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再一次斬獲鹿特丹電影節大獎

2021-03-01 攝影筆


荷蘭時間1月31日晚,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IFFR )舉行頒獎典禮。鄭陸心源執導的劇情長片《The Cloud in Her Room》作為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唯一華語片,摘得最高獎金虎獎。影片由香港布萊克芬電影有限公司出品,杭州鄉愁文化創意工作室、莫非影畫(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悠藍傳媒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黑鰭Blackfin製作,赤角Rediance代理海外發行。

被譽為「世界新銳導演最重要舞臺」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其備受矚目的競賽結果今日揭曉。由鄭陸心源執導的《The Cloud in Her Room》從十部入圍佳作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金虎獎。

「影片天衣無縫地融合多種導演手法和視聽形式來呈遞主觀與二元性,在巧妙框取的城市圖景中,優雅地刻畫了被現代性和資本主義異化的青年一代。其新穎的個人風格語法充分探索了電影的魅力,打動了所有評委。」

《The Cloud in Her Room》團隊在頒獎現場

1月29日晚,《The Cloud in Her Room》在世界影迷的翹首以盼中, 於鹿特丹電影宮Pathé5廳舉行了世界首映。導演鄭陸心源、製片人王子劍、演員金晶和梁翠珊、剪輯師劉新竹、聲音指導李丹楓、執行製片蘇瑜豪、錄音師剛楊、調色師付舒應邀出席映後交流。

《The Cloud in Her Room》團隊在首映現場

鹿特丹首映後,影片收穫了媒體與觀眾的熱烈反饋。1月30日,行業雜誌《銀幕》(Screen Daily)發布對《The Cloud in Her Room》的評論。

這部不可錯過的女性導演處女作,標誌著來自中國的新聲音。影片鮮活、率直且驚人的私密,由非職業演員出演,將紀實和虛構交融,傳遞出勇敢而前衛的女性表達。儘管影片在形式上頗為大膽,內容卻不難親近,其中所蘊含的活力足以徵召年輕的藝術電影觀眾。導演鄭陸心源無疑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新銳作者。

Screen Daily 對影片的報導

本片取景於導演故鄉杭州,講述了木子北方求學,冬日回到出生地杭州的故事。假期裡對離異父母生活的觀察,並行於木子個人逸散的幾段情感,各方關係背後的疏離,讓木子在這個熟悉、陌生、不斷變遷的故鄉遊蕩,尋找自處方式。《The Cloud in Her Room》也是導演鄭陸心源的首部劇情長片,曾於2018年入圍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電影培訓先導計劃」(HAF Film Lab),又於2019年平遙國際影展獲得「 WIP 添翼計劃獎」。

影片的最初創作構想可追溯至2014年,彼時鄭陸心源還在洛杉磯求學,也是她離家的第六年。期間的歸鄉經歷,促使她開始記錄一些與此有關的虛構碎片,其後逐漸形成一個豐富完整的故事。最終,《The Cloud in Her Room》用黑白影像呈現了「變形的故鄉、變質的回憶」,在時間的迷宮中折返,「打破現實、幻想和夢境的邊界。」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採訪中,鄭陸心源表示:「在感情關係裡,人們假裝沒有對方就無法獨自生活,但實際上這些感覺往往只存在很短的時間。對方也在發生改變。我們選擇相信、追隨和堅持的那種流動性正是我感興趣的部分。」

屆時,《The Cloud in Her Room》首支預告也一同釋出。從中觀眾可以窺見這部「具有絕對個人風格」的作品如何在靜謐孤絕的空間,展開最私人的探尋。《The Cloud in Her Room》首支預告影片主創陣容包括攝影指導Matthias Delvaux(《老獸》),聲音指導李丹楓(《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白日焰火》),剪輯劉新竹(《春江水暖》《老獸》)、鄭陸心源,美術指導盛晨晨,音樂曾韻方(《醉·生夢死》)。金晶、陳軸、葉鴻鳴、董康寧、梁翠珊、王睿雯等人聯合主演,劉丹(《夜車》《冥王星時刻》)特邀主演。王子劍製片(《東北虎》《清水裡的刀子》),蘇七七、謝萌、龔津巾聯合製片。

