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臺》細節彰顯歷史氣韻

2020-11-20 光明網

以歷史上著名的「鐵血紅顏」為原型,講述蕭燕燕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燕雲臺》自北京衛視播出便引發關注熱議。

影視作品中,對於蕭太后這一歷史人物總有著不同的詮釋。為了更加了解人物,蕭燕燕的扮演者唐嫣一口氣讀完四本厚厚的小說原著,她用「一代傳奇」概括蕭燕燕的一生,「天資聰穎、有遠大理想、見識廣博,一個有大格局和大愛的女子。」

日前,《燕雲臺》主演唐嫣、竇驍接受記者專訪,講述自己心中的蕭燕燕與韓德讓以及這部劇拍攝背後的故事。遼宋時期歷史背景、契丹民族服化細節、兒女情長與家國大義,也在訪談中鋪陳開來。

唐嫣 | 被「蕭燕燕」深深吸引,一口氣讀完整部原著

同為原著作者蔣勝男筆下的「大女主」,蕭燕燕的成長經歷顯得比羋月圓滿得多。她出身顯赫,父親是宰相,母親是最受寵的公主,兩個姐姐又都很強悍,她不需要按照「社會法則」去中規中矩,也不用面對普通女子所要承受的壓迫,即便是前期唯一「愛而不得」的韓德讓,最終也是圓滿的結局。

摒棄了近幾年頗受歡迎的「復仇逆襲大女主」創作套路,《燕雲臺》中的蕭燕燕顯得格外與眾不同。蕭燕燕的扮演者唐嫣在剛剛看到故事大綱時,就一下子被人物深深吸引,她立即買了厚厚的四本小說原著全集,一口氣全部讀完,「完全停不下來的感覺,讀完之後又和編劇導演老師們一起開會,討論劇情和人物,還到網上查了很多關於蕭燕燕的生平資料。」

在充分了解了這段遼宋歷史和蕭燕燕的傳奇一生之後,唐嫣也在原著人物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當上皇后的蕭燕燕與韓德讓再次見面時的場景堪稱《燕雲臺》經典的「名場面」。原著小說中,愛人情誼與君臣禮數之間的分寸拿捏描述得相對外露直接,但在戲劇表演時,這樣的外露又需要一些克制收斂,「進一步會怎樣,退一步又會怎樣,如何拿捏這個分寸,這是在拍攝過程中所有主創和導演、編劇老師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唐嫣說,再次見面的兩個人都已經非常理性,「可能見面的一瞬間,他們會心潮湧動一下,但可能只有0.1秒,就要立刻收回來。」因為這時的蕭燕燕和韓德讓都知道,兩個人並非只有愛情那樣簡單,他們需要面對家國大愛,肩上的責任更重,這場戲也成為整部劇NG最多次、最難演的一場戲。

竇驍 | 韓德讓和燕洵一樣英武,但比燕洵更內斂

《燕雲臺》中,前期常伴蕭燕燕左右的韓德讓鮮衣怒馬驍勇善戰,後期輔佐蕭太后穩固江山的韓德讓匡扶國政心存大愛。

竇驍曾飾演過很多智勇雙全的古裝角色,讓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當屬《楚喬傳》中的燕洵。和燕洵一樣英武,卻比燕洵更加內斂,是竇驍對韓德讓這一角色的定位。《燕雲臺》的故事發生在大遼,但韓德讓卻是南人,「燕洵英勇又開朗,但韓德讓不僅能武還能文,他是一個英武的人,卻不是一個兇狠的人」,竇驍回憶說,在拍攝《燕雲臺》時,導演還特地告訴他「不要把嘴張得太大」,因為韓德讓就算在戰場上戰鬥時,也同樣還有其「儒士」的一面,這也是韓德讓與竇驍過去所飾演的所有角色最大的不同。

為了儘快找到韓德讓的感覺,竇驍剛進組就和原著作者兼該劇編劇蔣勝男聊了很久。正如很多觀眾評價,英武、睿智、隱忍、冷靜……韓德讓的身上有很多標籤,唯有面對蕭燕燕時,他會放掉所有的戒備,展現最真實、最治癒的那個他。「只因為蕭燕燕是他最信任的那個人。」竇驍解釋說。

