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餘首、出版2本詩集,退休教師鄧曉燕:詩就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

2020-12-19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受訪者供圖

樓下有人在磨刀

聲音尖利,有時又嘶啞

尖利,我估計沒有清水的滋潤

嘶啞,是有水後的磨難

……

這是重慶一中退休老師鄧曉燕創作的詩歌《磨刀》中的一段。

「我太愛寫詩了,詩就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但我從不構思詩歌,構思的詩歌不是詩。」說到寫詩,鄧曉燕充滿了活力。她告訴記者,她從08年開始寫詩,在教學之餘創作了八百餘首詩歌,多首詩歌發表於國家級、省級刊物,曾出版《格子裡的光芒》詩集。

近日,鄧曉燕的新詩集《白火焰》由春風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詩集作品通過市委宣傳部、市作協的「重慶市文藝創作項目資助」項目申報,收錄了她近8年來創作的120餘首詩歌。

鄧曉燕

年輕的元素

讓她的詩歌創作靈感源源不斷

青春、活力,這樣的詞彙用在已經退休的鄧曉燕身上,一點兒也不違和。

喜歡大自然,喜歡外出感悟人生,還在學校當老師時,鄧曉燕就喜歡這樣的生活節奏,「好的文章,深入骨髓,是從生活中感悟出來的。」

鄧曉燕喜歡史鐵生,至今仍然記得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後部分內容,史鐵生母親生病,史鐵生因為身體原因仍在和母親發脾氣,後來,母親去世了。「作為旁觀者,我們每個人都哭了,我相信,史鐵生當時內心的懺悔,那是真的在懺悔,沒有經歷過的人,寫不出來這樣讓人銘記於心的文章。」

再看這本書時是2008年,當時,鄧曉燕的母親因為身患重病住院,同樣是心繫母親,同樣面臨著病痛帶來的別離,鄧曉燕一邊陪伴著母親,一邊拿著筆在床邊寫下幾十首有關母愛的詩。

因為感悟愛,因為熱愛生活與文學創作,鄧曉燕也時刻保持著年輕的樣子,她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把心態維持在最年輕的歲月裡,這些年輕的元素,也讓她的詩歌創作靈感源源不斷。

對於兩個身份的轉換

她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離開教學崗位前,鄧曉燕是重慶一中的高中語文老師,即便是退休了,鄰居和朋友總忘不了她的老師身份,「我們娃兒,就想跟著鄧老師感悟感悟,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了,才對學習有興趣。」

對於兩個身份的轉換,鄧曉燕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詩人」是通過這種文學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或對世界的看法;「教育者」是通過教學形式或內容向學生輸送知識、文化和對世界的理解。這兩者關係密切但角色不同,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和雙贏的效果。

鄧曉燕覺得,詩歌對學生肯定有較大的影響,因為詩歌不管是抒情性還是批判性,對學生的各方面成長都是有益的。「我們不說詩的語言對學生作文語言有靈氣的影響,我們只說詩歌的思想,對人性美的歌頌、對人生向上的力量的啟示、對世界的愛,這些對學生的成長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詩的語言不僅美,篇幅又是文學體裁中最短的,這就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喜愛。」

在同學生談到愛的教育時,鄧曉燕啟發學生們:有沒有同學對親人不夠愛,到講臺上來給親人道歉。

那一天的講臺,十多個學生依次上臺對親情進行了懺悔。

「月光下,媽媽駝著背,提著很重的東西,我走在前面,嫌她實在太慢,長長的路燈,把媽媽又矮又瘦的身材拉得斜長。」

「爺爺就要離開我了,他想握一下我的手,但我沒能滿足他的心願,成為我此生最大的遺憾。」

……

「全班一半的同學哭了,我也哭得稀裡譁啦,眼鏡上全是淚水。這是我三十多年教學生涯中最難忘的一課。」鄧老師說,打開孩子們的心扉,恐怕除了詩,一般的文體很難有這樣的效果。

