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我的手機
昨天上午打開微信,朋友圈被一張圖片刷屏:
大家在「傳播就會獲利」的學習浪潮下盡情狂歡。
而這種堪比微商刷頻的盛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刷屏的人,這次依然刷了屏,推薦的話術也更加精簡誘人了。
只是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幾個人覺得東西是真的好,是誠心想給大家分享。
「課程好不好誰知道呢?都是先把錢賺了/買課成本收回再說」,在我和好友第n次吐槽之後,她這樣講道。
我止不住的反感。
反感朋友之間利益驅動、毫無真心的推薦;反感自己被微商被當作下線;反感無法像輕易拉黑朋友圈裡那些不熟的微商一樣,拉黑這些人。
因為他們是和我有工作聯繫、利益往來的的同事和客戶,是和我有人情牽絆的同學和朋友,不是陌生人。
他們是我的朋友圈。
之前花了很大勇氣,在我的一篇文章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朋友圈是你的保護色裡,把自己和虛榮自卑對抗的心理寫了出來。
因為我想通過自己和身邊的故事,鼓勵大家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裡,面對朋友圈,瀟灑一點,自如一點,自己樂意就好。
還說道:請記住人間值得,「朋友圈」不值得。
現在看來,像昨天刷屏這樣的朋友圈,利用他人對你的信任和交情,滿足一己私慾的朋友圈,是真的不值得。
不值得你坦誠,不值得你自如,更不值得你用心。
我是最最最討厭「同學聚會」這種大型尬聊活動的,半真半假的深情回憶往昔,若隱若現的攀比炫耀。
但今年過年的時候,還是被閨蜜硬拽去了。
吃飯,唱歌,敘舊,表面一切都歲月靜好的樣子。
直到最後的單人自拍、多人合影環節,10年沒見的同學小宜跑到我面前,熱絡地一邊加微信,一邊要和我自拍。
本身很不喜歡這樣,明明不熟還套近乎,但一想到畢竟曾經是同學,這麼多年都不見了,於是張開口的拒絕又咽了回去。
但拍了幾張後,她嘴角下沉,有點不開心地嘟囔道:「我怎麼這麼醜?」
然後馬上轉頭,一副認真的樣子地問我:「欸你是不是整容了啊?」
話一出口,我愣住了幾秒,身邊也有一瞬的寂靜。
看情況不對,小宜拍了下我,解釋自己是在開玩笑,接著又拉著我拍了幾張照片。
聚會結束後,我越想越生氣:
你自己照相不好看,就說別人整容了?
還沒等我消氣,馬上就刷到了小宜發的朋友圈——「好久不見,大家都越來越美啦~」。
配圖9張,8張是她和同學們漂亮的自拍及合影,剩下那張是我的照片:
在KTV,光線昏暗,角度是偷拍,和旁邊人聊天時大笑的樣子。
在她8張精修美圖的映襯下,醜的別具一格。
我氣到不行,吵著要把小宜拉黑。閨蜜在旁邊勸道:「算了吧,一條朋友圈,過後人們就忘了,你拉黑還顯得你小氣。」
那一刻,一種巨大的無力感籠罩著我。
當我慢慢成長為可以「不在乎自己朋友圈的點讚和評論,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的人」的時候,又要去學會不關心不在乎別人的朋友圈狀態。
你不應該為一次刷屏而反感,更不應該因為一張醜照而生氣。
對方是嫉妒、是貶低抹黑、是羨慕;還是把你當點讚之交、是把你當下線掙你的錢、是把你當觀眾和路人,都是別人的事,與你無關,你不該在乎。
朋友圈如果可以掩蓋真實的自己,那麼它也會埋藏掉真正的朋友。
記得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既然你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去改變自己」。
我不這樣認為,如果你認為改變不了環境,又不想改變自我,你還可以有另一個選擇——遠離這個環境。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阿宋一樣,微信「關閉朋友圈」的新功能一出,他就徹底關掉了朋友圈。
有什麼訊息和消息,自己去查去了解;朋友同事之間的來往,微信電話郵件;如果想和親朋好友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私下約飯約局.
他不會因為朋友圈的無效信息浪費時間;不會因為朋友圈的人情往來消耗自己。
他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真正享受自己的生活。
黑塞在《荒原狼》裡說過:
「也許有一天,不管有沒有導線,我們都會聽見所羅門國王的聲音。人們會發現,這一切正像今天剛剛發展起的無線電一樣,只能使人逃離自己和自己的目標,使人被消遣和瞎費勁的忙碌而織成的越來越密的網所包圍。」
朋友圈現在就是這張網,你越企圖理順它,就會被它纏的越緊,一不小心還會迷失方向,忘掉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所以如果受不了,千萬要記得離開。
P.S
李建國(丹碧)是七門的一個作者,他昨天離開團隊了。昨天的這篇文章30歲之前必須結婚,新娘是誰不重要,他錯了嗎?,是他在七門的最後一篇文章。
他沒有好好和大家說再見,可是我想替他和你們告個別。
李建國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直男大叔(畢竟我小),愛講黃段子,真性情,偶爾愛發脾氣,偶爾也內心柔軟得像個包子(長得也像)。
最主要,他對可樂、小四和我,都是爸爸般的溫暖和照顧。
他在工位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很難過,難過到發了這樣的一條微博:
我確實是不會回頭看的,因為太厭惡追憶。
但是李建國,我不會忘記你,東七門也不會忘記你。
祝你的未來,前程似錦。
如果你喜歡,那就點讚或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