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這個女人命不好

2021-03-02 河南文藝出版社

一、這個女人命不好

第一次讀張愛玲是二十一歲。買了她兩本厚厚的小說集,翻來覆去,不能入味,即便讀完了也不知所云,真是奇怪。近二十年閱讀體驗中,從來沒有哪個作家像張愛玲這樣讓我吃力,直到今天,雖然斷斷續續讀了她不少作品,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討厭。對我而言,張愛玲就是張愛玲,張愛玲不過張愛玲。

張愛玲小說我讀了感覺隔,她的照片看了卻喜歡,有舊時代風情。張愛玲算不得十分好看,但透過照片中依稀可尋的舊風情足夠迷人。那批女作家,廬隱、蕭紅、凌叔華、林徽因、冰心、丁玲,她們的樣子,各有各的性情與分量,各有各的命運和前途。廬隱端莊秀麗,蕭紅的眼神裡有卓絕與閃爍的不安,林徽因夠美,也有貴族氣,凌叔華書卷味十足,冰心的樣子溫婉智慧,丁玲桀驁不馴中藏著可人;但沒有誰的照片,有年輕的張愛玲骨子裡傾國傾城的秉性。


有一幅照片(見上圖),張愛玲身穿大襖,大襖太大,襯得旗袍太小,於是「只見大襖,不見旗袍」。張愛玲低眉凝眸,置之度外,斯文通脫。我第一次看見張愛玲這幅照片,一看之下,真是嘆她氣質非凡。

張愛玲的身材也不錯。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張愛玲寫信給鄺文美,要她幫自己做旗袍,其中標註了三圍,換算成市尺的話,是「二尺四寸、二尺、二尺八寸」,身材稱得上窈窕了。

張愛玲的相貌雖然生得不俗,但按照中國的相術分析,卻是典型的福薄之相:下巴過尖,顴骨略高,山根太低。這些都影響人生氣數。某年在鄉下,有看相方士走江湖,我將一本書上印刷的張愛玲相片給他看,他甩下一句:「這個女人命不好。」或許真有天數。

二、人生如霧亦如夢

張愛玲出版過一本《對照記》,展示了五十四張照片,並配有文字說明,都是與張愛玲關係密切的親友和她本人的。在現代作家中,公開出版自己相片集的,張愛玲是第一人。李碧華說《對照記》捧在手中一頁頁地掀,如同亂紋中依稀一個自畫像:稚雅,成長,茂盛,荒涼……

《對照記》一九九四年六月由臺灣皇冠出版社出版,次年,張愛玲離開人世。張愛玲離群索居幾十年之後,臨死前拋出這麼一本圖片自傳,想想她晚年的處境與心態,《對照記》的問世耐人尋味。我一方面喜歡這組照片,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內心裡是不忍看這組照片的。

翻開《對照記》,想想那個風華早絕滿臉皺紋的張愛玲面對過去的青蔥歲月,內心裡想必會有幾分「人生如霧亦如夢,情如朝露去匆匆」的感慨吧。時光就是這樣,繁管急弦之際,容不得從容回味,已曲終人散。生命的大樹一枝一葉黯淡下來,如同泛黃的照片,那些風華正茂的照片依舊風華正茂,照中人在經過風風雨雨後臉上卻爬滿了歲月不堪的痕跡,這是生之大苦。任何一個人最終都會輸給時間,輸給生活。

 

張愛玲的語言好,美豔似罌粟花,又繁複得如同老式拔步床。我有個收藏舊家具的朋友,每次去她那裡玩,總喜歡在拔步床上坐坐躺躺。那架床整體布局猶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床下有地坪,帶門欄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況味仿佛讀張愛玲小說。繁複的美豔成了張愛玲的美學,語言簡直像迷宮。從張愛玲中篇《沉香屑》的白描中,可見一斑:

 

山腰裡這座白房子是流線型的,幾何圖案式的構造,類似最摩登的電影院。然而屋頂上卻蓋了一層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綠的,配上雞油黃嵌一道窄紅邊的框。窗上安著雕花鐵柵欄,噴上雞油黃的漆。屋子四周繞著寬綽的走廊,當地鋪著紅磚,支著巍峨的兩三丈高一排白石圓柱,那卻是美國南部早期建築的遺風。從走廊上的玻璃門裡進去是客室,裡面是立體化的西式布置,但是也有幾件雅俗共賞的中國擺設,爐臺上陳列著翡翠鼻煙壺與象牙觀音像,沙發前圍著斑竹小屏風,可是這一點東方色彩的存在,顯然是看在外國朋友們的面上。

