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白,因為長江,武漢與這兩座江蘇城市有了一段「唐詩情緣」

2020-12-22 交匯點客戶端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詩經·秦風·無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國長屋王偈子)、「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此次新冠疫情,人們在瀏覽各種報導,了解白衣戰士無私無畏英勇事跡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中國和日本的古代詩詞。

這次疫情,我們學到了很多情深義重的唐詩

說起詩詞,目前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中國詩詞史上不能繞開的重鎮,從屈原的《楚辭》到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從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到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詩的湖北」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經典名篇。特別是唐詩,我們熟悉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這些名句都誕生於湖北。

湖北誕生了很多詩詞名篇,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就寫於湖北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詩詞也將湖北和江蘇這兩個長江之濱的文化大省聯繫在一起。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之間,各有一段「唐詩佳話」。

先說武漢與南京。在唐代的律詩中,有一首崔顥的《黃鶴樓》,被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推崇備至:「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黃鶴樓

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很多選本中常將「昔人已乘白雲去」寫成「昔人已乘黃鶴去」,早期版本《國秀集》《河嶽英靈集》《又玄集》中都作「白雲」,金代元好問編選的《唐詩鼓吹》中卻開始改為「黃鶴」,一直沿用到後來的《唐詩別裁》《唐詩三百首》。

此外,諸多唐宋選本均作「春草萋萋」,從《唐詩鼓吹》開始,又改為「芳草萋萋」。

眾所周知,黃鶴樓是湖北武漢最知名的勝跡,位於武昌黃鶴山西北黃鶴磯上,峭立江邊,俯瞰三鎮。其名稱來歷,一種說法是,仙人王子安乘黃鶴過此,山因此名為黃鶴,山上所建之樓叫做黃鶴樓(《齊諧志》)。第二種說法,高士荀環在此樓休憩,見有仙人乘鶴而下。荀環與仙人一同飲酒歡聚,酒畢,仙人「跨鶴騰空,眇然煙滅」(《述異記》)。第三種說法流傳較廣,稱三國蜀漢名臣費禕(文偉)登仙后,曾騎著黃鶴回到這裡休憩遊覽,此樓故名黃鶴樓(《鄂州圖經》)。

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的來歷,不管採用哪種說法,都充滿奇幻色彩。據考證,此樓最早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223年),用於軍事防禦。到了唐代,黃鶴樓已是聞名遐邇的名勝。唐人閻伯理《黃鶴樓記》中說,此樓「上倚河漢,下臨江流」,登臨可「坐窺井邑,俯拍雲煙」,「賞觀時物、會集靈仙」,是當時文人騷客雅集的好去處,「遊必於是,宴必於是」。

在歷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前後竟多達三十多次。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黃鶴樓,其實是1981年重建的。

1950年代的奧略樓,1902年建於原黃鶴樓地基上,後因建造長江大橋被拆除。

《黃鶴樓》的作者崔顥和李白大概是同時代人,生年不詳,卒年為754年,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進士,曾在河東節度使手下當幕僚,擔任過太僕寺丞、司勳員外郎。

崔顥留下的詩不算多。僅有數十首,但佳作不少,比如和南京有關的《長幹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河嶽英靈集》對他晚年的詩評價很高,「風骨凜然,鮑照、江淹,須有慚色」。

可以想見,崔顥來到今天的武漢,登臨黃鶴樓,寫下了這首「唐代第一律詩」。詩中除了黃鶴樓,還有很多武漢地理元素,如「漢陽」「鸚鵡洲」等。「鸚鵡洲」值得一提,本來是長江武漢段的一個沙洲,相傳東漢末年寫過《鸚鵡賦》、擊鼓罵曹的禰衡就是在這裡被殺。

崔顥《黃鶴樓》詩意圖

崔顥《黃鶴樓》知名度太大,在當時引起了很多詩人的膜拜和效仿。比如李白,他一生雲遊天下,四海漂泊,當然也來過武漢,登過黃鶴樓,讀了崔顥的這首「網紅詩」。

據《唐詩紀事》等的記載,大概在開元二十二年(734),恃才傲物的李白來武漢遊玩了大半年時間,一次,他與好友韋冰遊覽黃鶴樓,詩情大作,正欲提筆創作時,忽然發現牆上有崔顥的《黃鶴樓》。讀完之後,好強的李白也想寫一首比拼一下,奈何搜腸刮肚,就是找不到靈感,只能投筆作罷,感嘆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據說,到了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已60歲的李白又來到武漢,重遊黃鶴樓和鸚鵡洲,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這段往事,他仿擬崔顥《黃鶴樓》寫了一首《鸚鵡洲》,但終究還是比不過後者。

