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2020中場戰事:票房走高,院線人才互通,走向「內容生態」下半場

2021-03-02 網娛觀察


作者 / 李佩琪

近來,自誕生起便漫遊在線上雲端中的網絡電影,自帶行業主角光環。

 

這一切源於網絡電影2020年Q1亮眼的成績單。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網共計263部網絡電影上線,較2019年同期減少11%;與之對應的是分帳大盤上揚,全網Q1TOP30影片累積分帳4.3億,愛奇藝TOP10影片累積票房2.15億,較2019年增長97%,截止5月初,全網共有25部影片分帳破千萬,其中愛奇藝平臺上線16部,《奇門遁甲》5323萬分帳,晉升行業分帳新高。

 

誠然,網絡電影票房走高是不爭的事實。

 

熱鬧的市場之下,網娛觀察(ID:wldygc2016)注意到越來越多院線電影團隊開始加入網絡電影行業。究竟會呈現怎樣的新生態,兩種不同時代下滋生的創作者如何共融自洽?

 

作為網絡電影行業的先行者,愛奇藝電影牽手貓眼專業版舉辦的電影開放日活動,在兩天前迎來一場特殊的對話直播,聚攏了一批網絡電影人、院線電影人以及均有參與的電影人。以「電影的網際網路漫遊指南」為主題,盤點2020網絡電影年中「戰事」的同時,針對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之間的異同、後疫情時代,如何選擇賽道應對生存挑戰等問題,展開一次深度的跨界對談。

 

嘉賓如下:

受疫情限制,宅家看電影成了2020上半年生活日常。

 

奧斯卡獲獎影片《婚姻故事》、FIRST重點影片《春潮》、超前點映的《我們永不言棄》以及網絡電影《奇門遁甲》《雙魚隕石》,同時出現在愛奇藝的電影片單中。

 

再聯繫到上文中提及的2020網絡電影市場票房大盤的上揚,不可置否,網絡電影來到了一個重要節點。

 

首先,網絡電影票房的走高,吸引更多院線電影人才入局。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是第二波院線電影人進駐網絡電影風潮,上一次,是2018年。彼時,憑藉劇作成功出圈的《靈魂擺渡:黃泉》狂瀾3000+萬分帳(最終分帳4547.8萬),至今豆瓣評分仍穩定在7.1,超9萬人打分。

 

背後其實是同一套入局邏輯,只不過,這一次更加明朗。即:網絡電影模式能夠為創作者提供收益,其中,蘊含兩個維度:經濟上的收益和為電影人提供機會。試問,有多少年輕電影人,能夠一畢業就操盤大幾千萬上億的院線電影?網絡電影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還包括常年活躍在電影幕後的燈光、剪輯等工種,他們同樣需要一個晉升導演的機會。

 

常年教學的柏寧最早接觸網絡電影就是源於他的學生,他們對電影有一腔熱血,又無處施展,有一個新的產品出現了,柏寧鼓勵先抓住機會進入市場。

 

關於商業,電影人魏君子頗具發言權。由他作為版權授權方和製片人的《奇門遁甲》,上線不到兩個月,憑藉5323萬創下網絡電影行業分帳新紀錄。

 

該片也成了不少電影從業者的宅家片單。翁凱表示《奇門遁甲》對標院線版本,除了沒有特別大的特效鏡頭,製作幾乎相近,「看完之後,開始重新學習和深入了解網絡電影。」魏君子則直言,影片上線後,接到了不少傳統電影人的微信和電話,內容幾乎都是關於網絡電影。

 

可以明確的是,接下來,一定會有一大批傳統電影人進駐網絡電影。而更多專業人才入局,也能促使網絡電影的品質進一步提升,形成產業良性循環。

 

營銷是網絡電影的另一大生態變化。愛奇藝端數據顯示,在2020年1—4月上線的A級網絡電影中,營銷效果顯著,部均分帳票房增長超過10%。其中,由新片場影業宣發的影片《大魚》,票房貢獻率單日最高可達28%。

 