 

這樣的文字讓人眼前一亮。整個民國,沒有哪個作家行文能達到如此細緻精美,更沒有哪個作家有張愛玲的靈氣與邪氣。張愛玲的靈氣有邪氣做底子,見人所未見,察人所不察。張愛玲的世俗氣也值得一提,她俗得飽滿充沛,俗出了包漿,她的俗是宋朝舞娘的記帳本,認識社會的價值在明清書法之上。


張愛玲寫《金鎖記》《傾城之戀》《心經》的時候,才華不僅橫溢,簡直衝天,那種巨大的想像力與生僻奇崛的行文,讓人如入寶山。當代有很多人模仿張愛玲,時過境遷,沒有她的時代,沒有她的才華,學習形式徒然一紙堆砌,甚至是滿目尖酸刻薄。在文學藝術上學習一個人,學神活,學形死,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大腦。

三、說不盡的傳奇

現在大家突然覺得張愛玲非常了不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在很多人根本就寫不好小說,甚至不懂小說,大家只能在張愛玲的世界體會小說之美,何況她的文字背後有了不起的《紅樓夢》傳統;二則張愛玲本身就是一朵詭異之花,夠絢,有著說不盡的傳奇。

張愛玲就是張愛玲,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時至今日,文學界硬替她套上大師的光環,顯然沒有必要。張愛玲的個性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客觀上限制了她在文學上的個人成就,這一點毋庸諱言。張愛玲肯定不是什麼大師,用不著神話,作為小說家,她固然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比起魯迅的洞察,沈從文的厚樸,老舍的從容,張愛玲稍微顯得小家子氣了。

離開胡蘭成後,原本的自信沒有了,原本的傲氣也沒有了。愛情對一個女人,特別是像張愛玲這樣的女人來說,實在太重要。沒有愛情,就沒有藝術,甚至連生命個性的光芒都會減弱。張愛玲太內秀,太內秀的女人通常缺乏生存智慧,缺乏對世事的洞察。在《花凋》裡她說:「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這何嘗不是自我心境的表白。

張愛玲的弟弟說:

 

她的脾氣就是喜歡特別:隨便什麼事情總愛跟別人兩樣一點。她曾經跟我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什麼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我認為與其做一個平庸的人過一輩子清閒生活,終其身,默默無聞,不如做一個特別的人做點特別的事,大家都曉得有這麼一個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壞,但名氣總歸有了。」這也許就是她做人的哲學。

一個人過早專業涉及文藝,並不是件好事。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張小姐也的確出名很早,但沒有享受盛名之下的快樂,相反卻為名所累,不可免俗地多了應酬敷衍,這些為她日後的孤寂埋下了伏筆。現代派的代表人物劉吶鷗、穆時英,更是因為過早品嘗成名的滋味,在洋場惡少的路子上越滑越遠,最終卷進汪精衛政權,遭人暗殺,死的時候都不到四十歲,可惜是真可惜,活該也是真活該。傅雷曾說:「奇蹟在中國不算稀奇,可是都沒有好下場。」這話原是警示張愛玲的,希望她好自為之。我覺得任何人都應該把這話掛在心頭,能多一份自律。

在張愛玲的創作人生中,其實只有短短兩年的繁華,繁華過去,繁花匝地。自後張愛玲的創作順流直下,陷入困頓之境,此後雖然仍有少量佳作問世,總的來說,已是強弩之末了。遠足大洋後,張愛玲沒有遇見一個適合她的文學時代,這時候的她,褪去作家的旗袍,成為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甚至,她連做個小富之家的普通婦女也不行,終日為生活奔波勞累。


移居美國後,張愛玲充分感受到在異國生存的艱難。在美國,有種組織叫文藝營,專門向那些有才華的藝術家免費提供為期三個月的短期住宿。經過別人的幫助,張愛玲進入這個文藝營,分到了宿舍,而且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這裡,三十多歲的張愛玲認識了一個六十五歲的美國老男人賴雅。

