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皇冠版《流言》·裝幀

2021-03-01 廢紙幫

在張愛玲逝世21周年前夕,我得到了一本她親自設計裝幀的臺灣皇冠出版社版散文集《流言》。


圖1:1979年6月臺灣皇冠版《流言》封面

 

也許讀者會感到奇怪。張愛玲為上海版中短篇小說集《傳奇》設計了三個裝幀,初版本是她獨自設計,再版本和增訂本是與好友炎櫻合作設計;也為上海版《流言》設計了封面,這早已為張愛玲研究界所共知。但她又為臺灣版《流言》設計了裝幀?至今無人提及。

張愛玲作品正式進入臺灣是1968年。根據版權頁顯示,第一批兩種,即《秧歌》和《流言》,出版時間均為1968年6月;第二批也是兩種,即《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傳奇》增訂本改名)和《怨女》,出版時間均為同年7月。這是現在所知的張愛玲作品最早的四種臺灣版,封面設計均由夏祖明擔任,四種書前勒口均印有「封面設計夏祖明」字樣。夏祖明顯然認真讀過張愛玲小說,對張愛玲小說中的月亮意象印象深刻,所以這四種書的封面均出現了皎潔的大月亮,或在樹梢,或在田野上,而《流言》初版本封面是安謐的夜晚,天空出現了一輪明月,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圖2:1968年6月臺灣皇冠初版《流言》

 

那麼,既然《流言》臺灣皇冠初版封面由夏祖明設計,何時又改由張愛玲自己設計封面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明白張愛玲何時開始為皇冠設計自己作品的封面。上述四種作品集出版之後,臺灣皇冠1969年推出的第五種張愛玲作品是長篇《半生緣》,裝幀從封面到封底,由男女主人公半身像組成一個別致的圖案,但設計者不明。

1976年3月,張愛玲小說散文集《張看》由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裝幀由張愛玲親自設計,前勒口印上了「封面設計:張愛玲」字樣。封面圖案由桔黃和粉紅兩色組成,書名豎排近書口,作者名為張愛玲籤名式,而書名和作者名右側上下貫穿一黑長條,內有一隻眼睛,正暗合作者「張看」之意。5月,經宋淇安排,《張看》馬上由皇冠推出臺灣初版,裝幀完全沿用香港初版的設計。換言之,《張看》臺版初版裝幀設計也出自張愛玲之手,時在1976年5月。

 
圖3:1976年3月 香港出版《張看》

一年多之後,1977年8月,張愛玲唯一的學術著作《紅樓夢魘》由臺灣皇冠推出,前勒口在「張愛玲的作品」目錄之上,還有兩行字:「封面設計張愛玲」。這就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張愛玲為臺灣皇冠設計封面的自己第二部作品是《紅樓夢魘》。該書封面在深綠底色之上,縱橫交錯排列著大大小小七個京劇臉譜。京劇是中國的國劇,《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小說,張愛玲的封面設計勾聯兩者,可謂獨出機杼。 


 圖4:1977年8月臺灣皇冠初版《紅樓夢魘》

或許為《紅樓夢魘》設計封面激發了張愛玲進一步的創作欲,以至1979年6月《流言》又一次由皇冠出版時,她再次親自出馬,設計了《流言》新版的裝幀。因為這一版《流言》前勒口清清楚楚地印著「封面設計  張愛玲」。這個《流言》新裝幀令人耳目一新,只有天藍和嫩綠兩種色彩,天藍為底色,嫩綠潑墨般撒在其上,巧妙地組成封面封底互為顛倒的畫面。在筆者看來,這是張愛玲設計的數個小說散文集裝幀中最為抽象,也最為別致的。至於這個裝幀後來是否重印,重印了幾次,待考。


圖5:1979年6月臺灣皇冠版《流言》封面請注意勒口上的封面設計  張愛玲


圖6:1979年6月臺灣皇冠版《流言》封底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除了魯迅,為自己作品設計裝幀最多的是張愛玲。

