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又捧兩獎

2021-01-09 網易新聞

11月18日晚,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在北京落下帷幕。電影《刺客聶隱娘》捧得所有獎項中含金量最高的「最佳電影」大獎,該片導演侯孝賢也獲得「最佳導演」獎。

自從2015年5月亮相在坎城之後,《刺客聶隱娘》便席捲全球各大電影獎項。從獲坎城「最佳導演獎」開始至今,「聶隱娘」已經亮相13個權威頒獎禮,總共捧走23個獎項目,當真是拿獎拿到手軟。

「聶隱娘」在各大頒獎禮一路「拿拿拿」的同時,本片的主要出品方與發行方華策影業的實力也愈發引人矚目:《微微一笑很傾城》《反貪風暴2》等大片同時贏得了好口碑與高票房。《大唐玄奘》在剛剛閉幕的中美電影節獲封十大「金天使」獎電影,接下來還將代表中國出徵奧斯卡。

《刺客聶隱娘》又獲兩大獎

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北京舉行盛大頒獎禮。其中,華策《刺客聶隱娘》獲得含金量最高的「最佳電影」大獎,該片導演侯孝賢也獲得「最佳導演」大獎。同時,華策青春大片《我的少女時代》女主角宋芸樺獲得最受矚目表現獎。

本屆大獎評審團主席、著名導演陳可辛親自頒發「最佳影片」獎,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華策影業董事長傅斌星上臺從陳可辛手中接過獎盃。她表示:「做好電影光靠幸運是不夠的,接下來華策影業將不忘初心,繼續努力打造好作品。」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並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在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中評選出最優作品。本屆大獎由著名導演陳可辛擔任評審團主席,併集結知名影評人王曉祥、塗翔文、戴錦華、陳志華、虞曉毅,以及實力女星顏丙燕、惠英紅等圈內權威組成評委團。

早在今年4月,本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公布提名時,《刺客聶隱娘》就已成為奪獎大熱門。當時,本片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三項提名,與《踏血尋梅》《老炮兒》《師父》等爭奪大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電影都是華語影壇難得的佳片,而匠心打造,獨樹一幟的《刺客聶隱娘》實力強勁。

這部電影已經拿了23個大獎

2015年,《刺客聶隱娘》驚豔亮相坎城電影節,其極具風格氣韻,不可思議的俠與情,讓全球電影人目眩神迷,由此在全球各大獎項展開了「拿獎之旅」。至今,本片已經亮相13個頒獎禮,拿下23個大獎,以及兩個提名獎。

眾多獎項對《刺客聶隱娘》的肯定幾乎是全方位的,比如,在金馬獎,本片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效5大獎項;在亞洲電影大獎更拿下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美術指導8個獎項。這些獎項指向的內容囊括了本片劇情、製作、表演等臺前幕後各個方面。

在國際影壇,《刺客聶隱娘》一樣所向披靡。去年5月,本片獲得的「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讓在坎城獎臺沉默良久的華語電影導演再受矚目。之後,本片在棕櫚泉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迷協會獎、金衛星獎等各類電影獎項中各有斬獲。

—————

《刺客聶隱娘》獲獎情況一覽:

2015年4月,第68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2015年5月25日,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5年11月22日,第52屆金馬獎頒獎 獨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效5項大獎,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

2016年1月8日,第6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獲最佳非英語影片獎提名

2016年1月11日,第27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最佳外語片大獎

2016年2月21日 ,第13屆國際影迷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2016年2月23日,第20屆金衛星獎 最佳服裝設計獎

2016年3月17日,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美術指導共八項大獎

2016年3月20日,青年電影手冊2015年度華語十佳電影獎

2016年4月3日,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2016年4月10日,第7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編劇獎影

2016年10月28日 第四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

2016年11月18日,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最佳影片獎

————————

「電影黑馬」展示內容實力

華策影視從2013年起開始踏足電影市場。此前,外界對華策的印象一直都是國內最大的電視劇製作公司,而華策在《歸來》、《聽風者》、《小時代3》、《分手合約》眾多大片中的亮相,讓其在電影市場迅速取得了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2014年8月,華策影業成立之後,更是奉上了《重返20歲》《一生一世》《破風》等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硬菜」,精準的戰略眼光,不俗的內容實力,讓華策影業被業內稱為「電影黑馬」。

最近,這匹電影黑馬的內容實力更受證實:在電影票房整體疲軟的環境下,華策電影《反貪風暴2》《幸運是我》《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片依然受到觀眾力挺。其中,《反貪風暴2》以個性的人物,深藏的伏筆引入深思;《幸運是我》生活化的細節感人至深、直達心靈,該片在豆瓣評分高達7.8分。