孤身一人漂泊異國他鄉,舉目無親,寂寞苦悶,而賴雅則是第一個從精神等各方面關懷張愛玲的男性。張愛玲可能把賴雅誤認作一個能幫助她打入主流英文文學世界的導師和經濟的靠山,於是這一對不同國籍的老少作家戀愛了。得知張愛玲懷孕後,賴雅同意結婚,但是要張愛玲墮胎。

賴雅是個過氣作家,在事業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連自己的生存都十分困難。貧賤夫妻百事哀,寫作不能出頭,生活異常困窘。婚後不久,賴雅中風,張愛玲只得放棄回香港發展的機會,一邊工作掙錢,一邊照看他,直至一九六七年賴雅去世。此後,張愛玲的生命中再也沒有一個女人應有的感情寄託了。

 

張愛玲的小說裡,性的意味是極常見的,但她用曹雪芹的手法一筆帶過了香豔。對性的迴避,說明了張愛玲性愛觀有著避世的一面。常常想,張愛玲或許有些性冷淡,若不然一個如花少婦怎麼可能會嫁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在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中有這樣的句子:「食色一樣,九莉對於性也總是若無其事。」有次在寫到一場性事之後,張愛玲如此自白:

 

他睡著了。她望著他的臉,黃點的燈光中,是她不喜歡的正面。

她有種茫茫無依的感覺,像在黃昏時分出海,路不熟,又遠。

現在在他逃亡的前夜,他睡著了,正好背對著她。

廚房裡有一把斬肉的板刀,太沉重了。還有把切西瓜的長刀,比較伏手。對準了那狹窄的金色背脊一刀。他現在是法外之人了,拖下樓梯往街上一丟。

 

此時的性事,對兩人非常不愉快了。在男人就要逃亡的前夜,歡娛之後,女人對著熟睡的男人的脊背,居然動了殺機。

 

由於語言不通和文化不同,張愛玲在美國過得失意潦倒。沒朋友不說,自理能力也差。劉紹銘有篇文章叫《落難才女張愛玲》,名字看了就讓人心酸,才女落難猶如鳳凰折翼。劉紹銘寫他們第一次見面:「那天,張愛玲穿的是旗袍,身段纖小,教人看了總會覺得,這麼一個『臨水照花』女子,應受到保護。」讀這樣的句子,聯想到張愛玲的後半生,越發讓人覺得造化弄人。

張愛玲最重要的作品是《傳奇》與《流言》,而這個女人,也真是生得傳奇跌宕,生得流言不斷。

一九九五年九月初,張愛玲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辭世於美國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七十五歲。無兒無女,身邊沒有親友,沒有熟人,就這樣一個人孤獨地離開人世。幾天後,公寓管理員發現了她的遺體。