目前,《大魚》抖音的話題量8.6億+,是網絡電影行業佼佼者。問及方法論,牟雪表示:第一,網絡電影營銷需要靈活運用新媒體陣地;第二用戶的興趣轉移非常快,這需要營銷方長時間、不間斷的追蹤。

 

明顯的生態變化還體現在觀眾和市場。受特殊疫情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網絡電影用戶中女性的偏好提升。在娛sir看來,這部分正在或極有可能形成平臺會員的增量。

 

此外,女性用戶仍然是網絡電影的一片藍海。如何做好網絡電影和女性觀眾的勾連?這其實也映射出當下網絡電影存在的問題。

 

平臺的分帳榜單,某種意義上成了一種市場導向。一方面,本著商業回報的前提,大部分網絡電影初創公司,資金多投在美術、特效;另一方面,網絡電影的製作周期、從業者的過往經歷等,促使情感表達層面,很吃力。而情感表達往往是女性的嗨點,再加上演員和表演又沒能做到加分,並不是說女生不看網絡電影,而是沒有吸引女生看的網絡電影。

 

拓展女性用戶,賠錢顯然不可持續。良性的做法是做到商業上的自洽,口碑和票房有所保障。牟雪給到的建議是,男性外殼,情感內殼,男女兼顧,逐步破圈。

 

以上。對於從業者來說,冷靜客觀地看待數據狂歡背後的電影生態變化,是洞悉網絡電影下半場的關鍵。

受疫情影響,院線電影在上半年被迫「暫停」。基於此背景下,網絡電影數據和聲量吸引到了相當一部分傳統電影人,網絡電影與院線電影越來越被放在一起討論。

 

需要強調的是,網絡電影從來不是站在院線電影的對立面。娛sir 認為:客觀看待,兩條腿甚至多條腿走路,條條大路通羅馬。

 

至於,後疫情時代,電影人要如何選擇賽道?娛sir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網際網路漫遊指南。

 

以《奇門遁甲》兩個版本舉例。

 

魏君子坦言,一個很直觀的現象:和網絡電影平臺、團隊合作的時候,是以數據優先為主的產品思維,血本無歸的情況很小;而院線電影更多是作品思維。

 

長期觀察網絡電影市場會發現,當下網絡電影的頭部玩法和徐克早年拍電影的邏輯,如出一轍。在娛sir看來,對於發展初期的網絡電影來說,有一個模式或者內容雛形,積極之處是助力市場孵化,阻力在於創新缺失或延緩。

 

時間和周期、策劃和製作問題,向來最容易被比較。但娛sir想說的是,市場規模尚且如此,倒推過來,成本、周期等,不論院線還是網絡,都有一套嚴格的設定,雙方的流通和融入,必然要有一個準備和適應過程。

 

這背後,映射出的其實是不同時代滋生出來的電影創作人和創作生態基因的異同。

 

直播中,針對如何選擇賽道,嘉賓們具象到了網絡與院線電影檔期、題材、營銷、表演等不同維度的屬性對比。

 

1、 檔期。院線電影檔期屬性強,這就可能帶來為了追趕檔期壓縮後期製作的情況;網絡電影檔期壓力小,線上視頻平臺作為核心媒介,靈活,不會這麼被動;

 

2、 取材,包括題材和內容。院線電影的取材集中於補充工業化過程中類型的缺失,伴有一定風險性的同時,也在逐步拓寬院線題材邊界;而反觀網絡電影,第一,受市場導向傾向於複製;第二是做院線的補充,比如,武俠、奇幻等題材和內容,院線少見甚至不見,但卻是網絡電影的主力軍。

 

需要警惕的是,當下受用戶青睞的題材,有一定商業保障,但還剩多少的可能性,有待商榷;未被市場點亮的類型,背後也許存在一片亟待開採的藍海。同時需要關注的是,疫情後用戶的偏好可能會向喜劇、動作、犯罪、傳記等題材產生傾斜。

 