準備繼續動筆

享受每一篇詩歌成功的樂趣

寫詩多年,並出版兩部詩集:《格子裡的光芒》、《白火焰》,鄧曉燕已經把詩歌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喜歡寫詩,但又不給自己布置任務,情緒到了,自然就能流露,這樣隨性卻不刻意的創作,讓鄧曉燕的寫作變得豐富多彩。

「詩就是我一生一世的情人。她靈動、智慧、飄逸,有時大度、有時纏綿。有了詩,你就會少孤獨、少痛苦、少惶恐、少無聊。你更會熱愛生活、熱愛每個生命,熱愛這個世界。」鄧曉燕告訴記者,雖然寫詩也會有倦怠期,但哪怕是一場雨、一葉浮萍、小販的叫賣聲,都能讓她感受到寫作的衝動,畢竟這俗世凡塵,需要詩歌來讚美。

儘管退了休,鄧曉燕的生活依舊豐富多彩,五分之三的時間看書、學習、寫詩、修改。五分之一的時間做家務,五分之一的時間鍛練身體。

據了解,詩集《白火焰》收錄有126首詩,是從鄧曉燕2011年到2019年期間寫的600多首詩中優選而出的,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詩都在省級刊物上發表過。

「火焰」一般理解為詩人的渴望、激情、奮鬥、希望,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掙扎、美或甜蜜。「火焰」,它瀰漫、向上、照耀,可是在人生旅途中,難免風風雨雨,磕磕碰碰,內心的情緒也千變萬化。「火焰」的光茫、色澤、力量不可能不被控制、束縛或變色。詩集名《白火焰》來源於此意。

據了解,整部詩集共有五輯,有對人生難以把握的內心矛盾與糾結,有甜蜜的、有憂傷的、有光亮的、也有陰影的;有對人性進行反思或批判的;有展示情感上的愛與恨、妥協與抗爭的;還有不少寫大自然的詩歌,對祖國河山的讚美或對美的體味。

對於未來,鄧曉燕表示,她準備繼續學習,繼續動筆,享受每一篇詩歌成功的樂趣。

新出版的《白火焰》詩集

「曉燕寫出了有光亮和溫度的詩」

北師大文學院副院長為《白火焰》寫序

在《白火焰》這本詩集的序上,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提到:曉燕老師的詩歌是成熟和純粹的,是有光亮和溫度的。

比如提及《磨刀》這首詩,張清華認為,這也是磨鐵般的生命之境,是生命的承受和煉化,對語言本身的施虐和救援,以及對於意義本身的追尋、打撈或鑄造。能夠寫出這樣句子的人,相信一定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人,他或她,必定有哲學意義上的生命絕境的真正面對,有對於詩意的不曾妥協的淋漓盡致的體味。

張清華在序中寫到,這部《白火焰》讀下來,讓我又有了一重感慨,就是看到了一個生命的原生力量,看到了生命中的萬千景致。

《白火焰》內容涉獵廣泛,包括「木桶傳」「獵物」「證據」「左腿之謎」「可愛的子彈」五個部分,有言志、抒情、詠物、繪景等。張清華這樣評價道:「曉燕寫出了有光亮和溫度的詩,它們是日光夢,但更是生命本身的反射與鏡像,是精神的自傳。僅憑這一點,我也應該祝賀她。」

對於張清華教授的評價,鄧曉燕表達了感激,她表示這麼高度肯定詩的質量,一來令她驚喜,二來給了她繼續努力的力量。

據悉,鄧曉燕的詩歌作品,曾發表於《詩刊》《人民文學》等;出版詩集《格子裡的光芒》並獲重慶作協資助項目;出版詩集《白火焰》並獲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作協資助項目。鄧曉燕是北京魯迅文學院西南班第一屆學員,北京魯迅文學院十八屆高研班學員,作品編入多種國家級選本。

作品欣賞>>>

春天,懸崖邊開出一朵野花

(鄧曉燕,《詩刊》2018年9期下半月刊)