張愛玲臨終前,躺在房間的地板上,會想到什麼呢?對這個世界,或許已經毫無依戀了。生於九月,死於九月,生於秋亦死於秋,張愛玲的景色也一生如秋,秋聲悽涼不忍聽。

註:本文大小標題均為編者所擬


以上內容摘選自《民國的腔調》


相關焦點

  • 傷官的女人命不好嗎?
    他的品質好不好?        2、我糾結於年底辭職回家相親還是在異地踏實工作的決定,不知該不該回去?        3、請問傷官格的女人真的就命不好嗎?如何改變呢?如需諮詢命理運氣,可以在文末留言,怎樣留言可看菜單介紹。來信將被抽取點評,並作為公開資料。
  • 婚姻裡,「命好」的女人和「命不好」的女人,大概有這三種區別
    「命不好」的女人太勤快,「命好」的女人會偷懶男主外、女主內是被普遍認同的社會分工,女人會主動的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即使有的女人白天依舊和男人一樣外出工作,但是幾乎所有的家務還是她一個人包攬。事實上,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一個女人做的家務越多,她就越勤奮,想像中對她的關注就越少,她的「生活」感覺就越糟糕,一個工作太努力的女人永遠不會看到屋子裡有不整潔的地方,她總是很忙,從長遠來看,你的丈夫會認為家務是你喜歡做的,你應該做的工作,沒有人會覺得不好,如果你努力工作,抱怨它,女人想要過幸福的生活,就要學會懶惰,適當的依賴男人,給他們機會去玩,你就更「懶」了,老公就會勤快
  • 女人命裡犯「鐵掃帚」好不好?
    女人命裡犯「鐵掃帚」好不好?
  • 身上有這些特徵的女人,往往命不好,別不信
    有人說,出生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出生不好,命就不好。不可否認的是,出生確實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但是不能判斷一個人的終點在哪兒。來這世上走一趟,活得開心與否,幸福與否,命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身上的特徵。你會發現,那些好命的女人,往往特徵也相似,不好命的女人,性格也存在缺陷。身上有這些特徵的女人,往往命不好,別不信。
  • 林徽因和張愛玲的一生,藏著女人幸福的終極密碼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胡蘭成的政治身份是漢奸,又有妻室,年紀大到幾乎可以做張愛玲的父親。其實,看故事的我們其實是明白的:張愛玲敏感高貴,深邃清冷,遇到個可以入眼又可以對話的人實屬不易。胡蘭成確實是好看,眉眼含笑,一表人才。關鍵是,他懂女人又懂得哄女人,情話說得極妙,直達你靈魂深處。
  • 《流金歲月》朱鎖鎖舅媽:喜歡漂亮女人的男人,多半命不好?
    可也有一些女人是討厭漂亮女人的。王小波說過這麼一件事:「當年瑪麗蓮·夢露的三圍從上面數,好像是34、22、34(英寸),有位太太看這個妖精太討厭,就買了一套內衣給她寄去,尺寸是22、34、22,讓她按這個尺寸練練,煞煞男人的火。」《流金歲月》#流金歲月#中,也有個不喜歡美女的人,她就是朱鎖鎖的舅媽,她說:「喜歡漂亮女人的男人,多半命不好。」
  • 劉川鄂《張愛玲傳》首發,「張愛玲所寫的仍是每一個男人女人所面臨...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寫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道。
  • 如何看出一個女人命好不好?觀察這三處便知
    很多女人總是慨嘆自己命不好。年幼的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長大之後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養育的子女也並不是多麼優秀,自己的事業也總是經歷很多坎坷。其實命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決定的,並不在於他人。
  • 張愛玲:女人不貪財,只貪愛
    -1-白玉蘭一朵一朵的開了,世人都感嘆它的美好,卻唯獨她,見得唯美,也見得衰敗,敢把枝頭枯黃的白玉蘭比作髒帕子,那便是張愛玲。所以我在每個白玉蘭花開的季節,都忍不住要想起張愛玲。作為民國第一才女,洞悉如此,張愛玲該是活得大徹大悟,可是她輸給了愛情,輸成了一個不會算帳的小女人。張愛玲一生送給胡蘭成金錢無數,甚至在胡蘭成身為漢奸,躲在鄉下,並與其他女人鬼混的時候,張愛玲要與他分手,還把自己一大筆稿費拿出來,確保他生活無憂。愛人愛到這個份上,已然是多麼賠本啊。
  • 張愛玲:女人不貪財,只貪愛.
    -1-白玉蘭一朵一朵的開了,世人都感嘆它的美好,卻唯獨她,見得唯美,也見得衰敗,敢把枝頭枯黃的白玉蘭比作髒帕子,那便是張愛玲。所以我在每個白玉蘭花開的季節,都忍不住要想起張愛玲。她說白玉蘭像髒手帕,還說生活像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作為民國第一才女,洞悉如此,張愛玲該是活得大徹大悟,可是她輸給了愛情,輸成了一個不會算帳的小女人。
  • 張愛玲的《鴻鸞禧》:盛大的婚禮背後,是女人無盡的孤悽
