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瓣電影看網絡評價對電影票房的影響——以2019年院線電影為例

2021-02-09 媒事兒

注釋

1、王翔. 電影網站評分與電影票房關係研究[D].南昌大學,2016.

2、https://blog.douban.com/douban/2015/12/18/3060/.豆瓣電影評分八問,2015.

 3、池建宇.演員與導演誰更重要——中國電影票房明星效應的實證研究[J].新聞界,2016(21):36-41.

 4、陳曉雲.明星消費機制建構與中國電影產業發展[J].當代電影,2013(06):73-77.

 5、劉巍,張婷. 新媒體與文學批評的功能期待——以豆瓣為例[J]. 藝術廣角,2017,(06):4-10.

 6、章柏青.影評的光榮、希望與悲哀[A].見:鍾惦裴.中國大眾影評長編 (三編) [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3

 7、田源.中國電影票房季節性分析和預測——基於季節趨勢模型和季節ARIMA模型[J].現代商業,2019(21):47-50.

8、 魏明強,黃媛.網絡評價對電影票房走勢的影響[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4(03):68-71.

參考文獻

[1]王翔. 電影網站評分與電影票房關係研究[D].南昌大學,2016.

[2]池建宇.演員與導演誰更重要——中國電影票房明星效應的實證研究[J].新聞界,2016(21):36-41.

[3]陳曉雲.明星消費機制建構與中國電影產業發展[J].當代電影,2013(06):73-77.

[4]劉巍,張婷. 新媒體與文學批評的功能期待——以豆瓣為例[J]. 藝術廣角,2017,(06):4-10.

[5]楊曙.網絡數字時代的電影[J].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1,28(04):81-84. 