《燕雲臺》中另一個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名場面是韓德讓得知明扆要取燕燕時,徹底崩潰狠狠打下兩拳的那場戲,而這場戲也是讓竇驍覺得真實歷史與藝術創作之間的差異所在,「歷史上韓德讓跟蕭燕燕的情感應該是纏纏綿綿的,他接受了耶律賢要蕭燕燕輔佐的事實,但在我們戲裡,我真的忍不住,一拳就把耶律賢給打了。」有意思的是,竇驍自己在追劇時也喜歡看彈幕,播出到這場戲時,竇驍就看到網友刷屏「韓德讓你是不是男人!你老婆被搶了哎!」看到這些,竇驍笑稱自己也忍不住邊看邊生氣,「我也想打他,這個大豬蹄子搶我老婆!」

禮儀老師把關細節 憑藉信念感進入角色

相比現實題材作品能夠快速進入角色,並且引發觀眾共情,古裝劇想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更難,尤其是螢屏上並不多見的以遼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對於演員的考驗更大。

「想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首先要呈現你這個角色的真實性、可信度。」竇驍說,《燕雲臺》中的服裝、道具都是在歷史上有據可尋的,而在進組之前,劇組還請了專門的禮儀老師來把關細節,當時竇驍還向老師請教了很多關於大遼時期男人們的禮儀和言談舉止,幫助他快速找到韓德讓的感覺。

