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有二老,如獲二寶」
If you have two elders in your family,
you will get two treasures.
這話想來一點也不假
特別是在朋友圈神出鬼沒的爸媽們
一不小心就變成了
歡脫的「段子手」(joker writer)
還有被爸媽誤解的表情包
他們的理解非常人所能get的呀~
這個表情包大家都見過吧?
▼
十二的理解是「苦澀又拘謹的微笑」
但沒想到它在爸媽眼裡是這個意思
▼
哈哈哈哈笑死我你有什麼好處?
這讓我想起之前有個網友說他過生日
然後他爸爸給他發了這個表情
▼
兄弟多少吃一口
別寒了爸爸的心
說起來
長輩們對表情包的誤解還真不少
①emoji [ɪˈmoʊdʒi]
是我們最流行的說法,一般emoji 指的是「小黃臉」,比如這種 或者這種 🙏 ,還有這種 🍺 。emoji 表情常常系統自帶,比較簡單。
②Emoticon [ɪˈmoʊtɪkɑːn]
這種表情實際上就是一些字符或者字母的組合,是比較早期的一種表達方式。
比如這個「0.0」,還有這個「Σ(⊙▽⊙"a」。Emoticon隨著表情的不斷發展,現在普通人用的比較少,輸入方式一般是打字時通過選擇框查找。
③meme [miːm]
表情包是一種 internet meme,但是 meme不全是表情包,是一各包含關係。
internet meme 通常是一張圖裡面配有幽默文字的,文字寫的是大家所熟知的"梗",比如張學友那張傳遍全網的影視截圖(請自行腦補)。
哈哈哈認真答題的爸爸
可不就是 7 把刷子嘛
你一發異性表情包
他們就以為是你對象
▼
你覺得可愛
他覺得你「殘害生靈」
▼
你發比心
他以為你嫌錢少
(當然非要這麼理解也是可以的!)
▼
你端個碗他就以為你要去要飯
▼
而且他們還特別喜歡
把你代入表情包
▼
這也太可愛了吧!
可可愛愛的外婆
而媽媽就不是這個展開方式了
▼
本來以為媽媽是說寄回家她養
結果沒想到是說過年可以殺了
鴨子:???
果然你媽還是你媽
一如既往地「硬核」
u see see u,發朋友圈總喜歡屏蔽爸媽,
真的損失大了!
基本上,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
都會被二老激情點讚&走心評價,
水平直接甩各種讓你
哈哈哈哈哈的沙雕網友幾十條gai。
嗯,沒被爸媽點評過朋友圈的孩子,
永遠體會不到啥叫真正的快樂噴泉。
比如說,這位朋友不論在朋友圈發啥,
都會收穫老父親的大拇哥
但更妙的是,誰也不知道
他們的下一條評論到底能有多好笑。
大概就是
出其不意,劍走偏鋒,毫無套路,直擊要害
(緩緩打出?????)
Moments [ˈmoʊmənts]
朋友圈的英文可不是直譯成「friend circle」啊,「Moments」才是對的。
大家只需要把你手機的語言替換成English,就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官方翻譯咯~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Moments」這個詞本來就有「點滴」「片刻」的意思。
所以用Moments來表示用戶所記錄的文字,照片等,是很貼切的。
「發朋友圈」,可以說「Post something on Moments」 .
難得在朋友圈裝一回乖,
但曬媽不曬爹的後果,
就是讓你體驗中文的博大精深:
想染個新發色美美的回家過年?
爸讓你變光頭信不信!
孩子過敏老不好怎麼辦?
簡單,下線就好了。媽媽不僅脾氣「硬核」
拍出來的照片也很有「個性」
Selfie [ˈselfi]
說到自拍的英文,是不是很多人都想到「take a photo of myself」?
這樣表達顯然不太準確,自拍的正確表達是Selfie [ˈselfi]
2013年,「Selfie(自拍)」被英國牛津詞典評選為年度詞彙。
而我們常用到的自拍杆就是:selfie stick
媽媽朋友圈的你
▼
你朋友圈的自己
▼
媽媽朋友圈的你
▼
你朋友圈的自己
▼
媽媽朋友圈的你
▼
你朋友圈的自己
▼
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認真想想,
表面和你在票圈各種「相愛相殺」的爸媽,
是不是從不會因為你
忘回消息、講話敷衍而生氣.
說白了,
還不是滿心滿眼都是你,
總牽掛著找點話題嘮兩毛錢的?
所以,想要終結爸媽牙尖神評論
和對表情包的無限挑剔之類無解的操作,
或許只需要主動給他們打個電話吧。
你曾經因為拍照或者發表情包
跟長輩之間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嗎?
歡迎在點擊留言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