相關焦點

  • 張愛玲:「流言」裡看到可愛的她
    張愛玲:「流言」裡看到可愛的她 2020-06-2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宋淇與張愛玲:張愛玲的出版史
    美國失意,港臺不順1952年,張愛玲移居香港,供職於美國新聞處。在香港期間,她出版了《秧歌》和《赤地之戀》。她當時沒什麼關係網,出版主要靠美國新聞處,她未必滿意,例如天風版的《赤地之戀》校對很差,出書後也未認真推銷。關於這兩本書的出版,我之前已討論過,現在沒必要重複。1955年底,她離開香港,移居美國,希望在當地文壇大展拳腳。
  • 張愛玲流言及其他
    張愛玲被說得太多了。誤會也很多,作為一個張迷,整理一些些關於她身上流傳甚久的流言,以及一些瑣事,算是對她百年的一個小紀念。題圖©新經典圖書公司關於去國離鄉張愛玲1952年以去香港大學繼續讀書(大學期間遇到戰亂而從香港回上海)為理由,從深圳羅湖出境到香港,不久去了美國,直到1995年去世。
  • 張愛玲作品 | 蒼涼寫就的華美
    ——張愛玲《有些人,我們一直在錯過》張愛玲是中國20世紀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張愛玲小說有著鮮明而獨特的語言風格,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豐富奇特的意象,其小說《色·戒》《金鎖記》《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等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在這些作品中,張愛玲營造了一幅幅華美的影像,展現了人生的孤獨無力,渲染了生命的荒涼與無奈。
  • 在《流言》的世俗生活體悟中,張愛玲消解了曾經的痛苦
    她要親自出版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她不僅負責集子的紙張、印刷、校對工作,而且精心設計了一副自畫像放在封面。忙碌了4個月,《流言》於同年12月正式出版。《流言》收錄了她從1943年到1944年之間的零散短文,雖然時間跨度較短,但所收錄散文種類極多、內容繁雜。比起小說,這本散文集更接近她的日常生活,也更能讓我們看到真實的張愛玲。
  • 詩歌五首——摘錄於張愛玲散文集《流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啃書團,ID:banhushiy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內容摘錄於張愛玲散文集《流言》之「詩與胡說」一文)1.
  • 張愛玲《對照記》改名記
    這裡需要交待一下背景,《對照記》準備出版時,皇冠準備在1990年出版給張愛玲全集的新版精裝本,字型、版面、封面無一不換,全部重新設計,《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是其中的一冊,也是張愛玲文集中賣得非常好的一本。「爆款再印」皇冠不同意改名,找宋淇協商,宋淇再去信跟張愛玲商量。
  • 張愛玲寫於上世紀的故事,何以仍有「霸屏」的魅力?
    它被稱作「裝幀最美」的張愛玲小說集,5本書的封面都以張愛玲鍾愛的「月亮」意象為主題,史無前例地將張愛玲本人的審美風格變成現實!由著名張愛玲研究學者止庵編訂,以作者生前最後改定的《張愛玲全集》(1991-1995年臺灣皇冠版)為底本,典藏正版,內容權威。
  • 張愛玲寫作上的受辱史
    1966年秋天,張愛玲的老公賴雅癱瘓在床,她給香港的友人宋淇夫婦寄去《怨女》的書稿,宋淇夫婦竟然沒有收到。好玩的是,不久後,臺灣的《皇冠》雜誌開始連載這一版遺失的《怨女》。張愛玲聞訊後,立即全權委託正在臺灣的夏志清去找《皇冠》的出版人接洽版權的事情。    她在給夏志清的信裡,還專門將給平鑫濤的信件附了副本。
  • 張愛玲百年誕辰:八卦、情史和假金句背後
    我那時候起就開始找張愛玲的其他作品,《流言》《傳奇》內地能買到,別的買不到,就只能去香港買。張愛玲一度在文學史上沒人提及,最大的原因其實是「瞧不上」。為什麼?1943年到1945年,張愛玲在上海寫作,當時中國分成三塊地方:淪陷區、解放區和國統區。國統區和解放區的作家瞧不上淪陷區的作家,甚至有人認為在淪陷區寫作是大逆不道的。1945年以後,她的名氣就進入低潮了。
  • 王凱:張愛玲的臺灣緣
    倚在船舷上還有兩三個乘客,都輕聲呼朋喚友來看,不知道為什麼不敢大聲。我站在那裡一動都不動,沒敢走開一步,怕錯過了,知道這輩子不會再看見更美的風景了。」這是張愛玲第一次看見臺灣,她沒有料到,十幾年後她的名字會在這個小島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當然這要歸功於《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作者夏志清教授。
