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歡迎讀者們原文分享至朋友圈,但本文謝絕其他公眾號或媒體未經許可的轉載,內容合作請主動聯繫本人,謝謝。)
記得曾經跟一個朋友談起過,日本就是個對「奇怪的事物」包容性超高的地方。儘管白天的街道上行人秩序井然,上班族西服革履,咖啡店裡輕聲細語,拉麵店門口的長龍一絲不苟,但到了華燈初上,這個城市蟄伏的活力就開始顯現。
然而習慣了國內燈紅酒綠的夜生活的人們,來到日本總會覺得「末班車」是個無法直視的存在:街道上的狂歡每每在末班車來臨的11點鐘後半戛然而止,人流從各種酒吧飯館夜店湧出來,熙熙攘攘地擠進地鐵站、火車站。如果說新宿車站人流最密集的時刻,當屬周五晚上12點左右無疑。
而末班車過後的商業街,基本上就像是一個服下了壯陽藥馬上一番雲雨後的老年人,氣喘籲籲地盤坐在自己的地盤上靜靜地等著自然入眠。只有一些因為貪杯而錯過了末班車的中年人遊蕩在街頭,蹣跚著走進下一家似乎還有人氣的店面,或是踱向回家的方向。似乎城市的夜生活就此宣布結束,但此時,恰恰有一些店面,靜悄悄地開始了一天的經營。
這就是我今天要帶大家去尋找的「深夜食堂」們。
說來有趣,其實完全類似於原作中的「深夜食堂」,在日本也算是「奇怪的事物」之一:明明客流量更大的中午和晚上卻不營業,偏偏要到街道上空無一人的後半夜才開店,似乎店主有什麼難言之隱的感覺。同樣地,在我國那些可以被大家列為「深夜食堂」的店面,要麼是24小時營業的快餐,要麼就是中午或者下午開店,勉強開到後半夜的小飯館。
所以話說回來,這種「深夜食堂」的店面在日本真的有嗎?是什麼人在吃呢?
1. 真正的深夜食堂:阿武茶
說「阿武茶」是真正的深夜食堂,其實一點也不為過。深夜2點半開門,早上8點閉店,對於習慣晚睡晚起的年輕人來說,阿武茶根本是一家根本無緣前往的店。
從京急本線的日出町站出發,步行4分鐘就可以來到這家「阿武茶」。店裡僅有圍著廚房的一圈吧檯,經營店面的是70多歲的老奶奶和她的兒子,50歲的店主。
店裡的菜單與「深夜食堂」一樣,只是在牆上隨便寫了幾樣蓋飯和湯類。但店裡實際料理的是以海鮮為主的割烹料理,順帶一些簡單且庶民的酒類:啤酒、燒酒、廉價威士忌等等。
烤大黃花魚。中國人偏愛大黃魚,但日本似乎並不是很重視這種魚類。這還是我在日本第一次吃到黃花魚。
後半夜要是想吃新鮮海膽,恐怕只能來這家了...
據店主說,這家店大約創業於60年前的戰後時期,從一開始就是後半夜開店,早上關門。這種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營業時間,竟然還能支撐這家店開60多年,究竟是為什麼呢?也許是被生客問的太多了,店主先是笑了一會兒,才不厭其煩地給我解釋道:
阿武茶所在的地區是橫濱的「下町」,也就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在戰後物資匱乏時期,橫濱作為港口城市,有很興旺的「黑市」存在。這個地區的居民當時有很多在碼頭幹搬運工來維持生計的人,普遍是凌晨爬起來去碼頭找活兒幹,或者是裝卸到後半夜才能下工。所以這個店當時是苦力們的早餐兼晚餐店。午餐和晚餐的時候,工人要麼下班去睡覺,或者在碼頭吃些便餐,所以反而客流較少。
而隨著附近地區經濟的發展,在阿武茶所在的「野毛町」地區,出現了大量的飯館和酒館。雖然碼頭上的苦力已經完全消失了,但這些餐飲店的員工們,往往要在午夜打烊後打掃衛生、準備第二天的食材等等,天天忙到後半夜。所以阿武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些餐飲店員工吃晚餐的「食堂」。漫長的60年間,這家店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懷揣夢想在橫濱打拼的人們,積攢下的歷史和人情,可以算是日本昭和時代的一個縮影了吧。