作為行業觀察者,娛sir對傳統電影人跨進網絡電影做新題材,很感興趣,期待新類型帶來的市場和用戶增量。當然,題材的選擇源自觀眾,而觀眾又需要好電影引導對某一類型的關注,正如在《流浪地球》之前,國產科幻片遠不如今日受到期待。這其實是一個相互相成的循環,核心還是在於影片內容。

 

由此延伸,網絡電影觀眾的成熟速度遠高於院線電影,且網絡的受眾群比院線大得多。未來的網絡電影,是不是可以嘗試譬如《婚姻故事》這類題材和內容,講述普通故事,興許更具衝擊性。

 

3、 營銷。在牟雪看來,宣傳預算其實應該和票房預期掛鈎。網絡電影營銷費用體量小,靈活性強;院線電影營銷講究全,「不做錯的事,剩下的都做了,不留遺憾」。

4、 演員和表演。眾所周知,院線基本走的都是大卡司,且有一套自己的表演,反觀網絡電影,演技依然存在爭議。

魏君子分享了當年徐克拍《笑傲江湖》《倩女幽魂》的模式。前者是給林青霞量身定做一個戲,東方不敗如果不是她演,徐克就不拍;後者當時聶小倩原本定的是一個日本演員,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換成了王祖賢,徐克把所有的造型換為符合王祖賢的,無限接近戲份和角色,最終令彼時還是新人的王祖賢,一炮而紅。

 

這樣的操作換到網絡電影,是否可行?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未來,在贏得女性觀眾上,演員或許是一大關鍵。更進一步看,吸引成熟的演員下場,必然利於網絡電影破圈。

 

以網絡電影之名,

回歸內容,向優質電影看齊

 

網絡電影發展七年,數據來到了狂歡最厲害的一個階段,但並不代表了網絡電影的出圈和質變。從業者需冷靜看待,這是宅家看電影+院線停擺背景下的一種大勢所趨,但一旦有了新的娛樂,很快就回到之前的水平。

 

本質上,行業只完成了減量,網絡電影並沒有真正成為用戶的剛性需求。主因在於劇作、表演等層面,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和完善的問題。在之前網娛觀察盤點的2020年Q1網絡電影豆瓣評分稿件中,Q1共 255部影片上線,僅45部開分,均分4.3,6分及以上僅4部。

 

更客觀的說,網絡電影現階段處在一個從2.0末尾向3.0進擊的拐點,這時候必須要做全面升級,摸清市場,回歸到內容本身。娛sir注意到,愛奇藝最近上線的《雙魚隕石》不失為一個好的樣本,網絡電影行業需要更多這樣小而美的創新題材。作為一部科幻冒險片,《雙魚隕石》成本不高,但題材、故事、表演都受到了用戶和行業極大的認可,豆瓣評分一度達到7.5。

 

對於用戶而言,電影就是電影,沒有院線和網絡之分,核心在於影片內容是否能夠刺激觀眾、滋生某種情感上的共振。

 

誠然,支撐內容的是人才。傳統電影人進駐到網絡電影市場,網絡電影人參與到院線電影市場,如此,人才的有效流通必然對網絡電影出圈產生有效助力。客觀來看,傳統電影人傾向作品思維,網生自帶產品思維,都比較絕對,需要平臺和更多「跨界」電影人,作為調和劑,促進雙方融合,達到自洽。

 

娛sir認為,比起降維打擊、行業鄙視鏈等轉牛角尖的無效討論,當下電影人應該抱團取暖。網絡電影不論在商業上還是創作維度,無疑是在提供給電影人新的選擇和機會,而網絡電影要做的是,乘著這股東風,以網絡電影之名,向優質電影看齊。

 

娛sir依然看好行業的未來,相信在新一輪生態變化之後,網絡電影的下半場又將是另一番新模樣。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4月藝人代言成績單

《青2》總導演陳剛專訪 | 綜藝遊戲抄襲

2020網絡電影導演權力榜TOP100

約稿 請聯繫:

A2011402(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WANGCHUNXIAO14(微信ID)

