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天,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北京正式發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同時宣布成立「一帶一路」跨境律師人才庫,與印度、寮國、蒙古、波蘭、泰國等國家律師協會籤署法律服務合作備忘錄。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介紹律師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攝影王建軍)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亞洲、歐洲、非洲等6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法律體系存在顯著差異。社會主義法系、資本主義法系、大陸成文法系、英美普通法系、伊斯蘭法系並存。法系的不同,以及規範「一帶一路」的法律制度,包括全球性法律、區域性法律、多邊條約、雙邊條約、國內法等法律的不同,使得「一帶一路」建設面臨錯綜複雜的法律環境。因此,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法治保障,前提是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有深入研究和全面認識。
參與國別報告撰寫的外國律師出席發布會(攝影王建軍)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表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實的法律服務保障,是中國律師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在司法部的指導下,全國律協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開展了系列工作。制定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先後舉辦4期培訓班,培養律師涉外領軍人才500多人,組織選派164名律師到國外學習交流。啟動中國律師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組織撰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建立由國內律師和境外律師組成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跨境律師人才庫,聚集一批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律師事務所和優秀律師,並搭建「一帶一路」國家國際法律服務合作網絡,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收集整理中國律師參與涉外法律服務代表性案例96件,推廣宣傳中國律師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經濟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為幫助「走出去」企業和社會各界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由全國律協國際業務專業委員會委員和涉外律師領軍人才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律師共同撰寫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經過中外律師多方共同不懈努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順利完成並出版。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高度重視項目的進展,並為《國別報告》作序。
據項目總協調人、全國律協國際委副主任姜俊祿介紹,《國別報告》分上下兩卷,由「一帶一路」沿線43個國家的投資法律環境報告組成,內容涵蓋了投資、貿易、勞動、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爭議解決等六大領域。具體包括相關國家的法律制度及基本法律環境概述,相關國家市場準入、外匯管理、融資、土地政策、公司設立與解散、併購、競爭管制、稅收政策、證券交易、投資優惠、貿易法律規定及管理、工會與勞工組織、勞動爭議解決、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保護、爭端解決方式及機構等具體法律制度。
專家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的出版對於增強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法律環境的了解、提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投資風險範防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