相關焦點

  • 網絡口碑對國產與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的影響:以2009-2018年為例
    鑑於此,本文選擇2009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國產與進口動畫電影為樣本,實證檢驗網絡口碑對國產與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的影響。Kim等學者(2013)將專業影評與網民在線影評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專業影評能影響當地市場,但不能影響海外票房,而網民在線影評的票房號召力影響更廣。汪旭暉等學者(2015)在格瓦拉生活網上選取了55部電影作為樣本,分析發現網絡口碑的數量與電影票房顯著正相關。劉正山(2016)以2014-2015年國產電影作為樣本,發現影片的關注人氣相對於導演、明星與在線評價,對電影票房的影響更重要。
  • 《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調研報告》
    2018年,有超過34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突破了千萬(愛奇藝25部,優酷9部),分帳TOP30的影片票房總計達5.9億;截至2019年11月底,僅愛奇藝、優酷兩大平臺就有35部網絡電影的分帳票房突破了千萬,其總票房更是高達5.3億。2019年票房紀錄仍由《鬼吹燈之巫峽棺山》保持,其票房分帳超過3470萬。
  • 2020網絡電影盤點:70部電影票房過千萬,長尾效應增強
    進入12月,隨著院線賀歲檔的到來,網絡電影市場似乎又重新歸於冷清,回顧全年,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下,宅家觀影成為不少人的首選,在此基礎上,網絡電影票房體量不斷增加,頭部電影數量也得到顯著提升。據統計,在這70餘部網絡電影中,有46部作品來自於今年上半年,佔比達到了65.7。在今年初院線宣布關門後,依託於線上平臺的網絡電影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據優愛騰三家視頻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網分帳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就達到了14部,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全網累積破千萬的網絡電影數量為15部,今年僅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便幾乎持平了這一紀錄。
  • 國慶檔院線電影迎復甦,能否再被網絡電影撞了腰?
    除去外在影響因素,實則有相當多的原「腰/尾部」院線電影轉網「謀生」。但這並不影響一些網絡電影從業者以這些作品為例,聲稱網絡電影作品已經步入精品化正規。相比於2019年全網不足40部作品破千萬的情況,2020年上半年,就已有37部網絡電影分帳破千萬,這看似是個不錯的苗頭。然而,37部作品是在393部「提質減量」的作品中,廝殺出來的佼佼者。
  • 票房奇蹟?獨立電影的終結與2019年院線電影回顧
    2019年的中國電影經歷了高開低走的一年,一方面中國電影依然在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票房奇蹟,一方面,所謂影視寒冬似乎不可避免地襲來。如果從數據指標看,2019年依然是一個電影大年,這一年中國電影創造了642.66億票房,再創歷史新高。這個數字看似理所應當,卻得來不易。
  • 《2019年網絡電影行業調研報告》正式發布
    2018年,有超過34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突破了千萬(愛奇藝25部,優酷9部),分帳TOP30的影片票房總計達5.9億;截至2019年11月底,僅愛奇藝、優酷兩大平臺就有35部網絡電影的分帳票房突破了千萬,其總票房更是高達5.3億。2019年票房紀錄仍由《鬼吹燈之巫峽棺山》保持,其票房分帳超過3470萬。
  • 2019年最差院線電影票房僅184元
    數字版首頁 > 第C07:圖數館 去年國產片票房最低100部共報收380萬元,15部進口片票房低於100萬 2019年最差院線電影票房僅184元
  • 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億 優質內容是剛需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雖受全球經濟低迷、網絡電影、短視頻等多媒體視聽業態高速發展的影響,電影行業內部也迎來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速較為緩慢,整個行業仍克服重重困難,以創作為中心的發展路徑更加明確。
  • 網絡電影2020中場戰事:票房走高,院線人才互通,走向「內容生態」下半場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網共計263部網絡電影上線,較2019年同期減少11%;與之對應的是分帳大盤上揚,全網Q1TOP30影片累積分帳4.3億,愛奇藝TOP10影片累積票房2.15億,較2019年增長97%,截止5月初,全網共有25部影片分帳破千萬,其中愛奇藝平臺上線16部,《奇門遁甲》5323萬分帳,晉升行業分帳新高。 誠然,網絡電影票房走高是不爭的事實。
  • 復盤 | 2019院線動畫電影市場
    2019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票房達50.02億(數據選取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元成為今年(2019)年冠。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下文簡稱《大聖歸來》)以9.6億的票房,將國產原創院線動畫電影帶入大眾的視線,為行業帶來諸多信心。
  • 全面解析本土怪獸電影緣何成網絡院線票房新寵
    作者:Ayao美編:加一上線56小時票房分帳高達1163萬,是《大蛇2》交出的首份成績單。作為2018年網絡電影票房冠軍《大蛇》系列影片,《大蛇2》壓力與期待並存。娛影(ID:yuyingzhiku )整理發現,除了2019年《大蛇》的續作《大蛇2》,以「雪域巨獸」為噱頭的怪獸題材網絡電影《大雪怪》,以及愛奇藝平臺的《鬼吹燈之巫峽棺山》、《水怪》、《巨鱷》《鎮魔司·蒼龍覺醒》等網絡電影均屬於怪獸題材,且項目開發的系列化、IP化效應明顯,流量題材勢頭強勁,在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平臺上的表現成績突出。
  • 2019年上半年,豆瓣TOP10電影榜單
    2019年過半,該總結一下這半年出了哪些好片了。一來對照自己審閱了哪些公認佳作,二來查缺補漏,沒看的趕緊安排上。天天喊不知道看什麼電影,先把下面這四大TOP10榜單補完再說。「四大平臺」指的是豆瓣,爛番茄,MTC以及IMDb,四個權威電影評分網站。
  • 電影觀察 | 疫情時代,院線電影「轉網」大觀察
    作者:大伊萬編輯:amber新冠肺炎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持續發酵,影片撤檔,劇組停工,影院關門,國內票房損失慘重:曾有預測70-80億元的春節檔票房基本顆粒無收,而以2020年票房增速與2019年持平,疫情以3個月算,票房損失則高達165-170億元。
  • 37部分帳電影票房超千萬,停擺的院線電影能否求生「網大」?
    疫情期間,前有《大蛇2》在優酷獲得3000萬票房,成為開年第一部爆款網絡電影,後有《囧媽》《肥龍過江》由院線轉至網絡平臺播出,其中以單片付費形式在騰訊、愛奇藝播出的《肥龍過江》,獲得1.2億次全網累計有效播放量,登上網絡電影春節檔榜首。電影院復工的消息遲遲未定,網絡電影在經歷了2019年減量提質的「U型轉彎」之後,正面臨著新的變革和調整。
  • 這部超低拍攝成本的網絡電影,憑什麼贏過院線電影?
    一般情況下,網絡電影的拍攝成本遠遠低於院線電影,當然產出的影片質量與效果更是無法相提並論。片頭但是總有不一般的情況,2018年上線的《靈魂擺渡·黃泉》,這部拍攝成本超低,全片只有兩處場所(屋內和屋外)的網絡電影,其影片的高質量與口碑,卻遠遠超過了某些院線電影。
  • 網絡電影巨變,生於2019年
    簡單的測算就能證明這個問題,2018第一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數為6130萬,當時上線的《靈魂擺渡黃泉》最終獲得1471萬有效觀影人次,斬獲4548萬票房分帳,如果「靈擺」在今年上線,按照相同的佔比,其有效觀影人次將超過2300萬,和一部7.5億票房級別的院線電影觀影人次相近。
  • 電影《徵途》票房豐收口碑失利,遊改電影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據了解,電影《徵途》是一部院線電影,原本定於2019年11月上映,後來因製作原因延後至2020年元旦,之後再次撤檔,又因為疫情擱置了半年。最終,影片定於7月24日付費上線網絡平臺,也成為目前「院轉網」中投資體量最大的影片(總投資近3億)。《徵途》也確實不負眾望,上線72小時片方收入突破4262萬,創造了網絡首播電影付費模式下的全新紀錄。
  • 從春節檔電影票房逆襲看院線的法律問題
    在春節檔總票房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電影衝擊力的認識的同時,也讓大家見識了口碑力量和排片逆襲。貢獻62億票房的兩個頭部電影經歷了不同的情況,《唐探3》預售票房破3億,首日票房10.5億,創下單日單片全球最高紀錄,絕對漂亮的起跑,可是上映三四天後豆瓣評分跌破6。
  • 《電影文學》大數據視域下2019年中國電影產業分析研究
    在電影票房分析中,王文寅等[3]運用分位數回歸統計方法對中國內地上映的165部動漫電影進行了影響因素分析;劉漢文等[4]運用統計方法研究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整體情況;尹敏[5]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分析票房影響因素;宋蕾[6]運用實證分析高票房電影;雷剛等[7]運用回歸分析及統計檢驗的方法分析在線影評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對在線評價與票房的關係進行量化研究分析;梅林等[8]運用空間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了中國城市電影票房分布特徵
  • 「萬達院線」更名為「萬達電影」、推出網絡院線,院線產業迎來大地震?
    曾茂軍曾表示:「去年4月電影行業增速放緩是票房市場發展中的一個拐點,萬達院線意識到,以內容為驅動,未來的電影(票房)存在天花板,因此要進行票房以外的布局,把握電影的線下流量,加強非票房收入。」查閱萬達院線2016年年報不難發現,萬達院線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40%,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15%;票房收入76億元,觀影人次1.84億人次,創歷史新高;非票房收入3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非票房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5%,較2015年提升12個百分點,佔比大幅提升,其中在可樂、爆米花等商品銷售中營收13.26億元,增長43.68%,廣告收入增幅高達223.63%,公司生態圈建設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