年12月28日,電影在法國誕生,37年後,世界上首個國際電影節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自此,各大電影節作為電影產業的重要平臺,一直發掘著全世界各地的優秀故事和年輕人才,為電影培養觀眾,也幫助觀眾和產業人士找到對的電影。

隨著電影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外延,電影節也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對於觀眾來說,電影節是集中欣賞平日難得一見電影的好時機;對於電影工作者來說,電影節能促進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電影節還會設立各種獎項對做出貢獻者給予獎勵,各項因素交織在一起,從而使得電影節成為推動電影藝術、提高電影藝術水準的活動。

時至今日,觀眾、媒體、創作者、選片人、組織者、贊助商都在電影節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電影節目前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電影節又面臨著哪些挑戰?

6月18日,「『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影節」主題論壇在上海電影節期間舉行,來自中國、烏克蘭、菲律賓、義大利、巴西、印度、波蘭、美國等多個國家的電影節相關從業者一起,從不同經驗層面、不同維度共同探討電影節的意義、發展及特性,以及世界電影的多元創作,同時為未來更好舉辦國際電影節提出了經驗與建議。

評價一個電影節好不好,首先要看主競賽單元能否評選出服眾的作品。在論壇上,選片的重要性被各位嘉賓一再強調,選片體現著一個電影節的眼光、標準和能力,應該得到足夠重視。

此外,電影節對於青年電影人的重視和培養作用也得到了各位嘉賓的認可。烏克蘭基輔國際電影節主席安德伊·卡爾帕奇就表示,幫助更多年輕電影創作者更快地進入這個行業是各個電影節的責任,「電影節應該有意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包括展示的機會以及與前輩交流的機會等等。」據他介紹,烏克蘭基輔國際電影節在短片、學生電影等領域都開設了專門的單元,對非專業青年電影人提供幫助。

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傅文霞持相同觀點,她表示上海國際電影節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新人培養單元:亞洲新人獎以及創投單元,其目的就是為中國電影產業輸送新人以及新的電影項目。

「三年之前我們還成立了金爵獎的短片單元,今年我們又把創投訓練營變成了新的獨立單元,上海國際電影節現在有短片、訓練營、創投以及亞洲新人獎等多個面向年輕創作者的板塊,這些都是電影節為電影產業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舉措。」

布裡蘭特·曼多薩是Sinag Maynila獨立電影節的創始人,也是菲律賓的知名導演,他在論壇上也表示,雖然自己的電影節力量相對有限,但還是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助菲律賓的青年電影人,「因為年輕人是電影的未來。」

豐富的線下交流活動也是各個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不同地方電影人的交流、電影人與觀眾的交流以及各地電影文化的交流。義大利羅馬電影節主席芙蘭茜斯卡·維亞就認為電影節期間的交流很重要,「推廣更多不同風格的電影給各地觀眾和電影人,促進國際間電影文化的交流應該是電影節的重要使命之一。」

傅文霞也表示,電影文化本身就包含著社交概念,觀眾和從業者們參與電影節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能夠獲得一種社交體驗,電影節的組織者應該看到各方面的需求,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把相應的交流活動做得更加豐富、更加深化。

近些年,伊朗電影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也將視線投向了這個同樣擁有著古老文明和文化的國家。6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合拍片市場舉辦了「聚焦伊朗」中伊電影人對話論壇。

伊朗曙光旬電影節主席、導演雷扎·米卡裡米首先介紹了伊朗電影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他表示中國和伊朗同屬亞洲,都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著很多共通的文化淵源,這為兩國的電影文化交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談到中伊合拍片的選題時,導演江海洋表示現實題材可能是當下最合適的切入口。《我不是藥神》的製片人王易冰則認為,未來中伊合拍片須從文化的連接上找到突破口,而不是簡單的元素嫁接。

「整整20年了,這真是一個非常驚人,值得慶賀的時刻」,在近日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聚焦義大利」展映發布會上,來自義大利電影局的洛索拉難掩激動之情,她表示自1999年以來,義大利電影局已經和上海國際電影節建立了長達20年的合作,每年都會向上海輸送義大利的優秀作品,上海國際電影節一直以來專業而又獨到的選片眼光也令她印象深刻,盛讚不已。

