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識 | 十二經脈·手少陰心經之少府穴

2021-02-22 羅大倫頻道

【主治】

心悸、胸痛等心胸病;

陰癢,陰痛;

癰瘍;

小指攣痛。

【應用】

少府穴也稱作兌骨穴,其中兌在八卦中是指「口」,骨的含義是「水」,兌骨的意思就是指這個穴位氣血溼潤,再說這個「少府」的含義少的含義是陰,府的含義是府宅,簡單的說起來就是陰宅,我們常說的陰宅是指死過人,陰氣很重的府宅,而這裡的府宅陰氣重是因為水溼之氣濃重,這個穴位的血氣,都是由少衝穴傳來,因為溫度高而產生了不少溼氣,之後匯聚於此,因為是一個小的溼氣聚集地,所以被稱為少府穴。

少府穴有發散心火之作用功效,屬手少陰心經,心經氣血在此聚集。心臟有毒常會表現出許多症狀,如舌頭潰瘍、額頭長痘等。現代的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質量不斷的增高,人們為了補充每日工作所流失的營養,幾乎每餐都攝入很多高蛋白、高脂肪、高營養食物,與此同時又面臨著沒有時間運動健身的問題,體內積聚了過多的能量不能釋放出去,就容易患上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絞痛等疾病,如果您的身體已經顯示出這些疾病的預警信號,那麼通過堅持按壓少府穴,可以有效的減輕疼痛,緩解抑鬱之氣,抑制病情的深度發展,是自我保護和調養的良穴。心臟最佳排毒時間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個時間段是按摩少府穴的最佳時間。

少府穴不但可以治療心臟疾病,還可以影響到腎臟,對於腎經的抑鬱之氣起到緩解的作用,可以通過對這個穴位的按壓,治療男女性生殖器官類的疾病,以及治療遺尿、尿閉、陰癢痛等。

少府穴按摩方法:

用一隻手的四指輕握另一隻手的手背,大拇指彎曲,用指尖按壓穴位,有酸脹的感覺(用小指甲尖輕輕掐按有刺痛感);每日早晚左右穴位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約揉按3至5分鐘。力度適中。

【文獻】

《針灸甲乙經》:「舌卷不能言,善笑。」

《備急千金要方》:「主陰痛,實則挺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卒疝,小便不利。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主數噫,恐悸,氣不足。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酸,肘腋攣急,胸中痛,手卷不伸,痃瘧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太息。」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中熱,肘腋攣急,胸中痛,手卷不伸。」

《針灸大成》:「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中熱,臂酸,肘腋攣急,胸中痛,手卷不伸,痎瘧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癢陰痛,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太息。」

