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發現沉沒古船,裝滿中國明朝瓷器和文物

2020-12-28 海外即時通

作者:林可濯

英國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了數百件17世紀沉船的文物,他們的貨物被賽普勒斯政府扣押,並被指控為「非法挖掘」。

揭秘發掘公司帶領一支探險隊進入賽普勒斯海岸外的地中海盆地,發現了12艘沉船,裡面裝滿了中國瓷器、水壺、咖啡壺、胡椒子和非法煙筒。

這些船和船上無價的貨物,被譽為「考古發現的新行星」,它們所處的航線,從公元前300年起就開始為人熟悉,為香料和絲綢貿易服務。

但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中,賽普勒斯政府指責該公司「非法水下挖掘」和「暴力提取物品,破壞文物」,聲稱該公司的這類行徑已經為賽普勒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熟知。

賽普勒斯文物部門指控該公司有意出售這些文物,據稱這一點在提交給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得到了證明。

然而,揭秘發掘公司表示,他們希望這些文物被展示在某個主要的博物館,並表示是賽普勒斯海關想要在公開拍賣中出售這些物品。

古文物部門否認了這一說法,並表示正在對總共588件文物的收集和「保存狀況」進行檢測。聲明說:「船上發現的所有文物皆由古物部和賽普勒斯警方代表進行拍攝,他們的保護工作是在古物部的監督下由一名專業文物保管員進行的,該部門目前仍在監控這些文物的保存狀況。」

「此外,非法挖掘的數字記錄被沒收,這些記錄顯示了對物品的暴力提取,破壞了它們的背景。」

揭秘發掘公司在給《每日郵報》網站的聲明中說:「到目前為止,賽普勒斯還沒有表現出興趣與我們一起探索最有利於文物的方法。」

該公司還說,它致力於將奧斯曼帝國的文物完好地用於研究和教育,並否認存在「非法挖掘」或「暴力提取」文物的說法。揭秘發掘公司說,這些文物是用精密的高科技設備仔細記錄下來的,包括數碼攝影、高清視頻、影像捕捉技術和一臺用於探測海床深處的機器人,這個項目是完全合法的,是按照國際法進行的。

「這項野外工作是考古性質的,而不是打撈。它採用了高質量的公認的科學標準,沒有其他深海沉船在地中海東部被如此程度的調查或挖掘。」

揭秘發掘公司稱,在2015年進行的挖掘過程中,賽普勒斯執法機構調查了該團隊的研究船,海關官員在艙單上發現了一個無關的行政錯誤,並決定扣押這些文物,並補充說,「賽普勒斯海關表示,他們有權優先保留這些發現,並在公開拍賣中出售」。

揭秘發掘公司表示,他們致力於確保完整的藏品作為「給人類的美妙禮物」,在一家公共博物館展出。

這些古老的船隻——包括在地中海發現的最大的船隻——是在賽普勒斯和黎巴嫩之間的東部海床的泥濘部分出土的,在那裡通常很難找到船隻遺骸。

「沒有比這更好的了,」當這些發現向全世界公布時,考古學家肖恩·金斯利告訴BBC廣播。「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這就相當於發現了一顆新行星。

他說,「這裡有一些令人尷尬的奇蹟,我們在地中海海底發現了最早的中國明代瓷器。它們很難被找到,但當你找到它們的時候,它們保存得非常好。」

「與地中海西部相比,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成堆的雙耳船,但在地中海東部卻沒有,因為很多殘骸都被埋在了淤泥下面。」

這些沉船揭示了一條此前不為人知的海上絲綢和香料之路,這條路將中國與波斯、紅海和地中海東部連接起來。金斯利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這些被發現的貨物「在任何時代的前現代航運中都具有顯著的世界性」。

其中一艘沉船是一艘17世紀140英尺長的巨大奧斯曼商船,它大到足以容納甲板上兩艘正常大小的船隻。它的大小與貨物的寬度相匹配。它由來自14個文化和文明的數百件文物組成。這包括最早從地中海沉船中找到的中國瓷器,來自義大利的繪畫壺,12個咖啡壺和胡椒子。這艘船被認為是在1630年左右在埃及和伊斯坦堡之間航行時沉沒的,它是全球化開始的一個縮影。

其貨物還包括來自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葉門和波斯灣的玻璃和陶瓷,以及阿拉伯香。

金斯利說:「這艘船長43米,載重1000噸,是所有海洋中最壯觀的海上技術和貿易實例之一。」這艘不幸的17世紀船艦上的中國瓷器包括360個裝飾的杯子、盤子和一個1627年至1644年崇禎年間製作的用來喝茶的瓶子。

