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平時不太關注娛樂圈的圈外編制人員,最近還是被這兩天的娛樂新聞驚到了。
▲圖片來源:蘋果娛樂
令我吃驚的倒不止是事件本身,還有港媒這一如既往浮誇和勁爆的用詞:「連環」、「激咀」,平時見怪不怪的八卦花邊新聞報導活活被他們寫出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感覺。
這還不算完,蘋果日報竟然還為實錘視頻精心配上了計數器,專門用來計算兩人的各種小動作次數:
▲圖片來源:新浪娛樂/蘋果娛樂
港媒真是有心了,實在是路人看了會沉默,明星看了會流淚。網友們也紛紛建議內地的娛樂記者們好好學習一下
▲圖片來源:微博
港媒,魔幻現實主義標題鬼才
合適的標題會讓內容如虎添翼。縱觀某日頭條、某家號以及公眾號等內容平臺,想要站穩流量巔峰,標題的作用可謂功不可沒。
慘不忍睹!快告訴你身邊的人要小心!
吃這些東西等於毒藥!想想你的孩子!
50個建議!做到的人都是億萬富翁!
……
而在港媒在這方面似乎永遠也不存在靈感枯竭這個問題。強行大腦漂移總會一針見血地劃出閱讀重點,讓普通娛樂新聞起死回生般吸住眼球。
沒胸你是:「零波排骨」。
▲圖片來源:東方新地
有胸了你又變成:「忽然大波」。
有贅肉你又成了:「肚仔大過波」。
▲圖片來源:《東方新地》
不止大寶貝,謝安琪也遭受過來自港媒毒舌的支配:
鍊字之精妙,各種修辭鍊字之手到擒來都讓內地媒體自愧不如。
章子怡去香港接受採訪說了兩句英文,港媒寫:文曲星上身!
黎明前妻樂基兒疑似隆胸,後又取出假體,港媒戲稱為:拆彈專家;
範曉萱有段時間變黑變胖,在香港的餐廳被拍到,第二天頭條標題是:黑珍珠大食怪襲港!
鄧紫棋某次演唱造型大家應該都還沒忘吧!
隨便一搜大陸媒體的報導當時是這樣的:「內衣外穿漁網裝」,這種已經很有畫面感了。
可是等到了港媒手裡,畫風即刻突變……香港太陽報直接用了「宇宙尿片炸地球」,這還不夠,底下又用小字寫了「災難預警,衫級風暴」。
▲圖片來源:《太陽報》
2008年熊黛林和郭富城正處於熱戀期時,兩地媒體也曾在新聞標題上過了一次招。
先看內地版:
當你以為這已經足夠香豔傳神時,港媒又出手了:
這教科書級別的摳字,對字詞近乎變態的雕琢實在是……太過刺激了。畫面感十足,看過一次絕對難以釋懷。
在港媒這裡,接吻不能叫「吻」,一定是「啜」、「咀」。這似乎是一種脫離了法式浪漫之吻又自帶音畫質感的香豔實況。
大量使用口字旁動詞,自成一派的狂野放蕩,一字點睛,短小精悍。就仿佛你在車裡打啵,港媒在車底現場直播一樣生動真實……
秉承一貫不按套路出牌的組合拳修辭諷刺,後來大寶貝和黃曉明生孩子時,「黃曉明疑與人造人造人」這樣標題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吧。
▲圖片來源:微博
港媒腦迴路養成記
香港媒體能有這種神奇的表現,和他們曾經那段殖民地背景的特殊歷史有關。
受政治因素影響,「反白話倡國粹」的政策推動了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創新,這一現象從港媒標題的使用也可窺見一二。
▲圖片來源:新浪圖片
「文白夾雜」的使用仿佛將人拉回到明清章回目錄的三言二拍之中。
普通的娛樂事件報導瞬間填入香豔色彩,恰如其分的市井氣息更容易被市民接受,也更容易滿足普通人的獵奇心理。
其次,便是「洋粵交替」的地區特色了。巧妙化用粵港茶餐廳黑話「飛邊走油」,混入洋文,移花接木。
除了特殊的歷史背景之外,港媒練就今日之功,也和社會信息透明度高、地區經濟壓力大不無關係。
寫富婆單身生活居然也能寫出長篇小說感:
▲圖片來源:微博
另外,港人的自我調侃和批判精神有時候也會體現在媒體報導中。之前「颱風大過港」的說法,就很貼切地比喻了「山竹」又大又強的破壞力。
不止香港娛樂媒體,許多相對嚴肅的媒體有時也同樣鍾愛誇張的表達方式。
比如《東周刊》作為香港歷史較久、影響力較大的周刊雜誌之一,報導定位是香港娛樂圈及時事新聞,名字也夠正式。但似乎在樓市、民生這些新聞報導上,依然沒改「故事創作」的標題風格。
「鹹濕」市民的醒神靚湯
生猛鹹濕賤。
這五個字似乎就足夠概括港媒的毒舌精髓。縱觀各地這種標題功力,恐怕也只有港媒能笑傲群媒。
香港市民工作生活壓力大,因此對各路提神醒腦八卦報導來者不拒亦是情理之中。
▲在香港有很多人都處在一個高壓額生存環境下
經歷過紙價暴漲、股價暴跌,可香港的新聞業卻異常繁榮,競爭自然也更為強烈。商業化運作、市場導向是香港大部分媒體奉行的工作標準。
但在高度透明的信息社會下,想要挖掘獨家新聞並不容易。為了佔據流量,吸引讀者,便慢慢形成了如今毒舌、辛辣,甚至可以用色情來形容的鍊字風格。
▲圖片來源:豆瓣
香港節奏壓力之大,從公共運輸的運載速度就可窺見:香港地鐵的電梯速度幾乎是我見過最快的。
陳奕迅《月黑風高》的歌詞形容的再貼切不過:
▲圖片來源:網易雲音樂
凌晨2點多的出租司機已經是快60歲的老人,仍不能休息,還在為兒子的人生奔波。
正因如此,港媒們更想要把報導焦點放到「醒神」上。只是接地氣的同時也會面臨很多有關道德底線的質疑。
在猛料流量面前,似乎人權與尊重是可以放到一邊的。於是不少香港娛樂媒體最終變成一劑精神鴉片:一邊讓市民沉浸在千奇百怪的報導中不能自拔,一邊又讓人忍不住抵制這類低俗甚至失去底線的報導。
不少港媒更有類似「揸奶」(揸,捏)、「姣媾」(指女性賣弄風騷勾引別人)、「攬啜瞓」(抱吻睡)、「偷嗒秘撻」(偷情)等等方言性極強,且對女性歧視意味極重的詞彙霸佔版面。
▲圖片來源:《東方新地》
港媒的公信力很久以前就被公眾質疑。幾年前的一則調查報告裡,近九成市民認為香港媒體報導的色情內容問題嚴重,要求當局加以管制。
▲港媒公信力又見新低 | 數據來源:《世界華文》
▲2002年張國榮等人抗議《東周刊》爆出劉嘉玲被綁架照片
不過,如此慣用「偷梁換柱」的概念與誇張無底線的方式博人眼球,堪比精華版都市爽文。
到底是不是發展之計,就是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