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不隨意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高貴的修養

2021-01-08 育兒樂園迪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不同的人,上演著各自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憑自己看到的表面現象,就想當然的認為是所謂的事實,得出自己的結論。

而輕易的去評價別人,殊不知因為自己輕率的言行,給對方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傷害。

一般說自己很低俗的人,不一定低俗;喜歡說別人低俗的人,一定是低俗的。

把批評別人「低俗」當作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武器,從而滿足自己好像層次特別高的幻覺,都是可悲的人。

什麼是高雅?在我眼裡不管閒事,不隨意評價他人生活才是高雅。

你沒有經歷別人的故事,無權評判別人的人生。

不隨意評價別人,是深到骨子裡的一種修養;而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是一種人生修行。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別人指點一二,但不是指指點點;多和自己對話,多和正能量的人接觸,勝過無數的喧囂。

專注自我言行,專注自我修養,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心若向陽,永遠花開。

你說「為你好」

就只是在為自己好而已

觀察到中的我們,有這樣一種習慣:總是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義為別人身上的幸福。

於是就以為別人不夠幸福,不夠好,不夠完美,也配不上所擁有的一切。

可是,你不是別人,又怎知他們的喜怒哀樂?說不定,你眼中所謂的幸福,在別人的眼中也不過如此。

不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生活不是你的。

許多人,常常打著「為你好」「也希望你幸福」的旗號,姑且算你是真心實意的。

可是,別人決定在自己的生活裡安心享受的時候,最大的愛意莫過於:不評價,也祝福他們的幸福。

不評價別人的生活

是最基本的做人素養

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定義。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的過程來解釋,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不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不理會別人的評價是一種修行。

感情生活和日常生活,都是如此。

我常常聽到這樣的交談:

「你看,她年紀一大把了,不知道為什麼還不肯嫁?」

「你看她條件那麼好,為什麼跟了這樣的人」

我很想這樣問問他們:

「別人的生活,你到底多有資格評價?」

幸福的感覺都是自己的

與別人無關

好友結婚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

在大家眼中,一個真真正正的「白富美」,偏偏嫁給了一個買不起房、也買不起車的人。

她父母倒是開明,可許多親戚不理解,鄰居則更是議論紛紛,認為她要是不聽別人勸,以後就危險了。

好友雖然心煩,可是看得開。如今,憑著和先生一起創的業,也掙得了房子,買了車子。

猛然記起她曾經說過的話:幸福的感覺都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

別人過得好不好

真的跟你無關

其實,別人過得好不好,選擇怎樣的生活,那都是別人的選擇。

你看得慣也好,看不慣也罷,也是別人的生活,跟你無關。

可能人會說,那你得強大啊,強大到忽略別人就好了。可是,別人能不能忽略你的評價是別人的事,而你不去評價別人,是你的教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體,也有自己的符號線 ,那是屬於別人的方向,就請拜託,別去遠方指著別人的路,讓別人糟心不已。

不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

畢竟啊,你有你的日子要過,別人也有別人的人生要走。

有一次,和朋友去吃飯,食堂裡充滿閒聊的吵嚷聲,門口的人任然絡繹不絕。

我兩對坐著,聊一聊我不怎麼關注的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

一位同班同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她是我們目前班上成績最好的了。

與他來的還有一位不算高,略顯微胖的男生,憑男人的直覺,都能猜到那是她男朋友,跟在她的後面。

於是,我和朋友又有閒聊的話題了,可我朋友卻說,不配啊。

我一臉茫然說;「誰配不上誰啊」。

我朋友說,你看那個男的,長的又不高,看起來傻乎乎的,應該是一個只會打遊戲的人,你說呢?

我心想,怎麼能隨便去說一個人呢,別人也是自己的情感問題,但是看人不能太表面,說真的,我就是一個不高,微胖的人,聽他說這些我真的跟難過,難道一個像這樣的人就不應該擁有愛情嗎,像這樣的人就不配別人喜歡嗎,雖然我沒說出來。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你沒有經歷沒人經歷過的事,特別是對於別人長相的評價,長相不是他能選擇的,你要是對

你長相十分在意的話,你註定也是很淺薄的(⊙o⊙)哦。

看過一對擺地攤的夫婦的故事。

路邊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擺地攤,正值午飯時間,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過來送飯。

男人一下車,就歉意地笑道說:「對不起,我來晚了,餓了吧?」

女人看著著急給自己送飯的丈夫笑笑說:「沒事,不著急,還早呢。」

男人笑著從自行車前面的筐裡取出午飯,兩人就著路邊的階梯坐下開心地吃了起來。

此時來了一個中年阿姨,看著兩人餐盒裡的飯菜,詫異地對女人說:「大妹子你真可憐,辛辛苦苦工作,你老公就給你吃這些寒酸的東西,一點油水都沒有。」

說完,扭著身子離開了。

夫妻兩人面面相覷,原本美味的飯菜也失去了幸福的味道,多了分苦澀。

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你眼中的不幸,在別人眼裡卻是莫大的幸福,不要為了一時嘴快,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這對你沒有什麼好處,卻會打擾別人的幸福。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講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同樣的道理,世上也從來沒有兩個人能擁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在家吃著你的豪華午餐,他們也可以選擇在街角的階梯享受二人雖不豐盛卻很甜蜜的飯菜。