洛索拉透露,登陸本屆電影節的義大利作品達到了21部之多,其中「聚焦義大利」單元將展映《孟加拉人在羅馬》《冠軍》等12部作品,其它作品將分別在金爵獎參賽片和「一帶一路」電影周等單元中與觀眾見面。

日前,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合拍片市場舉辦「聚焦泰國」中泰電影人對話論壇。

作為中泰合拍片《啟動人生》的中方代表,陶澍表示,合拍片在拍攝過程中,確實存在著許多因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擾。《啟動人生》的泰方代表彭於倫對此頗有同感,她補充說,合拍片要處理好文化融合問題,不止是團隊的協作溝通,還必須在內容創作上找到共通點。

上海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表示歡迎泰國電影機構前來上海取景拍攝,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將為劇組提供全程的支持和服務,並且「所有的協調都是免費的」。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相關焦點

  • 16家企業加入,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再擴容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7月29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
  • 小片之魅:「一帶一路」電影的國家敘事
    這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在《羅馬》中的鏡頭語言,也是「一帶一路」國家影像表達的一個特點。從黎巴嫩的《何以為家》到新加坡的《熱帶雨》、從蒙古的《再別天堂》到伊朗的《夢中的城堡》等等,這些享譽上影節的小製作,來自不同地域,但創作美學的核心是根植自己所在的鄉土,緊扣時代衝突的命題,充滿對現實生活的觀照,飽含對人物命運的悲憫。
  • 電影正成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電影行業交流日漸頻繁,一大批故事片、紀錄片及動畫片在合作中創作完成,電影藝術正成為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黃貓》由哈薩克斯坦與法國合拍。同時獲得特別推薦影片的,還有伊朗與挪威合拍的《無光的陰影》、德國與俄羅斯等國合拍的《波斯語課》等16部影片。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發布
    法系的不同,以及規範「一帶一路」的法律制度,包括全球性法律、區域性法律、多邊條約、雙邊條約、國內法等法律的不同,使得「一帶一路」建設面臨錯綜複雜的法律環境。因此,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法治保障,前提是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有深入研究和全面認識。
  • 沿著「一帶一路」 探訪那些獨樹一幟的電影文化
    今年的 「一帶一路」電影周單元自國產片《白雲之下》啟程,它將帶領我們前往不同地域的影像世界:哈薩克斯坦的《偷馬賊》、希臘的《如何變成鳥》、印度的《RK還是R KAY》、埃及的《盧克索》……一系列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作品,呈現了該倡議本身具有的文化交流意義。
  • 一帶一路下的電影藍圖:泰國、俄羅斯、斐濟能給中國電影帶來哪些與眾不同?
    第20屆上海電影節已經落下帷幕,但一帶一路的電影故事才剛剛開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的本土電影在美國大片的攻勢下難以招架,但中國人不希望把世界第二大票倉拱手讓給好萊塢。」在談及中國市場的機會時,一位到訪上影節的泰國電影公司代表直言不諱。
  • 東博會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機遇
    本報記者 盧重光攝/光明圖片中國-東協合作不僅給中國和東協國家帶來實惠,也給域外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新的機遇。作為中國-東協合作的代表性平臺,東博會在推動中國-東協、東亞地區乃至全球經貿合作全面發展層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本屆東博會的「一帶一路」國際展區,來自非洲的手工藝品、俄羅斯的零食糖果、尼泊爾的唐卡、波蘭的琥珀首飾和伊朗的特色家居飾品等商品都吸引了許多買家。
  • 塔吉克斯坦學者:「一帶一路」倡議為促進沿線國家共同繁榮作出重要...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王作葵)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副院長賽義多夫19日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為提升沿線國家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共同繁榮作出重要貢獻。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共同舉辦的《中塔「一帶一路」合作:機遇與挑戰》視頻會議19日舉行。兩國專家學者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的影響、中塔交通運輸和貿易便利化、投資與科技合作、產業園建設等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賽義多夫是在視頻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中國社科院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19日舉行視頻會議。
  • 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英語變體 增強語言服務能力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實施,截至2018年底,我國已同122個國家、29個國際組織籤署了170份政府間合作文件。中國的「朋友圈」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溝通交流使用的語言涵蓋數十個語種。其中,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是沿線國家進行政治、經貿與文化交往的主要語種。
  • 成都「一帶一路」國際藝術中心復工忙,四川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窗口