歐洲人或許認為自己發明了文明的概念,但失事的杯和壺證明,「野蠻的東方」是先驅者,而不是死水。

沉船上還發現了最早的奧斯曼帝國的陶土煙筒,由於當時禁止吸菸的規定,這些煙筒很可能是非法的。其他被披露的貨物還包括精美的英國陶器、義大利玻璃罩、埃及椰子和穀物。

相關焦點

  • 地中海發現海上絲綢之路和最早中國瓷器
    目前,英國Enigma Recoveries公司的研究項目在該海域發現了來自希臘化時期、古羅馬、伊斯蘭早期及奧斯曼帝國的共12艘沉船,這些頗具歷史意義的航海先驅如今正改寫歷史。 Enigma 項目的亮點,是 1630 年左右從埃及駛向伊斯坦堡途中沉沒的奧斯曼帝國巨型商船。長 43 米,重 1000 噸,它是世界海洋中海運技術和海上貿易最令人驚嘆的例子之一。
  • 地中海驚現12艘古沉船!大量文物重見天日,鑑定結果令中國人興奮
    據環球網22日報導,近日英國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了12艘沉船,其中包括一艘17世紀的巨輪,細探船艙內部,裡面藏有數百件人工製品,包括大量的中國明朝的瓷器、義大利水壺、印度胡椒和非法菸斗等。這些船上物品似乎揭示出一條自中國出發,途徑波斯、紅海和東部地中海的一條貿易路線,以金錢獲取來的食物和瓷器。
  • 中國水域發現英國沉船,裝滿了圓明園寶物,英國喊話:那是我的
    2018年,一個美國打撈公司因為無意發現一所沉船,打撈上來發現裡面都是瓷器,估算後一下子就獲利數百萬!足以見的沉船的價值之大。 沉船的價值如此之大,難怪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對它虎視眈眈。不久前,隨著對中國海域的探索,我們打撈出一艘英國的沉船。還沒打開,英國人就找上門,直接說:「那是我的!」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說呢?
  • 中國南海發現英國沉船,滿載清朝皇家文物,英國喊話:它屬於我們
    在世界海洋史中,發生過很多件沉船的事故,其1545年英國軍艦瑪麗·羅斯號沉沒事件、 1982年阿根廷戰艦貝爾格拉諾號沉沒事件、1941年德國戰艦俾斯麥號沉沒事件、 1915年英國郵輪路西塔尼亞號沉沒事件、 1912年遊輪鐵達尼號沉沒事件,這五大沉船事故最為知名,史稱世界五大著名沉船事件。
  • 英國王室與中國瓷器的故事
    在明朝末期到清朝乾隆年間,英國從歐洲的一個小國家逐步發展成為了一流大國。英國通過海軍的擴張,不但打敗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而順手將這些國家的殖民地收歸己用。隨著英國在海路上的擴張,使得他們慢慢地接觸到了中國,中國的茶葉和瓷器也逐步走入了英國皇室人員的生活中。
  • 海底裡的文物:被科學家在海底成功發現的10個古代神秘的文物
    ,他們認為整個城市都被雕像,圓柱,文物和所有物品淹沒,其中一些發現包括沉船殘骸,宮殿的地基以及女神伊希斯和獅身人面像的雕像。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石頭人像,據信是埃及豔后和情人朱利葉斯·凱撒的兒子凱撒大帝,目前考古學家已經在海底發現了20,000多個沉沒的物體,並且認為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增長。
  • 英國頭號尋寶家,在一本172年前的書中發現中國寶藏後,賺了2個億
    172年前,有個叫詹姆斯·哈斯伯格的荷蘭人寫了本航海手冊,哈徹讀過這本古老的手冊後,立刻將新目標鎖定在中國歷史上的一艘沉船上。這艘沉船就是被稱為「東方鐵達尼號」的「泰星號」,哈徹在1999年發現它正靜靜躺在南海Belvidere暗礁附近的海面下。
  • 宋朝商船沉海千年,量身定製「水晶宮」,文物多到堪比省級博物館
    張威回憶說那段時間有一隻英國考古隊曾在這附近試圖尋找一條十九世紀沉沒的英國商船,結果英國商船沒找著卻撈上來了一些讓人意外的東西「瓷器碎片」。等到這些零零落落的瓷器碎片來到張威手裡的時候,他也吃了一驚,大海深處發現了瓷器碎片,難道說在這片海底有一艘中國的沉船嘛?張威頓時有些激動,連忙就奔著這片海域來了,可接下來的行動卻不像張威想的那麼順利。
  • 大英博物館裡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英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以及偉大科學家的手稿,絕對是大英帝國急速擴張期間,對殖民地文化掠奪的產物,它的館藏就像是一部微縮的世界史。 漢斯·斯隆是一名英國醫生,包括安妮女王與喬治國王一世、二世都是他的病人。在醫生的身份之外,他還是一位收藏家,「御醫」的豐厚收入支撐他跟隨船隊在海外淘金。
