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神通廣大,可他的鄰居為何不拜師學藝,三種可能你選哪一種?

2021-01-17 文史一鍋粥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菩提祖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在短短時間裡教出了孫悟空,可是作為祖師的鄰居,方寸山上的樵夫,卻沒有去拜師學藝,這是為什麼呢?

菩提祖師

表面上看來,樵夫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有老母親要侍奉,分不開身去拜師學藝,其實不然,試想菩提祖師精通儒釋道三家,又掌握360旁門,如果這個樵夫隨便學點厲害的神通,讓自己的母親長生不老易如反掌,又何苦每天砍柴度日呢?

那麼樵夫是因為什麼不去找菩提祖師學藝呢?有三種可能,每一種一鍋粥都來簡單分析下,最後由大家來評判,到底是哪種最可信。第一種,這樵夫本身就是神仙下凡,他根本不需要向菩提祖師學藝就已經非常厲害了,他在這裡出現,純粹是點化孫悟空,將猴子引往方寸山,不然猴子依然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這何年何月才能學成鬧天宮的本領呢?因此如來或者玉帝特意派了一個神仙來引導孫悟空,讓他早日學成本領。

孫悟空等

像神仙點化的這種橋段在歷史上非常多見,文中也有類似的情節,譬如黃石公點化張良就在原著中有記載,所以樵夫本身就是神仙下凡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樵夫其實是個普通人,因為他家就在方寸山附近,因此對菩提祖師非常了解,知道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因此曾經想上山學藝,可是學藝是需要悟性的,不然菩提祖師的徒弟數目就會無法控制,而經過菩提祖師考研,這樵夫不適合修行,但是作為鄰居直接拒絕又有點不給人家面子,於是就教授了他一首《滿庭芳》。而這樵夫礙於面子,對孫悟空說他不願意去學藝。

樵夫

第三種可能,樵夫作為菩提祖師的鄰居,是經常能看到菩提祖師的徒弟們的,通過他的觀察,菩提祖師的徒弟們並沒有很強的神通,也未發現他們能夠長生不老,因此打消了去拜師的念頭。而他不知道的是,菩提祖師是根據徒弟們的悟性教授相應的內容,他所看到的都是悟性差的弟子,悟性高的都跟菩提祖師籤訂了保密協議,否則菩提祖師的徒弟就會泛濫。

