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雖然昨天被網友放出關於真功夫的諜照,但是大大早在半年前就看過新形象的設計(出於職業操守沒有提前發布)現在實體店落成了正常運行了,那我可以「大開殺戒」和大家聊聊這個真功夫的設計吧!
老規矩,先上全新的logo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酷似「李小龍」的形象和字體都變得更有動感,相比之前的「標準化」設計,這個明顯更加的強調個性和張力,而從字體和圖形的風格上更趨於中國風的味道了
中文漢字的筆觸厚重感更凸顯中式快餐的味道
如果還有朋友不知道真功夫是誰,那我只能說你活的太仙味了,這個素有「餐飲界的黃埔軍校」之稱的真功夫創立於1990年,發源於東莞長安鎮,2004年6月19日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飯餐廳在廣州開業。現在應該成為了國內快餐行業的領頭羊
餐飲行業的一些變化
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近幾年餐飲行業的全面開花,一方面是欣欣向榮,另一方面卻是競爭加劇,很多餐飲品牌默默倒下,在餐飲圈內的說法就是更迭周期變短,大大前幾天作為嘉賓參加了餐飲設計院的線下分享活動,這裡給大家講下市場變化和設計風格的轉變
首先是90後餐飲市場變化:
1.對網絡具有高度依賴性
2.敢於&願意嘗試新東西
90後喜歡觀看《快樂大本營》《極限挑戰》等這類大型娛樂節目,而網站喜歡看B站這類小圈子文化的東西,他們不追求卓越,只追求快樂,面對餐飲也是這樣,忠誠度變低,對新鮮餐飲的好奇心變強
3追求感官至上,喜歡高顏值產品
47.3%的90後會先考慮產品造型和款式再做消費決策,而到餐飲行業則是對門店的品牌形象和店鋪裝飾更加注重
4.理性經濟人,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當時看到這個數據就被嚇到了,原來現在的年輕人挑選東西越來越理性,足見好的東西確實更容易被這些打分和點評推上來
5.更傾向於淺社交
(以上內容參考零點諮詢數據)
而在設計上,我們服務的客戶需求趨勢也發生了變化
中餐廳的特色主題火熱,到底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重新關注度升高,而前人留下的文化參考成了特別多經典資料,具有巨大潛力
而真功夫的此次設計升級說明了幾點:
1.形象更加鮮明,意在爭取更年輕的一批消費群體
2.更加精緻化小眾化的細分,餐飲很難出現一家獨大
這裡可以講個比較好玩的例子
(左圖為真功夫門店,右圖為72街)
這兩家餐飲是在廣州知名的品牌,也是系出同門,在「真功夫」快餐獨大的時候,「72街」在快餐中卻殺出一條血路,就是在「味道重一點」這個定位上,所以在菜品設計上更有傾向性(對外地人來說「72街」的口味更重更合適,真功夫偏廣式淡一點)而現在的餐飲都是從小品類上去避開競爭,尋求新的突破
3.新中式餐飲崛起,這個得益於西餐高冷模式化嚴重缺乏人情味,而中國文化的札根更穩,現在大家應該感覺帶前幾年的西餐餐廳減少了不少(最明顯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減少和升級),而本土特色像外婆家、雕爺牛腩、西少爺這些中式餐飲的火爆說明中國餐飲博大精深,說是世界第一估計也不心虛
(業績下滑,百勝中國出售19.9%股權)
中國風肯德基
中國風的麥當勞
這些特徵的變化都是在說明人的一個心理需求的變化,也是由口味-好玩-民族文化的思考體現出品牌意識增強,以前都是覺得國外的東西高級,信息的渠道疏通是國人開始意識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民族的自我實現和認知意識在增強,(以前去韓國回來我就說過,看到那些為了看到為一碗泡菜就哈韓的xx粉就搞笑,中國的千年餐飲文明比曲曲一碗泡菜差?)中國只是缺一個品牌審視和品牌升級的大浪潮,如今中國人的品牌認知增加,自我文化的厚積薄發只會變得越滾越強大,我們有了西方的形式感理論,再加上這些不可以複製的文化傳承,絕對是很NB的!
LOGO大師原創 ID:logods (圖片來源:零點諮詢、rologo、網絡)
你覺得這次形象升級如何呢?
-做更好的標誌,找LOGO大師!-
合作微信:logodashi100 / QQ:1198617798
【部分案例連結:三個辣椒、 及木、諾蘭卡 、滷知盛、藍羽精舍、舒寵 、熊貓兔、洱海小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