  • 文物專家「開棺驗屍」 埃及公布年度考古大發現
    專家認為,這批棺材埋葬於古埃及較晚時期,從晚期(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和希臘人作為法老統治的託勒密時期(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都有。埃及學家們都為這一發現而興奮。開羅美國大學考古學家薩利瑪·伊克拉姆,便在薩卡拉工作,他說,發現這個時期的未被盜掘的屍骨「極其重要」。
  • 2019年古希臘考古十大發現
    今年,來自全球各國的考古學家在希臘、埃及、伊斯蘭、義大利和其他地方取得了非凡成就,發掘出了曾經失落或者為人類集體記憶徹底遺忘的壯觀遺蹟。下面是今年在與古希臘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地區發現的部分重要考古成果。阿布基爾灣最驚人的發現是公元前3世紀的託勒密女王深色石像,也許是克利奧帕特拉二世或三世,身著伊西斯女神的上衣。
  • 非洲出土明朝古墓,被挖開後專家感慨:600年前中國果真是強盛
    但是有很多人疑惑,百年前的中國真的有那麼強盛嗎?直到非洲出土了一座明朝的古墓,才揭開了中國600年前的神秘面紗。偶然發現的古墓考古人員於2018年的時候偶然在非洲的一個島嶼上面發現了一座古墓。那座島嶼是非洲肯亞境內拉穆群島上的一座帕泰島。被考古學家發現的這些古墓,修建得都非常有特色。
  • 千年歷史的金幣被發現,最近發現的寶藏和文物
    蘇格蘭發現的青銅時代的寶藏。2020年6月考古學家馬裡烏斯·史蒂芬(Mariusz Stepien)發現了該國青銅時代的文物。包括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至900年的劍,戰車的軸蓋以及馬具。專家表示,這是該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樁樁件件拿出來那都是價值連城,並且有價無市。
  • 美國民間發現明朝聖旨,已500多年,鑑定專家看完內容後傻眼了
    2013年,一份由朱由檢在1621年頒發的一道聖旨,在古代書畫專場中,以134萬的成交價被人拍的,2011年,一道織錦加官封冕聖旨,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以144萬的價格成交
  • 印尼海域撈出7萬件中國珍寶,我國欲圖買回,對方揚言:先出3.5億
    位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華的海上航道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無數行船經過該海峽,同樣,也有許多多艘船隻在附近海域遇難沉沒。一八四○年,清門被英國強行打開後,我國寶物不斷被盜。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2019年8月6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我國南宋初期古沉船「南海一號」的最新考古發掘成果:至今為止「南海一號」共出水18萬餘件文物精品,被譽為「中國水下考古的裡程碑」。「南海一號」出水貨物,都是南宋中國熱銷海外的商品。船的裝載的貨物量大,類別豐富,有10餘萬件的器物,大量是陶瓷器,還有金屬器及金屬貨幣、金銀首飾、漆木器、硃砂等。
  • 直擊英國「海上之神」海神號,揭秘1931年在中國黃海沉沒真相
    英國的潛艇為什麼會出現在中國黃海海域?這艘英國的潛艇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跟隨本文一起,直擊英國的"海上之神"海神號,揭秘1931年在中國黃海沉沒真相。 第一個打破中國的國門,第一個在中華大地之上肆虐的列強,第一個取得在華特權的侵略者,中國的侵略歷史,從英國開始,愈演愈烈。 1398年,明朝皇帝為了抵抗倭寇的侵略設置了威海衛,也就是如今位於山東半島的威海市。皇帝希望這個地區的軍隊能夠威震海疆,遂取名為威海衛。
  • 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羅浮宮,如何尋找3萬中國文物的展出新路徑?
    羅浮宮眾所周知,除英國外,法國是歐洲典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國家。而羅浮宮又是法國收藏中國文物最集中的博物館,數量多達3萬件,尤以原始社會彩陶器、商周青銅器、明清瓷器為重。其中,只明清瓷器精品就有6000多件,唐宋繪畫200餘件。這些藏品還不包括1945年,羅浮宮出讓給法國吉美博物館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