日常雙手交叉抱胸問候禮、大婚跨馬鞍禮、朝堂跪拜禮……唐嫣在禮儀老師的輔導下,同樣學習了很多大遼禮儀。在唐嫣看來,古裝劇想要讓觀眾相信,首先演員自己要有很好的信念感,「你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她,你是她,你才能夠與她融為一體,表演也才會更加真誠和自然,這其實也是在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燕雲臺》播出後,該劇服裝道具細節之處彰顯的歷史韻味也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道具設計上,劇中設計素材都來自於契丹墓葬出土的實物,還有不少樣本正是「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服裝方面,烏骨裡出嫁時的團窠對鳳紋捻金線棉袍、蕭胡輦成親時的喜服配飾,都是依照文物進行的復刻還原。就在前不久,唐嫣還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蕭燕燕的造型設計圖,「這些都是參考了當時遼朝的服飾真實的資料記載,再加上一些現代的審美,創造出了一套套精美考究的服飾。」唐嫣說,服化道上的歷史考究,也幫助她快速找到了大遼時期豪爽的草原女子的感覺。(文/楊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燕雲臺》 細節彰顯歷史氣韻
    以歷史上著名的「鐵血紅顏」為原型,講述蕭燕燕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燕雲臺》自北京衛視播出便引發關注熱議。影視作品中,對於蕭太后這一歷史人物總有著不同的詮釋。為了更加了解人物,蕭燕燕的扮演者唐嫣一口氣讀完四本厚厚的小說原著,她用「一代傳奇」概括蕭燕燕的一生,「天資聰穎、有遠大理想、見識廣博,一個有大格局和大愛的女子。」
  • 多元視角解讀,《燕雲臺》怎樣勾勒文化敘事的共時性價值?
    《燕雲臺》作者、編劇蔣勝男說。與傳統對話,用細節彰顯歷史氣韻為了貼合歷史,《燕雲臺》在不同場合多次出現沏茶、品茶的過程。劇中,大遼朝堂南北民族包容,部分官員行契丹禮,部分官員行漢禮,禮儀指導陳靜需在遵循禮法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使兩套禮制在同一個時間點結束,「這是在小細節上的一個難點」。帶有歷史背景的影視作品是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歷史劇作為主要表現形式正朝著有品位、有內容、有營養的方向發展。通過服化道、置景、禮儀等方面完成文化性的構建,《燕雲臺》邁出了連接文化脈絡的重要一步。
  • 《燕雲臺》首播測評:是俗套古偶還是歷史傳奇?
    11月3日,古裝大劇《燕雲臺》於騰訊視頻和北京衛視聯合播出。《燕雲臺》改編自蔣勝男的同名小說,由蔣勝男擔任編劇,蔣家駿執導,唐嫣、竇驍領銜主演。流暢度★★★《燕雲臺》的主人公蕭燕燕(唐嫣 飾),歷史上確有其人,其講述的是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蕭綽(953年-1009年)的故事。
  • 唐嫣竇驍新劇《燕雲臺》首播,替身出戲觀感分裂,細節經不起推敲
    11月3日夜晚,由唐嫣與竇驍主演的《燕雲臺》正式迎來首播,作為唐嫣產後復出的首部螢屏作品,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燕雲臺》本身就充滿看點和話題性,加上主角蕭太后的歷史地位影響,以及佘詩曼、經超、譚凱、劉奕君等超強演員班底的加持,這也讓無數觀眾對這部電視劇表示了期待。
  • 命運浮沉交織歷史迴響《燕雲臺》讓冰冷傳奇敘事有了「體溫」
    《燕雲臺》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燕雲臺》的主線故事在正史中有豐富記載,可參考的民間傳說同樣豐富。據悉,該劇的改編創作對包括正史細節、民間傳奇等在內的諸種素材有了較為充分的考察,例如劇本創作基於大量研讀《遼史》等相關書籍,並參考大量博物館史料,在充分了解人物關係的前提下,注入大遼特有的文化習俗和禮儀制度,而細節的打磨甚至深入到劇中的服飾、道具等一物一件,讓冰冷的傳奇敘事有了「體溫」。
  • 《燕雲臺》:既是古偶愛情,何必依附歷史
    由竇驍、唐嫣、佘詩曼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宣傳時以唐嫣產後復出第一部作品為最大的噱頭,但我追這部劇卻與她並無關係。這也怪不得我「毒舌」,實在是套路化嚴重的劇情影響觀感,再加上缺少性格魅力的男女主角、乏善可陳的愛情敘事,就算拋開劇中遼宋歷史的爭議,以及摳圖疑雲和色調、布景等原因導致的「粗製濫造」之嫌,《燕雲臺》也談不上那兩個字:「好看」!
  • 《燕雲臺》:既是古偶愛情,又何必依附歷史
    由竇驍、唐嫣、佘詩曼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宣傳時以唐嫣產後復出第一部作品為最大的噱頭,但我追這部劇卻與她並無關係。這也怪不得我「毒舌」,實在是套路化嚴重的劇情影響觀感,再加上缺少性格魅力的男女主角、乏善可陳的愛情敘事,就算拋開劇中遼宋歷史的爭議,以及摳圖疑雲和色調、布景等原因導致的「粗製濫造」之嫌,《燕雲臺》也談不上那兩個字:「好看」!
  • 唐嫣、竇驍的《燕雲臺》開播,蕭氏三姐妹感情錯亂歷史?
    由真實歷史進行藝術加工,《燕雲臺》從故事的改編,到演員的陣容,都給觀眾一種厚重感。蕭燕燕,是以歷史上有名的大遼皇后蕭綽為原型,她的父親是大遼的四朝元老蕭思溫,從天真爛漫的少女,經歷了感情的磨難,最終成為一代女政治家,《燕雲臺》這部劇正是圍繞著蕭燕燕的個人成長來推進劇情的。
  • 唐嫣的《燕雲臺》,歷史真相是什麼?
    最近,大熱的歷史劇《燕雲臺》經過網友十數集的觀望後,終於登上了熱搜。比如清宮的大女主劇,諸如《甄嬛傳》、《如懿傳》皆是如此,所以當所有人接觸到《燕雲臺、「狗血」這樣的字眼,而唐嫣也總是出演類似的瑪麗蘇歷史劇,所以很多觀眾就急著給這部《燕雲臺
