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父親抱守著殘留和顫抖的身軀垂垂老去

2020-12-24 中鄉美

默默耕耘的父親

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那雙腳就沒離開過他深愛的那片土地。他喜歡勞作,他的耕牛技術在村子裡是出了名的好。當大地還在沉睡,他肩膀上扛著犁,瘦小的身軀晃蕩在彎彎曲曲的田埂上。

小時候,我經常守在他身邊,看他犁田。父親犁田的表情很專注,右手穩穩地把犁,左手揮動著牛鞭,不緊不慢,耕牛邁著沉重的步伐低著頭使勁往前面走,鋒利的梨鏵劃破土層前行,那黃黑色的土浪向一邊翻滾,發出「哧哧」的響聲。半天功夫,一畝多地就在父親的手下匍匐著。犁完田,他把手中的牛繩遞給我叮嚀道:「牛是我們莊稼人的命根子,把它餵飽一點!」父親耕牛的背影和剪影就是我心中不滅的印記。

一晃,我家牆角的爬山虎早已爬上屋頂。而時光如水也偷偷地漫過父親的額角。父親剛過花甲,滿頭銀髮,一臉褶皺,怎麼看都像個耄耋老者。村子裡與他同輩者都還奔波在工地上,父親已「退休」在家!

這使得母親大為光火:「你就是太憨,年輕時做事不懂偷懶,現在吃了虧吧!不然還可以多做幾年……」的確,父親是一個本分人,在外幫別人做事從不偷懶。父親過了而立之年,趕上縣城修建機場,他就和村子裡的人去了採石場,掙苦力錢養家!父親老實,那個三十多磅重的鐵錘總是落在父親手裡。

小時候,我見過父親掄鐵錘的樣子,先彎下腰身握緊竹柄,再一鼓作氣提起鐵錘,竹柄在重力的壓迫下彎曲成一百八十度的半圈,最後重重砸落在石塊上。沒找準石頭紋路時,石塊不容易破碎,反而會反彈起來。這時,父親的面部的肌肉也跟著抽搐,一副痛苦費力的模樣,他背上的舊粗布衫早已被汗水浸透浸溼。父親汗水重,回到家滿屋子都是他的汗味。破石頭需要腰力,父親不挑剔不偷懶,鐵錘扛在肩上一扛就是五六年,並且練就一身破石頭的硬功夫!

後來,家裡開始種蔬菜,父親就跟著母親在菜地裡打轉。賣菜也是一件頗辛苦的事,經常三更半夜爬起來拉菜趕去縣城批發部。或許是蹲在採石場的那幾年,消耗父親過多的精氣,沒幾年下來,踏入不惑的父親,額角的抬頭紋已經很深了,背開始彎曲。

父親過了知天命時,沒曾想又和鐵錘再次「親密接觸」。這時,村子附近修公路,父親開始奔赴工地!父親又吃了老實人的虧,別人都誇他年輕時是破石塊的高手,最後三十多磅重的鐵錘又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一群人當中,父親每每幹的都是最髒最累的活,石塊破完就下坑挖下水道!母親心疼父親,後腳跟著他上了工地,總在耳旁邊叮嚀:「一鐵鍬挖不出一口井!」提醒幹活他悠著點!工地上的活,父親領著母親一幹就是好幾年,直到胃出了問題才停歇下來!此時的父親已經消耗得更加憔悴,生活就像一把千斤重磅鐵錘,重重地捶打在父親的腰背上,而父親的背終於還是徹底的彎曲了。

父親高高瘦瘦的,濃眉大眼,眼睛深邃有神,年輕時整個人特別有精神。時光就像一個小偷,偷走了父親的榮光,枯瘦的父親敵不過時光的無情撕裂。如今每次回家,見到的是一個加速老化的父親,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額角的抬頭紋已經凹陷成一條條坑線,就像他年輕時犁田留下的溝壑。他佝僂的背影像一個十足的竹簸箕,前凹後凸!