(左起)錄音師剛楊、剪輯劉新竹、調色師付舒、導演鄭陸心源、演員金晶和梁翠珊、製片人王子劍、執行製片蘇瑜豪

(左起)演員金晶、導演鄭陸心源

Miss The World

Or

Miss  Camera Stylo

地址/東城區東四十一條64號

Address/ No.64 Dongsi Shi Yi Tiao Dongcheng District

Email:camera_stylo@outlook.com

電話/Tel:18811715156

歡迎來攝影筆舉辦活動

聯繫微信/Wechat:13865608894

相關焦點

  • 鹿特丹電影節落幕,華語片又獲大獎!
    洗澡和吃飯都要見縫插針擠時間,還好鹿特丹電影節的5家影院裡,4家都是個步行5-10分鐘能到達的距離,所以有半個小時富裕就敢去吃點東西,有一個小時富餘可以趕緊跑回酒店洗個澡。然後不幸地遇到了席捲歐洲的寒潮。鹿特丹電影節十幾天,大概天晴了一個下午吧,每天都是悽風苦雨大霧,不然就是下雪……這種情況下保溫杯就成了必需品。
  • 鹿特丹電影節落幕 印度導演處女作獲大獎
    作為歐洲開年重要影展的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嘗試著與疫情共處,率先開始了一分為二的電影節舉辦模式:首先於2月1日到7日開辦線上影展,6月2日到6日則將以線下放映展出的形式,慶祝影展成立50周年。在剛剛落幕的電影節上,印度導演P.S. Vinothrajd的處女作《鵝卵石》(Pebbles)獲得了最佳影片金虎獎。
  • 呂星辰主演電影《孤星人》斬獲遠東國際電影節WIP單元大獎
    近日,第22屆義大利遠東國際電影節官宣由呂星辰主演的電影《孤星人》(《WE ARE LIVING THINGS》)榮獲該電影節WIP單元大獎。遠東國際電影節是歐洲最大的介紹亞洲電影的電影節,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無間道》、《熔爐》等影片均曾在該電影節大放異彩。
  • 《第三人稱》榮獲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兩項大獎
    《第三人稱》榮獲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兩項大獎由吳雅文執導、元辰傳媒出品的長片《第三人稱》接連斬獲電影節入圍,於四月獲得「亞洲攝影獎」(Asian Cinematography Awards)提名,併入圍於八月舉行的第七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Vancouver Chinese Film Festival)。
  • 這九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中國電影,斬獲了坎城電影節大獎
    文學電影不分家,文學正是電影的母親。今天,我們就走進坎城電影節的歷史,回顧一下,是哪些中國電影在坎城屢屢斬獲大獎,讓全世界影迷認識了中國,它們又是根據哪些文學作品改編的。《楊貴妃》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坎城獲獎的華語電影。
  • 梁龍參演電影《回南天》入圍FIRST青年電影節
    由梁龍參演的劇情電影《回南天》,上半年入圍鹿特丹電影節,斬獲韓國金州電影節最高獎後,近期開始在國內知名電影節嶄露頭角。2020年1月,入圍第4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光明未來」單元;6月,榮獲韓國全州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高獎,並得到2000萬韓元獎金。
  • FIRST影展後,《北方一片蒼茫》再拿鹿特丹最大獎
    當地時間2018年2月2日,第47屆鹿特丹電影節舉行了頒獎典禮,蔡成傑導演《北方一片蒼茫》(原名《小寡婦成仙記》)作為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的華語片奪得金虎獎。這也是繼張元《兒子》、婁燁《蘇州河》、李康生《不見》、韓傑《賴小子》、禾家《大地》、黃驥《雞蛋與石頭》之後,時隔六年,華語片在鹿特丹絢爛的星球上榮耀再現。也是與FIRST影展競賽系統的遙相呼應。
  • 第50屆鹿特丹電影節公布獲獎名單,亞洲電影連續5年奪金虎獎
    2021年2月7日,第50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公布各單元獲獎名單,印度導演Vinothraj P.S.的處女作《鵝卵石 》獲最佳影片金虎獎,這也是印度電影在2017年的《女神杜爾迦》後,時隔四年再度獲得金虎獎,而華語影片連續
  • 竇唯竇靖童父女參與作品接龍入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誕生於1972年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在其創辦人Huub Bals的努力下,致力於發掘,推動遠東地區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獨立藝術電影的創作,該影展宣揚個人主義,是年輕人的能量。這在全世界電影節都少見,除了充分說明他們反對標準,以鼓勵為先以外,至少還有效避免了評委們意見的折衷和折衷導致的平庸。鹿特丹的左派立場,更明確地表現在對發展中國家電影的支持。鹿特丹電影節堅持欣賞、認可、包容當代先鋒、新銳、實驗、創新的電影表達方法和觀念,尊重電影作品質樸和獨立的表達。2016年,鹿特丹影展改制後,僅有一部作品可以獲得最高獎-金虎獎。
  • 華語電影85年「電影節史」
