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發布:民企、網際網路企業影響上升

2021-01-12 澎湃新聞

10月12日上午,國家信息中心在北京發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這是繼2016年之後,國家信息中心再次推出運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的綜合性年度報告。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報告增加了2000億條國內外各類原始數據,總使用數據超過5000億條,覆蓋「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以及國內31個省區市,並拓展囊括了200多家企業、800多家智庫、1000多家媒體。

該報告推出了「一帶一路」八大評估指數,包括2016年的「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省市參與度和信息化發展三大指數,以及今年首次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省市外貿競爭力、企業影響力、智庫影響力和媒體關注度五大指數。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發布會現場。

俄羅斯蟬聯合作首位,巴基斯坦升至第二

「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指數從政策溝通度、設施聯通度、貿易暢通度、資金融通度、民心相通度5個維度構建測評指標體系。本次的測評對象包括「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分為東北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中東歐和中亞6個區域。

在上述5個維度中,「民心相通度」與「政策溝通度」指標得分最高,反映民心相通工作取得進一步成效,沿線各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進一步提高。其餘3個維度指標亦有提升,資金融通的改善最為明顯。

與2016 年相比,俄羅斯繼續蟬聯國別合作度指數首位,巴基斯坦超過哈薩克斯坦位列第二,其後依次為哈薩克斯坦、泰國、越南。

從排名上升的國家區域分布看,西亞北非地區國家上升最為明顯,區域內60%的國家排名都有所上升,其中以色列上升最快。

從整體區域來看,東北亞、東南亞國家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最為緊密,西亞北非和中東歐國家則在5個維度上均表現較弱,國別合作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據此,報告建議,進一步加強與沿線國家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設施聯通水平。不斷擴大產能與投資合作,挖掘投資合作潛力,推動各領域項目落地。

同時,繼續深化與沿線各國的金融合作,完善金融支撐環境,促進資金融通的平衡發展。與沿線國家在教育、文化、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夯實民意基礎。

粵閩滬浙魯位列省市參與度前五

「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指數按照「基礎——行動——效果」三個層次,從政策環境、設施配套、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綜合影響5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

測評結果顯示,省市參與度平均得分較2016 年小有提升,參與水平繼續提高,省區市間差距在不斷縮小。

從具體區域來說,廣東、福建、上海、浙江、山東分列前五,華東地區相對領先,同時西部地區潛力也不可小覷。與2016年相比,福建排名提升較快,廣西、新疆首次進入前十。

從5個維度來看,「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的「政策環境」得分率最高,其次是「綜合影響」和「人文交流」。31個省區市間「設施配套」差異最大,其中華南、西北、西南地區最為明顯。

華東地區在5個維度得分均較高,各方面參與水平較為均衡,西北地區「政策環境」和「綜合影響」較高,但「設施配套」、「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表現相對較弱。東北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綜合影響」亟待進一步提升。

據此,報告建議,加強政策統籌協同,充分發揮各區域比較優勢,適時優化調整「一帶一路」對接策略。此外,繼續完善配套設施,強化對外開放服務保障,提高「一帶一路」合作便利化水平。充分發揮各地人文特色優勢,全面提升國內外影響力。

民企影響力上升,網際網路IT類異軍突起

企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主體和中堅力量。「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指數從國際、國內兩個視角,以關注度和美譽度兩個方面為評價重點,評選出了「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

從總體來看,我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情高漲,綜合影響力逐漸提升。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較2015年同比增加4171份,同比增長104.6%,新籤合同金額增加333.9億美元,同比增長36.0%。

從企業性質看,影響力排名前50名的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40%,央企佔比超過30%,地方國企佔比達20%。報告指出,不少民營企業通過自身的業務拓展和品牌宣傳,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開始顯現。

從企業地域分布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地域分布不均衡,影響力較大的企業多位於北京、廣東、上海等發達省市,中、西部地區入圍的企業相對較少。