總的來說父親的這一生是苦的,他大半輩子在幹著繁重的苦力活。正如劉和剛唱的《父親》那樣:「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嘗了三分。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

這些年父親仍舊在勞作,像一頭耕耘了一輩子的老牛一般,仍在堅持著!時光深處,他抱守著殘留和顫抖的身軀垂垂老去。

審閱:陳玉花

簡評:一篇寫人散文,感情真摯,敘述清晰。作者藉助一些平凡的勞動,感受父親默默耕耘的艱辛。平凡之軀承起千斤生活之重。語言形象,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

作者:山風,原名周國新。

終審:嚴景新

編輯:卜一

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投稿必須原創首發,投稿郵箱:zxmtth@126.com

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徐慧創作:有關父親的散文(9篇)
    這四年,我仍然一如既往地用不屈的靈魂挑著厚厚的期望和深深的內疚向前走著,撫摸心情,平靜地和我的不畏艱難、純樸寬厚對話,我漸漸明白了,我是鄉土雕塑的,我的父親讓我走出鄉土來未必不是為了讓我以更好的姿勢走進鄉土。鄉土是海啊。
  • 【鄉土作家】優秀小說散文選(作家榜前10名)
    >5、許立國散文6、餘厚洪散文    7、丹鳳曬曬散文8、王翠平散文9、黃小峰散文>10、老船長散文  鄉土文學創作研究中心  鄉土文學社  2019年10月28日   讀者自由投票(取消終身會費,已經辦理終身會費和金卡以上會員依然有效)。  鄉土作家、鄉土詩人資格申辦 編輯部綜合作者發表作品及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每月定期發布符合申請條件者名單,鄉土文學創作研究會審核通過。作者提供照片一張,10字左右人生格言一句,手機和微信號,通信地址,職稱職務等名片信息資料,工本費300元,辦理加蓋鋼印的鄉土作家、鄉土詩人資格證。
  • 黃莉:今夜夢見父親了|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父親曾經告訴我:當好一名領導幹部,首先就必須做到尊重人民,學會跟群眾打交道,如果你能夠與打掃大街的環衛工人、與擦皮鞋擺地攤等最底層的人民群眾有共鳴,那麼你的工作就算有了方向和意義。父親是這樣教導兒女的,他也是以實際行動以身示範的。
  • 鄉土散文:鄉村葬禮
    鄉土散文:鄉村葬禮文:金少荃鄉親們都到齊了,他們對周圍人的紅白喜事幫忙都很積極,很熱心,也很實誠。這些個鄉鄰四舍的人們就是去接死亡媳婦的。去接人的是第二拔人,第一拔人找屍體,並負責送到公路上,屍體已經找到,正在往公路上抬。去接屍體的領頭人是劉老三。
  • 李言錄:懷念父親|散文
    記得我4歲時父親參軍去了,父親參軍後,我們家就遭遇了國民黨「還鄉團夥會」的兩次襲擊,兩次襲擊掠走了我們家的衣物,破壞了我們家的門窗,砸了水缸和做飯的鐵鍋。喜慶與歡樂常常會給人帶來衝動和遐想,興奮中,母親決定去部隊看望父親,母親東摘西借湊足了路費,臘月十六,母親帶著姐姐和我高興地登上了北去的火車。兩天後,我們來到了祖國的北方安東(今丹東),憑父親的信和部隊的喜報我們住進了安東駐軍部隊的招待所。招待所裡的軍人不多卻很忙,他們負責接待從朝鮮戰場上轉送下來的傷員。
  •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遠比散文內容本身曲折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語文教材裡的優秀範文之一,最早刊登在1925年11月22日《文學周報》上,是在50年代被撒出課本,1982年重新進入中學語文課本後,曾經引起諸多爭議,2003年還被某地方版本從語文教材裡刪除。1300多字的《背影》,文字優美,情節真實感人,尤其是描寫父親送「我」去火車站,叮囑茶房照應「我」,給「我」買橘子等細節,感動一代又一代學生。
  • 父親節,聽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詞,許飛
  • 那年《父親寫的散文詩》,是我最深的心事
    那時候的我們會用有點漏墨水的鋼筆在輕微泛黃的日記本裡,一篇篇地記錄匆匆而去的日子;那時候的父親,一雙黝黑粗糙的手,靠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作養活一大家子;那時候的孩子,吃一塊蔥油餅乾都算是很稀有、很奢侈的零食,鬧了很多天才會得到滿足;那時候的父親和子女都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對彼此的感情,敬而遠之是他們之間的距離,熱淚盈眶也決口不說愛你
  • 許飛:父親寫的散文詩
    回到《父親寫的散文詩》中,她以純淨的聲線演繹了這首軍旅作家董玉方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女孩對歷經艱辛父親的一生的理解。在這首歌的表達上,許飛所用的唱腔,幾乎是一種標準化的短促的尾音、刻意減少的修飾,而更硬的咬字方式,則傳遞了真摯樸實的情感。
  • 父親寫的散文詩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吶鬧著要吃餅乾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這是父親日記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老得像一個影子」