    【行動】創新打造「音樂+公園」新消費場景四川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窗口成都「一帶一路」國際藝術中心暨鳳翔湖音樂創意公園項目位於鳳翔湖公園內。不過,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音樂引進來,並與成都的公園文化相結合,配套音樂咖啡廳、音樂餐廳等,形成新的消費場景,在省內乃至全國都是一次創新。」成都香頌文化有限傳播公司宣傳部部長張穎介紹。當天,與工人們一起復工的還有項目籌建中心的辦公區。工作人員拿出規劃圖,記者看到,圍繞鳳翔湖,東西南三側分別規劃有國際藝術休閒區、交流區、展覽留學區三大功能區。
  • 「一帶一路」國家商會線上尋合作 呼籲打造合作「雲平臺」
    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6月10日電(記者 林波)6月10日,中國(寧波)—「一帶一路」國家商會商務合作對接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30多個國家商會會長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共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貿易與合作交流,呼籲打造線上商務合作平臺,助力企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現場。
  • 「一帶一路動漫影視推介暨創投會」,打造國際化動漫項目合作平臺
    業界大咖齊聚高峰論壇共謀「一帶一路」動漫影視發展新藍圖 周建東和黃軍在致辭中指出,作為國內頂尖世界知名的重要交流合作平臺,北京國際電影節增設「一帶一路動漫影視創投會」單元,利用北影節強大的資源優勢,吸引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優秀動漫影視創作製作企業、影視投資及金融機構深度參與
  • 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
    央視網消息:教育部昨天(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全球已經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工信部:支持人工智慧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
    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是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張峰表示,當前,全球人工智慧正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國際領先企業爭先布局,資本市場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主要國家出臺戰略規劃予以支持。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人工智慧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一是技術創新成績顯著。
  • 以樂之名·流傳經典|騰訊音樂攜20首新國樂造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環球網綜合報導】4月23日,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環球網聯合打造的「『一帶一路』上的中國音樂」文化交流活動正式啟動,兩大平臺帶著從央視清流綜藝《經典詠流傳》中精心甄選的20首繪入經典詩詞和當代音樂元素的國樂新經典,造訪一帶一路上的沿線國家,開啟了一段展現民族精髓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巡禮。
  • 「亞洲新人獎」揭曉,《分貝人生》成大贏家,徐崢邀請眾人踏上「一帶一路電影之旅」
    今年的評委會主席王小帥,委員陳翠梅、張孝全、董勁松、溫煦宇等均來到現場,為電影新人們助威,爾冬陞、常盤貴子、管虎、秦海璐、江一燕、許瑋甯等電影人也前來共襄盛舉。作為「亞洲新人獎」的形象大使,徐崢在現場邀請各位電影人踏上「一帶一路電影之旅」,促進「一帶一路」亞洲沿線國家更多的電影交流,激發亞洲電影創作活力。
  • 【舌尖上的一帶一路】黃日涵 李叢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美食之中東歐
    聯繫郵箱sinozhuge@126.com     中東歐是近幾年才被逐漸採用的一種地緣政治概念,泛指歐洲大陸曾受前蘇聯控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和波羅的海三國,同時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劃中將這三國併入獨立國協7國),中東歐地區還包括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沿線國家實現發展目標
    哥斯大黎加經濟、工業和貿易部部長維多利亞·埃爾南德斯·莫拉(攝影:亞瑟夫)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吳思萱 亞瑟夫)「早在2018年9月,哥斯大黎加與中國籤訂『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時,就決定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名創優品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助力「中國質造」走出國門丨...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名創優品與斯裡蘭卡、肯亞合作方籤署了合作協議,不久,名創優品的門店將分別進駐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的南亞國家,以及被譽為「東非明珠」的東非國家。  據悉,自2013年底創立以來,名創優品已在全球開店近2000家,分布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為當地零售市場輸出了創新的商業模式,同時為當地的消費者帶來了物美價廉的「中國質造」和全新的購物體驗。
  • 「一帶一路」電影聯盟:23國電影人齊聚!多元化電影市場路在何方?
    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邀請到了23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電影人,也促使國內外的資深電影人進行了文化交流。在「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上,華誼兄弟電影的總經理葉寧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現在越來越傾向於多元化市場。 他提出,多元化內容近些年來受到中國電影觀眾的歡迎,發行第三國家影片也令企業嘗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