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拜師習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傳授學術的規制影響,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並由其演化而來。
在傳統師徒制裡,師徒關係是一種「擬親緣」的關係,類似於父子關係。就像結婚要擺酒席一樣,收徒弟要進行拜師儀式看重的也是一種儀式感。
But,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種儀式感,那幸福君只能說↓
除了營造一種儀式感,它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師徒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一般都有行規或特定的契約加以規範、限定。行完拜師禮,正式確定師徒關係,自此師傅便要對徒弟負責。
好不好奇,屬於餐飲人的拜師大典,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去年第2屆臺灣研修營,我們去到了臺灣唯一一所餐飲專業人士的搖籃、錄取率僅30%的職業院校——開平餐飲學校!
它可算是餐飲教育界的一股清流,因為有「另類大膽」的校長、有開放式的教育制度。辦學40年來,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天性和選擇,輸送了大量實踐能力很強的餐飲人才…(連結閱讀→據說,眾多餐飲大咖都去這兒「挖人才」……)
話不多說,幸福君馬不停蹄地給大家送福利啦,拜師大典的正確打開方式↓
(時長5分29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開平餐飲學校26年來,都會在新生滿1年、確定此後從事餐飲工作的志向後,依循古禮,舉行別開生面的拜師大典。
所謂的意義就是:
學生人生志向選擇的承諾
學生職業追求的承諾
老師承諾把一生所學廚藝教給未來偉大的廚師
典禮由學生自己策劃操辦,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力
拜師大典是開平餐飲學校特色課程之一,透過遵循古禮叩首拜師儀式,體現向典範學習、拜師敬我的意義,並幫助學生釐清餐飲意向。
學生們也十分重視這個活動,在爭取成為拜師代表及禮樂生代表時,展現過人的積極度與實踐力,即使受傷仍繼續堅持不懈。
大典開始前,每個班會進行精神標語投票,比如去年的拜師大典,107年班展開「初衷VS蛻變」的投票,許多同學站上臺為自己心中的精神標語發聲,經過一整天的相互拉票,最後「初衷」以218票大勝。然後,全體同學再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拜師代表和臂章。
所有參加大典的學生,都會進行嚴格的「耐力與定力」訓練,將參加拜師大典的決心全部展現在了體能訓練中。
今年的拜師大典除了表演舞龍與擊鼓,祈求吉祥與好運,還有精彩的武術表演來展現想成為一名廚師除了堅韌的廚心,也要有強健體魄的意涵。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禮生、司儀、舞龍隊都是由一年級生組成。
拜師大典的意義,就是讓學生承諾盡心投入餐飲學習,宣誓追隨師父的學藝和倫理,在餐飲界勤學精進,傳承美食文化。
今年的拜師大典,由雙廚神──「廚神」施建發(阿發師)及「亞洲廚神」許堂仁,並邀請日本相可高校食物調理科主任村林新吾,與臺灣廚界大佬及產學業界代表,共同見證429名高一新生宣誓投身餐飲界。
左11為夏惠汶,開平學校前校長,關係動力學學院創始人暨美國國家廚藝學院榮譽院士
過去曾於拜師大典上立志、如今已在業界發光發熱的校友紛紛返校,擔任受拜師或授臂章師:
大葉集團行政總主廚韓衍緒,曾是開平第一屆校友,過去在下面拜師,如今成為受拜師,體現出了「拜師敬我」的意涵(學生向師傅叩首敬拜,除了表現對師傅的敬佩,更深層涵義是對自我的期許,相信自己也會成為受拜師。因此,拜師即是敬我)。
26位授臂章師也皆為歷屆校友——君品酒店西餐行政總主廚王輔立、維多麗亞酒店主廚林玉罡、亞都麗致酒店領班傅昭蓉、幸福提食主廚郭馥瑢等人,正因為對學校教育的認同,專程回來給學弟妹支持與鼓勵。
大典開始,在現任校長馬嘉延先生一一介紹業界受拜師入座後,由夏惠汶擔任主祭者,帶領所有受拜師及拜師同學向中華美食先驅「伊尹」上香並行三鞠躬。
伊尹之所以會被奉為餐飲業的祖師爺,也是有原因的。他善於烹飪,因為「治大國若烹小鮮」流傳千古,正符合開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建校精神。
此外,為讓更多外賓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意涵與精神,今年也是首屆採用中英文司儀同步翻譯。
響亮的磕頭聲,炙熱的眼神,拜師代表們從師傅手中接過廚師帽,堅定說出「謝謝師傅」……師傅為他們親自別上臂針,提醒小廚師們不忘初衷。此外,90%的學生家長都會到場觀禮。
最後,由拜師代表宣誓:「志願投入餐飲界,追隨師傅學藝,並願恪遵餐飲界倫理常規,請信重……」
誓畢,他們等於為自己許下承諾,獻身餐飲業。
在第23屆大典上,參與拜師的男女學生比例趨近2:1。那是開平拜師大典23年來首見女學生宣讀拜師帖,這也代表著餐飲界新生代女力崛起的新趨勢,令人驚豔。
值得稱讚的是,每年都有愈來愈多的女將選擇加入過往以男學生為主的中餐領域,在體能和技藝表現上均毫不遜色。
除新生的拜師大典外,應屆畢業生還會在成果展中展示三年所學,如製作二十九道多國美食料理:有的學生做「骨肉情深」,用京都排來感謝師傅教導;還有的做生炒蝦松,取名「庇護之恩」,生菜象徵父母師長對學生的教導和愛護,內餡包裹彈牙蝦子代表自我成長。
結尾的大彩蛋,幸福君決定給大家看看這個「辦學大膽、特立獨行」的前校長——夏惠汶先生(關係動力學學院創始人~)的教育理念↓
(時長6分1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本次研修營的同學,這樣說:
今天感觸較深的一句話是夏惠汶院士說的:辦一所「愛的不累」的學校,用「順性發展」的方法,去引導與鼓舞他們。
——廣州華輝拉腸 黃海滔
今天看到拜師大典深感震撼,他們培養人才不只是會做飯更是要會做人,給這些正要踏入社會的孩子們正確地樹立著價值觀。
——胖老漢 楊麗
幸福君想說:肩負「共創全球幸福餐飲人生態圈」的新秀們,未來是屬於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