  • 是誰說過,當一個人開始回憶的時候他就在垂垂老去
    是誰說過,當一個人開始回憶的時候他就在垂垂老去。我不想就這樣垂垂老矣,因為我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但是我還是會在沒人的時候數著一個人的寂寞。我認為生活不應該這樣的悲觀,所以我在拼命的回憶,回憶那些屬於我的灼灼年華。將那些溫馨重拾,數著那散落了一地的感動。
  • 《當代鄉土作家》‖2021年祝福集錦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守元秉正,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或許,那一些悄然而至的淡香,就是使我們沉醉的窖藏。朋友,春天來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讀書,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開始新的生發?這是蒼天給予我們最好的饋贈!
  • 傅抱石之女、著名旅日畫家傅益瑤:文化是遊子最深情的鄉土
    待深入交談,你會發現一個水墨畫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深刻領悟,以及一個遊子對故鄉故土的拳拳之心。她動情地說:「不論身在何處,我有這個鄉土可戀可想,我的內心就充滿力量。」比如畫李白的『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我結構好畫,就好比搭了一個戲臺子,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書童, 陪著主角在畫裡走,多走幾遍,筆墨就有了情感、意境。」 傅益瑤強調,「畫一定要活,有了戲劇性感覺,表達出來的東西才會有畫意。」
  • 任宇:黑雀傳說|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遇到人,便會噗地飛開,躲到稍遠點的角落裡去。在一處院落邊,從沒見過有成群的,一般只有一隻出沒,偶爾可見到兩隻,但相互間距離也較遠。這是一種常見卻又顯得有點神秘的鳥兒。每到屋後去,都能見到它,在陽溝裡,樹椏間,墳頭上,孤獨地覓食,孤獨地無聲的跳躍飛翔。從不打擾人們,也不離開人們的視野。它忙碌地啄食各種蟲子,似乎永遠都吃不飽。它若即若離在院子周圍,似乎是院子的看守者。
  • 蘇維:懷念曾祖母|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七十年代初期, 全憑掙工分吃飯的農村家庭,祖父常年在外做木工和縫紉,父親弟弟妹妹大大小小共六人,八九口人僅僅兩三個勞動力,實在是上季接不到下季。在我出生剛滿兩個月的一天晚飯後,我們一家三口被祖父母分家了;當晚,我被母親用背裙包裹得嚴嚴的背在背上,父親背著幾樣簡單的生活用品,來到祖父在本鄉場平時做縫紉活的一間房子裡。
  • 寫給父親的散文詩
    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鬧著要吃餅乾。小時候常常羨慕別人家的父親,羨慕人家總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別人家的父親總是陪伴孩子左右。而我們家卻總是母親在家照顧我們,父親為了謀生一年到頭都很少回家。在我的童年記憶裡父親就像是一個影子。
  • 散文:父親和同學
    父親和崔怡悅是家鄉後馬高級小學的同學,父親學習好,是班上鐵第一,崔大叔對父親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佩服,凡是他不會做的數學題經常問父親,父親一直有求必應。父親高級小學畢業後,我奶奶因突然得了半身不遂病,考試成績優異的父親只能望著中學門興嘆!當了小學教師。
  • 為什麼【父親的散文詩】會那麼火?
    2016年許飛發行了由青年作家董玉方執筆作詞,流行音樂製作人許飛曲譜的《父親的散文詩》問鼎華語樂壇音樂榜。歌詞的開頭就是「一九八四年」,沉重的年代感的韻味。2017年,由優秀的實力唱將,溫文爾雅傳奇音樂人李健翻唱,頓時,父親的散文詩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從此,熱度棒一路飆升。為什麼《父親的散文詩》從2016年到2017年才火起來呢?
  • 《父親寫的散文詩》紀檢版來了!
    、教誨和品格對我們的人生道路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個父親節我們改編了這首《父親寫的散文詩》向每一位父親送去節日祝福!《父親寫的散文詩》紀檢版(向下滑動查看完整歌詞)記得小時候 父親牽著我的手走在鄉村的路上 天邊落夕陽那時稻花撲鼻香 至今仍難忘父親告訴我 汗滴禾土才有收穫時光流成河
  • 徐魯:好的散文語言,一定是準確、質樸和來自日常的鮮活語言
    這時候,張煒有點忿忿地說:我們的很多作家卻往往都是「差不多先生」,憑著自己空泛的想像力和「臆造」能力,「想當然」地去描寫,從來不在乎細節的精確性和科學性。他說,這樣的文學細節似是而非,根本經不起推敲。「生動」的前提,首先要做到「精確」,越是準確的描寫,越是生動傳神的。張煒的這番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