  • 電視劇《燕雲臺》被質疑不符合歷史,原作者發文回應
    新京報訊 近日,有網友發文質疑唐嫣、竇驍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劇情不符合歷史。11月5日,《燕雲臺》原作者兼劇集編劇蔣勝男在微博發文回應爭議:「我不只是寫了關於遼國的故事《燕雲臺》,還寫了關於北宋的故事《鳳霸九天》和關於西夏的故事《鐵血胭脂》。關於楊家將的故事主要內容是在北宋篇裡頭,《燕雲臺》這個劇裡還真沒他的戲份。」
  • 唐嫣新劇《燕雲臺》熱播,演技獲好評,卻因為這個細節惹爭議
    導語:最近,由唐嫣主演的古裝劇《燕雲臺》也是正式開播了,這部劇和《羋月傳》也是同一個原著作者,所以在開播以前,也是有很多熱度了。唐嫣新劇是否轉型成功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肯定也是不會照搬過去的,所以對於影視作品,可能也適當需要一些調整。
  • 歷史大劇《燕雲臺》,唐嫣霸氣演繹「遼宮雄後」的傳奇一生
    6月23日,古裝傳奇歷史大劇《燕雲臺》預告片首次在騰訊視頻上線。這也是唐嫣婚後首部作品,在《燕雲臺》她演繹一位漂亮霸氣的女皇后。唐嫣(飾蕭燕燕)《燕雲臺》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將視線瞄準大遼前中期的恢弘歷史,講述了鐵血紅顏
  • 《燕雲臺》:勾勒匠心創作的精神弧光
    《燕雲臺》的主線故事在正史中有豐富記載,可參考的民間傳說也不在少數,原著小說作者蔣勝男此次擔綱編劇重任,花費大量精力研讀《遼史》等相關書籍,並參考大量博物館史料,細膩的細節呈現使冰冷的歷史有了體溫在充分了解歷史人物性格與關係的基礎上,主創人員結合大遼特有民族特色以及禮儀習俗,串聯出邏輯鏈完整的故事。從契丹族信仰到遼國的世系關係,從橫帳三房之爭到民族融合,《燕雲臺》沿襲了傳統敘事的風格,不斷勾勒著遼宋時期的社會風貌。以史書記載和漫長歲月淘洗留下的文化記憶為依託,展開合理的藝術虛構與美術創作,由此形成的作品就像歷史本身的包漿,閃耀著異域色彩的民族風情。
  • 《燕雲臺》刻畫群像演繹變革之路
    近日,正在北京衛視、騰訊視頻熱播的《燕雲臺》以大遼「蕭太后」(蕭燕燕)的傳奇人生為線索,通過刻畫韓德讓、耶律賢、蕭思溫、耶律罨撒葛、蕭胡輦、耶律璟、韓匡嗣等人物群像,展現了大遼推行漢制改革的艱難險阻,以及幾代人為了改革成功付出的努力。
  • 《燕雲臺》:歷史上真實的耶律賢,國事老婆作主,他只負責拱手
    近期《燕雲臺》在北京衛視與騰訊視頻熱播,劇中看點之一就是經超與唐嫣飾演的遼景宗耶律賢與蕭燕燕這對政治夫妻組合。燕雲臺劇照平心而論,開播前頗被看好的《燕雲臺》,作為歷史劇來看確實有點差強人意。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有疑問,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真的會發生嗎?歷史上真實的耶律賢又是怎麼樣的人呢?
  • 如何「解鎖」歷史人物?《燕雲臺》主演這樣說
    近期在螢屏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蕭家姐妹的個人命運」和「推行漢制的家國大業」的交織敘事中,遼朝逐漸走上了興盛之路。蕭燕燕、韓德讓、蕭胡輦……這些從中國歷史中走來的人物,引發了觀眾對民族歷史與文化的關注。如何走進遼朝人的世界,演繹這段歷史傳奇?
  • 唐嫣新劇《燕雲臺》以遼國歷史為背景,是站在了楊家將的對立面?
    《燕雲臺》正在熱播,卻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有的質疑劇情和女主人設,有的質疑偏離史實,有的甚至質疑整部劇的立意,認為這樣一部以遼國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是站在了楊家將的對立面,令人無法接受,於是紛紛給《燕雲臺》打出了一星的評分。
  • 《燕雲臺》播出不盡人意,唐嫣的原罪?
    ,頭圖來自:《燕雲臺》劇照唐嫣新劇《燕雲臺》,沒能打響這位85花產後復出的「第一槍」。在《燕雲臺》剛開播時,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的收視情況,燕雲臺收視前8集的收視均值僅有0.467%,酷雲數據的實時收視也在0.5%左右浮動。
  • 《燕雲臺》:拓寬民族影視新視野
    《燕雲臺》劇照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影視創作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寶庫。日前,以遼代前中期為歷史背景創作的劇集《燕雲臺》上線開播,該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遼朝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幫助下,推動遼朝走上興盛之路的故事。
  • 《燕雲臺》:拓寬民族影視新視野
    《燕雲臺》劇照 。百度圖片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影視創作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寶庫。日前,以遼代前中期為歷史背景創作的劇集《燕雲臺》上線開播,該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遼朝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幫助下,推動遼朝走上興盛之路的故事。該劇同名原著小說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的25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