相關焦點

  • 這部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預告時就被外界貼了很多標籤,120頻、李安執導、伊拉克戰爭等圍繞影片一系列的描述讓《比利·林恩》成為了票房爆表的大片
  • 2020年網絡電影平臺戰事:誰在掉隊?誰在趕超?
    如今,也是時候,聊一聊「騰愛優」的網絡電影戰事了。 布局的升級和變化還體現在騰訊視頻今年在網絡電影營銷上的動作。以《倩女幽魂:人間情》為例,騰訊視頻全系營銷資源助力,不僅實現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耦合的三級跳,還驅動網絡電影宣發營銷體量看齊院線電影。
  • 主演網絡電影均破千萬,「網絡電影一姐」徐冬冬穩紮穩打不止性感
    在網絡電影愈發趨向「高」(製作成本)「精」(精品化)「專」(專業化)時代,徐冬冬主演的網絡電影累計票房早已分帳過億,當之無愧成為女演員中網絡電影票房TOP1,這也都得益於她在院線電影、網絡電影、網絡劇、電視劇等領域建立起的綜合影響力。
  • 【頭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日票房未奪冠
    11月11日,李安執導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球同步開畫,內地首日票房僅為2446.4萬人民幣(包括點映票房),不敵已經上映8天、排片量較低、平均票價也較低的《奇異博士》,位居單日亞軍。這是博納影城悠唐店,其升級改造過的2號廳是北京唯一一個可以放映120幀版本的影廳,首映前一天放票時,現場的確出現了堪比春運的火爆情況。但當天18點,博納的官方APP開通了該片的預售通道後,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在網上購買,因此排隊的人並不算太多。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票房破億 多面細節引N刷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票房破億 多面細節引N刷2016年11月16日 14:47:52來源:新華娛樂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在影院熱映中,截止11月16日票房已突破1億元大關。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影片口碑的強勢傳播,市場表現也將長線發力,成為11月檔的後起之秀。
  • 通過李安解讀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十一月已經過去,寒冷的十二月也悄然而至,半個多月前和朋友一起看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現在仍記憶猶新。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場有戰事
    這意味著,我至少暫時還沒有成為「電影技術論者」的資格。很好,答案已經再清楚不過了:對無福消受最新技術的觀眾而言,通行做法當然是聊聊「李安」。要知道,讚美李安是一種有品位的政治正確,畢竟那是位歐洲電影節和美國奧斯卡都認可的華人導演;至於這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用看也知道是謳歌人性的滿分電影——李安作品,這就夠了 …… 對嗎?
  • 【票房】周五報收1.08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645萬,《航海王之黃金城》2400萬,《外公芳齡38》1110萬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日收入2645萬,在今日上映的新片中排名第一;海賊王劇場版《航海王之黃金城》報收2400萬,為今年日本電影首日最好成績。在北京,4K/3D/120幀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只有在博納影城朝陽門旗艦店2號廳才能觀看到,這吸引了眾多影迷的關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120幀的神奇之處在哪裡?這麼多版本,觀眾應該如何選擇?記者將為您詳細解讀。
  • 影視評論|《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的兩種斷裂
    暌違銀幕四年之後,李安帶著具有電影史上最高技術規格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2016)重新出山。這一次,李安的名字和聲譽被懸諸高閣,影片從票房到評論皆遭到了西方世界的冷遇。
  •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映全城熱議
    導演李安的最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1月11日席捲全國影院,逆天的4K/3D/120幀格式電影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引爆全城,上海影城1號廳接連刷新票房紀錄。  連創全國最強單廳票房記錄!厲害了word上海影城  作為國內唯一兩家能夠觀看到4K/3D/120幀最高放映格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影院,李安的新片讓上海上影城接連刷新了國內影院單廳票房的各項記錄。