    從1935年《漁光曲》第一次踏出國門,在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取得「第九名」的成績,到1993年《霸王別姬》斬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再到去年王景軍和詠梅憑藉《地久天長》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下影帝影后,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乘風破浪史」已經有了85個年頭。
  • 中哈首部合拍影片《音樂家》溫哥華電影節斬獲4項大獎
    在8月14日閉幕的第8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Vancouver ChineseFilm Festival)閉幕式暨「紅楓葉獎」頒獎典禮線上頒獎儀式上,中哈首部合拍電影《音樂家》斬獲「紅楓葉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4項大獎。
  • 《刺客聶隱娘》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又捧兩獎
    11月18日晚,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在北京落下帷幕。電影《刺客聶隱娘》捧得所有獎項中含金量最高的「最佳電影」大獎,該片導演侯孝賢也獲得「最佳導演」獎。自從2015年5月亮相在坎城之後,《刺客聶隱娘》便席捲全球各大電影獎項。
  • 華語電影國際電影節浮沉85年
    作者 / 馬丁來源: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從1935年《漁光曲》第一次踏出國門,在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取得「第九名」的成績,到1993年《霸王別姬》斬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再到去年
  • 華語電影《五百米八百米》入圍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網易娛樂11月7日報導 第27屆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公布,由中國香港出品的華語電影《五百米八百米》入圍競賽單元,將於該地舉行歐洲首映,導演堯天及女主角陳玲受邀赴瑞典參加電影節開幕式,並角逐「斯德哥爾摩影響獎」。
  • 鞏崢出席「亞洲華語電影節」 實力斬獲最佳男主角
    近日,實力派演員鞏崢受邀出席「第二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暨首屆亞洲華語電影節憑藉他主演的電影《天道王》中精彩的表演,斬獲「最佳男主角」。對此,鞏崢也表示:獲得亞洲華語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很意外亦很榮幸,感謝電影節主辦方和評委們的認可,我會繼續努力。不少影迷也紛紛到鞏崢微博留言:實至名歸,恭喜男神獲獎!
  • 《春潮》長春電影節斬獲大獎 演繹「溫暖現實主義」
    1905電影網訊9月10日,第15屆長春電影節正式落下帷幕。由楊荔鈉編劇並執導,郝蕾、金燕玲領銜主演的電影《春潮》成為競賽單元的熱門作品。該片聚焦原生家庭話題,通過真實細膩的鏡頭展現了「中國式」家庭中三代人之間的關係,獲得廣泛好評,入圍最佳編劇、最佳技術、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5項提名,並一舉斬獲「金鹿獎」評委會大獎和最佳導演兩項殊榮。
  • 《春潮》長春電影節斬獲評委會大獎
    該片聚焦原生家庭話題,通過真實細膩的鏡頭展現了「中國式」家庭中三代人之間的關係,獲得廣泛好評,入圍最佳編劇、最佳技術、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5項提名,並一舉斬獲「金鹿獎」評委會大獎和最佳導演兩項殊榮。
  • 第50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1972年夏,資深影迷和影展策劃休伯·巴爾斯(HUBERT BALS)在自己的家鄉鹿特丹城組織了一場被媒體評論為「相當先鋒」的電影展映活動,選映的作品多是歐美獨立製作和先鋒作品,觀眾不過寥寥十數人——這就是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前身。
  • 這部來自霞浦的電影斬獲亞洲華語電影節斬獲三個獎項
    由福建省霞浦陳氏兄弟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大上海之奪寶奇兵》參加澳門第二屆香港青年國際電影節和亞洲華語電影節斬獲三個獎項
  • 《回南天》鹿特丹電影節首映 導演高鳴亮相映後
    1905電影網訊荷蘭當地時間1月28日晚,第四十九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光明未來」單元入圍影片《回南天》舉行了世界首映。這部由中國導演高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獲得了現場的一致讚譽,他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影片表達了他們對這部影片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