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公眾視野長達176天的電影院在大前天天終於重新開業了。
那天搶票的小夥伴們,你們有搶到自己想要看的場次嗎?
反正這兩天為了給摩拳擦掌去上影節影展的小夥伴搶票,小編的手都要搶斷了,APP更是直接崩潰了,可也沒搶到半張票。
不過沒關係,去不了電影院感受氣氛,我們還可以窩在家中反覆琢磨仔細品味經典老電影裡的各種韻味。
說起電影這門藝術,實在是和繪畫過分息息相關。
甚至,電影美術都已經專門發展成為了一科,被眾電影從業者和愛好者們深入研究。
華語電影中,有不少優秀導演的電影美術方面做得堪稱翹楚無人能及。
像是攝影出身的張藝謀——
無論是高高懸起的大紅燈籠;
《大紅燈籠高高掛》
還是始終被吐槽黃金甲,
《滿城盡帶黃金甲》
再到前兩年以黑白水墨風格貫穿始終的影子武士,
《影》
他的電影美術風格早已獨具一格成為他本人的特色標識之一。
有些電影因為拍攝得太具美感,總會被影迷們盛讚「每一幀都是一副畫」。
從這周起,蘭臺藝術新觀察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今華語電影影壇裡最頂尖的那撮精英電影導演:他們鏡頭中的美術。
今天說的這部電影,當年要不是導演名聲大,片子還剛在坎城拿了獎,極可能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離座率最高的一部。
這部電影就是《刺客聶隱娘》。
侯孝賢導演憑藉《刺客聶隱娘》,一舉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隨後又帶著這部影片在當年的金馬獎上瘋狂收割各類大獎。
儘管《刺客聶影娘》這部電影在當年評價兩極分化極其嚴重,但無論觀眾對侯孝賢的吐槽有多深,卻鮮有人挑刺《刺客聶影娘》的美術。
《刺客聶影娘》的美術指導是黃文英。
據黃文英說,為了《刺客聶隱娘》的電影美術,她整整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去準備,走遍世界各地,學習採風,尋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唐代遺風,以求最大力度還原時空。
《刺客聶影娘》人物手稿
許多人稱讚,《聶隱娘》是傅抱石的山水畫作。黃文英對此說法也有部分贊同。
「傅抱石畫過許多「唐人山水詩意圖」,以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的詩詞作為想像,呈現唐人詩作的精神與意境,以畫明志、與古人交心,同時也反映畫家極其個人的內在情感與詩情逸志,畫面氣魄恢宏!」
傅抱石的山水畫
《刺客聶影娘》拍攝使用了44萬尺的膠片,畫幅比例選用的是 1:1.33。因為侯孝賢導演覺得1:1.33拍攝人和背景的關係特別好,很集中,在拍這部片子之前,攝影師李屏賓向侯導建議了傅抱石的水墨畫:「天地蒼茫,人物很小,天地人混融一體的感覺」,但是侯導喜歡寫實,還不是特別有感覺,就成了一個小意向,當做調性設定。
《刺客聶影娘》劇照
黃文英本人還極喜歡唐代和五代的畫作,在為《聶隱娘》準備的期間,她曾多次去臺北故宮,觀摩《丹楓呦鹿圖》。
《丹楓呦鹿圖》
構圖章法撐天足地,四圍豐滿,因乃布署整飭嚴正,而氣氛熱烈高華,色調絢麗古豔麗。畫中還隱含異國格調,與中原的院體畫相比較,多了一層邊陲遊牧民族的情趣。
此外,《聶隱娘》的美術製作還充分參考了其他的唐代畫作,如張宣的《搗練圖》和《虢國夫人遊春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這些畫作也為黃文英在服裝、飾品、髪簪、髪式、妝容設計上助益良深,無論是布料的紋樣、質感、仕女姿態或服裝樣式,細節華美,皆給予在設計這部電影時無限的想像。
《搗練圖》
張宣筆下的女性體態豐盈,氣質雍容,再現了大唐盛世皇家女性的華貴丰采。人物造型略微誇張,卻又十分含蓄。
《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現實風俗畫,這在中國人物畫史上是一個變化。直接取材於宮廷貴族,以真實姓名現實人物為主人公,這在唐以前和宋以後都是罕見的。在這裡,她們驕奢的形象完全不見,而是氣質優雅的貴婦,恰如杜甫詩中說的「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全畫的主旨是春遊,構圖的處理輕鬆而充滿節奏感,布局疏朗且氣脈連貫。
《簪花仕女圖》
整幅畫色彩豔麗,展現了唐代人物畫富力工整的風格。此畫成畫時期正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
黃文英說:在《聶隱娘》勘景的行程中,她才發現原來畫中的景致是真實存在於大自然之中,只要善加保護環境,千年後依然能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思古幽情。
前輩藝術家在摹山描水的過程中,所追求的審美意境與投向自然的人文情懷,可能與電影人在追求影像視覺美感的精神面有其相通性;不斷與時俱進,發現新天地,創造新視覺,那是一種不停息地自我修養與追求藝術精神完美的嚮往。
《刺客聶影娘》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