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當下的教育已經走向了真正的教育均衡,傳統意義上的所謂薄弱校、山區學校、鄉鎮學校的概念正在大幅度地往後退。無論規模多大,地處何處,每一個學校都可以成為名校……」
1月13日下午,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的發言引來陣陣掌聲。
當天,天長小學與錢江小學美好教育共同體結對籤約儀式在錢塘新區舉行,隨著兩位校長在協議書上同時落筆,一個關於美好教育的承諾就此許下。
錢江小學結對天長小學,是新區美好教育共同體「大家庭」的最新成員。就在一個月前,新區的臨江小學、下沙中學、市教研室附校分別與杭州市濱江實驗小學、海寧市長安鎮初級中學、海寧市仰山小學籤訂美好教育共同體建設合作協議——「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這是新區居民共同的感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自2019年4月錢塘新區成立以來,新區始終堅持教育為民理念,「三跨一聯」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80%:「跨區域」引入市內一流名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入讀建蘭中學、採荷二小等名校優校;「跨體制」成立江灣、養正學校教育集團,讓觀瀾中學等新辦校實現高起點發展;「跨層級」引入高層次優質教育資源,創辦杭高啟成學校、市教研室附校、浙派名師研究院附校等一批新優質學校;實施「聯盟式」集團化辦學,充分發揮文海、學正等既有品牌教育資源,強化抱團發展效能,實現共進步、同提升,讓弱校變好、優校更強。
結對名校有何實效?義蓬中學校長倪勤國深有感觸。
2019年9月,在錢塘新區教衛局的組織下,義蓬中學正式掛牌為翠苑教育集團義蓬初中,進入集團內教師常來模式。「師生定期交往、中層定崗、定項目,一學年來集團內三個校區教學進度同步,資源共享,評價內容、方式、平臺一致,尤其是三個校區的課堂節活動,給我們教師一個很好的學習和展示的平臺。」倪勤國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新區牽手省內外50多所鄉村校、薄弱校,竭盡所能地輸出先進理念、成功經驗。近一年,開展交流活動70餘次,組織優秀教師送教350餘人次。統籌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強化同步備課、同步上課、同步教研,高標準落實專項經費保障,努力實現結對學校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2020年,各結對學校開展同步課堂累計90餘節,同步教研累計60餘次。
年輕的錢塘新區,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持續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提前優化學校規劃布局,有效保障學生入學入園的剛性需求。2020年,新區竣工投用了幸福河小學、江潮幼兒園、金沙湖幼兒園、前進晨暉幼兒園(小步幼兒園)、前進二幼、江城幼兒園、新灣初中擴建工程、新圍初中遷建工程,新增了2700個中學學位、1620個小學學位、2250個幼兒園學位,超額完成杭州市對新區新增3060個學位的任務要求,確保新區的「未來」有學上、上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