70多歲仍然活躍在一線的老奶奶,也許是因為常年早睡早起的緣故,看上去並不顯得蒼老。
阿武茶(あぶぢゃ Abuja):橫浜市中區宮川町2-15,電話045-242-9727,營業時間2:30 - 8:00,不用預約。京急本線的日ノ出町站下車後步行5分鐘即到。因為夜裡沒有電車,所以比較安全的選擇是提前去附近的酒館喝一杯,然後再去這家店吃「晚飯」。
2. 小坂食堂:有五種味噌、三種醬油的深夜食堂
小坂食堂位於離涉谷僅有2站地的三軒茶屋。從地鐵站出來面前的「三角地」,小坂食堂就藏在這片燈紅酒綠的背後。
小坂食堂的營業時間是夜裡22點至上午12點,因為交通方便,所以經常有往來的熟客過來吃早餐。店面很小,不仔細看的話就可能錯過了:
店裡很狹小,所以沒有吧檯,只有幾張長桌子。
雖說是營業到上午12點,但店主經營的範圍主要是以定食(套餐)為主,所以只要米飯賣完了就會打烊,也算是很特殊的一種打烊方式吧。與阿武茶的深夜海鮮不同,小坂食堂供應的定食基本上是熟食,以家常菜為主,例如下面的烤乾竹莢魚套餐。
這家店的年頭也不短,大概已經有17、8年左右的歷史。據店主本人講,開一家夜裡營業的飯館,主要是因為離涉谷和三軒茶屋車站都比較近,經常能夠看到趕不上末班車,但是也沒有去處的人的寂寞的身影,於是就想不如利用自己的手藝開一家飯館,做一些讓人溫暖的家常菜。因為考慮到各地的人對於味噌(大醬)的口味不同,所以店主特意準備從日本各地運來的味噌,來供食客自由搭配,做出自己家鄉的味噌湯的味道。
雖說這家店面的料理毫無噱頭可言,但是在深夜裡撞進這樣一家店的食客,能夠遇到一位「為萍水相逢的食客著想」的店主,想必會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所謂的「一期一會」吧。
店主名叫篠塚(Shinozuka),是位親切體貼的阿姨。雖然不是深夜食堂中的酷大叔,但同樣的溫暖人心的力量,還是可以通過料理來傳達的。
小坂食堂:地址是世田谷區三軒茶屋2-13-9,電話03-3419-4129,距離三軒茶屋地鐵站步行2分鐘。
3. 午夜的日本料理 深夜料亭 Akari
深夜料亭 Akari 離我上學的地方不遠,但是當年卻沒怎麼去過。Akari 的店面開在東京中心處,地處於書店街神保町,附近的幾個街區有大量的出版社和寫字樓,很多上班族加班到後半夜時,幾乎找不到方便的喝酒的地方,所以店主當年開業的時候就看上了這片地方。
店主是個小鬍子叔叔。
說到開店的契機,店主說是受到了《深夜食堂》這部劇的影響,於是從之前做了18年的料理店裡獨立出來,自己創立這家深夜料亭。在深夜的街上,可以看到這樣一盞橘紅色的招牌靜靜地擺在路邊。從這裡拐到地下,就可以看到位於地下一層的這家料亭。
店的類型是「料亭」,所以東西就要比「食堂」講究一些,店主專修是日本料理,所以對於食材的新鮮程度,和高湯(岀汁)的味道都相當講究。與深夜食堂比起來消費雖然較高,但確實物有所值。
店主推薦的海鮮蓋飯,茶碗上覆蓋了大量的蟹腿、蝦肉和鮭魚子,實在是深夜加班後令精神為之一振的美味。
海鮮味噌湯,裡面有鱈魚白子、梭子蟹、對蝦和文蛤,如果吃不慣白子的話,也可以隨時跟店主說。深夜食堂的好處就在於,雖然不是特意包場,但造訪的客人往往很少,所以也可以放心地與店主交流,而不用擔心耽誤他來不及照顧其他客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的營業時間。雖然叫做深夜食堂,但這家店開門很早,營業時間從18:00到第二天凌晨6:00。周六周日因為附近的寫字樓和出版社都普遍休息,所以店主僅在有預約的客人時才開店。
深夜料亭 Akari 的地址是: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1-29 市瀬ビル地下1層,電話03-3518-0670。距離神保町地鐵站大概走路5分鐘左右。