不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不隨意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高貴的修養。

微博上有一段話很火:

我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華的大船上,船上什麼都有,有一輩子喝不完的美酒,還有許多跟你一樣幸運登船的人。

而我抓著一塊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過來,怎麼躲也躲不掉,隨時都有被淹死的危險,還要擔驚受怕有沒有鯊魚經過。

你還問我:為什麼不抽空看看海上美麗的風景?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認為在海上航行,要學會享受,抽空看看美麗的風景;我們認為吃東西除了要吃飽,還要健康養生;我們認為一定要儘可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但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優越的生活條件,對有的人來說,能在海上生存下來就很了不起了;有人不奢求吃得多麼精緻,能每天填飽肚子就是一種幸福;有人不強求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能供孩子上一個普通的學校就很滿足了......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在你眼中平常無奇的事情,可能需要別人費盡全力才能得到。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開篇第一句就寫了:「在你想要評判別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處境並不如你。」

在一次採訪中,錘子科技的創始人羅永浩說了這麼一段心路歷程。

年輕的時候,他很反感那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凡是那些信風水,見了佛像就要跪拜的人,他是非常不屑的,更不用說與之交朋友。

直到自己開始創業之後,慢慢了解到,事業做得越大,承擔的風險和責任也就越大,他們迷信,不過是化解壓力的一種方式,既不傷人也不傷己。

於是他慢慢轉變想法,雖然自己不迷信,但也不再一味反感迷信的人,而是試著以一種同理心去包容更多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伏爾泰說:「我不認同你的觀點,卻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同樣的,我不認同你的生活方式,卻尊重你選擇生活的權利。

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和原因,也容易被自身所局限,多嘗試換位思考和尋找共情,求同存異去理解別人。

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

爸媽比較節省,即便很多東西已經很舊了,一年可能都用不上一次,他們還是捨不得丟,擺在家裡佔位置;

他們玩微信的時候,總喜歡轉發一些你看起來很無聊、很粗淺的文章,甚至會專門轉發一些一看就是謠言的文章給你;

他們經常喜歡在群聊裡發大段大段的語音;

......

這些行為不符合你判斷事物的標準,於是「為了他們好」,有的時候你會不顧他們的想法直接丟了他們留存很久的東西;總是忍不住跟他們嘮叨什麼是好文章,轉發那些謠言是一種很傻的行為;「教育」他們不要輕易給別人發語音,這樣會顯得很沒有素質......

但是,父母、長輩的生活經歷與我們現在大不相同,他們喜歡那些東西,一定有他們的情懷,只是你不了解而已。正如你現在喜歡的一些時尚穿搭、感人故事文章,可能幾十年後,也會被新生代年輕人嫌棄老土落後。

所以,永遠不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評價、介入別人的生活,即便那個人與你有很親密的關係。

