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竇驍主演的《燕雲臺》近日熱播中,開播後就發現口碑沒能達到預期,吐槽聲完全大於叫好的聲音,吵得比較嚴重的就有劇情爭議,不過原作者兼編劇倒是馬上發微博給出了回應,表示《燕雲臺》主要就是寫遼國的故事,核心是以史為鑑,想要其他的故事在其他的書裡。
然而《燕雲臺》的爭議不止於此。對於開播以來就被稱讚製作精良的服道化,網友很快發現其並不符合歷史,特別是劇中主要人物角色的髮型。
很多觀眾對此都抱有疑問,演繹的不是遼人嗎?怎麼連真正的遼人髮型都不敢留?
竇驍飾演的韓德讓是契丹大將,但髮型卻保留著漢人的特色,墊高顱頂製造蓬鬆感的大光明髮型,乍一看,說是漢人也不會有人懷疑。
根據百科記載,雖然韓德讓祖父是被契丹人擄到遼國為奴的漢人,但韓德讓父親這一輩就已經成為了遼國不可多得的戰將,韓德讓本人更是立下不少戰功,還有契丹名字,所以總結下來,竇驍應該擁有一個正宗的遼人造型。
而不僅是竇驍,劇中幾位主要男性角色的髮型都令人迷惑,太平王、喜隱等人雖說不像竇驍那樣完全漢化,但滿頭蜈蚣小辮,看著也都偏向金人偏向蒙古人的樣子,總之都不是真正的遼人髮型。
甚至連遼王,髮型都做得很漂亮,滿頭青絲小辮,可這根本不是遼人的髮型。
正宗的遼人造型嘛,大概類似於清朝的辮子頭,腦袋上的頭髮幾乎全部剃光,只分別留下幾撮編成小辮。別說,這種髮型一般人輕易hold不住。
倒是最新劇情裡出現的幾位配角,都採用了真正的遼人的髮型,這麼看來劇方也不是不清楚嘛。小孩子基本都是腦袋剃光,留一點頭髮編小辮。
後邊也出現了幾位留著遼人正宗造型的配角們。一群人混在一起看,完全可以憑藉髮型來判斷對方是不是主要角色,腦袋光光留著遼人髮型的肯定都是小配角,而主角團必定頭髮完整,絕不腦袋凸凸。
也因為如此,有網友直言《燕雲臺》雙標,因為遼人造型難抗住,所以只給配角正宗的遼人髮型,而避開了主角團們,為了美觀,連真正的遼人髮型都不敢留。
竇驍的求生欲還是很強的,馬上就P圖曬出了自己的遼人髮型,腦袋中間一圈頭髮全沒,只腦袋兩側留下小辮子,並配字道:「聽說這是檢驗顏值的新標準,看看韓大人還算合格嗎?」也算是另類的宣傳方式了。
另外,唐嫣等女性角色的髮型似乎也不符歷史,真正的遼國服裝比較偏單一色的樸素,而髮型就更不好說,有的甚至頭髮也要剃掉一部分,當然,女性的髮型比較多樣化,嚴格來說也沒問題。
說起來也不是觀眾過於吹毛求疵,而是《燕雲臺》對外宣傳就是歷史題材電視劇,既然是歷史題材電視劇,那麼自然要跟古偶劇拉開,這也意味著不僅在劇情上需要符合史實,服道化也需要格外考究,不然也會誤導觀眾。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竇驍的韓德讓本身是漢臣,所以保持漢族衣裝很正常,而《燕雲臺》的故事背景是之前有遼王推行了漢化,所以有一部分們效仿了漢人服飾也正常。還有網友依舊認為,《燕雲臺》畢竟不是很嚴肅的歷史劇,養眼應該擺在第一位。
當然了,無論如何服道化的問題在劇情優秀的情況下也只是錦上添花,一部劇最主要的仍然是劇情和演員,髮型雖沒貼合歷史,但若劇情硬核好看,這點問題也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