4. 作為深夜食堂的拉麵店們:野方Hope,一風堂,蝦夷菊
其實說到深夜食堂,拉麵店是不應該算上的。因為與食堂不同,拉麵店基本不能點菜吃,也很少有跟老闆「把酒言歡」的溫馨場面出現在拉麵店裡。在東京絕大多數拉麵店裡,老闆和夥計都是不苟言笑地站在操作間裡,有條不紊地看著秒表煮著面,時不時瞥一眼房間一角擺著的電視上播出的棒球比賽實況;客人們則是低頭自顧自地吃麵喝湯,。而到了夜裡,拉麵店又成為了喝過酒之後微醺狀態的人們的談笑之所。點上一碗拉麵,嚼一片叉燒肉,哧溜哧溜吸上幾口面,再灌幾口香濃的麵湯,無論如何飢腸轆轆的腸胃都會開始溫暖地舒張開,被酒精麻痺的味蕾也會慢慢甦醒過來。
是的,這就是日本人所謂的「溜縫(しめ Shime)」。
並不是每家拉麵店都開到深夜甚至是後半夜:尤其是大多數以「湯頭」作為賣點的名店們,往往宣稱只要湯頭賣光就打烊。而營業至深夜的拉麵店,普遍的印象是湯淡、面爛、蓋頭差。但是這裡列出的這三家拉麵,到了後半夜的質量也是絲毫不輸其他名店的水準,可謂是「深夜的良心拉麵」。
野方Hope(Nokata Hope)最初創業於東京中野區,目前在東京市內已經有了7家分店。其中在東京市內山手線沿線就有兩家:原宿店和目黑店。野方Hope屬於東京特色的「醬油拉麵」,湯色偏淡棕色,湯底的醬油用海鮮魚乾加工過,所以味道鹹鮮。囑咐一下店家的話,夥計會適量放一些豬背油,讓湯頭喝起來更香。
在這家店點大碗面,免費贈送白飯一碗,並且韓國辣白菜和大蒜隨便吃。在吃完一碗叉燒面後,剩下幾片肉和半碗湯,把白飯泡進去,配上蒜泥和泡菜,又是一碗鮮美的韓式稀飯配燒肉。
一風堂(Ippudou)來自骨湯拉麵的故鄉博多。這家店在日本做的風生水起,分店都開到紐約去了,在東京市內比較方便的是池袋店。店家的主打是濃厚骨湯+黑蒜油拉麵,黑蒜油則是用蔥花和蒜泥在豬油中緩緩炸焦後留下的具有濃鬱香味的一種調味料。而博多特有的細乾麵,對於老饕們來說是可以玩出各種花樣的:特硬(只過一遍開水就撈出)/超硬(煮10秒左右)/硬面/普通/軟面等等,而黑蒜油的量也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增加或減少。
蝦夷菊(Ezo Kiku)則是一家延續了傳統味道的味噌拉麵店,分店同樣很多,最方便去的是位於上野附近的御徒町店。一般來說日本的四大類拉麵「鹽、醬油、豬骨、味噌」中,我是最討厭味噌的,因為大醬的味道會掩蓋很多食物的鮮味。而這家的味噌拉麵的味道則剛剛好,而且有專為食量大的年輕人準備的「Young Men」:
野方Hope原宿店:東京都渋谷區千駄ヶ谷2-1-8;目黑店:東京都目黒區目黒1-5-16
一風堂池袋店:東京都豊島區南池袋2-26-9
蝦夷菊御徒町店: 東京都臺東區上野5-20-4
以上幾家店面都是無一例外地開業到凌晨4點,在東京玩瘋了錯過了晚飯時間,又不想去吃吉野家麥當勞的話,這些拉麵店也絕對是個好選擇。
=======後記=======
尋找「深夜食堂」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午夜中尋找溫暖的過程。在故鄉時,人往往不察覺不到太多身邊的溫暖,而背井離鄉在路途上時,卻又像尋找流星般地細細品味每一點點被別人溫柔地對待的感覺。在大城市裡尤其是這樣,人與人似乎格外地近,卻又格外地隔閡。所以當夜半時分拖著疲憊的身體或是心靈的你,誤打誤撞地走進這樣一家家「深夜食堂」的時候,請一定要跟店主好好地聊一聊,溫暖了對方也就溫暖了自己。
(如果您覺得寫的有意思,也麻煩您分享到朋友圈呀~
但本文謝絕其他公眾號或媒體未經許可的轉載,內容合作請主動聯繫本人,謝謝。)
本人的公眾號 threewatermiao,日本深度遊內容時時推送,歡迎搜索公眾號,或通過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