很顯然,崔顥在武漢寫的這首《黃鶴樓》,始終是李白的一個心結。他後來在南京寫的那首《登金陵鳳凰臺》,就被評論家認為是一首對崔顥《黃鶴樓》的模仿寫之作,也可以說是一首「較勁之作」——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黃鶴樓對鳳凰臺,鸚鵡洲對白鷺洲,鄉關對長安……崔顥作於武漢的《黃鶴樓》與李白寫於南京的《登金陵鳳凰臺》是不是很像?我小時候背這兩首詩的時候,就經常會「背串」了。

李白一生多次來到金陵,留下的詩作多達七十多首。《登金陵鳳凰臺》 大概寫於天寶六年或天寶七年(747年或748年),鳳凰臺上,李白又想起了崔顥的《黃鶴樓》。「詩仙」借景色傾吐胸臆,表達了對開元、天寶年間昏暗朝政的憂慮,抒發了其政治抱負受挫的憤懣和感慨。

詩中的「鳳凰臺」是位於南京古城西南隅的一座山崗,因南朝劉宋時有鳳凰停留其上而得名,歷來是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之地。「吳宮花草」指的是六朝宮闕遺蹟早已湮沒。「晉代衣冠」說的是東晉王公貴族、風流名士都成了一堆堆古墓荒冢。「三山」是南京南郊板橋長江邊的筆架形小山,「白鷺洲」則是古代長江南京段的小洲,因多有白鷺聚集而得名。後來江流西移,洲與陸地相連接。「浮雲蔽日」比喻奸臣惑君,障蔽賢良。

詩仙李白

李白很少寫律詩,但這首《登金陵鳳凰臺》卻寫得成功,被認為是李白在南京寫的最好的一首詩。但這首詩有摹擬《黃鶴樓》的痕跡,是無可置疑的。

長期以來,詩人們和批評家們喜歡將《黃鶴樓》與《登金陵鳳凰臺》相提並論,元代張可久《寨兒令·次韻懷古》:「黃鶴磯頭,白鷺汀洲,煙水共悠悠」,就是同時提到這兩首律詩。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人們還熱衷於比較兩者之間的優劣,多數人認為「黃鶴樓」勝過「鳳凰臺」。前面提到,嚴羽以《黃鶴樓》為「唐人七言律詩」中的第一名;明代顧璘說《黃鶴樓》:「一氣渾成,太白所以見屈」;清代吳昌祺認為李白《鳳凰臺》「起句失利,豈能比肩《黃鶴》」;清代沈德潛認為,《黃鶴樓》「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金聖歎甚至直接嘲諷,李白應該藏拙,沒有必要非和崔顥PK,「然則先生當日,定宜割愛,竟讓崔家獨步。何必如後世細瑣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於出此哉。」

《滄浪詩話》以《黃鶴樓》為唐代第一律詩

也有人認為《黃鶴樓》與《鳳凰臺》不分軒輊,難分高下。南宋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說:「今觀二詩,真敵手棋也。」元朝詩論家方回認為:「太白此詩,與崔顥《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

少數論者認為《鳳凰臺》勝過《黃鶴樓》,明代文人胡震亨和瞿佑就認為李白「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句心懷天下,愛國憂君,遠勝過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中流露出的屬於個人愁緒的「鄉關之念」。

《黃鶴樓》與《鳳凰臺》誰更勝一籌,是唐詩中的有趣話題

《黃鶴樓》和《鳳凰臺》誰更勝一籌,還將繼續爭論下去。這兩首唐代律詩背後的故事,李白對崔顥的暗暗PK,卻演繹出唐詩中的一段佳話,已經流傳了千年,也成為長江之濱兩座名城武漢和南京共有的文化遺產和文學資源。

一條長江將武漢和南京相連,也將武漢與另一座文化名城、同樣地處長江之畔的揚州相連。最後,我們說說武漢與揚州的「唐詩之情緣」。

有這樣一首詩,既寫了武漢,也寫了揚州,她就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也是李白在武漢黃鶴樓所作,雖然李白在這裡沒能寫出勝過崔顥《黃鶴樓》的律詩,但這首絕句同樣萬古流傳。

