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學過一句話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意思是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作父親看待。比喻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其出處: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引自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且在拜師學藝這個事上,從古至今都有明確的從屬關係,徒弟進了師父的門,行了拜師禮,基本就由師父管教,父母都不能言說。而徒弟的未來,也是師父說了算,不得背叛師門,否則就是欺師滅祖,會被行業裡所唾棄。
如今,已經很少有拜師學藝的事情的,只有少量的行當裡還在延續拜師的傳統,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傳統技藝失傳。如今如火如荼的相聲,還講究拜師學藝,得有個名師指導,才能在相聲界排資論輩,才能在相聲界站穩腳跟。
我們知道的相聲大師有馬三立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鬥」,開山立祖大師,相聲琅琊榜排名第一。馬季對幽默的理解十分獨到,寫歌頌體而讓人笑,足見他的功力,其相聲作品中以《登山英雄贊》、《畫像》和《找舅舅》等節目影響為大,曾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擬授予馬季先生「人民曲藝家」稱號。侯寶林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相聲藝術家,是相聲界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在他漫長的60年的藝術生涯中,潛心研究並發展相聲藝術,把歡笑帶給觀眾,他為相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相聲領域的成就,與馬三立難分伯仲。其子侯耀文、侯耀華皆為相聲大師,侯耀文的徒弟郭德綱更是如今相聲界的佼佼者。
今天要說的,就是郭德綱與他的徒兒們的事。
我們都知道德雲社,知道郭德綱,特別愛聽他的相聲,他為相聲重新被大眾認識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也許有很多的黑點,但是這也掩蓋不了他為相聲付出的事實。
他最出名的幾個徒弟有,已被除名的曹金,現在正當紅的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秦霄賢。這些都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有些紅得發紫,在相聲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卻極有可能消失在相聲的世界裡。
曾經的曹金,是德雲社的臺柱子,他有天賦,他也肯努力,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為人太狂,太把自己當回事,太不把師父的恩情當回事。
曹金在德雲社時,所有師兄弟都得敬著他,因為他是臺柱子,他甚至說出他養活了大半個德雲社這樣的狂話。他忘了師父的教導,覺得學到的本事就是自己的,自己出來賺了錢,就得是自己的,至於其他的師兄弟,與我何幹。
這大概就是矛盾的最深處,人啊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也是為什麼拜師學藝的時候,就會要求徒弟未來得聽師父的,師父培養徒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心力,你一學成就開始飄,覺得自己了不得了,那師父還怎麼指著你發揚光大啊。師父養了,你學成了,地幫著師父養下面的師兄弟啊,這叫反哺。只有這樣,這門技藝才能有更多的人學,才能發揚光大啊。
金子啊,就是出名太早,人太狂,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到頭來啥也沒混成。
反觀其他幾位徒弟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秦霄賢,也許人家資質不如金子,但是他們懂得知恩圖報,知道抱團取暖的道理,這不,現在一個個都被大眾愛的不要不要的。
人啊,有得就得有舍,不能只想著得到而不付出,也不要覺得付出多就是吃虧上當,我這麼能,我可以過得更好的,其實啊,有些時候,吃虧才是福啊。
這麼多年過去了,金子和老郭的那些事還是讓很多人唏噓不已的,畢竟兩個何其相似的人,都是有天賦,都是狂,都是愛曲藝愛相聲的人,因為利益而分崩離析,怎能不叫人嘆息呢。
拜師學藝這個事吧,既有所成,就不要奔著利益去,保持初心才是最重要的,名和利遲早都會有的,何必爭一時之長短。
不知道未來曹雲金是否能重新在相聲界發光發熱,只是以後做人哪,還得摸著良心才是,也不知道午夜夢回的時候,他是否有後悔過自己當初的作為。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看到世紀大和解,金子明白了師父的意義,師父依然愛徒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