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
最近央行數字貨幣的消息滿天飛,目前國內4個城市已經開始了內部封閉測試,4個城市分別是深圳、雄安、成都、蘇州。
那麼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它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有怎樣的影響?怎麼更清楚地認識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這期節目我為大家準備了4個知識點。
網上已經有不少相關視頻做過介紹,在這裡,我說幾個大家可能沒太關注的細節,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央行的數字貨幣。
為了準備這期內容,我搜集了不少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第一個知識點,央行的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其實就是現金,只不過不是紙幣,是存放在我們手機上的加密數字貨幣,它會改變我們花現金的方式,為什麼我不說它改變我們的花錢方式?因為花錢的方式早已經被支付寶、微信改變了,你想一下,你有多久沒花過現金了?而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貨幣,其實改變的是我們花現金的方式。
央行數字貨幣是要取代一部分M0, M0是個經濟學概念,說M0很多人不知道啥意思,簡單科普下,其實就是流通中的現金,也就是銀行系統之外的整個社會的所有現金。我們國家表示貨幣供應量其實有4個層次,分別是M0、M1、M2、M3,可以用流動性來理解,流動性越高,M後的數字越小,具體不多解釋,大家可以去搜一下百科,講得非常清楚。
再說,第二個知識點,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怎麼理解?其實包含兩層意思。
DCEP,英文全稱是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直譯過來就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也就是說,央行的數字貨幣,一方面包含貨幣本身Digital Currency,一方面包含支付功能,兩者綁定,央行的數字貨幣錢包就是數字貨幣的載體,因為數字貨幣它不可能脫離載體存在。
第三個知識點,我們怎麼才能拿到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簡單說就是下載一個數字錢包APP,註冊之後你就有了一個數字貨幣錢包。錢怎麼進錢包呢?目前看至少有兩種及以上方式。
第一種,綁定你的銀行帳戶,把銀行帳戶裡的錢兌換到錢包裡。銀行帳戶裡的錢數減少,減少的錢就進了數字錢包,跟到ATM機取現一樣,以前拿到的是紙幣,現在拿到的是數字人民幣,可以理解為往數字錢包裡充錢。
但需要注意的是,跟支付寶和微信充值不同,數字貨幣進入你手機數字錢包的錢,是一張張固定面值的真錢,而且每一張都有自己唯一編號,跟紙幣的編號道理一樣。而支付寶和微信的充值,只是把你銀行帳戶裡的錢轉進了支付寶和微信的在銀行的大帳戶,你不知道轉進去的是哪些編號的貨幣。
第二種,獲取方式,就是別人支付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們村有1000個人,其中,只有1個人的數字貨幣錢包綁定了銀行帳戶,從裡面兌換出10000塊錢,那麼其他999個村民都可以通過跟這個人產生交易,獲得這些數字貨幣,其實就是錢流通起來了,跟紙幣一個道理。
除了這兩種獲得方式,肯定還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既沒有自己綁定銀行帳戶,也沒有跟別人交易,但是國家發一些現金補貼,也可以直接發到你手機的數字錢包裡,除此之外,肯定還有更多其他的方式,只是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畢竟央行的數字貨幣現在還只是測試階段。
第四個知識點,央行為什麼要發數字貨幣?
市面上常見的說法有這幾個,比如數字貨幣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也有說,數字貨幣成本低,比如紙幣,需要印刷、運輸(大街上常見的武裝押運)、防偽、存儲需要花大量成本,而數字貨幣完全不需要這些環節。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我覺得說得很有意思,是中央財經大學一個人說的,他說央行的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會產生直接競爭,說白了就是央行是要幫銀行搶回線上支付這塊市場。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銀行自己做的APP是很爛的,體驗非常差,而且銀行那麼多,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買個東西還得想想打開哪個,比較麻煩,而支付寶、微信相比之下,好用的簡直太多了,一個APP就解決了。因此,銀行毫不猶豫丟掉了行動支付的市場,各家銀行的APP打開率非常低,所以,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肯定會幫銀行搶回一部分行動支付的市場份額。
當然,這只是大家的不同看法, 其實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更大的意義在於國家支付系統的安全,而且,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已經是個世界趨勢,不止我們國家央行,世界各國的央行都已經在做了,只不過我們的央行速度比較快,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國家信用做擔保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進度比較快,已經進入試點測試。
那麼剛剛說完了四個央行數字貨幣的知識點,相信大家對央行的數字貨幣有了更多了解。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非常值得了解的,比如數字貨幣會完全取代紙幣嗎?數字貨幣怎麼發行?央行的數字貨幣跟比特幣、Libra有什麼區別?央行的數字貨幣真的是區塊鏈做出來的嗎?以及央行的數字貨幣可控匿名到底啥意思?以上問題由於時間原因,我會在後續視頻裡繼續為大家分享。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帳號,了解更多深度知識。
有興趣,才能獲得更多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