李白和孟浩然感情真摯,他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唐開元十八年(730),李白與暌違多年的好朋友孟浩然在武漢相遇,得知好友即將前往江南的廣陵(揚州),兩位詩人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依依惜別。臨行之際,李白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好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重在寫離別之情,友人掛帆遠行,詩人目送離去,東逝的江水猶如李白對好友的依依別情。

從詩意上看,這是一首普通的敘事詩,但後人卻從中讀出了另外的信息:煙花三月的揚州城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桃紅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

李白在武漢寫的「煙花三月下揚州」,千百年來讓無數人神往春天的揚州美景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過來。重溫這些唐詩,回溯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因為唐詩而產生的情緣,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期盼疫情早日過去。

待到疫情消弭之日,讓我們一起循著唐詩的腳步,去揚州賞桃紅柳綠,去南京訪六朝勝跡,去武漢看珞珈山下,櫻花滿樹綻放。

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焦點

  • 因為李白,武漢與江蘇有了「唐詩情緣」
    說起詩詞,湖北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中國詩詞史上不能繞開的重鎮,從屈原的《楚辭》到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從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到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詩的湖北」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經典名篇。詩詞也將湖北和江蘇這兩個長江之濱的文化大省聯繫在一起。武漢與南京、武漢與揚州之間,各有一段「唐詩佳話」。
  • 江蘇這座城市,「唯一」擁有兩座國際機場,還是重要中心城市
    現在,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很多城市也藉此機會迎來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很多城市在今天的經濟高速發展下,進入了新的發展軌道,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崛起,今天說說江蘇唯一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蘇州無錫都落榜,你知道是哪裡嗎?
  • 最有可能的兩城市,江蘇湖北各一個
    如今的南京是經濟強省江蘇的省會,長江經濟帶重要的中心城市,華東區域中心城市,國內排名靠前的新一線城市,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古都南京與首都北京並稱為「南北二京」,與西安、洛陽、北京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是中國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因南京三面被安徽環抱,不僅領頭江蘇,而且輻射安徽,又被稱為「徽京」。
  • 重慶是橋都,但中國橋梁武漢造!武漢是建橋之都,可以一條龍服務
    重慶橋梁數量確實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重慶橋梁規模比較大,主橋長度500米以上的橋梁比比皆是。重慶橋梁技術水平高,朝天門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桁架拱橋,跨度達到了522米,通車11年來,依然沒有被超越。
  • 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不過相對而言,李白寫給杜甫的詩歌要少了一些,杜甫思念李白的詩篇卻有很多。由此也能夠看得出兩個人在交際當中的地位懸殊。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杜甫送給李白的一首唐詩。雖然表達敬佩之情,但是其中所用的詞語在今天看來卻並不什麼好詞。且看這首唐詩的全文。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 李白出了道難題
    中國詩詞文化的歷史發展中,李白是一個繞不開的高峰。一定程度上,李白和唐詩畫上了等號,也和中華文化劃上了等號。這個活躍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盛唐浪漫詩人,如今依然家喻戶曉。提到李白,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靜夜思》。作為小學課本上的唐詩啟蒙,每個人都學習過。
  • 唐詩三百首 | 38 李白《長幹行》
    作『黃』字亦有道理。早晚:多早晚,猶何時。三巴:地名。即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地區。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上,距南京約700裡。詩人李白寫過許多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長幹行》就是其中傑出的詩篇。長幹是地名,在今江蘇南京。
  • 唐詩⑤ 《長幹行》 (李白)
    前面按年齡序數寫少婦的生活歷程,使人想起《孔雀東南飛》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一段。但《孔雀東南飛》一句寫一歲的事,只是作為全篇一個比較簡略的引子;《長幹行》卻是有具體生活場景,有血有肉,構成了全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面通過描寫節序變換來刻劃女子懷人的深長愁思,則是學習南朝樂府《西洲曲》。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戰國時期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屈原遊漢北賦《天問》,東漢末年的名士臥龍、鳳雛曾盤踞於此……九省通衢的武漢是個充滿英氣、靈氣和仙氣的寶地。尤以黃鶴樓為最,令人神往。「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位於武昌西邊黃鶴磯上的黃鶴樓,始建於吳國孫權黃武二年——因傳說有仙人駕黃鶴憩於此處而得名,有說仙人黃子安,有說是三國蜀相費禕。
