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2020-12-25 沐陽說

曾有一個女性朋友說,最討厭那種喜歡指手畫腳、尤其是對姑娘品頭論足的男人。

我深以為然,並對此行徑極其厭惡。

但我們周圍,好像總是有這種愛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他們不管夠不夠了解,總是輕易的下結論,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甚至站在某種「制高點」上對別人進行隨意的指責。

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想當然的邏輯來解釋,這何嘗不是一種惡意。

電影《搜索》中的高圓圓,因拒絕給老大爺讓座,被眾人集體指責其道德淪喪。

可他們並不知道,上公交車之前的她,剛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心灰意冷、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之中。

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曾經有一個新聞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多數人或許都看過相關的報導,整個事情很簡單,上海的某路公交車上,一個女孩拒絕給一個老人讓座,車上其他人以及那個老人對女孩再三指責,甚至有人強行拖拽,女孩很倔強就是不讓座,整個過程被好事者拍了下來並上傳到網上,一石掀起千層浪,眾多網友紛紛留言指責女孩,甚至牽連到整個「90後」,最後小女孩迫於壓力哭著站起來,其他人才發現這女孩白色的褲子上已經滲出血漬,在生理期沒有處理的小女孩羞紅了臉,眾人沉默不語,隨後小姑娘艱難的退到一角,老人嘟囔著坐了下去。

事情的真相曝出之後,網上的議論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紛紛為小女孩叫屈:

「這是道德綁架啊……

「明明有時候累到不行,好不容易有個座,真的不想讓座!」

「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那小姑娘才是那個有需要的人吧。」

「有些老人,吵架的力氣都有,站一會怎麼了?」

有一個大V在微博上說,這幫網友可真有意思,說人不是,給小姑娘捅刀子的是他們,最後賣同情,給人餵糖的也是他們。

確實如此,人類悲歡本來就不相通,如果不了解別人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什麼,就不要輕易的下結論,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就是永遠不要輕易評判別人的是非。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什麼樣的書都會去看,有一次和朋友逛書店,我看見一本名叫《希望永遠都在》的書,內容很精彩,便在一旁坐著,翻看了一會。

朋友走過來,瞅了瞅書名,隨即嘲笑我說,看不出來,你還喜歡看這種雞湯啊?

但是他不知道,其實這本書是在講柬埔寨的歷史,它記錄了世界的變革,內容可以說是血淋淋的慘烈,只不過名字看起來很「雞湯」。

我倒是沒有怪他的無知,只是覺得,這種先入為主的揣測和評判,實在是太過於草率了。

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書,名叫《豐乳肥臀》,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但是,乍看這名字恐怕會有很多人帶著有色眼鏡去猜測內容吧。

韓寒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

不隨意評價,即使看破,也不必說破,這是做人的智慧,更是應該深到骨子裡的修養。

電視劇《匹諾曹》中,有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體重90多公斤的重度肥胖大嬸,在健身房瘋狂運動,減到了70多公斤,卻不幸因運動過度心臟麻痺而死。

所有人都在好奇她為什麼不要命的減肥,當記者前去採訪,眾多猜測鋪天蓋地:

大嬸的前夫再婚,對象是個苗條的女人,所以才受到刺激,下狠心減肥。

於是,媒體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以「不要因為愛美而過度減肥」為主題,大嬸的照片被公布,遭到了人們各種各樣的嘲笑。

可事實卻是,大嬸的女兒被查出肝硬化已經到了末期,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活下去,大嬸想要將自己的移植給女兒,卻因為自己得了脂肪肝無法手術,只有減重30公斤以上,才能手術,酒女心切的大嬸為了短期迅速減重,沒日沒夜的在健身房運動,最終釀成慘劇。

那些張口即來的人有多武斷,真相就有多沉重。

正如男主角所說:

不管自己的話有多大分量,就信口胡言的人,實在太可怕。

而更可怕的是,有人不僅僅隨意評判你的生活,甚至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你。

有一個朋友,畢業之後在一線城市打拼,事業順風順水,不到三年就在公司混到了中層,年薪20萬,常常自詡為「精英」。

一次同學聚會上,酒過三巡,他在飯桌上侃侃而談,為別人傳授「成功經驗」,有一個畢業後做了村官的同學,成了他主要的說教對象:

農村有什麼好的呀,沒什麼前途,浪費青春,還得去大城市打拼,人生才有奔頭。

言語之間,甚至帶著些嘲諷意味:

你看你,渾身都帶著些土腥味,穿的也土拉八幾的。

其他人並不待見這位「精英」,場面一度尷尬,直到有人說了一句:

你混的是事業,人家是混仕途的,你們不一樣。

眾人紛紛附和,氣氛這才緩和下來,而那位「村官」同學一言不發,埋著臉顧自吃喝,我想他心裡必然不好受。

王爾德在《英倫情人》中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正是如此,你有你的追求,別人有別人的理想,但你要把你的價值觀強灌給別人,此舉實在太low!

你在大城市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奉獻創意,混的風生水起;而我在小縣城邁不開腳的格子間犧牲汗水,同樣過的多姿多彩。

生活本就是豐富多彩的,各有各的姿態,也各有各的方式,每一種都值得尊重。

有一位作家曾說,我們是人類,卻不是一類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誰都不曾經歷別人的生活,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誰都沒有權利去指手畫腳。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所以,那些想當然的臆想,往往並不是真的。

在學校裡舉止邋遢,頓頓就著免費例湯啃饅頭的少年,可能不是因為通宵上網花光了生活費。

深夜酒館裡趴在桌子上睡著的上班族,可能並不是出來「找樂子」的油膩男人。

那個在地鐵上穿著奇裝異服的姑娘,可能也並不是「思想有問題」的異裝癖。

我們會因為某些蛛絲馬跡,就輕易給別人貼上各種標籤,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每個人都有你不知道的經歷,那個少年,舉止邋遢,天天啃饅頭可能是因為家裡突逢變故,已經給不起生活費;那個深夜在酒館睡著的上班族,可能因為失業痛哭了一場;那個奇裝異服的姑娘,也有可能是趕著去一場演出……

世有萬象,人有千面,輕斷別人的生活或觀念,未免太過狹隘。

正如郭敬明所說,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

而人生在世,要想過的輕鬆活得簡單,就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就像楊絳先生所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不去評價別人,更多的去關注自己,你可以觀人及己,看到不了解的現象,何不閉上嘴巴去了解,碰到不能理解的東西,何不安安靜靜去學習。

人心都有桿秤,最重要的是有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嚼是非的嘴巴。

同時,面對別人的評價,也不必耿耿於懷,好的且當做鼓勵,壞的且當做鞭策,能承受多少讚譽,就要承受多少詆傷,修煉出一個強大的內心,何其重要。

在高口碑科幻劇《黑鏡》中,有一集講得是在未來的生活中,一套評分體系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這種評分機制也影響著人們的階層。每個人都有一個分值,無論是朋友和陌生人都可以互相評分,分值越高打分的權重也越高,而分值的多少也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比如租車,搭乘飛機都需要相應的分值。

故事的女主角萊西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她每天注重舉止儀表練習假笑,對每一個人都面帶微笑保持友善,給每一個人都打滿5分,其目的不言而喻。

後來為了買一棟心儀的房子,需要提高分值,她不得已聯繫自己的高分閨蜜,得知閨蜜要結婚,萊西更是高興壞了,婚禮當天都是高分人群,自己表現好了漲分自然很簡單.

