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發布報告《BRI CONNECT:「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數字》,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一帶一路」成長之旅迎來了一個重要裡程碑——其推出項目的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
報告顯示:中國試圖通過一系列鐵路、公路和海洋基礎設施項目連通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這一宏偉計劃已成為許多「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經濟活動的主要推動力。
根據路孚特BRI資料庫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規劃或在建「一帶一路」項目共計3164個,總金額達4萬億美元。其中,1590個項目屬於「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達1.9萬億美元,其餘1574個項目被列為中國參與項目,總金額為 2.1 萬億美元。
依據路孚特的「一帶一路」研究方法,「一帶一路」項目是指需要中國與東道國籤署諒解備忘錄或合作聯合聲明的項目。這些項目需要在中國官方網站上披露,如果未籤署國家級協議,則需要由東道國官方認可的渠道加以披露。
中國參與的項目指那些未正式披露為「一帶一路」項目、但由中國作為項目實施機構、顧問、承包商或融資方直接參與其中的項目。
縱觀全局,截至第一季度末,俄羅斯以126個籤約項目(包括「一帶一路」項目和中國參與的項目)籤約金額2960 億美元,繼續領跑「一帶一路」受資國排行榜。沙烏地阿拉伯以總金額1850 億美元,111個籤約項目位居第二。馬來西亞則以總金額1460億美元,57個籤約項目排名第三。於2019年12月首次躋身10大項目國之列的英國,保持住了其「一帶一路」第四大受資國(按項目金額計)的地位,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英國13個在建項目總金額達1390億美元,涉及電力和水力、交通運輸與房地產行業。
根據「一帶一路」倡議下建立全球物流和貿易網絡的規劃,運輸項目佔到了「一帶一路」所有項目的47%,金額達1.88萬億美元。電力和水力行業緊隨其後,在建項目金額為9260億美元,佔全球所有項目的23%。
涉及清潔環保的「一帶一路」項目也在增加。路孚特數據顯示,截至第一季度末,「一帶一路」倡議中共有207個已規劃或在建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總金額為 2620億美元。相比上季度末(177個項目,總金額1980億美元)陡增32.3%。
私營部門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舉足輕重,承接了總金額逾1萬億美元的相關項目。路孚特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私營單位所承接項目在所有項目(「一帶一路」項目和中國參與項目)中佔比25.8%,總金額達1.03萬億美元。2019年第四季度,金額為7913億美元,在所有項目中佔比20.45%。
報告還顯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宣布的新項目數量已大幅減少。2020年第一季度共宣布了184個項目,總金額達1374.3億美元。同比去年,宣布的項目數量下降了15.6%,項目金額則下降了64.4%。
報告認為:中國與世界各國愈發密切的連接已結出碩果,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塵埃落定,中國政府很可能會積極與各合作夥伴重啟經濟聯繫,開展新的經濟活動,這也是中國和各東道國的迫切需要。
報告稱:2014年至2019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總額超過了6.2萬億美元,年增長率達6.1%。憑藉強大的經濟輻射力,中國已成為2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和其「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都需要藉助刺激措施和經濟活動的提速來重振經濟。「一帶一路」最有可能成為助推它們經濟復甦的載體。(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