那麼這三種可能性,朋友們更傾向於哪一種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鍋粥恭候。

相關焦點

  • 菩提老祖共有幾個弟子?孫悟空學藝時師兄弟去哪了?
    古怪的是,在孫悟空學藝離開之後,不單是菩提老祖消失不見,就連孫悟空拜師時那些師兄弟也再也沒有登場。  原著中明明寫著孫悟空初入三星洞時,洞中有數十百個小仙,孫悟空變成松樹時,周圍確實有不少師兄弟喝彩,就算是取經主要發生在西牛賀洲,也不該一個人也碰不到吧?  就像是孫悟空在花果山時期結交的六大妖王,作者也特意寫了一個大力牛魔王以作呼應。
  • 孫悟空犯事後為啥不找菩提老祖幫忙?你看看他的真身是啥?
    熟讀《西遊記》的人都知道,書中主人公孫悟空本是一隻天生石猴,只因求教於菩提老祖,學的七十二變和筋鬥雲的通天本領,方才成為人人敬仰的齊天大聖。說來也奇怪,《西遊記》中的菩提老祖法力無邊,可以知曉過去和未來。在教導孫悟空的時候,菩提老祖就已經知道以後將要發生的事情。但是為何孫悟空闖禍後不去尋找他的授業恩師菩提老祖幫忙呢?
  • 美猴王之拜師學藝
    在原著《西遊記》的第一回和第二回中,介紹了美猴王拜師學藝的情況,其具體詳情如下:一、學藝行程:先從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乘東南風,其次、學藝目的明確。孫悟空學藝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長生不老」。當菩提祖師問他「你今要從我學些什麼道?」悟空的回答,既顯示對師父的尊重,也突出自己的選擇。
  • 孫悟空的拜師學藝路,早有人安排,其中這兩人的出現很關鍵
    要知道孫悟空在剛出世之後,由於天生靈性的原因,跟山中的各種精怪都有來往,可就在其剛尋到水簾洞,感嘆壽命很短,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管理猴群,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就有一隻通臂猿猴大聲告訴悟空,想要壽命長遠些,就必須要跳出三界,唯有修仙可以做到。
  • 菩提祖師為何不讓孫悟空洩露師承?如來:你看玉帝一個大劫多少年
    可菩提祖師卻不同,他的臨別贈言充滿威脅和恐嚇: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師為何跟其他的師傅不同,對孫悟空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為何要拜師,又為何不說師出何處
    「導讀:孫悟空為什麼要拜師,既然菩提祖師已經收他入門了,為何悟空下山的時候,祖師又一次次叮囑悟空不能告訴任何人他是在哪裡拜師學藝的。我是原創作者小林說說吧,每日為你更新不同的歷史小故事。」小編今天要說的是《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拜師這個故事。
  •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西遊記》中,孫悟空是貫穿其中的靈魂人物,要了解他就需要知道他的人生軌跡:花果山為王、靈臺山拜師、大鬧天宮、五行山思過、西天取經、修成正果,等等。而這些重頭戲的契機當是靈臺山拜師。孫悟空有著通天入地的本領,又在花果山為王逍遙自在,為何還要尋思著拜師學藝呢?原著描述一:「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學爬會走,拜了四方。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
  • 成功三部曲:出門、拜師、學藝
    然後拜師學藝,經過苦練最後學得絕世武功,繼承高尚品德,成為一代武林大俠。 金庸筆下的郭靖拜洪七公為師,學會降龍十八掌;令狐衝拜風清揚為師,學會獨孤九劍;張無忌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他的師父張三丰更是德高望重。
  • 拜師學藝這個事,我想說說
    —引自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且在拜師學藝這個事上,從古至今都有明確的從屬關係,徒弟進了師父的門,行了拜師禮,基本就由師父管教,父母都不能言說。而徒弟的未來,也是師父說了算,不得背叛師門,否則就是欺師滅祖,會被行業裡所唾棄。
  • 太上老君與菩提祖師
    比如,太上老君已經是仙界至尊,不僅地位高貴,而且神通廣大,他為何會熱衷於打造各種仙器、法寶、兵刃?還有煉製丹藥。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九齒釘耙都是他製造出來的,還有很多千奇百怪但是功能極強的法寶,就比如七星劍、芭蕉扇、金剛鐲等等,孫悟空在很多法寶面前根本是無可奈何,那麼太上老君都已經那麼厲害了,他不斷的煉丹,打造兵器難道是特殊的愛好,又或者是還有強敵會威脅到老君嗎?
  • 菩提為何屈居在方寸山,他到底在怕什麼?成佛後悟空才明白