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正如片名「急轉直下」,在去機場的路上因為司機打了低分,萊西總分下降無法搭乘飛機,又因為爆粗口評分一降再降,後來只能租一臺低檔次的車,卻又在半路拋錨,她終於崩潰了,一身狼藉大鬧閨蜜的婚禮現場,分值降為1分的萊西被關進監獄,而她終於才發現,在別人的評價裡,才能得到久違的輕鬆感。

糾結於別人的評價,固步自封,註定過不好這一生。

所以,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價,也別為了別人的評價一昧迎合,最終失掉自我。

誠然,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渴望被了解,但漸漸就會明白,真正與你心意相通的人少的可憐,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軌跡,喜怒哀樂皆不,成敗榮辱也各有各的不同,人生百態,本就豐富而多彩。

所以,不要輕易定義或評價別人的生活,這是最基本的修養。

同時,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判,請顧自生活,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這是每個人必經的修行。

相關焦點

  • 不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不隨意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高貴的修養
    你沒有經歷別人的故事,無權評判別人的人生。不隨意評價別人,是深到骨子裡的一種修養;而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是一種人生修行。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別人指點一二,但不是指指點點;多和自己對話,多和正能量的人接觸,勝過無數的喧囂。專注自我言行,專注自我修養,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心若向陽,永遠花開。
  • 李晨被打真相曝光:不輕易評價一個人,是一種高級修養
    ,是一種高級修養 《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中說:「你永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想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輕易去評價,因為你隨口一句輕飄飄的話,於他人而言,可能就是胸口一塊大石頭。
  • 永遠不要輕易去評價一個人,這是修養(薦讀)
    不要憑藉著自己所見的生活片段,去評價別人的人生,尤其是你不熟悉的人,因為,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你沒受過我的苦,請別指責我的路刷頭條時,看到一位媽媽為家人做早餐的視頻,早餐非常豐富,有菜盒、煎包、紅棗黑豆粥、涼拌菜,還有水果拼盤。
  • 李晨被打真相曝光:不輕易評價一個人,是一種高級修養
    當我們沒有看到全貌前,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一件事,下結論。想要真相浮出水面,往往需要多點耐心去等待。作家蕭蕭依凡說:「所謂情商高,從來不是會說話這麼簡單,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閉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裡,保全別人的面子。」 人生在世,一定要做到,守口守心,不把別人的隱私到處宣揚。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看破不說破,給人臺階下,總會給人如沐春風般溫暖。
  • 一個人的修養:不說是非,但心裡有是非
    大概意為,人生水深水淺雲去雲來,有些東西根本沒變,只是我們看的角度不一樣。林青霞如此見解足以見她對人生早看透,才到今天依然這般的美麗和灑脫。 看到她的故事,很觸動我的一個點,人不該言人是非,我們不能因隻言片語或簡單一個行為就給人判定是非,這是不該!
  • 不輕易遷怒別人,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
    因為平時表妹,找老闆籤字,說事,談工作前,首先要先觀老闆的相,看老闆的心情,如果發現苗頭不對,事情也可以緩一緩,她就會等「雨過天晴」以後,再來匯報。原來表妹的老闆,特別喜歡遷怒於人,一旦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比如跟老婆吵架了,跟供應商沒談好,買的股票又虧了,他都會把別人當出氣筒。
  • 59歲前央視"一哥"私生活曝光:不輕易評價他人,是頂級的修養
    一旦發現有人跟自己不一樣,就試圖去改變他人,到最後才發現,每個人心裡對成功的定義是不一樣。不輕易評價他人,才是一個人頂級的修養。01.你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認知面網上有一個很熱門的詞,叫&34;。什麼是標籤化?
  • 有一種修養叫,不隨意評價
    謹言慎行,這是一種自我素養的升華,注意說話的分寸,是做人的修養。不知道別人背後的故事,心酸,就請不要隨便評價,這是最基本的道德,而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的隨意評價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打算正義的旗號去傷害別人,我想,這才是最可恨的人,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正義,都是偽正義。
  •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個人最大的成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馬克吐溫曾說:「良好的教養在於隱藏我們對自己較佳的評價,以及隱藏我們對他人較差的評價。」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不被他人評價,也難免不去評價他人。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知人不言盡,責人不苛盡!
    不論做人還是做事,多給別人留一點餘地,也多給自己留一些後路。 切不可過分苛責,不依不饒。 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以盛氣凌人的姿態去苛責他人。 2 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種教養 尼採說:「不亂評價別人,不輕易對別人下判斷,不在人後說閒話,少去想別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 隨筆:不輕易麻煩別人也是一種修養