《類經圖翼》:「主治痎瘧久不愈,振寒,陰癢陰痛,遺尿腸墜,小便不利。」

*穴位圖片來自紫圖圖書出品《圖解黃帝內經》

相關焦點

  •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
    、奇經八脈動畫圖(一)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二)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三)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四)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五)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圖(六)十二經脈動畫演示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 這8個穴位原來有如此妙用!
    說起十二正經,想必有過養生經歷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他們分別是:1、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2、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3、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4、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以上的這十二條經絡被稱為十二正經,無論是艾灸、刮痧、拔罐還是其他中醫理療方式
  • 心痛的時候,這5個穴位來療愈
    十二經脈的五輸穴,已經講到手少陰心經了。心經起於心中,聯繫心系、肺、咽喉、目系,屬心絡小腸,從肺部淺出腋下,循行於上肢內側後緣,止於小指橈側端。              聯繫心經的循行線路,當心有不適或心經不順暢的時候,都表現為什麼呢?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十二經絡,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 【每日一穴】手少陰心經之 少海穴
    【穴位釋義】少:指少陰經。海:百川之匯。因本穴是手少陰心經五輸穴的合穴,是氣脈匯聚之處,脈氣強盛猶如百川匯聚成海,故名「少海」。曲節曲:穩秘也。節:樹之分叉處也。曲節名意指匯合於本穴的地部經水不斷氣化。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匯合而成,經水在本穴匯合為本穴氣血的主要運動變化。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告訴我們:身體裡有12個這麼重要的穴位,你知道嗎?
    馬丹陽十二穴是歷代針灸家通過反覆功能驗證挑選出的主要穴位,具有功效大、取穴少、作用強的特點。我們一起學習和了解各個穴位的經絡特點和作用... ... 【定位】: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 【美諾分享】美諾經絡筆穴位按摩,點通全身經脈,和身體病痛說拜拜!
    各手指指甲旁邊:手心拇指(肺經)、中指(心包經)小指(心經)手背食指(大腸經)、無名指(三焦經)、小指(小腸經):抒壓/解除疲勞。手指的肺穴:無名指第一指節中點:解除掉發危機。 ‍ 產品原理:     美諾神奇能量經絡筆是依據中醫經絡理論與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相結合而研製成的高科技電子產品,是中醫經絡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能夠在人體皮膚表面靈活移動,電脈衝刺激肌肉、活化肌肉細胞組織,有效防止肌肉鬆弛,還能夠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調節神經系統,是日常身體保健的最佳用品,更方便於隨身攜帶使用,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守護神」
  • 解決牙齒,肩膀,耳朵疼痛的三大首選經脈穴位
    那麼,在這個漢墓之中曾經出土過一份帛書,叫做《十一脈》,闡述的是經脈學說理論。一定要針對食指下方的骨頭1/2區域的外側緣進行掐按,不要針對虎口肌肉用力,切記3.合谷穴身為大腸經的原穴,在手部虎口位置,艾灸後可以調節大腸經的經氣,治療牙齒疼痛,主要就是經絡遠端主治的體現4.除了牙痛之外,一些別的疼痛問題也可以用合谷穴。
  • 星辰之力 《武神趙子龍》手遊經脈系統揭秘
    在熱門3DMMORPG手遊《武神趙子龍》經脈系統裡,只要打通任督二脈,即可提升武將品質輕鬆逆襲。通過收集劇情關卡副本「星」和武神塔通關「星」來打通穴位,攢夠「星辰之力」即可一步步打通穴位開啟你的洪荒之力了!
  • 打通任督二脈,不如打通太陽經脈
    事實上,中醫學認為,位於人體前後正中線上的任督二脈雖對十二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但並無打通任督二脈即可練成絕世武功之說。就養生而言,還不如從膀胱經入手學學經絡養生,與督脈相鄰近的膀胱經更有保健防病之功。
  • 手上有四個穴位,可療一切頭疼!
    穴位配好對;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
  • 經脈篇:手太陰肺經雜談
    雷公問於黃帝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腑,願盡聞其道。 (此間含有中醫對人體發育生長的各個環節介紹,水谷之氣入體進胃,脈道方開通,血氣方運行。所以,我們人患病後,最怕吃不下東西,無法汲取營養補充氣血,故有言:脾胃乃後天之本) 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
  • 腳上有一個穴位,能幫你打開任督二脈,是真的嗎?來為你破譯! ​
    最近,論壇上說,腳上有一個穴位,能幫人打開任督二脈,它就是足臨泣穴,那麼,足臨泣穴到底有多大的功效呢?是否真的能幫人打通任督二脈呢?我來為你破譯吧。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在中藥方劑裡面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劑,名叫柴胡湯,這個方子可以解表散熱、疏肝和胃,有治療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之功,即正對上述之症。
  • 根據「三邊三間取穴法」分析手三陰經的腧穴定位
    《靈樞·九針十二原》在論述腧穴時曾有以下條文:「節之交, 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 一言而終, 不知起要其要, 流散無窮。所言節者, 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見當時的醫家已經認識到, 腧穴的實質是「神氣」 遊行出入, 而非「皮肉筋骨」局部形質。《靈樞·小針解》解釋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 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 督脈之長強 | 穴位常識
    向體表輸送陽熱之氣。遣精,陽痿等與腎精相關的病症,腎為作強之官,長強之名也可能與此有關。治療便血、痔瘡、脫肛、洩瀉、便秘、腰脊痛、小兒驚風、尾骶骨痛、癇症等疾病。現多用於癔病,腰神經痛等。長強穴位於人體的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 我看馬丹陽十二穴中的擔截法
    他對中醫學的最大貢獻是總結創立了「天星十二神針法」,具體穴位有:足三裡、內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衝、崑崙、環跳、陽陵泉、通裡、列缺共十二個穴位。馬真人認為,此十二穴,一穴能頂三十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只要運用好針法,療效就會:「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
  • 人體手部手掌穴位圖解大全
    本文轉載自:《  天元養和》公眾號 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這種非常令人頭痛的"現代病",穴位療法常能給予理想的幫助。  具體治療方法: 用按壓、揉掐或香菸灸下述穴位或區帶:手心、心穴、少商、少府、神門、太陵、太淵,手背上的關衝、中諸、虎邊、陽池、陽豀共十二個穴位和區帶。堅持認真地按摩,從手指到手腕,從手掌到艘背,堅持兩到三個月,身體狀況一定會好轉的。
  • ​這裡有一個穴位,可幫你打開任督二脈,快來了解一下吧
    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新經絡其功能有新經絡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中醫認為奇經八脈就是人體的生命線,而這八脈上的要穴就像是「核反應堆」,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脈上的要穴,以穴通經,以經通脈,就會感覺到日光照耀著整個身體,人體仿佛有了一股清陽之氣
  • 手太陰肺經所經穴位及穴位查找方法
    手太陰肺經有十一個穴位,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中府穴位於胸前的外上方,雲門下一寸,平第一肋間隙,距前正中線六寸。天府穴位於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三寸處。俠白穴位於手臂內側,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四寸處,或者肘橫紋向上五寸處。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間位置,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列缺穴位於腕橫紋向上一點五寸位置,在前臂橈側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