    既可上天大鬧天宮,又能下地撕毀生死簿,也能入海巧借金箍棒。他的性格桀驁不馴,傲視群雄,就連三界之主的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裡,如來佛祖也得讓他三分,各路神仙和妖怪聽到他的名號都有一些畏懼,妖怪畏懼他的法力,神仙畏懼他的撒潑,不管怎麼樣,孫悟空是一代人的蓋世英雄,有著極強的精神價值。
  • 菩提祖師後來去哪了?原來他一直都沒離開,只是猴哥沒認出來
    菩提祖師後來去哪了?原來他一直都沒離開,只是猴哥沒認出來文/歷史解說人大家小時候肯定都看過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它就是《西遊記》。電視劇做到了儘可能的忠於原著,還原原著中的場景,這種做法使得八六版的它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 解碼西遊之二|須菩提就是唐僧,一點都不神秘
    須菩提是靈山佛家而非道家人士1986版電視劇(六小齡童老師主演)將須菩提祖師拍成一個道士妝扮,這是完全錯誤的,可能因為教給孫悟空一些道家神通,便認為他是道家人士。其實從原著對須菩提有限的描寫還是容易判斷他的宗派,孫悟空初見他時,用了一首詩描寫他的形象: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 歷史上的張飛和關羽,他們倆並沒有拜師學藝,又為何卻身手不凡?
    說到他們兩個,大家應該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吧,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張飛和關羽沒有拜師學藝卻又為何身手不凡的這件事情呢?反正小編是挺好奇的啦,OK,那咱們就話不多說,馬上就進入今天的正題吧,對於以下內容有任何意見請在下方評論留言哦,當然也可以點讚關注支持一下小編的啦,謝謝大家哦。
  • 菩提老祖給石猴起名,為何要叫「悟空」?『空』到底是什麼?
    孫悟空孤苦伶仃,自東勝神州大地之根花果山漂流世間,無依無靠,卻被菩提祖師賜名「悟空」,緣起之時,菩提祖師與孫悟空之間建起感情橋梁,從今之後,美猴王每一次被人喚作悟空,都會會想起當日長髯慈悲老者的殷切期盼。作為神仙,菩提老祖號稱「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更是融合三教九流,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 幹餐飲,真的需要拜師學藝嗎?
    中國拜師習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傳授學術的規制影響,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並由其演化而來。在傳統師徒制裡,師徒關係是一種「擬親緣」的關係,類似於父子關係。就像結婚要擺酒席一樣,收徒弟要進行拜師儀式看重的也是一種儀式感。
  • 孫悟空背後神秘的守護神,吊打三界各路神仙,太上老君也怕他!
    前文中玉帝已經下令不讓人管這個猴子,為何菩提老祖還要收了這個徒弟呢?關於這個問題大致上有三種解釋。菩提老祖不是三界之內的人物西遊記中最神秘的人物莫過於菩提老祖了,當時他趕走悟空的時候只告誡悟空以後在人前不能提自己名字半個字,否則叫他灰飛煙滅,等到悟空再回去找菩提老祖的時候那裡荒無人煙從不像有人來過一般,對於菩提老祖的解讀有千萬種,後西遊記之中曾有一個場景是:孫悟空陪著唐僧完成取經大業之後,花果山出了一顆女媧石,石中出來一個猴頭叫做孫小聖,孫小聖在水簾洞中做了一場夢,夢到了自己拜師學藝
  • 張飛 是殺豬的,從未拜師學藝,為何武功會這麼高?
    尤其是出了名的「桃園三結義」中,劉備是沒落皇族還可以理解,但關羽和張飛一個是賣棗的逃犯,一個是殺豬的屠夫,他們都沒有拜師學藝,那他們的功夫是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要想尋遍名山大川去找尋名師學習功夫是不可能的,再一個高深的武功沒個幾十年也練不出什麼,而三國的這些名將當時年級並不大。接著我們再來看一看他們的背景。 首先說一說關羽,關羽字雲長,河南解良人。因為他們當地的鄉紳土豪仗勢欺人,被他一怒之下殺了,於是他便開始了亡命天涯的的生活,這一逃就是五六年。
  • 關羽從沒拜師學藝,那麼他為何那麼厲害?
    顏良、文丑是河北的名將,然而他們在關羽的面前卻走不了3個回合。雖然關羽有憑藉赤兔馬佔便宜的嫌疑,但那也是他實力的體現。至於關羽力戰徐晃時,二爺右手的毒箭傷還沒有痊癒,因此他根本不處於最佳狀態,可就在這種情況下,關雲長依然能夠與徐晃戰成平手,由此可見二爺的武力值之強。 再說惡鬥龐德。龐德是西涼猛將,曾與許褚打過平手。許褚是可以和趙雲、馬超戰平的魏國名將,他的實力已具備了五虎將的水平,所以說龐德老闆的武力值不低。
  • 拜師學藝
    拜師學藝 2020-10-30 16: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