而由華策參與出品的《大唐玄奘》不僅在剛剛閉幕的中美電影節上獲得金天使大獎,還已被選定代表中國內地出徵奧斯卡。

現在,由華策聯合宣發的美國電影《深海浩劫》正在熱映,豆瓣評分7.2,在同檔期電影中品質突出,深受追捧。

(原標題:《刺客聶隱娘》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又捧兩獎)

本文來源:黔訊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刺客聶隱娘》橫掃亞洲電影大獎 舒淇摘影后桂冠
    《刺客聶隱娘》獲8項大獎,打破了此前《一代宗師》的紀錄  搜狐娛樂訊 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2月17日在澳門揭曉,《刺客聶隱娘》最終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美術指導
  • 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落幕 《刺客聶隱娘》8項大獎領跑
    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落幕 《刺客聶隱娘》8項大獎領跑   爪遊控3月18日消息,昨日(17日)晚,第十屆亞洲電影大獎落下帷幕,由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8項大獎無懸念領跑,成了當晚最大贏家,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
  • 美在線影評人獎公布 《刺客聶隱娘》獲最佳外語
    《刺客聶隱娘》國外叫好,斬獲最佳外語片1905電影網訊 第19屆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獎公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4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而「法鯊」麥可·法斯賓德、凱特·布蘭切特分別獲得影帝後殊榮,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捧走最佳外語片。
  • 電影裡的美術 一 |《刺客聶隱娘》,十年磨出的山水畫電影
    不過沒關係,去不了電影院感受氣氛,我們還可以窩在家中反覆琢磨仔細品味經典老電影裡的各種韻味。說起電影這門藝術,實在是和繪畫過分息息相關。甚至,電影美術都已經專門發展成為了一科,被眾電影從業者和愛好者們深入研究。華語電影中,有不少優秀導演的電影美術方面做得堪稱翹楚無人能及。
  • 第52屆金馬獎臺北揭曉 《刺客聶隱娘》獨攬5項大獎
    原標題:第52屆金馬獎臺北揭曉 《刺客聶隱娘》獨攬5項大獎  新華網臺北11月21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第5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1日晚在臺北舉行。電影《刺客聶隱娘》獨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大陸知名導演馮小剛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 第52屆金馬獎揭曉:大贏家"聶隱娘"獲五獎 馮小剛封影帝
    同時,侯孝賢繼坎城後再拿最佳導演,並且第一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刺客聶隱娘》獲得五項大獎成最大贏家。 馮小剛一「炮」而紅 這屆金馬獎最大的看點在於影帝獎項角逐,馮小剛、郭富城、鄧超、董子健等人都獲提名,其中郭富城以《踏血尋梅》第三次挑戰金馬影帝寶座。其他幾位提名者都參加了金馬頒獎典禮,唯獨馮小剛沒有前往。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審規則
    二、獎項設置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共設以下九個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三、入圍條件1.凡在當年度期間(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在當地(內地或港臺)地區公映的影片,均自動成為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入圍影片。2.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入圍影片必須是以華語為主要對白和以中文字幕為主的影片。3.放映影片必須是片長60分鐘以上,一星期售票放映不少於5場。4.
  • 文藝片難逃「票房毒藥」魔咒:《刺客聶隱娘》黯淡離場
    《刺客聶隱娘》是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籌備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之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就預想將這篇唐代傳奇搬上熒幕,從籌拍到殺青,《刺客聶隱娘》耗時10年,投資近億元。  在中國內地上映之前的今年5月,侯孝賢憑藉《刺客聶隱娘》斬獲了坎城最佳導演大獎,然而頭頂坎城光環的這部藝術大片卻再次難逃「票房毒藥」的魔咒,從目前來看,《刺客聶隱娘》的商業回報並不樂觀。
  • 刺客聶隱娘——好是不好?
    《刺客聶隱娘》讓臺灣導演侯孝賢獲得了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於內地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按理說來,這應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值得人們走進電影院。其實從一開始,這就是一部很任性的藝術電影,誠如《刺客聶隱娘》劇本第一稿的作者鍾阿城所說,侯導的剪輯不求邏輯因果,不講行為的完整性,卻獨強調整體質感,因而得了中國詩文並列法的神韻。對普通觀眾而言,這種對白很少,長鏡頭很多,故事也很簡單的影片難免無聊。
  • 第52屆金馬獎完整獲獎名單,《刺客聶隱娘》收穫6項大獎成最大贏家