  • 張愛玲 曠世奇女
    關於她的家庭,在張愛玲走紅時曾頗引起一些人的議論,無論如何,曾經煊赫的家族不會代表它的後裔們的價值,但它沉重的身影是不能不影響它的影子遮陰過的後人的。張愛玲的父親是典型的遺少,母親是受西方文化薰陶很深,而又清麗孤傲的漂亮女子。這樣一對夫婦,自然生成獨具一格的家庭環境,張愛玲便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張愛玲自己也說「我生來是一個寫小說的人。」
  •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張愛玲本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 。1930年,張愛玲上小學時,母親嫌張煐這個名字不響亮,就為女兒改名為張愛玲。「愛玲」就是張愛玲英文 名「Eileen」的中國譯音。「張愛玲」這一普通的中國女人姓名,伴隨著她奇麗而又精美的佳作,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用刀刻過般的名字。
  • 最暢銷的《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改名未遂記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1989年皇冠出版社想為張愛玲出版全新的全集,當時張愛玲只有十冊書面世,宋淇覺得比起瓊瑤44冊巨著有些寒酸,因此上下求索,找張愛玲早年創作的電影劇本和譯本擴充,以壯聲勢。令張愛玲沒有想到的是《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成了她出版的十冊書中的銷量王,她一開始不知道這個生意眼,和宋淇商量要改書名,信件往復,有的段落的章節令人捧腹。在《張愛玲往來書信集》中,1990年4月12日,宋淇信中提到:「皇冠有信來,正在積極籌備為你出新版全集,將舊版全部毀去,重新排過,將來面目煥然一新。
  • 二鼠幣「亮彩炫透卡」裝幀版 或比武夷山紀念幣來的快一點……
    >集郵者公眾號收藏愛好者的聚集地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最近市場上都在YY武夷山幣的事情不但如此,更有提前交易的情況紀念幣市場可見最近還是有點寂寞畢竟沒有新幣發行的消息其實期待遙遙無期的武夷山不如期待鼠年紀念幣的裝幀版卡冊
  • 竹久夢二:這個豐子愷喜歡的畫家還是個書籍裝幀大師
    按:有不少作家是書籍裝幀的行家,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魯迅和張愛玲,都曾經親自上手為自己的書做過設計。那個年代的人多才多藝,加上書籍設計還處在一個手工的時代,所以,可以大膽加入自己的想法。放到今天,這樣全能的人可能很難再出現了。竹久夢二也是這樣一個天才。
  • 張愛玲:這個女人命不好
    買了她兩本厚厚的小說集,翻來覆去,不能入味,即便讀完了也不知所云,真是奇怪。近二十年閱讀體驗中,從來沒有哪個作家像張愛玲這樣讓我吃力,直到今天,雖然斷斷續續讀了她不少作品,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討厭。對我而言,張愛玲就是張愛玲,張愛玲不過張愛玲。張愛玲小說我讀了感覺隔,她的照片看了卻喜歡,有舊時代風情。張愛玲算不得十分好看,但透過照片中依稀可尋的舊風情足夠迷人。
  • 1995年,張愛玲去世前兩個月,給王家衛寫了一封信
    2009年,在《東邪西毒終極版》上映之時,王家衛曾經與觀眾有過一場對話,對於這部意識流的武俠作品,他透露當年在創作之時,受到過張愛玲《半生緣》的啟發。王家衛最初心中的《東邪西毒》,是一部非常現代化的作品,「我們曾經有一版海報是讓三個女生穿古裝
  • 行情超越特11;武夷山裝幀幣骨折;冬奧鈔裝幀版為特殊冠;吐魯番明日恢復兌換牛幣及武夷山幣...
    在【央行官宣】2020年新版普通紀念幣發行管理辦法(暫行)後,銀行的承銷團制度的實施,裝幀版紀念幣的發行量也瞬間暴漲,而武夷山裝幀幣也成為銀行承銷制度後,首個測試品種!武夷山裝幀量2000萬枚,尤其20枚的裝幀版定價過高,或許不能用裝幀來形容,只是多配置了一個盒子而已,售價498元,20枚武夷山面額100元,對於普通藏友來講,不關心農行競標價多少,武夷山20
  • 【人物】民國大家之張愛玲:現代文學史中最具天才的作家
    有《張愛玲全集》行世。早年經歷張愛玲,上海出世,生於1920年9月19日(張愛玲的美國綠卡、美國結婚證、死亡證上寫的出生日期均為9月30日。學校註冊文件可能有誤)。中國籍,家居地址上海市赫德路195號愛丁頓公寓51號,香港監護人李開第,入學註冊於1939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