  • 2020版《奇門遁甲》票房分帳5303萬 登頂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冠軍
    由奇樹有魚、項氏兄弟電影聯手打造,資深導演項秋良、項河生聯合執導的2020版《奇門遁甲》,自3月19日在愛奇藝、騰訊視頻上映以來,憑藉過硬品質和對觀眾的深刻理解,屢破多項紀錄。截止到4月30日,《奇門遁甲》票房分帳5303萬,登頂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冠軍,且長尾效應顯著突出,成就新的票房天花板後,分帳數字還在持續走高。
  • 影視分析 | 淺析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敘事策略
    而其實,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技術, 我不會想拍這個小說, 小說本身就以感官為主, 是一個思緒性、意識流的電影, 所以和新媒體必須集合。我不是一個做科技的人, 我只是想用新的眼光來看問題。內容和科技不應該分開, 最終電影還是一場檢驗人性的過程, 內心活動依然是最重要了」。
  • 2020版《奇門遁甲》票房分帳5303萬,新紀錄登頂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冠軍
    截止到4月30日,《奇門遁甲》票房分帳5303萬,登頂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冠軍,且長尾效應顯著突出,成就新的票房天花板後,分帳數字還在持續走高。 票房直接代表一部電影的用戶支持度。《奇門遁甲》新紀錄背後,是主流類型下的微創新和品質升級,大力驅動內容發展;是多渠道高規格的精準營銷,大幅提升用戶轉化效率;是網絡電影6年發展中,不斷被驗證和拓展的行業價值;也是奇樹有魚借力經典,踐行網絡電影精品化的「高分答卷」。 《奇門遁甲》取材自經典IP,從「票房」到「內容」的巨大跨越,遵循的是「整體創新,細節致敬」的改編策略,嚴格以電影標準自我要求。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
    如果不是票價的提醒,我想我會忘記我看的是4K、3D、120幀制式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個事實,但這倒不是在說李安一直在強調的電影新技術有什麼問題
  • 影院開門、分帳回落,網絡電影的2020下半場怎麼走?
    回顧上半年網絡電影市場表現,除了外部環境帶來的紅利以外,其自身的迭代升級同樣不容小覷。與此同時,多部院線電影的「轉網」,也讓網絡電影市場得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關注度。那麼隨著影院復工的推進,下半年的網絡電影市場,將會是怎樣的走向呢?
  • 2020中國電影的中場戰事:請資本和觀眾不要離開
    中國電影資料館已經裝修一新,更換了更大更舒適的座椅,準備好迎接影迷歸來。商業院線經過一輪大浪淘沙式的洗牌後,眼下也只剩最後一關,就等電影局打響可以開門營業的發令槍了。圖源網絡官方說法是,今年全年票房損失預計將超過300億元。雖然大家都困難重重,但這些電影人和公司都是陳衝所說的,「活過來沒有倒下的人」。
  • 升級分帳、優化服務、助力營銷,騰訊視頻締造網絡電影新生態
    騰訊視頻電影頻道主編宋爽出席了 「院網聯動——網絡電影破圈進行時」主題論壇,與多位業內大咖共同分享了網絡電影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宋爽指出,今年網絡電影逐漸走向精品化,爆發出巨大能量。她透露,今年騰訊視頻網絡電影貢獻的會員價值大幅度提升,其中很多頭部網絡電影的會員貢獻已經可以與頭部院線電影媲美。
  • 中場戰事,人生中場都得自己捍衛危機的四面八方
    比如,抵抗、自我、夢——在進入四十歲的前幾天,我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當時並沒有刻意,看它只是因為李安,因為它上映時我非常想去看,但是沒時間,幾個月過去的今天,剛好看到有下載資源,便下了來看,就是自然而然地看一部自己喜歡的導演的電影而已。
  • 李安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版票價出爐:288元一張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將於11月11日在國內上映,做為北京唯一一家可以看到李安新作120幀版本原畫的影院,博納影院北京朝陽門悠唐店今日開始預售11月10日晚上24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20幀/4K/3D點映場影票。
  • 2020年加載已過半,電影行業有望在下半場的開端迎來好消息
    年下半場開端迎來了好消息。,最期盼的依然是「0確診」帶來的影院復工,因為「0確診」意味著觀眾將更加安心地走入影院,那時的電影市場也能真正逐漸走出持續半年的陰霾,重新走向繁榮。此後,關於復工的流言和傳聞反反覆覆,直至進入2020年下半場的暑期檔開端才有了關於2020電影行業復甦和院線影院復工較為靠譜一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