從企業所屬行業看,綜合影響力大的企業主要集中於製造、建築、金融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網際網路IT 類企業異軍突起,有5家企業入圍前50名榜單,佔比10%。

報告建議,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也要重視海外形象建設,提高在地化意識,積極履行當地社會責任。同時,建立國際化經營理念,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並強化風險防範意識,提升風險應對處置能力。

10類人才最受關注,貿易、金融類熱度明顯

人才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報告指出,20.85%的沿線國家媒體和網民認為「一帶一路」人才合作交通有利於國際化人才培養,並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其中,俄羅斯、波蘭、巴基斯坦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最期待與我國開展人才交流合作。

從沿線國家最關注的人才類型看,國際貿易、計算機、金融、語言、工業設計、法律、土木工程、財務管理、新聞、機械製造等十大類人才最受關注。國際貿易、計算機類人才近三年關注熱度均較高,金融類人才關注熱度近一年明顯提升。

報告建議,出臺「一帶一路」人才建設專項規劃,完善相關人才保障機制。推動高校、智庫、企業積極參與,多方聯動,培養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複合型人才。加強與沿線國家人才建設的交流互動,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此外,充分發揮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作用,利用好孔子學院等海外人才培養平臺,並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人才專題庫,建立人才建設大數據監測和分析服務體系。

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有關機構於2015年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該中心圍繞「一帶一路」決策需求,開展常態化大數據專項分析,陸續推出了一批「一帶一路」專題分析。