    《刺客聶隱娘》今晚收穫6項大獎,包括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效,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以及侯孝賢導演的臺灣年度貢獻大獎。這也是侯孝賢第一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大獎。除此之外,《醉·生夢死》獲4項大獎 ,王千源遺憾未能拿到最佳男配角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惜敗《麥兜我和我媽媽》無緣最佳動畫長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完整獲獎名單吧。
  • 外媒評十年百大電影《刺客聶隱娘》成唯一上榜華語片
    近日,電影評論網站The Playlist評選2010年代百大電影,為觀眾選出近十年來的100部最佳電影,前十名分別為《燃燒》、《一次別離》、《殺戮演繹》 、《大師》 、《生命之樹》、《月光男孩》、《醉鄉民謠》、《狗牙》、《皮囊之下》和《託尼·厄德曼》。
  • 金馬獎丨《聶隱娘》獲五獎稱霸金馬 導演界「老炮兒」馮小剛當影帝!
    《刺客聶隱娘》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成最大贏家,張作驥的《醉·生夢死》以4項大獎緊隨其後。/《師父》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林尚德、曾韻方/《醉生夢死》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不要放棄》(《太陽的孩子》)舒米恩·魯碧最佳剪輯:張作驥/《醉生夢死》最佳音效:杜篤之、朱仕宜、吳書瑤/《刺客聶隱娘》最佳創作短片:程偉豪/《保全員之死》最佳紀錄片:周浩/《大同》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侯孝賢終身成就獎
  • 虛實相生:《刺客聶隱娘》對唐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當年,侯孝賢憑藉該片獲得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獎,該片也獲得了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可以說,該電影在獲得了藝術上的廣泛肯定,因此可以作為臺灣電影對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研究樣本。相對於更加寫實的《紅線》,較為神異的《聶隱娘》是侯孝賢年輕時就很喜歡的一篇小說。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落幕 《那些年》領跑
    5月30日,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三亞落幕。該獎項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並主辦,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本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那些年》和《奪命金》表現出色,在獎項數量上不相上下,同時斬獲4項大獎。《賽德克·巴萊》雖然內地票房不佳,但還是勇奪最佳影片桂冠。
  • 電影《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人裴的傳奇小說《聶隱娘》和榮獲第68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請看下面的細節。聶隱娘(舒淇)是魏博藩鎮的聶鋒將軍的女兒。10歲時,她被一名修女帶走,受訓成為武功優秀的刺客。13年後,她回到家中,奉師之命帶走了表弟魏博田吉安勳爵(張震飾)的性命。
  • 刺客聶隱娘:一部電影的誕生
    從《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紅氣球》《最好的時光》《千禧曼波》,再到最新的《刺客聶隱娘》,她是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侯氏美學」的開創及實現者。 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
  • 得到坎城大獎的《刺客聶隱娘》被罵的壞電影?你不懂侯孝賢美學
    聶隱娘:是刺客,還是俠客?文本阿黛小姐原創並不容易,感謝注意。評論兩極分化:是好作品還是壞電影?《刺客聶隱娘》是著名導演侯孝賢的第一部武俠電影電影,為2015年上映付出了很大努力。同年獲得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第25屆金馬獎最佳戲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和最佳造型設計五項大獎大獎;2016年獲得14項重量級獎項大獎。可以說《刺客聶隱娘》是躺在杯子裡的一層薄膜,它根本不相等。然而,當之後上映時,觀眾並沒有購買差評,甚至稱之為一部糟糕的電影,這超出了我的預期。
  • 虛實相生:侯孝賢《刺客聶隱娘》對傳奇《聶隱娘》的改編之道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於2015年8月在上映。該片也獲得了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 看電影 ▍《刺客聶隱娘》與候氏美學
    侯孝賢睽違七年,交出一部《刺客聶隱娘》,用侯氏風格的東方美學在坎城迷倒一眾西方媒體,「很遲緩,很輕柔,畫面美到讓你屏住呼吸」,「一部需要凝望,而不只是觀看的佳作」,好評如潮,更博眾評委青眼相待,摘得最佳導演獎。而黃文英除擔任電影藝術指導、服裝指導、造型指導外,還將她在電影中所展現的本領化作一本《刺客聶隱娘》。
  • 這是中國大陸舉辦的最靠譜的年度電影獎項
    香港電影《踏血尋梅》以入圍八個獎項九項提名領跑全場,片中兩位新人演員春夏和白只除了雙雙入圍最佳新演員獎外,也分別進入最佳女主和最佳男配角競逐隊列,可謂大熱。緊隨其後的是兩部風格鮮明之作,《老炮兒》和《師父》,各擁五項提名,來自臺灣的《刺客聶隱娘》以及《醉.生夢死》各佔據三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