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光電系畢業生單國峰沒想到,新公司能這麼快啟動運營。
「今年3月底填的項目資料,5月份公司完成註冊,9月份投資方進入,項目首筆啟動資金近期也即將到位……這樣緊湊的發展節奏,足以看出政府對我們的重視。」坐在裝修一新的辦公室內,單國峰感受到了錢塘新區對人才項目的迫切渴求。
幹事創業的舞臺已準備好,接下來,他們將持續聚焦無人機防禦管控技術和解決方案,幾個「理科男」還給公司取了個很詩意的名稱:「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感受到的暖心關懷,恰是杭州錢塘新區推進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新區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之一,近年來大創小鎮以打造杭州科學城為目標,堅持高端引領、以用為本,依託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等三個國家級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引育以及校友經濟發展工作,持之以恆厚植錢塘新區發展的人才優勢。
堅持產業為先,打造鳳凰計劃「後備軍」
上半年完成近6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下半年又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在疫情籠罩下的低潮環境中,杭州索元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逆勢而上,進入爆發性成長期。
拋開耀眼的資本光環,背後是不為人知的成長艱辛。索元生物成立於2012年,作為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羅文博士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並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其後在新藥研發及基因組學領域深耕20餘年。「我們選擇的方向都是很多年沒有取得突破的方向,可以說做的是最難的藥,治的是最難的病。」
生物醫藥行業研發周期漫長、前期投入巨大,做出一個全球首創新藥就像一場馬拉松,持續的陪伴尤為重要。
「生物醫藥產業是錢塘新區大力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圍繞重點產業,大創小鎮堅持資本導向強化項目培育,致力於為錢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強有力的創新梯隊。」大創小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日,索元生物又從3.5萬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在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成長組一等獎,企業目前已進入科創板IPO輔導備案——在大創小鎮,這樣生動的企業成長故事一直在上演。
「從開發區到錢塘新區,政府對於人才的重視有增無減,來到這裡是我們做得最正確的選擇之一。」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趙永新博士表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多禧生物推出了多款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在研藥物。在最近舉行的「錢塘人才之夜」晚會上,趙博士也被評為「首屆錢塘智慧英才」。目前,多禧生物的研發總部及生產中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項目用地15畝,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開展公司多項產品管線的研發工作,同時進行靶向治療癌症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共軛體系列生物新藥的中試和生產。」多禧生物總經理助理韓冬華介紹。
留才、惜才、愛才,大創小鎮由內而外釋放的「錢塘溫度」,為人才的集聚打造了一個無形的「強磁場」:截至目前,新區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401個,匯聚院士、諾獎等頂尖人才42名;自主培育市級以上領軍型人才位居全市前列,今年省級海外高層次人才推薦入選人數居全市第一。今年11月,打造集交流合作、學習培訓、文化公益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才服務平臺——錢塘新區高層次人才創業發展促進會也完成了67位首批會員吸納。
厚植高校優勢,打造產教融合「金名片」
14所高校,超過20萬師生,為錢塘新區蓬勃發展的人才事業源源不斷地提供動能。今年,新區還被認定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個以地方為依託入選的基地。
今年10月,首張新區「文化手繪地圖」正式面世,主要設計及製作方正是校友經濟的代表企業麥撲文化。作為麥撲的創始人之一,徐琦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從2011年第一份地圖《下沙手繪立體地圖·城市名片》亮相至今,麥撲以智慧全域文旅、智慧景區、智慧場館建設為核心,以個性化、高精度手繪地圖為切入點,建立電子導遊服務系統,已經和杭州西湖、北京故宮、龍門石窟等近6000個景區達成合作。
「錢塘人才之夜」上,徐琦從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手中接過「最佳校友創業獎」。「能從母校恩師手中接過這個獎,倍感榮幸。創業十年,感謝新區這片熱土孕育了我們麥撲。」
目前,新區已匯集校友創辦的創新創業企業2000餘家,並且自主培育出了壹網壹創,沃鐳科技、捷諾飛、縵圖攝影等一批知名校友企業。今年以來大創小鎮已累計引進落地校友經濟項目85家,總投資額達20億元。
今年年初,新區正式成立浙江高校產學研聯盟錢塘中心(下稱「聯盟錢塘中心」) 和錢塘新區高校校友總部聯盟(下稱「高校校友總部聯盟」)。「聯盟錢塘中心」由浙江工商大學牽頭,聯合錢塘新區各大高校共同組建,推動省內高校與新區在平臺共建、產業共興、人才共育等重點方向領域開展精準合作。「高校校友總部聯盟」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牽頭,計量、工商、財政等高校選派教師組成實體化運作專班,深入推進「浙子回歸夢錢塘」工程,構建覆蓋全球的高校「朋友圈」。通過走訪校友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搭建信息平臺、舉辦校友活動,將豐富的高校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動力。依託「聯盟錢塘中心」和「高校校友總部聯盟」兩大實體化運作平臺,大創小鎮今年已舉辦區校合作創新創業活動30餘場,促成校企產學研合作項目85個,組織博士入企和高層次人才入校150餘名。
2020年是大創小鎮作為新區產業平臺開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年,接下來,平臺將繼續堅持資本導向,強化項目引進;堅持績效為先,強化人才引育;堅持聚焦產業,強化區校合作。同時,以「雙萬雙千」(即引萬名校友回歸、聚千家校友企業;留萬名學子就業、創千億校友經濟)為工作目標,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人才高地,成為全國高層次人次流向杭州的重要承載地。(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