在12日的發布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表示,下一步,國家信息中心將著力構建「一庫兩網多中心」的大數據綜合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強化「一帶一路」大數據分析能力,提升決策支持水平,為各級「一帶一路」決策部門和廣大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支撐和服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國家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國家急需這方面的人才今天上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7年度《「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報告除了發布國別合作度以及各省市參與合作度指數外,還首次發布了「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省市外貿競爭力、企業影響力等五大新指數,全方位評估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
  • 《「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在地貢獻研究報告(榜單)》英文版將發布
    2020年,在新冠肺炎的衝擊下,經濟全球化發展受到諸多挑戰,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發展中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預計衰退8%。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前景也充滿不確定性。聯合國貿發會議《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預計,疫情將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自2005年以來首次低於1萬億美元。
  • 北大國別報告:測評企業「一帶一路」風險值
    ■本報記者 商灝 北京報導  北京大學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新近發布的「一帶一路」戰略研究系列報告:《「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潛力評估報告》和《「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受到各方關注。  國務院參事、原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中心主任李俊峰,國際能源署高級顧問楊雷,國家開發銀行規劃司處長李立行等,都對該報告發表看法,認為具有重要意義,並認為這部內容豐富、客觀權威的報告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機遇與風險的分析判斷,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對外投資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和指導標準。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發布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天,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北京正式發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環境國別報告》,同時宣布成立「一帶一路」跨境律師人才庫,與印度、寮國、蒙古、波蘭、泰國等國家律師協會籤署法律服務合作備忘錄。
  • 孫海峰:「一帶一路」 企業經營的阿里阿德涅之線
    雖然中國在世界直銷聯盟大會上並沒有協會成員發聲,但是仍然能夠看到中國市場的影響度越來越大,當然這也是我們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第一個案例來自和治友德,在今年8月份專委會召開的直銷學術研討會上,和治友德董事長韓金明先生對和治友德海外市場的運作進行全方位的講解,講解中提到自和治友德2007年啟動俄羅斯市場以來,目前和治友德海外市場每年業績上升30%,整個海外市場拓展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是基礎打造階段,第二是完善基礎階段,第三是資源優化階段。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發布:這十大變化值得關注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21日報導:由第一財經、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主辦的「重RE·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在滬舉行。會上,《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發布。
  • 普華永道:基礎設施等四大支柱驅動「一帶一路」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崔立勇報導  日前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報告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一帶一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今年以來主要在東協
    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近日談到,今年1-5月,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4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20.4%,佔同期總額的15.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泰國、阿聯和孟加拉等國,即前十位中有七個東協國家。
  • 姜峰 藍慶新:數字「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挑戰及路徑研究
    (二)「一帶一路」沿線數字基礎2017—2019年數字「一帶一路」持續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際網路使用率快速上升,49個國家或地區的網際網路使用率出現顯著提升,並且16個國家網際網路使用率全球排名上升,其中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越南、汶萊、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尼泊爾的提高幅度都超過14%,全球排名分別提高了5位、4位、21位、31位、10位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盛典現場,CBNData發布《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從2016到2020,這是CBNData連續第五年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  今年,我們基於CBNData消費大數據,以及來自丁香園、釘釘、網易雲音樂、阿里健康、小紅書、盒馬、飛豬旅行、斯凱奇、淘寶天下、東阿阿膠、巨量算數、餓了麼、創米小白、鏈家、衛仕、逐本、自嗨鍋、謙尋控股、太平鳥、掌閱科技、嗶哩嗶哩、元氣森林、每日優鮮、水滴保險商城、新榜、烯牛數據、正創匯、犀牛智造、庫潤數據、Allbirds、moody、新素食、意類、畢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駱王宇、TopMarketing
  • 路孚特報告:「一帶一路」項目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
    7月14日,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發布報告《BRI CONNECT:「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數字》,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一帶一路」成長之旅迎來了一個重要裡程碑——其推出項目的總金額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
  • 極光: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整體app市場概覽、飆升榜熱點app、熱點分析、細分行業觀察、app流量價值總榜、app滲透率總榜等角度全面呈現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方方面面。  極光觀點:  1.
  • 出入境遊「比翼雙飛」 「一帶一路」青睞美麗中國
    高啟民攝(人民圖片)6月27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和《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國出入境兩大旅遊市場進入穩步增長,且越來越重視品質的時期。2017年出境遊達到1.31億人次,同比增長6.9%,入境遊為1.39億人次,同比增長0.8%。其中,外國人入境遊市場同比增長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活躍度明顯上升。
  • 16家企業加入,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再擴容
    一帶一路影視「朋友圈」又擴容了。7月29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及落戶度假區重點企業籤約,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
  • 極光: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年Q3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整體app市場概覽、飆升榜熱點app、熱點分析
  • 上海召開「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座談會
    央廣網上海11月1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為深入推進上海「一帶一路」走出去工作高質量發展,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市貿促會今天下午召開以「新挑戰、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座談會,研究部署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本市「一帶一路」走出去工作,交流防疫經驗
  • 廣州構建「雙循環」戰略支點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近年來,廣州不斷深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邊交流和貿易往來。今年1至8月,廣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644.7億元,增長11.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穗實際投資4.73億美元,同比增長70.9%。
  • 中國與中東共建數字「一帶一路」:基礎、挑戰與建議
    根據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AMF)發布的報告,在目前阿拉伯國家115個主要城市中共有24個智慧城市,約佔主要城市總數的21%。其中,阿聯國內智慧城市佔主要城市比重達50%,排在阿拉伯國家之首。大部分風險投資流向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數字企業。據統計,2016年中國在金融科技、自動駕駛汽車、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風險投資達到127.9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中國作為全球領先的數位技術投資國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數位技術投資者、採用者和獨角獸公司。中國的數位化投資與初創企業生態圈的活躍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 大華銀行攜手香港科技大學新興市場研究所發布《「一帶一路」在...
    研究表明,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中國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投資力量,而東協不同國家的特色和發展規劃,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不同的行業和投資機遇。同時投資東協地區的中國企業逐步開始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納入項目和投資的考量。
  • 天眼查大數據:電商行業企業數據報告(2020)
    近日,天眼查發布《「雙11」電商行業數據報告(2020)》,多角度分析國內電商與其相關行業(直播和快遞物流等)的企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試圖展現一個真實的「電商江湖」。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過3.5萬家相關企業,環比增長58.8%。 今年新增的直播相關企業為2019年全年增量的5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研究報告》稱,2016年,國內接連出現了300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直播用戶數量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