它的笑是危險的

它的姿態是危險的

它的出身也是危險的

它在等怎樣的一雙手呢

被大火燒壞了九個指頭

被森林淹沒成千上萬的箭簇

它們緊張什麼

或驚訝於這叛逆的幸福

一朵盛開的野 花會引來怎樣的

風暴或花蝴蝶

你看,它的雙手在懸崖邊揮舞

像是在做關於懸崖的陳述

並不因為我的路過而顫慄

黃昏降臨

(鄧曉燕,《人民文學》2018年12 期)

愛上一片樹葉不容易

我恰恰愛上它的蟲眼、撕裂

或經過火燒傷的痕跡

愛上一片海不容易

我正好愛上它的波濤、風暴

或被浪掀翻了的船幟

愛上一個人不容易

他側身而過,光芒被我捉住

它刺傷了我的眼,我痛著退回

那天我抱著那片死亡之葉

給破碎的船帆祭祀

愛情卻走向我

它憔悴、含毒,柔弱

它美人一樣的眼睛睜著

「和我一起穿過暴風魔鏡

它的美是你的幸運」

黃昏降臨,天邊一道金色

一隻飛鳥啄破了雲層

大地似乎飛了起來

它頭上分明有好看的陰影

磨刀

(鄧曉燕,《北京文學》2019年8期)

