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是溫嶺油罐車炸響的第3天。
有位一直在瓦礫中徘徊的村民,為了找到失蹤的妻子,他不停嘗試撥通妻子的電話。
突然,瓦礫深處傳來熟悉的電話鈴聲,村民欣喜若狂,喊來了救援隊員。
救援隊員爭分奪秒,用手扒,用機械刨,感覺離電話鈴聲越來越近了。
凌晨四點,救援人員扒開一層土渣,一個粉紅的女士手提包露了出來,在包裡,那個手機一直在響,可包的旁邊卻沒有村民妻子的身影,手機上定格為76個未接來電,令人淚目。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有句話叫世事無常。
早上出門時的歡笑,有時一扭頭就找不到了,村民拿著包翻來覆去地看:老婆,你在哪裡?請再給一次機會,讓我牽你的手。
01.
這個世界,其實很無常。
歲月靜好的每一天,我們總以為意外離自己很遙遠。
可當自己遇到時,才會發現,原來生命是那樣的脆弱,每一分鐘都充滿著變數。
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的ET302航班起飛,機上有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
乘客中,有一個叫萌萌的大四女生。
她買下這個航班的機票,想去找男朋友一起看動物遷徙,對明天充滿憧憬。
臨起飛前,她滿懷激動地給母親發去一條信息:飛了飛了,擁抱非洲。媽媽等我回來。
她母親怎麼也沒想到,這會是女兒發給自己的最後一個信息。
起飛6分鐘後,飛機消失在機場塔臺顯示屏上,沒有一個人生還。
在直面生死的那一刻,我們才意識到,想再擁抱一下父母,再親一下孩子,這些都成為了奢侈的事情。
有多少人想著,等明天再好好跟家人相處,可卻預料不到,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02.
大家還記得林生斌嗎?
如果沒有那場大火,他可能是世界上自我感覺最幸福的男人。
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兒女,每天晚上都等著他回家。
可那一晚,他因為有事沒有回家,凌晨五點,家裡保姆莫煥晶放了一場大火,火勢快速蔓延。
他所深愛的妻子和三個兒女,一個也沒有跑出來,等他趕回家,看到自己的家灰飛煙滅,坐在牆角號啕大哭,無力面對。
當他抱住妻子時,妻子已經沒有了意識,但眼角滾落出一顆淚珠。
那一刻,他後悔,為什麼沒有守護在妻兒身邊,總以為每天披星戴月的忙碌,可以給妻兒一個安穩的家。
可最後才發現,自己的一轉身,就再也無法抓住妻兒的手。
為了紀念妻子和三個兒女,林生斌將他們的樣子紋在自己身上,想要用這樣的方式,跟妻兒一輩子守在一起。
多少次,夢中驚醒,已淚溼枕巾,可睜開眼,身邊依然空空如也。
《我曾》中有這樣一句歌詞:
「我曾把完整的鏡子打碎,夜晚的枕頭都是眼淚,我曾想讓過去重來,再給我一次機會。」
生命來來往往,原來並無來日方長。
03.
2008年,汶川地震的那天下午,我感到一陣頭暈。
等明白過來後,知道是地震了,跟著人群跑到室外,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要給老公打電話,給學校打電話,確認他和孩子的安全。
但一時間沒有了信號,誰的電話都打不出去。
那個時候,內心的無助擴散全身,默默許願,如果能全家平安,定當好好相守。
還有一次,讓自己感到無助的時候是母親意外去世。
中午吃過飯,母親還給我打電話,說我好久沒回家了,心裡很想我。
我說:「等我忙完吧,抽時間回去一趟。」
其實這句也是安慰母親,她心裡也清楚,我的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很少有閒的時候,遠嫁後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
但我萬萬沒想到,這會是和母親最後一次通話。
那天正準備吃晚飯,父親打來電話,說母親出車禍意外去世,我一下子就愣在那兒,無法接受。
可不管流下多少眼淚,不願接受的現實,也終究是現實。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這樣一句話:
「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要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說不定就是最後一眼。」
我們不知道,在生命的單程旅途上,自己最愛的人,會陪自己走到哪一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趁還有機會,緊緊抓住他的手,一起去感受生命每一天的日出日落。
千萬不要等痛徹心扉後,才在遺憾中學會成長。
要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