正如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的那樣:「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夜讀|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修養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不會隨意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的。實際上,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應該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和自律。名家畫廊 | 俞致貞有人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其實也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一起出生的雙胞胎,有著近乎一模一樣的相貌,完全相同的家境,但他們也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 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是成年人的頂級修養
    當時分享這個故事,我重點聊的方向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不會隨意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對此,我想再補充一點:這不僅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很沒有修養、沒有道德,很不善良的行為。實際上,不打擾別人的幸福,這應該是一個成年人的頂級修養和自律。我希望這應該是一個共識。01 層次不同,幹涉就是打擾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 隨筆:不輕易麻煩別人也是一種修養
    我立即下床,不小心把腳弄痛了,這才想起自己正在養腳哩。重新坐下來,先給那個某甲打電話,某甲說不願理睬正在高速上跑那個傢伙,早被他麻煩夠了。又給那個某乙打電話,某乙說和此人並不熟悉,也就是個同鄉,不見算了。某丙說得更絕,說我是沒事找事,搭理那貨弄個啥哩!在縣城工作的人,經常接待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老鄉、同學、戰友等。
  • 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是不輕易評價別人的是非!
    但我們周圍,好像總是有這種愛對別人指手畫腳的人,他們不管夠不夠了解,總是輕易的下結論,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評判他人,甚至站在某種「制高點」上對別人進行隨意的指責。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想當然的邏輯來解釋,這何嘗不是一種惡意。
  • 有一種修養叫,不隨意評價
    謹言慎行,這是一種自我素養的升華,注意說話的分寸,是做人的修養。不知道別人背後的故事,心酸,就請不要隨便評價,這是最基本的道德,而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的隨意評價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打算正義的旗號去傷害別人,我想,這才是最可恨的人,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正義,都是偽正義。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
    01、不隨便評價別人,是一種最基本的修養看過一對擺地攤的夫婦的故事。路邊有一個中年女人正在擺地攤,正值午飯時間,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自行車過來送飯。男人一下車,就歉意地笑道說:「對不起,我來晚了,餓了吧?」女人看著著急給自己送飯的丈夫笑笑說:「沒事,不著急,還早呢。」
  • 「丁太升懟劉維,炮轟過韓紅」:不隨意評價別人,就是一種修行
    那麼問題來了,你沒義務為人家指明方向,就有權力隨意評價別人了嗎?劉維的媽媽也在第一時間支持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被別人攻擊,做父母的心裡很難過。這麼喜歡懟別人,這種人的心理又能光亮到哪裡呢?這得生活有多不幸福,嘴巴才這麼欠。2他還懟過這些人,張杰,韓紅,黃綺珊。
  • 「別人的生活,不關你的事」一句話反映社會的真面目
    韓寒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更應該閉嘴。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最高貴的修養1前兩天,無意間看到一個直播,主播在抽吸鼻子,眼裡有淚花,激起我的好奇心。原來每天都會有一些人在直播間謾罵他,他都無視這些無理的人。
  • 李晨被打真相曝光:不輕易評價一個人,是一種高級修養
    ,是一種高級修養 《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中說:「你永遠不可能真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想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輕易去評價,因為你隨口一句輕飄飄的話,於他人而言,可能就是胸口一塊大石頭。
  • 《費雯·麗》⑧ |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
    1960年,費雯告訴大衛·勒文,「你瞧,他是個天才,我總擔心跟不上他的腳步,這就成了一種壓力。 我非常想跟他合演電影版《麥克白》,但就在我第一次上臺演麥克白夫人之前,我還告訴拉裡,『如果你覺得我做不到,就去找別人演吧。』」
  • 不評價別人的生活,是種素養
    抑或許,在你眼中的幸福,在她的眼中不過是一文不值而已。不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生活不是你的;不操心別人的生活,是因為別人的路由他們選擇。      我們中的許多人,也常常打著「為你好」「也希望你幸福」,算你也是真心實意的,可是在別人死了心,決定在自己的生活裡安心享受一切的時候,最大的愛意,莫過於,不評價,也祝福他們的幸福。
  • 不打擾,是你的溫柔——別去評價別人的幸福
    幸福這種東西,是有頻道的。若不在一個頻道上,就不要打擾了吧。而且自己把一些小事當作大新聞曬出來,也不能期望所有朋友都因你的喜悅而喜悅,更可能打擾到其他人。可是,幸福這回事,就是忍不住停不下藏不了的呀。
  •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教養
    佛祖說:「你雖然吃齋念佛,但是你卻不斷地化緣,謀求別人的布施,你給別人增添了麻煩;他雖然只顧自己,但他卻從沒麻煩別人。記住,不麻煩別人也是一種功德,是一個修行者最重要的功德!」每個人都不能做到「萬事不求人」,但可以做到儘可能的少求人。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是善良的人,不麻煩人是一種美德,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古語有云:「己之事,自完成;毋煩人,大事成。」
  • 不隨意評價別人,是最基本的教養
    不隨意評價別人,是最基本的教養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嶽雲鵬吐槽李斯丹妮「腿很粗不適合跳舞」!李斯丹妮一臉懵逼,驚呆了!,千萬別輕易去評價一個人,因為你不知道,你說出去的那句話,對別人來說是安慰還是質疑,甚至是傷口撒鹽。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的確如此,可生活中總有不少喜歡挑刺找毛病的人,總喜歡揪著別人的弱點或者不足,以最令人難堪的言語批評和詆毀別人,忽略了別人的本身的閃光點和付出的努力。而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格局很小,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
  • 不要隨意評價別人,深入人心的教育,人生的高成就
    #參與活動主題#新手作者專屬活動#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去推斷一件事,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對的。其實,樓頂和樓底的景色總是不一樣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沒必要評論。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
  • 不輕易遷怒別人,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
    因為平時表妹,找老闆籤字,說事,談工作前,首先要先觀老闆的相,看老闆的心情,如果發現苗頭不對,事情也可以緩一緩,她就會等「雨過天晴」以後,再來匯報。原來表妹的老闆,特別喜歡遷怒於人,一旦他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比如跟老婆吵架了,跟供應商沒談好,買的股票又虧了,他都會把別人當出氣筒。
  • 李晨被打真相曝光:不輕易評價一個人,是一種高級修養
    當我們沒有看到全貌前,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一件事,下結論。想要真相浮出水面,往往需要多點耐心去等待。作家蕭蕭依凡說:「所謂情商高,從來不是會說話這麼簡單,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閉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裡,保全別人的面子。」 人生在世,一定要做到,守口守心,不把別人的隱私到處宣揚。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看破不說破,給人臺階下,總會給人如沐春風般溫暖。
  • 你不知道別人的生活,請不要隨意去指責.
    在你指責別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面了解情況。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急於指責和批評,很容易造成對別人的傷害。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你是主角。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每個人都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畢竟人生一世誰都不容易。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