    被接待的人中,官大的官小的、有錢的沒錢的、高調兒的低調兒的,啥人啥情況都有,關係好壞、感情厚薄都不一樣。我的一位同事,常常在高速口接站。一天,又接了從義烏回來的老同學。老老少少一家人四口人,恰好夠一車。剛坐上車,老頭兒說要喝方城燴麵,老婆兒說要喝紅薯包穀糝子;好不容易統一了意見,小祖宗非要上望花湖騎馬。現在的家庭裡都是孩子早當家,輩分最低者是爺。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的確如此,可生活中總有不少喜歡挑刺找毛病的人,總喜歡揪著別人的弱點或者不足,以最令人難堪的言語批評和詆毀別人,忽略了別人的本身的閃光點和付出的努力。而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格局很小,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
  • 沙溢當眾毆打李晨,被告上仲裁會: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而我們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有一期《一些碎片信息,都成了有力的證據: 一張節目組曾去過沙溢的房間的照片; 一段採訪中沙溢笑稱,自己是六個人中最聰明的一個;解釋的過程中,情急之下說了一句「我以為咱們都是有任務的」;
  •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可貴的修養
    能把生活過好是種本事,但在自己過得好的同時,也能讓他人感到舒服,卻是一種深層次的修養。 有修養的人,很少炫耀在求職模擬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一個環節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原本他隨便拿出一條,就是別人的巔峰,撒貝寧卻選擇說一些尋常的小事。 因為他清楚,節目中的嘉賓都是非常優秀的,但如果大家都把最牛的經歷拎出來,只會給後面的職場新人造成很大的壓力。 一個人真正的魅力,是有趣又不低俗;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有才而不顯擺;是如春風拂面,自然妥帖,而又信手拈來。
  • 沙溢「當眾」打李晨,被告上仲裁會: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作家蕭蕭依凡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做到,守口守心,不把別人的隱私到處宣揚。 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看破不說破,給人臺階下,總會給人如沐春風般溫暖。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是為人最大的善良,也是一個人高情商表現。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種高級修養。
  •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深入人心的教育,人生的高成就
    其實,樓頂和樓底的景色總是不一樣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沒必要評論。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想想笑話,雖然是笑話,但也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你不了解別人的生活,請不要隨意指責,否則你隨便說的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有一個寓言,一頭豬,一頭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一次,主人抓住了豬,豬叫喊著,激烈地反抗。那隻綿羊和奶牛討厭他的吠叫,並指責:「你也太誇張了吧,他常來捉我,我們並不大呼大叫。」豬回答:「捉你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羊毛和牛奶,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綿羊,奶牛沉默了。
  • 沙溢當眾「毆打」李晨,被告上「仲裁會」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在我們沒有看到全貌前,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一件事,下結論。想要真相浮出水面,往往需要多點耐心去等待。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弟子規》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沒有人願意自己的缺點和隱私被弄得人盡皆知。 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才是與人相處之道。 作家甘北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 沙溢當眾「毆打」李晨,被告上「仲裁會」:永遠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在我們沒有看到全貌前,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一件事,下結論。想要真相浮出水面,往往需要多點耐心去等待。人生在世,一定要做到,守口守心,不把別人的隱私到處宣揚。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看破不說破,給人臺階下,就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是為人最大的善良,也是一個人高情商表現。
  • 60歲央視男主播私生活曝光:三觀不同,也不能輕易評價他人
    不要用自己看到的片段去評價別人,更不要高估自己的「善良」。不輕易評價他人,是一種修養生活中,總是有些人的思想非黑即白,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甚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不隨意評價,尊重每一種不同,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並不了解別人生活的全部,不了解一個人的所有,怎能僅憑几個碎片的場景,僅憑隻言片語就對別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