樓下有人在磨刀

聲音尖利,有時又嘶啞

尖利,我估計沒有清水的滋潤

嘶啞,是有水後的磨難

說實話,刀在匠人手裡

痛是必須的

翻來翻去的磨

有血沒血的磨

苦難是一件衣服

穿在鈍刀變鋒利的必經之路

關鍵是和石頭的戰爭

站在凹陷的磨刀石的胸上

這要命的搏鬥如同撕裂

這撕裂又恰恰給了鈍刀之光

鈍刀知道,沒有一種善是最終的

也沒有一種惡是最初的

於是和這石頭有永久的契約

其實鈍刀更明白

石頭被刀刃的鍥入更要命

相關焦點

  • 祝賀常寶祥先生詩集《晚晴慢吟》成功出版賀詩集萃
    自2016年起熱衷於詩詞創作,作品散見於《詩詞月刊》《星宇詩刊》《濱城詩書畫》報刊及「鳳凰詩苑」等網絡平臺。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濱州市詩詞學會會員、無棣縣詩詞學會會員、濱城詩詞學會常務理事。2020年8月10日,常寶祥先生詩集付梓賞談會在濱州大學飯店三德庭舉行,與會嘉賓捧讀詩集,被常寶祥先生抒懷明志、銳意進取的精神所感動。
  • 脫下戎裝的軍人趙永生,出版第二本詩集,意義非凡!
    原標題:一個人的戰爭----讀趙永生詩集《黃昏辭》劉建斌/文去年冬天,我在重慶大田灣體育場的露天壩壩茶攤上與趙永生對坐了一下個午,談話內容很多,但他的最新詩集《黃昏辭》的出版,是主話題。與趙永生分開又是半年,在這半年裡,我數次翻開這本詩集閱讀。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想就這本詩集,談一點點感受。
  • 崖麗娟:詩與遠方,是我們的生活——寫在詩集《無盡之河》出版後
    本文作者:崖麗娟  我很幸運,2019年詩集《未竟之旅》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2020年詩集《無盡之河》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熱銷2020年上海書展,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詩集《無盡之河》共收入近一年創作的150首詩,分《愛情剖面》《歲月屐履》《靈魂顫音》《吉光片羽》四輯。表現內容豐富,題材寬泛廣闊,既有愛情的吟詠,親情的感懷,也有歲月的追思,靈魂的歌唱,讀者從中可以感受到心靈世界的浩瀚、豐富、深邃、神秘。
  • 2019書業盤點|這一年的詩集,這一年的詩
    至於佩索阿的詩歌作品,後來閔雪飛、程一身、韋白等人也都陸續翻譯過,此次新出版的譯本譯者是楊鐵軍,他本人也是一位低調、優秀的詩人。在現代詩翻譯領域,圈內人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譯者最好也是詩人,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原詩的語感、音調和節奏。楊鐵軍不僅自己從事詩歌創作,而且對弗羅斯特、希尼等大師級的詩人有著精深的翻譯和研究,這些經驗都保證了他對佩索阿詩歌的翻譯質量。
  • 李喜林詩集《那些年我蘸著煤油燈光》出版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嬌莉)陝西省作家李喜林首部詩集《那些年我蘸著煤油燈光》由團結出版社出版,歲暮寒天為陝西文壇開出一朵美麗的「臘梅花」。據悉,李喜林是陝西省作協第二、三屆籤約作家,同時也是陝西省「百優」作家,是近年來活躍在三秦文壇。
  • 河南許昌詩人王宏超,筆耕不輟,出版詩集痴情歌頌大自然
    近日,我市詩人王宏超的詩集《月亮上弦 月亮下弦》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王宏超繼《地球的一半是太陽一半是月亮》《地球轉動三百年》《地球升地球落》《月亮月亮東》之後的又一部新作。王宏超詩集文雅樸實,親切自然,這是詩人王宏超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12月17日,記者見到了詩人王宏超。拿起他新出版的《月亮上弦 月亮下弦》,深藍色的封面,給人一種鄭重而神秘的感覺,仿佛這就是宇宙的顏色。
  • 川島芳子作的一首詩和兩首歌詞
    判定文稱:一、被告生父為前清肅親王,無疑是我國人,應以奸細罪論處;二、被告同日本政要來往親近,在上海「一·二八事故」中以男裝進行間諜活動,引發了上海事故;三、被告參與將溥儀及其家族接出天津,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四、被告長時間和關東軍往來,曾被任命為「安國軍司令」。1948年3月25日,清晨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
  • 李喜林的首部詩集《那些年我蘸著煤油燈光》出版
    我省作家李喜林的首部詩集《那些年我蘸著煤油燈光》近日由團結出版社出版,歲暮寒天為陝西文壇開出一朵美麗的「臘梅花」。李喜林是鳳翔人,系省作協第二、三屆籤約作家,省「百優」作家,是近年來活躍在三秦文壇的實力作家,其中篇小說《映山紅》榮獲柳青文學獎,散文《守望》榮獲冰心散文獎,組詩《蚯蚓和知了》獲陝西省作家協會和《延河》雜誌社舉辦的「最受讀者歡迎獎
  • 鍾代華兒童詩集《大風的嘴巴》出版