  • 唐詩|最好的告別,是依依不捨後,離別的我送給他們這首特別的詩
    原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長江天際流創作背景世界上有一種交情,不以年齡為界限,譬如我們熟悉的忘年之交。李白寓居在安陸時,結識了比自己年長12歲的孟浩然。
  • 中國的超大城市武漢,本來是三個城市,後來合併成一個,地形獨特
    在中國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大,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只有上海和它被冠以「大」的稱號,這座城市叫武漢,大上海和大武漢是民國時期的大名,因為這兩座城市是民國時期最大、最繁華的地方,但上海的「大」和武漢的「大」不一樣,民國時的上海面積不大,而且它的大主要是氣場大,面目大,上海有萬國建築
  • 唐詩三百首 |38李白《 長幹行·其一》
    作『黃』字亦有道理。⑽早晚:多早晚,猶何時。三巴:地名。即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地區。⑾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上,距南京約700裡。詩人李白寫過許多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長幹行》就是其中傑出的詩篇。  長幹是地名,在今江蘇南京。樂府舊題有《長幹曲》,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二載有古辭一首,五言四句,寫一位少女駕舟採菱、途中遇潮的情景。
  • 讀李白這首「小清新」,想起「溫州女人」殷桃|唐詩「商婦」掠影
    這首詩,就是《長幹行(其一》。除了《長幹行》,唐詩中「商婦詩」的數量也十分可觀。這在「重農抑商」的傳統社會中,可謂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現象。在今天的安徽安慶,距離長幹(江蘇南京)足足有700多裡。「直至長風沙」,這是多麼熾熱的情感啊!讀到這一句,我不免想起了《溫州一家人》中為愛只身前往伊拉克的周阿雨。長乾兒女,並非都是白居易筆下的「重利輕別離」,他們的煙火人生,同樣有長情、浪漫的一面。
  • 假如再次舉辦奧運會,中國哪座城市將會承辦?這3座城市最有希望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特別是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像原來那樣熱衷舉辦奧運會,奧運會舉辦城市的選擇仿佛成了一塊「燙手山芋」。這時就有很多人建議,既然那麼多國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舉辦奧運會,那麼中國順手「承接」舉辦,既減輕了其它國家的壓力,也有利於中國面向世界,拉動國內的經濟。
  • 特稿|唐詩,一名等待春天的武漢伢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唐詩這個「年」過得很壓抑。困在武漢家中,他無法跟隨廣州恆大淘寶隊合練,只能每天望著窗外,期待陰雲早日散去。但作為一名倔強的武漢伢,唐詩沒有對未來產生過任何懷疑,因為他知道春天必將到來,遠方的風景一定美好。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國足球陷入停滯。
  • 15【講唐詩】李白《俠客行》
    你好,歡迎來到《唐詩50講》。李白的名作《俠客行》同樣是一首很讓人血脈賁張的詩,是對任俠精神的極致表達。說起唐代的任俠精神,和今天武俠小說裡的樣子有些不同,更在意知恩圖報、重義輕生。人們對快馬輕刀的生活有一種天然的渴望,又不喜歡野蠻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俠客生活作為兩者的折中,格外讓人憧憬。
  • 唐詩欣賞:李白《長幹行》
    長 幹 行                 唐 · 李白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 中國高收入城市榜單揭曉,北上廣未進前三,前五名三座城市在江蘇
    如今中國已有23座城市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城市的標準,這個高收入是以人均GDP來衡量城市的發達程度,而不是單純以人均收入為標準。在這23座城市中,深圳以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高居榜首,而本以為北上廣會進入前三,卻都不在前三甲,反而是江蘇的幾座城市進入前五。
  • 安徽有望合併的兩座城市:倘若成功,有望成為下一個「合肥」
    說起安徽省,在第四次全國經濟調查的過程中,安徽省的整體GDP提高了4000億元以上,省城市合肥的總GDP接近了萬億,現在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牽引下,安徽省內的蕪湖、馬鞍山、喬州等城市融入了南京都市圈,徽章除了省會合肥,沒有發展比較光明的城市,今天介紹的安徽省這兩個城市在安徽省內不太有存在感
  • 長江、太湖防汛告急!江蘇這個城市總淹水,都是王安石的鍋?
    江西鄱陽湖漫過1998年洪水位7月12日零時,江西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這標誌著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江蘇長江、太湖地區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截止7月12下午2:00,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10.00米,超警戒水位1.3米,離歷史最高值10.22米僅剩0.22米。根據江蘇省防汛指揮中心消息,這是長江南京下關站水位自三峽蓄水以來首次破10。江蘇長江、太湖地區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全省各部門也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提前準備好了防汛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