    原來女人結婚只是為了買個墳墓,將來有個埋的地方。雖然現在可以說何處青山不埋骨,但在過去,確實一個女人為了一個牌位是會奮鬥一生的。而這部《鴻鸞禧》雖然寫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婚場面,張愛玲卻寫出了墳墓般的鬼魅,我看了,晚上竟有睡不著覺的害怕。
  • 《偽裝者》「汪曼春」原型:青幫女大佬,讓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電視劇《偽裝者》中的汪曼春陰險毒辣、心思縝密、做事狠絕,她的偏執讓人憤恨,在歷史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對比她有過之而無不及,汪曼春的原型就是根據她創作的,她就是青幫老大季雲卿的義女、「上海魔王」吳四寶的原配、才子胡蘭成摯愛佘愛珍,她也是讓一代才女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 《偽裝者》「汪曼春」原型:青幫女大佬,讓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偽裝者》中的汪曼春陰險毒辣、心思縝密、做事狠絕,她的偏執讓人憤恨,在歷史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對比她有過之而無不及,汪曼春的原型就是根據她創作的,她就是青幫老大季雲卿的義女、「上海魔王」吳四寶的原配、才子胡蘭成摯愛佘愛珍,她也是讓一代才女張愛玲痛苦一生的女人
  • 命不好的女人,一般身上都有「這些」特徵,別不信
    女人命好不好,完全靠自己,並不是靠別人。對於那些命好的女人來說,只有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她們都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別人。她們從來不會被別人左右自己的思想,而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有些女人,一生只為了愛情和婚姻,一生只知道為別人付出,委屈自己,將就別人,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
  • 不滅的自信與驕傲 張愛玲與其筆下的上海與女人
    她蒙蔽的內心成就了了她最擅長的心理寫作,也成就了一個看似平凡的女性喊出了新時代女人的含義。而最能體現張愛玲人生不同時期與寫作的照應,便是其筆下的上海與女人。「上海該是張愛玲的「本命城」吧。正如魯迅靠魯鎮,沈從文靠湘西一樣,張愛玲靠的是上海。上海是個充滿傳奇的世界,而張是傳奇中的奇葩一束。是她把上海的傳奇推至到了巔峰,也是上海把她的傳奇發揮到了極致。
  • 佘愛珍令胡蘭成背叛張愛玲的女人
    她雙手使槍,殺人不眨眼,是76號魔窟的殺人母毒蛇;她長身玉立,粉不施而白,眉不描而黛,是名震上海灘黑社會老大吳四寶的老婆;她沒有文採,彪悍成性,卻把張愛玲也掌控不了的風流才子胡蘭成玩捏於股掌之中,並且白頭偕老,恩愛晚年……她就是名震上海灘的黑社會大姐大--佘愛珍。
  • 八個女人中,胡蘭成對張愛玲、小周和範秀美到底哪一個是真愛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與胡蘭成分手後寫了《紅玫瑰與白玫瑰》,在與胡蘭成的這段感情裡,孤傲的張愛玲被傷得卑微無比,所以才會寫出如此領悟深刻的文字吧。胡蘭成是民國一代才女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是讓張愛玲低到塵埃裡去愛他還開出花兒來的男人。他一生與八個女人有過婚約,與他有過男歡女愛的女人不計其數。八個女人中張愛玲、小周與範秀美,胡蘭成最愛誰呢?
  • 張愛玲:這樣的女人,活得才叫高級
    ,是在初中時代,當時美女同桌林某某,有本小書,就是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為了離開這個家,她拼命讀書。1938年,張愛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英國倫敦大學,時值日軍侵華,無奈她只得轉入香港大學。後來聽人說成績優秀者,可出國深造,張愛玲一聽,心想自己一定要出國看看。於是她寫信給母親,希望她能資助自己。然而母親狠狠地潑了一盆涼水。她的心傷透了。那個生她的人,不僅沒安慰她,還叫她放棄夢想。
  • 張愛玲的《色戒》告訴我們,通向女人心的其實是……
    有人據此認為,《色戒》小說作者張愛玲引用的辜鴻銘這話沒錯:「通向女人心的路,是『音稻』。」我認為,李安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通向女人心的,恰恰不是這個。 2 當一個女人在xing愛上達到了巔峰,通常,她會對這個帶給她巔峰快感的男人徹底敞開心扉。女人就是這樣,一旦有過極致體驗,便無法捨棄,如同一杯鴆酒,明知有毒也甘之如飴。心理上,她會迅速與他拉近距離,不會輕易放手。甚至,有時會為了這個男人甘願自我犧牲。
  • 張愛玲《半生緣》:勇敢的女人擁有的是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說道:勇敢的人才配有愛情,懦弱的人只有婚姻。不管是現在的女子,還是以前的古代的女子,愛情永遠都是美好的,勝過了生活中的粗茶淡飯,或者是一生的錦衣玉食,女人,對於愛情,永遠都是渴望的。