    日前,記者從永川區文聯獲悉,永川本土作家、著名童詩作家鍾代華新作——童詩繪本集《大風的嘴巴》於近日由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發行。鍾代華,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 吳子敬談《水詩三百首》:「樂人思水」貫穿於詩集創作的靈魂
    《水詩三百首》是郎連和博士的新作。但郎先生寫水卻始於十多年前。有一天我正品味郎連和先生剛剛傳來的《每日一詩》,突發奇想,建議他能否不用水字,而又全部帶水,寫一首水詩,須臾間他就傳了過來:江河湖泊濟海灣,濃淡清濁溢滿灘。濾汙消浮滋潔淚,泣染涓滴潤潭淵。
  • 七裡香,八首歌
    再過了幾年,一位文壇新星的誕生創造了書市的銷售傳奇,她就是席慕蓉。1981年出版了詩集《七裡香》,接著是《無怨的青春》,席慕蓉浪漫唯美的詩風深受書迷喜愛,銷售勢如破竹。 這兩本書的影響力有多大?1986年葉佳修為周秉鈞、楊海薇寫下一首歌《無怨的青春》,曲名的靈感來源即是席慕蓉的書名。
  • 【中國新詩三百首之九—— 北島詩1首】回答北島:我相信了.
    資深觀察家、評論家溫克堅兄認為北島最後的繳械與其當年的身份有關,1980年代的從事文化反抗的詩人作家們秉承的是人道主義和人性的信念,並無社會科學家的清晰思想背景,他們的妥協回歸除了顯然的利益外,如著作的公開出版,出席公共活動的資格等,與他們內在人格和知識背景的闕失關係甚大。在微信朋友圈裡,我看到著名詩人、良心犯師濤先生對此的反應,他把北島的詩集從書架上全拿下來了。
  • 兒童詩有大境界——關於詩集《天空》的閱讀札記
    作者:楊志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當我們還佇留在趙麗宏詩集《疼痛》所呈現出來的新奇世界面前,為其詩歌書寫的重大突破而擊節嘆賞並深思回味時,沒想到他又一次華麗轉身,奉獻出了詩境迥異於《疼痛》的另一部新的詩集《天空》(天天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 李喜林詩集《那些年我蘸著 煤油燈光》出版發行
    陝西省作家李喜林的詩集《那些年我蘸著煤油燈光》,近日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一部守望家園,表達鄉思鄉愁的自選詩集。李喜林以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多重身份感實現了跨文體的相互吸收和兼容,詩歌裡充滿現場畫面感、抒情的縱深感和詩的神性。
  • 傑克·吉爾伯特詩6首
    1982年,吉爾伯特出版了第二本詩集《獨石》,同年,與他旅居相伴十一年的美智子不幸病逝。在第三本詩集《大火》和晚年出版的《拒絕天堂》中,詩人的許多作品都表達了對美智子的懷念。長久以來,吉爾伯特頻繁地在世界各地流轉,但他的「浪跡天涯」卻並非人們想像中那麼浪漫。事實上,吉爾伯特一直生活在清貧之中,常常入不敷出,對於這樣的選擇,他卻甘之如飴。
  • 二毛:用詩集和美食談戀愛
    「姜/蔥的情人/蒜的兄弟/辣椒的表哥/花椒的表妹/在味中調情/在道上示愛/在肉的江湖中/去腥增香」,二毛的這首詩名為《醬姜》,在二毛的筆下,雞蛋、腐乳、飯、大頭菜、茶葉蛋,生活中我們能夠想到的和吃有關的一切都匯集在二毛的筆下,成為食詩。
  • 快報 | 西村:郭廣嵐詩集《種夢樓詩草》出版發行
    快報 | 郭廣嵐詩集《種夢樓詩草》出版發行    法治四川快報(西村)著名詩人、書法家、畫家郭廣嵐先生創作的一部古典詩詞集《種夢樓詩草》,近日已由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種夢樓詩草》系郭廣嵐先生作為詩人兼書法家、畫家於一身,目前唯一出版的詩詞集。
  • 開卷八分鐘:夏宇《88首自選》
    就是這一、兩個禮拜,這個《開卷八分鐘》是我馬家輝主持,而不是梁文道,因為梁文道好像跑去旅遊,買東西消費,不,去打坐,去學佛,這是壞消息,所以我來講。好消息是什麼呢?好消息是說你不用擔心,有些特別的,因為讀書裡面的片段,我不來讀,我請來一位女孩子,她的聲音非常漂亮的,也是鳳凰電視臺的朋友,她來讀,好嗎?所以保證你一定聽得懂。我就言歸正傳。我就講今天要介紹的書了。
  • 特朗斯特羅姆 | 詩是我讓它醒著的夢
    在瑞典現代自由詩的黃金時代,特朗斯特羅姆終於也如許多少年一樣對現代詩產生了興趣。1954年,23歲的特朗斯特羅姆出版了處女詩集《17首詩》,轟動詩壇,被稱為「一鳴驚人和絕無僅有的突破」。在詩人持續、克制的創作歷程中,他用略顯冰冷的瑞典語寫成,著眼在日常現實中創造奇蹟。他的詩歌從不藉助洶湧澎湃的抒情,而藉助那些「在場」的意象讓讀者自行去探索。
  • 艾米莉·狄金森詩13首
    從二十五歲開始棄絕社交,在孤獨中埋頭寫詩三十年,留下詩稿一千七百餘首;生前只是發表過七首,其餘的都是她死後才出版,並被世人所知,名氣極大。狄金森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詩風凝練婉約、意向清新,描繪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強,極富獨創性。她被視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美國詩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